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用于护理和医疗的检测工作,与注射器采血相比较,可预防交叉感染。特别是有各种已配好试剂的采血管,不仅减少了化验和护理人员配剂加药的工作量,而且可避免差错发生。
专供采集静脉血样标本用。血液可直接通过胶管吸入负压贮血管内。血液与外界完全隔离,避免了溶血和交叉感染,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已配备各种抗凝剂、促凝剂,分别适用于各种检验工作,改变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由于检验、护理人员相关知识不足,导致试剂成分与剂量不规范,影响检测效果的情况。
一次性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不需人力拉引,不需另配试管、试剂和注射器,可一针多管采取血样标本,还可一针多用,采完血不必拔出针头即可输液,是注射器采血时间的 2 /3,从而大大减轻了护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患者的痛苦,也不会因反复抽注造成溶血。
(1)适用检测的项目:
①血清电解质钾、钠、氯、钙、磷、镁、铁、铜等离子测定。
②肝功能、肾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 G)比值、蛋白电泳、尿素氮、肌酐、尿酸、血脂、葡萄糖、心肌酶、风湿系列等生化测定。
③各种血清学、免疫学等项目测定,如抗“O”抗体、类风湿因子(RF)、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核抗体(ANA)、癌胚抗原(CEA)、免疫球蛋白(Ig)、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 3 )、血清总甲状腺素(T 4 )、补体C3、肥达试验、外斐反应及狼疮细胞检查等。
(2)采集方法:在接通双针头后至采血完毕,将贮血管平置、送检。
(1)适用检测项目:魏氏法血细胞沉降率测定专用。
(2)在接通双针头后至采血完毕,将贮血管轻轻倒摇 4~5 次,使抗凝剂充分与血液混匀,达到抗凝的目的后送检。
(1)适用检测项目:血流变学测定(采血量不少于 5 mL),红细胞比积测定,微量元素检测。
(2)采集方法:接通双针头后至采血完毕,将采血管轻轻抖动 4~5 次,使抗凝剂充分与血液混匀,达到抗凝的目的后送检。
注意:本采血管不适用作酶类测定。
(1)适用检测项目:温氏法血沉及血细胞比容检查,全血或血浆生化分析,纤维蛋白原测定,各种血细胞计数、分类及形态观察,贫血及溶血,红细胞病理、血红蛋白检查分析。
(2)采集方法:同肝素抗凝采血管。
(1)适用检测项目:凝血现象的检查测定。
(2)采集方法:同肝素抗凝采血管。
(1)检查真空试管是否密封,观察试管密封胶塞的顶部是否凹平,如果凸出则说明密封不合格,需更换试管。
(2)按常规扎上止血带,局部皮肤消毒。
(3)取出小包装内双针头,持有柄针头,取下针头保护套,刺入静脉。
(4)见到小胶管内有回血时,立即将另端针头(不需取下针头套)刺入贮血管上橡胶塞中心进针处,即自动采血。
(5)待达到采血量时,先拔出静脉上针头,再拔掉橡皮塞上的针头,即采血完毕(如果需多管采血时,不需拔掉静脉上针头,只需将橡胶塞上针头拔出并刺入另一贮血管即可)。
(6)如需抗凝血,需将每支贮血管轻轻倒摇 4 ~ 5 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完全混匀后,平置送检。如不需抗凝的血,则不必倒摇,平置送检即可。
(1)包装破损严禁使用。
(2)一次性使用后销毁。
(3)环氧乙烷灭菌,有效期为两年。
常规静脉取血,进针的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在静脉管腔较大的情况下,取血针的刺入对血流影响不明显。如果穿刺的是小静脉,血流就会被取血穿刺针阻滞,针头部位就没有血流或血流不畅,不容易取出血来。小静脉逆行穿刺采血法的关键是逆行穿刺,即针头指向远心端,针头迎着血流穿刺,针体阻止血液回流,恰好使针头部位血流充盈,更有利于取血。
(1)选择手腕、手背、足腕、足背或身体其他部位充盈好的小静脉。
(2)常规消毒,可以不扎止血带。
(3)根据取血量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4)针头指向远心端,逆行穿刺,针头刺入小静脉管腔 3~5 mm,固定针管,轻拉针栓即有血液进入针管。
(5)采足需要血量后,拔出针头,消毒棉球按压穿刺部位。
(1)尽可能选择充盈好的小静脉。
(2)可通过按压小静脉两端仔细鉴别血液流向。
(3)注射器不能漏气。
(4)固定针管要牢,拉动针栓要轻,动作不可过大。
(5)本方法特别适用于肥胖者及婴幼儿静脉取血。
在临床护理中,对一些慢性病特别是消耗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常规静脉抽血采集血标本时,常因针管漏气、小静脉管腔等原因导致标本溶血,抽血不成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麻烦。而细小静脉直接滴入采血法,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还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
(1)选择手指背静脉、足趾背浅静脉、掌侧指间小静脉。
(2)常规消毒:在所选用的细小静脉旁或上方缓慢进针,见回血后立即用胶布将针栓固定,暂不松开止血带。
(3)去掉与针栓相接的注射器,将试管接于针栓下方约 1 cm处,利用止血带的阻力和静脉本身的压力使血液自行缓缓沿试管壁滴入至所需量为止。
(4)为防凝血,可边接边轻轻旋转试管,使抗凝剂和血液充分混匀。
(5)操作完毕,松止血带,迅速拔出针头,用棉签压住穿刺点。
(1)选血管时,不要过分拍挤静脉或扎止血带过久,以免造成局部淤血和缺氧,致使血液成分遭破坏而致溶血。
(2)进针深浅度适宜,见回血后不要再进针。
(3)固定头皮针时,动作要轻柔,嘱患者不要活动,以达到滴血通畅。
(4)此方法适用于急慢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和消化道癌症等患者。
在临床护理中,给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抽血采集血标本时,常因血管细小,管腔内血液含量相对较少而造成操作失败,以致延误诊断和抢救时机。后囟采血法是将新生儿或 2 ~ 3 个月以内未闭合的后囟作为采集血标本的部位,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安全可靠。
(1)穿刺部位在后囟中央点,此处为窦汇,是头颈部较大的静脉腔隙。
(2)患儿右侧卧位,面向操作者,右耳下方稍垫高,助手固定患儿头及肩部。
(3)将后囟毛发剃净,面积为 5~8 cm 2 ,用 2.5%碘酒消毒皮肤,75%酒精脱碘。用同样的方法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并在后囟中央点固定皮肤。
(4)右手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手及腕部紧靠患儿头(作为固定支点),针头向患儿口鼻方向由后囟中央点垂直刺入,进针约 0.5 cm,略有落空感后松开左手,试抽注射器活塞见回血,抽取所需血量后拔针,用消毒干棉签按压 3~5 min,不出血即可。
(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皮肤范围应广泛,避免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及颅内引起感染。
(2)对严重呼吸衰竭,有出血倾向,特别是颅内出血的患儿禁用此方法。
(3)进针时右手及胸部应紧靠患儿头部以固定针头,避免用力过度进针太深而刺伤脑组织。
(4)进针后抽不到回血时,可将针头稍进或稍退,也可将针头退至皮下稍移位后再刺入,切忌针头反复穿刺,以防感染或损伤脑组织。
(5)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人类脐带血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具有不同于骨髓及外周血的许多特点,这种通常被废弃的血源,可提供相当数量的造血干细胞,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还可提供免疫球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因而近年来,人脐带血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1)在胎儿着冠前,按无菌操作规程的要求准备好血袋和回输器,同时做好采血的消毒准备。
(2)选择最佳采集时间,在避免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缩短第二产程时间,胎盘剥离之前是理想的采集时机。
(3)胎儿娩出后立即用碘酒、酒精消毒脐轮端以上脐带约 10 cm,然后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脐带,其中一把止血钳用钳带圈套好,距脐轮 1 cm处夹住脐带,另一把止血钳与此相距 2 cm,并立即用脐带剪剪断脐带。
(4)迅速选择母体端脐带血管暴起处作为穿刺部位,采血,收集脐带血适量后,再用常规消毒方法严格消毒回输器与血袋连接处,立即封口形成无菌血袋。
(5)采集后留好血交叉标本,立即送检、储存,冷藏温度为-4 ℃ ,保存期 10 d。
(1)采集的对象应是各项检验和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的产妇。
(2)凡甲肝、乙肝、丙肝患者,不得采集。羊水Ⅲ°污染及羊水中有胎粪者,脐带被胎粪污染者不采集。早产、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孕妇贫血或娩出呼吸窘迫新生儿的产妇不采集。
(3)脐带血的采集,应选择素质好、责任心强、操作技术熟练的护士专人负责,未经培训者不得上岗。
(4)严格把好检查使用关,脐带血收集后,须由检验科鉴定脐带血型。使用时须与受血者做交叉配血试验,血型相同者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