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腰椎穿刺术

一、目的

(1)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病变、脑瘤及椎管内病变有重要意义。

(2)鞘内注射药物或注入空气做气脑摄片检查。

(3)测定颅内压,了解蛛网膜下隙是否阻塞、出血等。

二、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盛皮肤消毒剂、棉签、胶布、利多卡因、腰椎穿刺(简称“腰穿”)包(内有穿刺针头、测压管、5 mL注射器、7 号针头、试管、孔巾等)、无菌手套、火柴、酒精灯等。

三、患者准备

(1)检查患者的穿刺部位,清洁局部皮肤。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穿刺目的、程序、配合方法和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取得同意后签字。

(3)对过度紧张者和躁动不安者,术前 30 min给予镇静药。

(4)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四、操作要点

(1)核对:携用物至床前,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目的,取得合作。

(2)体位:患者卧于硬板床上,取去枕侧卧位,背部与床板垂直,头向胸前屈曲,双手抱膝使其紧贴腹部,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图 2-5)。

(3)刺点定位:以左右髂后上棘的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作为穿刺点(成年人选棘突间隙,儿童选L 4~ 5 棘突间隙),并做好标记。

(4)消毒: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孔巾,暴露穿刺部位。

(5)局部麻醉:用利多卡因 2~4 mL自皮下至椎间韧带做局部麻醉(图 2-6)。

图 2-5 插入腰穿针至蛛网膜

图 2-6 局部浸润麻醉

(6)穿刺: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于脊柱缓慢刺入,成年人进针深度为4~6 cm,儿童为 2~4 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图 2-7),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拔出,如有脑脊液溢出,应立即插上针芯。

图 2-7 成年人腰穿体位

(7)测压:检查测压工具,拔出针芯后迅速接上测压管或脑压表,测量压力(图 2-8)。完毕取下测压管,用无菌试管接 2~4 mL脑脊液送检。如需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必要时可鞘内注射药物或进行药物灌洗。

(8)固定:穿刺完毕,将针芯插入,再一并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最后用胶布固定。

(9)其他:新生儿可用头皮针穿刺测压。

五、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增高者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的视盘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或脊椎部位有化脓病灶者,禁止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或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者,均禁忌穿刺。

图 2-8 利用三通测压管测压

(2)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进针要缓慢,以免用力过猛时刺伤马尾神经或血管,产生下肢疼痛或使脑脊液混入血液影响结果的判断。如系外伤出血,须待 5~7 d后才能重复检查(过早则脑脊液仍可有陈旧性血液成分)。

(3)术中发现颅压增高时,可用针芯尖端堵住针座的出口,以控制脑脊液的流速,防止脑脊液突然大量喷出。放液时不宜过快。侧卧位腰椎的正常压力为 70~180 mmH 2 O,流速为 40~50 滴/ min。压力超过 200 mmH 2 O或流速每分钟超过 50 滴时,提示有颅内压增高,可使用脱水药。

(4)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再注入用生理盐水充分稀释的药物,做气脑检查时,应先缓慢放脑脊液 10 mL,再注入滤过空气 10 mL,反复进行,达所需量再行摄片。

(5)帮助患者维持有效体位,防止断针等意外发生。

(6)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并做相应的处理。

(7)观察脑脊液的性质。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血色或粉红色脑脊液常见于穿刺损伤或椎管、颅内有出血性病变。区别方法:用三管连续接取的脑脊液,如果管中红色依次变淡,最后转清,则为穿刺损伤出血;如三管皆为均匀一致的血色,则为出血性病变。

(8)术毕及时送检脑脊液标本,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术后,患者宜去枕平卧 4 ~ 6 h,以免出现穿刺术后头痛等。如出现头痛,应卧床休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和 5%葡萄糖溶液可改善症状。保护穿刺处敷料,防止潮湿、污染和脱落。术后 24 h不宜沐浴,以免感染。 +Ha5dnOeZKoW3qjluoVmEAtE7Dn2QlCDOGyxPW7fhgTgAFligZWWlRGnBv0SrP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