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习任务2.1
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思政育人案例

华益慰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以高尚的医德和高超医术感动了亿万中国人。他一辈子勤奋敬业,始终把医术高超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刻苦钻研临床技术,从一名普通外科医生成长为知名专家。他廉洁行医,始终把医德高尚作为自己的职业操守,拒收红包,拒请吃,拒拿回扣,从医56年没有接受过患者一分钱,没做过一件对不起患者的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30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优秀服务标兵”和“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充分展示了医务工作者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良好形象。这个从未想过在世界上留名的人,将被这个世界铭记。

讨论:

请同学们从伦理知识角度来评价人民的好医生华益慰。

一、生命论

生命论是关于人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理论,包含着人们如何认识生与死、如何处理生与死的矛盾等对生命的认识和看法,生命论是随着社会进步与医学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先后经历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三个不同的伦理认识阶段。

(一)生命神圣论

1.含义 生命神圣论是强调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和具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的一种伦理观念。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生命观,认为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所以人们应无条件保护生命,不惜任何代价维护和延长生命,一切人为终止生命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生命神圣论促使人们珍重生命。正如生命神圣论所强调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神圣的,生的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人的生命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生命神圣论在一定时期无疑对人类生存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命神圣论在促使医学职业和医学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它激励人们认识和掌握医学知识和方法,竭尽全力维护生命,不遗余力挽救生命、延缓死亡。

2.局限性 生命神圣论片面强调生命神圣,缺乏辩证性。它片面强调生命至上,主张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甚至是已丧失社会价值的生命也不惜耗费资源去抢救和维持。这是脱离现实的片面的抽象的观点,在解决当今一些社会问题时会受到严重挑战。

案例导入2

(二)生命质量论

1.含义 生命质量论是以人的自然素质的高低、优劣为依据来衡量生命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存在的价值的一种伦理观。这种生命观强调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命存在本身,而在于生命存在的质量。认为人们不应单纯追求生命的数量,更应关注生命的质量,重视如何增强和发挥人的潜能。一般从三个层次上来衡量生命质量:主要质量,指个体生命的体力和智力状态等自然素质状态;根本质量,指生命的目的、意义及与他人在社会和道德上的相互作用;操作质量,指用客观方法测定的生命质量。如用智力测定法测得人的智商。

案例导入3

2.意义 生命质量论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生命观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传统的生命神圣论转向生命价值论,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无疑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一次飞跃;生命质量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人们认识和处理生命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医护人员可以为控制无生命质量的生命产生而采取避孕、人工流产等措施,同时也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3.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生命质量的定义 生命质量是指“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它包括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4.局限性 生命质量论仅就人的自然素质谈生命的存在价值也有其局限性。事实上往往存在人的生命质量与存在价值不一致。有的人生命质量很高,其存在价值却很小。而有的人生命价值很低,但存在的价值却超人。所以单凭生命质量决定对某一个体生命有无必要加以保护和保存就存在不合理和不科学的一面。

(三)生命价值论

1.生命价值论的含义和内容 生命价值论是指以人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来衡量其生命意义或价值的一种伦理观点。生命价值的内容主要是: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价值。人的生命价值在于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改造生活环境,表现为人们能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

案例导入4

由于人所具有的智力和创造能力,使得人的生命价值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命所具有的潜在的创造能力或劳动能力,即生命的内在价值或自我价值,它是由生命质量所决定的;二是生命的外在价值,即把内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价值,或称生命的社会价值,它是由生命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所决定的。生命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内在价值是基础,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展现,并且内在价值不断地转化为外在价值,外在价值又会不断地充实与丰富内在价值。人们只有通过社会活动,在彼此的交往与生产劳动中,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才能充分展现人的生命价值。

2.判断生命价值的依据 生命价值包含了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从伦理角度来分析生命价值高低时,必须依据两方面:一是生命的质量,即生命的体力和智力状态的自然素质状态,这种状态的好坏决定了生命潜在创造力的大小,也直接影响生命的社会价值;二是生命的社会价值,即对他人、社会和人类的意义。

在伦理学判断中,生命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是一致的,生命质量高,对他人、社会的贡献就会大,反之亦然。但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也可以不一致,因为一些生命质量不高的人,也能对他人、社会在某方面做出贡献。如处于脑死亡的领袖人物,生命质量已很低,但维持具有植物性的生命,对社会政治的稳定有积极意义,又能满足群众对领袖的爱戴的心愿,这样的生命就不能被否定。可见,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固然影响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即看他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他还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一般来说,一个人对集体、社会的贡献越多,他的生命也就越崇高,价值也就越大。生命价值的大小可以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历史条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这是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在判断生命及其价值时有明显的态度差异。

生命价值论的提出,为全面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提出了科学论证。新的生命伦理观认为,生命的神圣在于它的质量和价值,我们应当在提高生命质量和价值的前提下去维护生命的神圣和尊严。

案例导入5

二、人道主义论

(一)人道主义的含义

人道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道主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一种思想和文化运动。广义的人道主义泛指一般主张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人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等思想。医学人道主义,从属于广义人道主义的范畴,是古今中外医德传统的精华,也是护理道德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贯穿护理伦理学发展始终的理论基石。

医学人道主义,是在医学领域内,特别是在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人际关系中,表现为以爱护、关心患者健康,重视患者生命,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维护患者的利益和幸福为宗旨的伦理原则。医学人道主义主张关心全社会人员的健康状况,不断提高全人类的人口质量。从历史上看,医学人道主义思想贯穿于人类社会,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不同,医学人道主义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包括古代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近代实验医学时期的医学人道主义,当代医学人道主义等,它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

(二)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

医学人道主义内容非常广泛,但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作为人的患者。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尊重患者的生命 这是医学人道主义最基本的思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逆转。它使人的价值表现得特别突出,生命是神圣的、最宝贵的,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

2.尊重患者的人格 患者作为人应有人的尊严,理应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和维护。对待患者应真诚关心、同情、爱护、体贴,绝不能冷嘲热讽、歧视他们,特别是对精神患者、麻风患者及残疾患者更应如此。

3.尊重患者平等医疗的权利 在医学面前人人平等是医学人道主义所追求的目标,尊重患者的平等医疗权利就是对患者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医疗服务。对战俘或在押犯也需给予必要的医疗措施,体现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义务论

(一)义务论的含义

义务论又称道义论,是关于义务、责任的理论。义务论主张医护人员应当把遵循某种既定道德原则或规范作为一种道德责任来约束自身行为。义务论研究的是准则和规范,即根据哪些标准来判断行为者的某个行为的是非,以及行为者的道德责任。在医疗领域,义务论把对患者负责视为绝对的义务和责任,强调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的责任。在护理伦理学中,义务论确定护士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即回答什么是护士的道德责任。义务论的具体表达形式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才是道德的。

(二)义务论的核心内容

1.人应以遵守道德规范为义务 义务论认为个体履行社会群体提出的道德规范是不可推卸的道德义务,遵守道德规范就是尽义务,而不是出自个人爱好、情感和欲望及个人自身利害考虑。所以人的行为应该与人的利益、欲望无关,而纯粹是按照道德要求行事。

2.重视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 义务论以维护社会群体利益为重,重视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并把是否遵守这些道德规范作为评价个体行为正当性的重要依据。

3.重视社会群体利益 义务论强调社群利益高于或先于个人利益,坚持重群体轻个体或先群体后个体的价值导向。在道德实践上,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评价的作用。

(三)义务论的伦理意义及局限性

1.义务论的伦理意义 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义务论在护理道德建设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强调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责任,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良好动机和行为谨慎,指导他们在护理过程中遵循某种责任和义务,由此培养了一代代具有优良护理道德的护士,也在促进护士为促进、维护人类健康和护理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2.义务论的局限性

(1)忽视了行为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义务论只是强调护理人员行为的纯正动机,不重视护理行为本身的价值及其导致的结果,忽视了行为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性。但是按照这种观点行事,往往会出现愿望和动机都是良好的,却并不能给患者带来真正的利益。

(2)忽视了护患义务的双向性 义务论强调护理人员对患者尽义务的决定性和无条件性,却没有提出患者的义务,忽视了护患义务的双向关系,这种双方权利义务的失衡,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3)忽视了对患者尽义务和对他人、社会尽义务的统一 在护理道德中,义务论是以护患关系为基础,以对患者负责为中心,忽视了护理人员对他人、社会的义务。

四、公益论

(一)公益论的含义

公益即公共利益,大多数人的利益。公益论是从社会和人类的利益出发,主张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合理分配利益,以公正态度对待社会成员并从人类长远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考虑行为的一种道德理论。在护理伦理学中,公益是指护士从社会和人类的利益出发,公正合理地解决护理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使护理活动不仅有利于患者,还有利于社会、人类和后代,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医学与技术的发展。

案例导入6

(二)公益论的内容及意义

1.公益论的兼容观念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集中体现了公益论的兼容观念。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为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事业,体现着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它客观上要求,医护人员将对患者的责任同对社会、他人、后代的责任统一起来。

2.公益论的兼顾观念 任何医疗服务行为都应该兼顾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当三者发生冲突时,如果是不可调和的排斥矛盾,社会和集体无权轻易否定个人利益,而应该尽力满足和实现个人利益。当冲突是非排斥性矛盾时,应做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以集体利益为重;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以社会利益为重;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以长远利益为重。总之,公益论的兼顾观念要求尽可能地对利益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

案例导入7

3.公益论的社会效益观念 公益论强调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医疗卫生服务要以患者为中心,但并不排斥医护人员的利益,重视医护人员利益有利于更好为患者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效果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体现在社会效益上,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 MxHJrVRX+vegXaAzu8sUCbA50gf7LsG0ZUQM1D9YSBJGn5GtOiD1KHYv1H57fnx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