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是从护理学中分离出来的,不仅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老年护理学起源于现有的护理理论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健康政策等学科理论,是一门跨学科、多领域,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的综合性学科,它与老年学、老年医学关系密切。
1.老年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老龄化及其所引起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性学科,由老年生物学、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五大分支学科组成。
2.老年医学 是研究人类衰老的机制、人体老年性变化、老年人卫生保健和老年病防治的科学,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老年基础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康复医学、老年流行病学、老年预防保健医学、老年社会医学等内容。
3.老年护理学 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它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老年护理学涉及的范畴广泛,包括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订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并评价效果。老年护理学强调保持和恢复、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人机体的最佳功能,保持人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至死亡。
4.老年社会学 是从社会角度,研究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社会因素,以及社会制度、家庭结构和风俗习惯与老年健康、老年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社会诊断,提出防治老年疾病和维护老年健康的社会处方,以促进老年健康的一门交叉学科。
1.老年护理学所执行的任务 包括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及功能状态,老年期的变化和危险因素,制订护理计划,为老年人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其他健康服务,并评价服务的结果。护理的重点在于通过护理干预、延缓老年期的衰老性变化及减少各种危险因素给老年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消除或减少自我照顾的限制,最大限度地维持和促进老年人的最佳功能状态。老年护理的服务目标是促进健康,避免疾病,加强自我护理,使老年人的现有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提高生命质量,从而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
2.老年护理的场所 老年护理可以在各种情境中进行,如护理之家、医院老人之家、养老机构、门诊或社区。老年护理学强调个案及其家庭的照顾。
3.老年专科护理人员的角色 呈现多元化形式,即照顾者、执业者、个案管理者、沟通者、协调者、咨询者、教育者、研究者,以及医疗团队的成员或领导者、维护老年人健康和权利的代言人与保护者,甚至是社会活动者等。
1.对象的普遍性原则 老年护理对象不但包括患病的老年人,还包括健康的老年人。
2.自我照顾的原则 增强老年人自我照顾的能力,避免过分依赖他人护理。
3.老年护理“宜早”的原则 老年人护理的实施应在中青年时期开始入手,进入老年期更应关注。
4.满足需求人的需要 满足程度与健康紧密相关,因此,首先应基于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护理人员应当增强对老龄化过程的认识,将正常老龄化及病态老龄化过程,以及老年人独特的心理社会特性,与一般的护理知识相结合,及时发现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各种需求,使护理活动针对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和照顾的内容真正有助于其健康发展。
5.持之以恒的原则 老年人的生活能力日益降低,加上患各种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使老年人身心均受到伤害,因此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健康或患病的老年人都要做好整体护理。
6.个体化原则 老年人因老龄化程度及个体状况的差异,在护理时应因人而异。
7.早期防护 衰老起于何时尚无定论。一些老年病病程演变时间长,如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一般均起病于中青年时期,因此,一级预防应该及早进行。老年护理的实施应从中青年时期开始入手,进入老年期应变加关注。了解老年人常见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慢性病患者和残疾老年人,根据实际病情,实施康复医疗和护理的时间也越早越好。
每个人进入老年期象征一种成就,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身心功能会逐渐走向衰亡。老年人面临多种老年期变化和慢性疾病的折磨,老年护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保持其最佳功能。老年护理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强自我照顾能力 老年人在依赖、无价值的状态中长期生活,自我照顾意识会淡化,生活自理能力也会随之下降,甚至丧失。医护人员应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特点与资源,以健康教育为干预手段,采取不同措施,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健康维护和自我照顾中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其自身的资源,提高其自我照顾和自我护理能力,避免过分依赖他人。
2.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的目标不仅是疾病的转归和寿命的延长,还应包括促进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最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体现生命意义和价值。老年人要在健康基础上长寿,做到年高不老、寿高不衰,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单纯满足人们长寿的愿望,让老年人抱病度余生。
3.延缓恶化及衰退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增进健康。通过三级预防策略,对老年人进行管理。避免和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危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康复,对疾病进行干顶,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防止伤残。
4.安享生命晚年 对待临终老年人,应对其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全方位的综合分析,识别、预测并满足其需求,提高临终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维护人的尊严,使其无痛、舒适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同时,对临终老年人的家属给予安慰,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全方位的护理。
道德要求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老年护理中的道德要求是老年护理实践对护理人员提出的道德要求,是在医德理论及护理道德规范基本原则指导下,从处理老年护理工作中人们相互关系和护理实践需要出发而形成的具体的行为准则。它是护理人员道德行为、道德关系在老年护理工作中的规律性反映,也是社会对老年护理职业道德行为基本要求的概括。老年护理道德要求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并在老年护理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规范,指导人们的行动,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
1.及时护理 老年病人即使病情危重,也通常表现症状体征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均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护理老年病人必须专心致志,注意老年病人症状体征的细微变化与不典型表现,以提供及时护理。
(1)发热不明 热通常是诊断一般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依据。老年病人由于基础代谢率降低,产热量少,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再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即使有大量的致热源作用于机体引起发热反应,热度还是偏低。加之老年病人一旦发热,不仅退热慢,而且几乎都伴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就要求在为老年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必须细心观察,防微杜渐,这也是护理老年病人基本的道德要求。
(2)痛阈值高 疼痛是疾病的重要信号和主要症状之一。老年病人由于痛阈值明显增高,对疼痛反应不敏感,容易掩盖许多体征,增加鉴别诊断和护理的困难。据报道,许多老年病人会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其先兆症状不明显,仅有乏力、头晕等,容易造成应急性治疗护理的不及时。
(3)血象指标作用小 很多老年病人即便有重度感染,也可不出现白细胞明显增高的体征。红细胞沉降率在相当一部分患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的老年病人身上,不仅无增快现象,反而会低于20 mm/h,而某些健康的老年人红细胞沉降率平时可高达35~40 mm/h。因此,对老年病人护理过程中,不能以血象指标作为依赖体征。
护理人员要时刻为老年病人的安全和舒适着想,完全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才是道德的行为。任何粗心、疏忽给老年病人带来了应有的损害,无论主观动机如何都是不道德的。
2.耐心冷静 老年人在言语、行为和对事物的反应方面一般较中青年人慢,在心理情绪方面常有消极、孤僻等,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耐心冷静,提供周到的护理服务。
(1)迟钝、健忘 老年病人往往因心身方面原因,对自己病史、症状、治疗效果等说不清楚,或者自诉老病复发,转移医护人员对新病的注意。护理人员在与他们交流时,应耐心给予充足的反应时间,适当地提示,而不应责备。
(2)语言障碍 从整体情况看,老年人比中青年人的文化水平偏低,知识结构陈旧,加上医护人员说话大多使用专业术语,使不少老年病人听不懂,常出现老年病人语无伦次。还有老年性的失语、耳聋及声带障碍,或听不懂普通话,使其不能有效沟通。护理人员应不厌其烦地多说通俗易懂的地方语言,及时澄清问题,尽量运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并辅以必要的手势动作,以帮助其理解。
(3)急躁激动 老年病人的情绪特点是伤感、孤僻、抑郁、烦躁、激动、无力感。老年病人的性格特征是主观急躁、猜疑保守、自卑和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智变化不仅与躯体的变化有关,而且与生活环境、教育程度、社会地位有关。部分老年病人由于脑动脉硬化而出现思维混乱,容易激动、固执、无故吵闹、挑剔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冷静耐心,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争取家属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4)心境消极 老年病人自我调节功能不稳定,对疾病转归失去信心,严重的还会悲观失望。还有部分老年病人久病后行为退化,一切依赖护理人员照顾,甚至连洗脸、翻身等也不愿做,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疏导,请治愈的老年人现身说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调动积极性,防止消极心境的产生,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促进康复。
3.虚心诚恳 护理人员要虚心诚恳地听取老年人意见,谦逊和蔼地同他们交谈,不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对老年病人的解释、答复要进退有度,既不能因语言不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纠葛,也不能因担心会失言而寡言少语或缄口无言,应该给他们以亲切、宽容及温和的感觉,使其感到愉快。老年人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确意见,应该认真研究并及时付诸实施。对个别心理异常的老年病人,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取得他们的信赖。护理人员的虚心和诚恳不仅能使老年病人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而且也能充分体现老年护理道德的要求。
4.鼓励安慰 长期患病给老年病人带来的痛苦和折磨,远非一般药物和手术治疗可以解决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始终以深切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悉心护理,精心照料,多接近,多询问,多安慰和多鼓励。耐心细致地为老年病人调理生活,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指导和准确无误地执行每项医嘱,准确地进行护理技术操作,使他们相信医护人员在尽全力治疗。这样做,有助于提高老年病人的抗病能力和康复的自信心,克服他们感觉、思维和运动等方面的障碍,达到康复的目的。
老年护理学起步晚,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这门学科也在不断地成熟。
世界各国老年护理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各有特点,这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国家经济水平、社会制度、护理教育发展等有关。老年护理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出现于美国,美国老年护理的发展对世界各国老年护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故此处以美国为例做简要介绍。
1900年,老年护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需要被确定下来,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老年护理专业。1961年美国护理协会设立老年护理专科小组,1966年晋升为老年病护理分会,确立了老年护理专科委员会,老年护理真正成为护理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此后,老年护理专业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1970年首次正式公布老年病护理的执业标准,1975年开始颁发老年护理专科证书,同年《老年护理杂志》诞生,老年病护理分会更名为老年护理分会,服务范围也由老年患者扩大至老年人群。1976年美国护理学会提出发展老年护理学,关注老年人对现存的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从护理的角度及范畴进行业务活动。至此,老年护理显示出其完整的专业化发展历程。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老年护理教育开始发展,特别是开展了老年护理实践的高等教育和训练,培养高级执业护士,他们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学历,经过认证,能够以整体的方式处理老年人的复杂的照顾问题。美国早期有关老年护理的研究侧重描述老年人及其健康需求,以及老年护理人员的特征、教育与态度。此外,老年护理场所的创新实践模式、长期护理照顾、家庭护理等问题也受到重视。近年来,由政府资助成立老年教育中心或老年护理研究院,以改进老年护理实践质量。
综上所述,老年护理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①理论前期(1900—1955年):在这一时期没有任何的理论作为指导护理实践的基础;②理论基础初期(1955—1965年):随着护理专业的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老年护理的理论也开始发展和研究,第一本老年护理教材问世;③推行老年医疗保险福利制度后期(1965—1981年):这一时期,老年护理的专业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④全面完善和发展时期(1985年至今):形成了较完善的老年护理学并指导护理实践。
我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相比国际老年学发展,起步并不晚,但因为我国老年护理学长期以来被视为成人护理学范围,加上高等护理教育的一度停滞,严重影响了老年护理学的发展,直到1977年后老年护理才重获新生。随着中华老年医学会和老年医学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对老龄事业十分关注,在加强领导、政策指引、国内外交流、机构发展、人才培养与科研等方面,都给予了关心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老龄事业的发展,并建立了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研究机构,与之相适应的老年护理学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受到重视和发展。
人口老龄化带给我们最大的难题是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的抚养和照料问题,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及患慢性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寿命延长与“寿而不康”导致的医疗卫生和从事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还远远不够。
面对老年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老年护理应适应时代的特征,加强老年护理教育和对专业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加强相关基础理论和老年人常见疾病防治的护理研究,开发老年护理设备,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护理理论与实践体系,推进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