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口腔局部解剖生理

口腔为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参与消化过程,具有一般和特殊的感觉功能,并辅助呼吸。口腔内许多解剖结构是构音的重要器官,完成构音,协助发音。

口腔的前挡为唇,经上、下唇间的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由腭垂、腭舌弓和舌根共同组成的咽口通向口咽部,两侧壁为颊,上顶和下底分别为腭及舌下区域。以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为界,将口腔分为前外侧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的固有口腔。

在口腔前庭内可见数个有临床意义的表面解剖标志(图1-2-1):口腔前庭沟(口腔前庭的上下界,为唇、颊黏膜移行于牙槽黏膜的沟槽)、上唇及下唇系带、颊系带、腮腺管乳头、磨牙后区、翼下颌皱襞和颊脂垫尖等。

图1-2-1 口腔前庭内可见的表面解剖标志

一、唇

(一)表面解剖标志

唇(Lip)的上界为鼻底,下界为颏唇沟,外界为两侧的唇面沟,横行的口裂将唇分为上唇和下唇。上、下唇解剖标志包括人中、人中点(人中切迹)、人中嵴、红唇缘、唇珠、唇峰、口角、干性红唇、湿性红唇。

口角,是上、下唇的红唇缘交汇点,两侧口角点决定了口裂的大小。静止状态下口角点的位置在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

(二)唇的血液供应

唇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面动脉分支的上、下唇动脉,两侧唇动脉在中线处吻合形成唇动脉环,静脉血经面静脉回流,面静脉由于缺少静脉瓣,面部静脉血液可逆行至海绵窦。

(三)唇的淋巴回流

唇的淋巴管丰富(图1-2-2),上唇及下唇外侧部的淋巴管注入下颌下淋巴结;上唇的淋巴管有时可注入耳前淋巴结或颈深上淋巴结。下唇中部的淋巴管注入颏下淋巴结;下唇中线或近中线的淋巴管有时交叉至对侧的下颌下淋巴结;下唇外 1/3 的淋巴管还可通过颏孔进入下颌骨。

图1-2-2 唇的淋巴回流

(四)唇的神经分布和支配

唇的感觉神经来自上、下颌神经的分支,上唇的感觉由通过眶下孔的眶下神经管理;下唇的感觉由通过颏孔的颏神经管理。唇的运动主要由面神经的上下颊支支配。

二、颊

(一)颊部的位置

颊部(Cheek)的上界为颧骨下缘,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前界为唇面沟,后界为咬肌前缘。颧骨下缘可触及,在用力咬牙时可触及咬肌前缘。

(二)颊的血液供应

颊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面动脉、眶下动脉和面横动脉,彼此之间有众多吻合支。静脉血主要回流至面静脉。

(三)颊的淋巴回流

颊部淋巴管注入下颌下淋巴结。

(四)颊的神经分布和支配

颊部的皮肤及黏膜的感觉为三叉神经上、下颌神经分支管理,运动则由面神经支配。

三、舌

(一)舌的概述

舌(Tongue)为口腔内重要器官,参与言语、协调咀嚼、吞咽、吮吸、感受味觉和一般感觉等功能活动。舌还是中医观察全身某些疾病的重要窗口。

(二)血液供应

舌的血液供应来自舌动脉,舌后 1/3 尚有咽升动脉的分支。

(三)淋巴回流

舌的淋巴管极为丰富,主要起于黏膜下及肌层,淋巴管最终汇入在二腹肌后腹与肩胛舌骨肌之间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上淋巴结,舌的淋巴管与颈深上淋巴结的引流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

(四)神经分布和支配

1.舌的一般感觉和味觉 舌前 2/3 的一般感觉由舌神经管理,味觉由参与舌神经的鼓索味觉纤维所管理;舌后 1/3 的一般感觉及味觉由舌咽神经所管理,但舌后 1/3 中部则由迷走神经管理。

2. 舌的运动 支配舌运动的神经是舌下神经,但腭舌肌由迷走神经的咽支支配。

四、舌下区(口底)

舌下区(Sublingual Region)是指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之上,舌根之前,下颌体的前、侧方之内的区域,上方有黏膜覆盖。

(一)表面解剖标志

在舌下区,主要的表面解剖标志有舌下阜(又称舌下肉阜)和舌下襞。舌下阜是指舌系带两侧口底黏膜上的小突起,为下颌下腺及舌下腺管的共同开口。舌下襞是指两侧舌下阜斜向后外的皱襞,是舌下腺小导管的开口,也是下颌下腺管走行的表面标志。

(二)区域解剖特点

1.组织层次 上面为黏膜覆盖,在其深面有数个重要的解剖结构,从两侧向中线顺序排列的结构有舌下腺、下颌下腺深部、下颌下腺管、舌神经、舌下神经及舌下神经伴行静脉以及舌下动脉(图1-2-3)。

2.淋巴回流 口底的毛细淋巴管网与下牙龈、舌下面、舌下腺的毛细淋巴管网相延续。口底前部的淋巴管穿过下颌舌骨肌注入下颌下前淋巴结,后部的淋巴管向后经茎突舌骨肌的内侧面,注入颈二腹肌淋巴结或者直接注入颈深上淋巴结。

图1-2-3 舌的解剖

五、腭

腭(Palate)又名口盖,分隔口腔与鼻腔,参与吞咽、调节声音共振腔以及言语的构音等活动。腭分为前 2/3 的硬腭及后 1/3 的软腭两部分(图1-2-4)。

图1-2-4 腭

六、咽

咽部虽然不属于口腔的范畴,但由于同口腔生理及口腔临床关系密切,在此进行简述。

(一)解剖标志

咽可分为上、中、下 3 部,分别称为鼻咽(Nasopharynx)、口咽(Oropharynx)和喉咽(Laryngopharynx)(图1-2-5)。

(二)咽的血液供应

咽的血液供应主要由颈外动脉系通过咽升动脉、腭升动脉(起自面动脉)、腭降动脉(起自上颌动脉)供应。静脉血经咽静脉注入颈内静脉。

图1-2-5 头部正中矢状断面示意图

七、口腔生理功能

口腔参与了吮吸、吞咽、分泌唾液、呼吸、言语构音以及表情等重要的生理活动。本节重点介绍除咀嚼之外的其他一些口腔功能。

(一)吮吸

吮吸(Suck)是一种自出生后即具有的反射活动,新生儿出生时就已具备了进行吮吸所必需的神经肌肉活动的功能。吮吸的反射中枢在延髓,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参与吮吸活动的肌肉较多,如口轮匝肌、舌骨上肌群、咬肌和颞肌等。

(二)吞咽

吞咽(Swallow)是消化系统功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杂过程,为吞咽中枢所控制。这个过程以自主运动开始,随后为非自主运动,其全过程平均仅几秒钟。食物性状不同、体位不同,所需时间有所不同。婴幼儿期及儿童期的吞咽运动对颌面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吞咽活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诸多肌肉及器官共同参与的协调性运动,如果此协调失去平衡,则可导致颌面的发育畸形。

(三)分泌唾液

唾液是由口腔的大唾液腺和众多的小唾液腺所分泌的混合液的总称。其中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小唾液腺包括唇腺、颊腺、腭腺及舌腺等。

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唾液的理化性质决定于唾液腺本身腺泡的特点和分泌时全身情况,同时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口腔内的混合唾液为泡沫状、稍混浊、微呈乳光色的黏稠液体,唾液中水分约占99.4%,固体物质约占 0.6%(其中有机物约占 0.4%,无机物约占 0.2%)。唾液中的有机物主要为唾液淀粉酶、黏蛋白、球蛋白、氨基酸、麦芽糖酶、溶菌酶等;唾液中的无机物主要有钠、钾、钙、氯化物、碳酸氢盐和无机磷酸盐等,此外,唾液中还可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白细胞等。

2.唾液的作用

(1)消化作用:唾液内的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糊精,进而分解成麦芽糖。

(2)溶媒作用:固体食物必须先溶解于唾液中,才能与味蕾接触而产生味觉。

(3)冲洗清洁作用:唾液可机械性地冲洗口腔黏膜和牙,可将附着其上的食物残渣及细菌清除,既有冲洗清洁作用,又能防止龋齿和感染的发生。

(4)杀菌和抗菌作用:唾液中溶菌酶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上黏多糖和黏多肽某些成分,使细胞膜变脆,易破裂,即有杀菌作用;乳铁蛋白则能抑制细菌生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能干预微生物对口腔表面的附着;此外唾液过氧化物酶-硫氧酸盐抗菌体系能主要针对需氧菌作用,抑制细菌增殖。

(5)稀释和缓冲作用:当刺激性强的物质进入口腔时,唾液分泌立即增多,以稀释其浓度;同时还可以缓冲过冷过热的刺激,保护口腔黏膜。唾液含有浓度较高的碳酸氢盐,可直接中和食管内的酸,因而还具有保护食管黏膜免受胃酸侵蚀的作用。

总之,唾液的成分是复杂的,其功能是多方面的,也不是恒定的,其成分的改变与口腔相关疾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言语

言语(Speech)在狭义上也称语音,需要发音和构音共同完成。发音主要由肺产生的气流通过声带振动来实现,而构音则是由声带产生的单纯声音通过口、鼻腔共振及发音器官的成型,产生不同性质不同意义的声音,最终形成语音。

1.言语(语音)器官 语音器官包括发音和构音器官(图1-2-6),发音器官包括肺、喉,构音器官包括唇、齿、腭、舌和下颌等。上气道的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鼻腔和口腔参与声音的共振。

图1-2-6 言语(语音)构音器官示意图

2.言语的神经控制

(1)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

大脑皮质存在多种与言语活动有关的中枢,图1-2-7 示意了同言语有关的四个中枢,即:运动性言语中枢、视运动性言语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和听觉性言语中枢。

图1-2-7 言语中枢示意图

(2)与言语有关的神经及其司理部位

与语音的产生有关、支配发音器官肌肉的神经包括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

迷走神经的分支喉返神经控制着声带的运动,迷走神经的分支咽支支配咽腔肌肉,软腭的绝大部分肌肉也由迷走神经的分支支配,舌的运动由舌下神经支配,上、下唇的运动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下颌运动由三叉神经的分支支配。 gzE5IAn+qO1k/AELIHMtuVfzUXzCBjVoBGNI2mgorEmFmOzasg0MlUoxQwzu3p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