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 1.2
药物剂型与DDS

1.2.1药物剂型的分类

任何药物在供给临床使用前,必须制成适宜于医疗用途的药物剂型。药物可以制备成多种剂型,药理作用相同,但给药途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合理的剂型。

常用剂型有 40 多种,其分类方法有以下多种。

1)按给药途径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作为一类,与临床使用密切相关。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起到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如常用的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容易受胃肠道中的酸或酶破坏的药物一般不能采用这类简单剂型。口腔黏膜吸收的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的所有其他剂型,这些剂型可在给药部位起局部作用或被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

①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腔内注射等多种注射途径。

②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③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

④黏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黏贴片及贴膜剂等。

⑤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

2)按分散系统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可以分到几个分散体系中。

①溶液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的直径小于 1 nm)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

②胶体溶液型。主要以高分子(质点的直径为 1~100 nm)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为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③乳剂型。油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等。

④混悬型。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⑤气体分散型。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如气雾剂。

⑥微粒分散型。药物以不同大小微粒呈液体或固体状态分散,如微球制剂、微囊制剂、纳米囊制剂等。

⑦固体分散型。固体药物以聚集体状态存在的分散体系,如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等。

3)按制法分类

这种分类法不能包含全部剂型,故不常用。

①浸出制剂。是用浸出方法制成的剂型(如流浸膏剂、酊剂等)。

②无菌制剂。是用灭菌方法或无菌技术制成的剂型(如注射剂等)。

4)按形态分类

①液体剂型。如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洗剂、搽剂等。

②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等。

③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片剂、膜剂等。

④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栓剂、糊剂等。

形态相同的剂型,其制备工艺也比较相近,例如,制备液体剂型时多采用溶解、分散等方法;制备固体剂型多采用粉碎、混合等方法;半固体剂型多采用熔化、研和等方法。

剂型分类方法各有特点,但均不完善,或不全面,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本书根据医疗、生产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长期沿用习惯,采用综合分类的方法。

课堂活动

尽你所知,列出各种剂型的名称,并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剂型的外观作初步的描述。

1.2.2药物递释系统

药物递释系统(DDS)是根据药物的体内过程,按预设方式输送和定位、定时、定速释放药物的现代药物制剂,其目的是以适宜的剂型和给药方式,以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毒副作用。

20 世纪 60 年代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崛起,实现了测定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定量关系及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而可通过药物在体内吸收、转运、释放等过程来设计新的药物制剂。20 世纪 70 年代初提出药物递释系统概念,80 年代药物递释系统开始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领域。目前主要的药物递释系统简介如下:

①药物浓度过高将产生中毒,而浓度过低则无治疗效果。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出了缓、控释药物制剂,使血药浓度平稳保持在有效药物浓度范围内。这是药物递释系统发展的初期阶段。

②药物只有达到病灶部位才能发挥疗效,其他部位的药物不但不起治疗作用,反而可能产生毒副作用。使药物浓集于病灶部位,尽量减少其他部位的药物浓度,可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对癌症、炎症等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病灶部位可以是有病的脏器、器官、细胞或细菌等,可浓集于病灶部位的靶向修饰药物载体(如脂质体、微囊、微球、微乳、纳米囊、纳米球等)是目前药物递释系统研究的热点。

③近代时辰药理学研究表明,疾病是有时间节律性变化的,据此发明了根据生物节律变化的脉冲给药系统、时辰给药系统。

④自调式释药系统是一种依赖于生物体信息反馈,自动调节药物释放量的给药系统。如胰岛素自调式释药系统是一种按患者体内血糖浓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胰岛素释放量,使血糖水平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该系统通过带血糖感知器的胰岛素注入泵,将血糖水平信息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快速分析,决定药物的输送时间和输入量,随后由泵将药物注入体内。

⑤透皮给药系统是指经皮肤贴敷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一类制剂。1974 年发挥全身作用的东莨菪碱透皮给药制剂开始上市,1981 年美国FDA批准了硝酸甘油透皮吸收制剂,从此透皮给药传递系统得到迅速发展。透皮给药具有比较安全、没有肝脏首过作用等特点,但透皮吸收量有限。因此,应选择适宜的药物、适宜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适宜的制备技术。

⑥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药剂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其性质不稳定、极易变质,且对酶敏感,不易穿透胃肠黏膜,多数药物以注射给药,因此使用不便、患者顺应性差。黏膜存在于人体各腔道内,可作为全身给药的药物吸收途径,特别是口腔、鼻腔和肺部黏膜给药可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胃肠道对药物的破坏及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特别适合于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给药。因此,药学工作者正致力于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黏膜给药系统研究。

药物递释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药物的吸收和传递,在提高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及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和可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了药剂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拓展阅读
监测胃健康的智能药丸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受河豚启发,发明出一种在胃部可以膨胀到乒乓球大小的果冻状凝胶药丸,可以及时发现胃部的癌症、溃疡或者一些感染迹象。该研究已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

这种智能药丸内置有一个传感器,可以连续跟踪胃部温度、胃液酸碱度等指标长达 30 天。如果想把药丸从体内取出,可以喝一种能够促进药丸迅速缩小到原来大小的钙溶液,安全地让药丸排出体外。这种智能药丸由水凝胶制成,稠度类似于果冻。当人吞下它后,它可以在 15 min内迅速膨胀到原来的 100 倍,同时不受胃中酸性环境的影响。

这种快速膨胀的药丸还可以让人觉得有饱腹感,不容易饥饿,可能用于帮助减肥。未来,研究人员还将对药丸构造继续改进,让它有更多的用途,甚至可以在药丸中安装微型摄像机,以拍摄肿瘤或溃疡的发展。 s4DLjp9m2PAQXCMQE8J60LQabVMqv8ChQl9mBmFE1echfOVebTS6UBLsd/uBmw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