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本书
《伊凡·伊里奇之死》

列夫·托尔斯泰 著
埃尔默·莫德 译自俄语
2007年4月16日

谨向
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
致以美好祝愿
加拿大作家 扬·马特尔

尊敬的哈珀先生:

列夫·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我给您寄的第一本书。起初,我觉得应该给您寄一部加拿大作品——鉴于您与我都是加拿大人,此乃合宜之举——但我不想被任何政治考量所左右,更重要的是,我想不出其他任何篇幅如此简短的作品——总共还不到六十页——却何等确凿地彰显了伟大文学的力量与深邃。《伊凡·伊里奇之死》无疑是部杰作。在这部作品中,没有夸夸其辞,没有粗言秽语,没有装腔作势,也没有虚伪造作,一切都那么恰如其分,没有瞬间的淡乎寡味,也没有俗不可耐、过于匆忙的情节推动。这是一个简简单单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娓娓讲述一个人的一生,还有他普普通通的归宿。

托尔斯泰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他对人物和细节的把握,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肢体动作,都描写得十分到位。就拿舒瓦兹这个人物来说吧:他在伊凡·伊里奇家里与他的遗孀攀谈,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那晚的牌局;或者,比如说彼得·伊万诺维奇,他一边小心、拘谨地与伊凡·伊里奇的遗孀交谈,一边要与矮矮的脚凳和裸露在外的破弹簧较量;或者呢,再拿这位遗孀普拉斯科维亚·费奥多罗芙娜本人来说,她在我们眼前痛哭流涕,哀叹连连,但她始终未忘自身的利益,由于丈夫是当地法官,她希冀借机向政府索要丈夫的养老金和一大笔抚恤金;又比如伊凡·伊里奇,我们不妨看看他与第一个医生打交道的情景:他发现这位医生在给他做检查时趾高气昂,内心却冷漠无情,而法庭上的伊凡·伊里奇在被告面前同样也是这副德行;或者看一看对他与妻子之间关系的细腻描写——那纯粹是地狱般的婚姻——而他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则伫立在结结实实的河岸边,眼睁睁地看着他傻乎乎地将自己举身投入急湍中。最后,再看一眼伊凡·伊里奇吧,还有他那孤独、痛苦的挣扎。

托尔斯泰洒脱自如地审察着生活的肤浅表象及其内在肌理,清晰而精炼地展现了我们的虚妄和冷酷。然而,展现这些招摇过市的愚昧和姗姗来迟的智慧的过程并非一堂索然无味的道德说教课,而是承载了真实生活的重负,呈艳斗丽,清新盎然。我们亲眼看着伊凡·伊里奇犯下一个又一个错误——啊,我们看得如此真切,自认绝不会犯下同样的错误——直到有一天,当别人也这样看我们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自己何时竟也变成《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的人物。

这就是文学的伟大之处,亦是悖论所在:我们在阅读虚构小说中的人物时,归根结底是在阅读我们自身。有时,这种无意的自省会让人会心一笑,而大多数时候,比如在阅读这本书时,它会让我们担忧,矢口否认,发出阵阵战栗。无论哪一种情形,我们都会更加睿智,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厚实。

还有一点,相信您一定也感觉到了,尽管故事发生的一八八二年与今天有很大的时间悬隔,尽管迂腐的沙皇俄国与现代加拿大有巨大的文化差距,但这故事直抵我们内心,没有丝毫磕绊。事实上,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哪个故事能以那一时代为背景,在展现 俄国本土 特色的同时,冲破地域的藩篱,获得全世界的共鸣。中国的农民、科威特的移民劳工、非洲的牧羊人、佛罗里达的工程师、渥太华的总理——我可以想象所有这些人在读《伊凡·伊里奇之死》这本书时频频点头。

此外,我还要向您推荐小说中吉拉希姆这个人物。我觉得,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很少能够读到自己,但我们却最喜欢、最想成为那样的人。我们盼望,有朝一日,自己身边也会出现一位吉拉希姆。

哈珀先生,我知道您日理万机。我们每个人都在忙碌。就连蜗居一隅、冥思默想的僧侣也在忙碌。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事情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堆积如山。(似乎只有孩童与垂垂老者才不会为缺少时间所困扰——请注意,他们多么享受阅读,他们的人生多么色彩斑斓。)然而,每个人在他睡觉的枕边都会留下一方天地,不论是人行道上的一块石板,还是一张考究的床边小几。夜深人静,某本书会在那片天地中熠熠生辉。在那些温良的清醒时刻,我们开始放下白天的忙碌,在临睡前,顺手拿起一本书,翻上几页,读上片刻,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成为另外一个人,是再合适不过的时刻了。当然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以小说集《小镇畸人》而闻名遐迩的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就是在乘火车上班的路上写下了他最初的几部短篇小说。而斯蒂芬·金每次去参加最喜欢的棒球运动时书不离手,显然是为了在闲暇休息时读上几页。关键就在于你如何选择。

我的建议是,您不妨选择每天挤出几分钟,读一读《伊凡·伊里奇之死》。

您诚挚的
扬·马特尔

[复函]

2007年5月8日
亲爱的马特尔先生:

我谨代表哈珀总理,感谢您最近的来函以及赠送的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一书。我们十分赞赏您对这部小说的评论及建议。

再次感谢您的来信。

您真诚的
苏珊·I.罗斯
总理助理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是一名多产的作家、评论家、剧作家、哲学家与教育改革家。他出身于俄罗斯贵族家庭,尤以书写反映俄罗斯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闻名于世,被推举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最杰出的贡献者之一。他与索菲亚·托尔斯泰结婚,婚后育有十三个孩子,其中五个不幸夭折。托尔斯泰一生写下了十四部中长篇小说(最著名的是《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数篇散文与非虚构作品、三部戏剧和三十余篇短篇小说。 OwtyEpUaqSE6rZ/hiYnRaBGGKxFBzKzfou1C1lko70iXPAtVU8cODh44PBcBtyd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