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疑惑3
为什么减肥会反弹?
——被迫反复购买糖类食品

减肥瘦身,反弹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之一。很多人挑战瘦身,然后反弹,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胖回去。

话说回来,为什么要反弹呢?其答案是:“人的大脑使然。”

我简单说明一下这个原理。

为了延续生命,我们必须拥有一定的能量。而成为能量源的恰恰就是碳水化合物(糖类)。因此,人类天生就被设定了“摄取碳水化合物”的程序。

稍有一段时间没有摄入碳水化合物,血糖值下降,人就会变得焦躁。这时,就会听从大脑的指令,对摄取碳水化合物产生强烈的愿望。

而且,吃了碳水化合物以后,大脑的“奖励机制”就会启动,分泌出叫作多巴胺的激素,让您感到幸福:“啊!太好吃了!真幸福啊!”

获得这种幸福感后,人就会更加积极地摄取碳水化合物,以防能量枯竭,让生命延续下去。

但是您不要忘记,这种程序是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完成的。

旧石器时代尚无农耕技术,人们靠狩猎和采集获得食物。所获食物中能够成为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因此,当时无论吃多少都不会过量。这样的时代持续了数百万年。

但是,在1万~2万年前,农耕生活开始了。人类开始栽培小麦等碳水化合物,并实现了食物的保存。

即使如此,离所谓的“充裕”还差得远。除了部分特权阶级以外,大部分人还在与饥饿做斗争,还无法摄取到过剩的碳水化合物。因此,肥胖与一般人无缘。

然而,现代社会则不同,是一种“可以随便吃”的状态。而且,碳水化合物与其他食品相比更为廉价。

并且,如果您想实施控糖,大脑就会不断发出指令:“干什么呢?赶紧吃碳水化合物啊!”您若是遵照大脑的指令,就会感到:“啊!果然好吃!真幸福啊!”

您也许知道,那些药物成瘾的人就是明知不可以但还是会情不自禁。他们并不是“想达到嗨的状态”,而是想从药物断绝的痛苦状态中摆脱出来,恢复到正常水平的状态。

极端的肥胖者和上述情况相同,他们不摄取糖类,就会焦躁不安,感到忧郁。为了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他们就会忍不住去吃东西,陷入严重依赖症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反弹是必然的。

■ 不是主动买,而是被迫买

加之现代社会中,大脑的奖励机制导致多巴胺分泌变得极端,具备了推进糖类依赖症的条件。

我在过去的著作中已多次谈及,现在有很多食品变成了工业制品。 对食品厂商来说,最理想的生意就是能推出可以让消费者多次反复购买的商品 。为此,在社会上增加糖类依赖症是最直接的。

例如,可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口可乐是1886年由药剂师彭伯顿发明的。最初的成分中含有古柯叶,而古柯叶中是含有可卡因的,不过后来被去除了。现在的可口可乐就是加入了含有叫作“焦糖E-150d”的色素和企业秘制香料的糖水。这是原材料费便宜且运作高效的商业模式。

我并非要责难可口可乐。作为企业,追求利益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也不止可口可乐如此。

很便宜就能填饱肚子的比萨饼、点心面包。

冷冻后加工方便的饺子、炒面、乌冬面。

满是玉米糖浆的清凉饮料。

以小麦粉、土豆等为原料的零食点心。

消费者会开心地反复购买这些食品,所以超市和便利店都有销售。

至于为什么会反复购买,“因为好吃”只是表面理由,正确的解释是“因为患上了糖类依赖症”。 77Go5mxcTlRJSD9Zd0f/zq/O0mIWquGBexk24NZ72Nr5Jlrn/Pu7Paqnih+py+0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