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后督导

(一)不足与优化建议

1. 对自我介绍环节的优化

先看一下韩老师在课堂开场中的自我介绍。老师做自我介绍能达到什么效果?如何做自我介绍?如何把自我介绍融入课堂中?自我介绍实际上是可以跟自己所学的课程进行衔接的,那些讲师培训班的专业人士,往往将自我介绍这个部分看得很重,就是因为她一上来,就想要塑造自己的光环。当然,在课堂上,课堂的进程还是凭动力来推动的,而且这种体验式课堂的核心还是以知识掌握和情感体验为主的。所以,关于自我介绍,仅是提出来几个思考方向,各位老师可以将体验式课堂中的开场自我介绍重视起来,回想一下自己的自我介绍都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还有需要优化和改进的地方?

2.对主导方面的优化

课堂中,老师发话让所有的小组长领纸和笔,意味着说让每一个参与者要准备参与活动,此时此刻需要保持课堂的安静。这就是老师在主导着这个“场”,包括导师主导、技术主导和动力主导,这三种主导是分层次的,是依次递进的,显示出了心理学团体带领者的成长历程,也反映出了老师在课堂上的成长历程。

新手型老师成长为专家型老师的过程中,会经历多番的学习和打磨。在开始阶段,就是老师手把手地带领着大家,经常进行提示和引导;过了一段时间后,老师的教学技术日趋熟练,专业知识也愈发渊博,将知识和技术运用于情景中的能力也变强了,这时老师就可以稍微放手让学生做更多的自由体验,让他们能在体验中实现目标;如此再过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在实践中领悟到的经验更加独到,已经稍微能感知到那种无形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场合文化,这时就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任何一个微小的环节设置,它的作用、意义和具体操作,老师都了然于心,对动力驱动得炉火纯青,这时在体验课中,老师有条不紊地做几个设置就可以了。这个时候的老师,收放自如,字字珠玑,且能共情到恰到好处,这就是一个比较厉害的境界了。如果把我们自身比作岛屿,而我们作为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就是浩瀚的大海,这样一对比起来,我们自身确实是狭隘的,当我们试图用自身岛屿周边的周长去衡量大海的浩瀚时,就会发现我们何其渺小。那么为何当我们所学的知识越多,接触到的人和事越多时,我们又觉得自己越来越狭隘了呢?原因在于,代表我们自身的岛越来越大,其周长也就越来越大,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大面积的海洋,这个时候反而会觉得自己越发地渺小。所以,这个比喻的核心思想就在于:越是小岛越觉得自己大,越大的岛越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这里面不只是眼界的问题,还有能力的问题。所以,在课堂中,老师从开始的事无巨细、小心翼翼和磕磕巴巴的生涩引导,慢慢地就会成熟和老练地把自己交出来,让团体动力带着学生们往前走。

3.分享环节的优化设置

“点赞”环节之后,老师开始带领分享,这个分享的主题就是“金字招牌”。这个“金字招牌”的视角和前面“点赞”的视角有所不同,“点赞”就是“点赞”,“金字招牌”就是“金字招牌”,两者是不相交的平行线。如果以“点赞”为切入点,那么就一直“点赞”下去;如果以“金字招牌”为切入点,那么就一直“金字招牌”下去。在“金字招牌”的环节中,大家可以写自己的“金字招牌”,然后在分享的环节中念出来,就相当于在团体积极的能量中增强了对自己的肯定。

“点赞”和“金字招牌”这两条路线是不交叉的,课堂开始的时候,韩老师用的是“点赞”切入,而后面用的又是“金字招牌”切入,这样两条线混在一个课堂中,让人感觉有点拧巴,优化的方法就是去掉其中的一个环节,整个课堂只用一种切入模式。如果只用“点赞”模式,那么学生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就会上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从“点赞”环节转换到“金字招牌”环节的过程中,消耗了学生们的一些时间和精力,刚刚略有起色和体会的“点赞”,没有办法做更深入的探讨,这个转换的过程,对整个课堂的效果而言,就是一种制约。

老师有一个环节是让小组长带领组员们在组内分享各自的积极心理品质,在这个分享的环节中,这里的设置其实是可以优化的,因为不同的分享设置,会有不同的分享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当学生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享时,老师需要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分享指引。这里的分享包括个人分享、小组分享和班级分享,分享要按照什么方向走?用何种方式进行分享?分享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老师在刚做完小组分享的时候,就去讲解大屏幕上PPT展示页的内容了,本来是可以继续在小组中进行一些更深入的讨论的,但是现实是把小组的深入分享给抑制了,将学生拉回到了理性状态。这就像是刚把这个氛围的火焰烧起来,但马上就把火灭了,这里不是说要小组成员们一直分享下去,而是要把分享连贯起来,并进行到底,将分享的作用最大化。因为,刚才在观摩的过程中,已经能看到小组分享的时候,那些组内的成员都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觉了,内心似乎有些体会马上要呼之欲出了,说话的声音已经柔和走心了,所以那个时候的分享是可以继续深入的。

不是为了体验而体验,不是为了分享而分享,也不是为了讲解而讲解。为何体验?为何分享?为何讲解?讲解有时候是为了衬托分享,分享有时候是为了促进讲解的效果,讲解和分享在无形当中也会促进体验的深入。比如说,有一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体验,另外一个学生说的是另外的一种体验,然后老师也会做一些适时的讲解,这样,多人就同一话题进行分享的过程中,就可以互相影响和促进,形成较为平衡的局面。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之中,老师做了冥想的技术,主题是“20年后的我”,这是这堂课继“点赞”和“金字招牌”这两个切入点之后的又一个切入点。这个技术确实是生涯规划减压式的技术,冥想的人要放下一些东西。但是我们要思考这个突然切入的技术与课堂目标的匹配度有多高。这个冥想的技术有多个目标,分为主目标和辅目标,而它如果用在学生心理健康的课堂中就是辅目标,用在生涯规划和减压中就是主目标。就像厨房的一套刀具,其中就有切水果和切菜之分,我们本就应该按照它们本来的功能来运用它们。换句话说,就是要考虑技术与课堂的匹配度问题。换个角度,如果非要将这个“20年后的我”的冥想当作积极心理品质训练课上的心理技术,就可以考虑在整个课堂中专门设定这个技术为切入点。所以,“点赞”“金字招牌”和“20年后的我”的冥想技术应该要分别单独用于三次课程。如果在一个课堂中使用三个技术,那么效果反而会被互相压制,这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决定了学生们在每一个切入点的技术上都是浅尝辄止的状态,若是用整堂课的时间专攻一个切入点的技术,那么课堂的效果则会大大增加。

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谈论这堂课中的切入点的优化问题,还可以是老师在做三个技术切入点的基础上,将三个技术的节奏科学化,将其中的衔接做得更自然和贴切,如果这些方面提升之后,这位老师的课堂效果便会更加突出。

4.避免产生超限反应

大家注意看,这堂严重超时的课,其中很多的时间都用在学生们的分享里,总共45分钟,最后一个冥想的技术,分享就用了19分钟。不能花太多时间用于这一环节的分享的原因有两大点:首先,整节课使用了三个大的技术,所以每个技术所拥有的时间远远不够;其次,不需要每个环节中都让所有的组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分享,我们只需选择几位代表谈一谈即可。这里就涉及一个心理学中的概念,叫作超限反应。

这个概念的含义是:同一刺激对人的作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频率过高,会使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让人产生极不耐烦的心理体验,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反应。超限反应是心理学中逆反心理的一种,具体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比如在广告的客户体验展示环节中,三个不同类型的客户的亲身体验反馈是比较能让受众们接受的,但是如果宣传方用十五六个客户体验去展示的话,只会让人产生超限反应。这就好比慈善捐款的动员会场,主持人动员大家捐款,开场的时候,有很多人已做好掏钱的准备,结果演讲者夸夸其谈、天南地北的一顿侃,有的人一开始准备捐5元钱,被发言的人讲了半个小时后,5元就变成了3元,但是这个时候,台上的人还在演讲,结果要捐3元钱的人,有的不掏钱直接走掉了,反而等到最后结束了,听众实在是很烦那个演讲的人,甚至会从收钱的箱子里顺走2元钱。这就是超限反应带来的负面结果。这是新手老师常犯的错误,表面上是顾全所有学生的感受,给大家分享的均等机会,实则是没有将课堂中的局面把控好,形成了超限反应,所有人都分享,可能认真去听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结果有的学生就在混时间。这是需要注意的。

5.对“点赞”环节的优化

在“点赞”的环节中,老师让学生们放松,告诉他们要做个“点赞”的活动,而且解释了一下设置这个环节的用意,这里面就能体现出韩老师此刻与她的上一堂课比起来是有进步的,但是这里还是有一个细节可以优化,即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请学生们站起来。请注意,这里老师跟站着的学生说话,与跟他们坐着说话,这两种情况下的效果是不同的。因为在活动的环节中,本来就会让大家站起来,提前站起来也是为了让学生们能更早地进入状态,从而将整个“场”的动力给唤醒。

关于这种小细节上的优化,我还记得一件小事。我曾经在某大学做EMBA的客座教授,记得有一次来听课的学员中有处级以上的干部,当时我开场就使用了一个小技术,首先表明了自己是心理学家,而心理学家眼中只有两种人,就是病人和健康人,这句话一抛出去,当场的效果就是:学员中的干部们,跷二郎腿的放下了一半。这一句有暗示性的语言威力是如此之大,一句话就把这些带着官威的干部带进了咨询师的领地,这个“场”也就会跟着咨询师的期待去发展了。所以,“点赞”的环节被提出来的当口,老师就可以让大家先站起来,随后说出指导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点赞,手机的朋友圈里常常有人点赞……大家早晨起来第一时间就会看朋友圈的点赞和留言,因为我们太渴望被人欣赏了。那么,你会给别人点赞吗?请你们现在看一看,咱们所有的同学中,是不是有些人就是你非常欣赏的?你在手机上总是常常给别人‘点赞’,那么现在我们当面也来点赞和留言吧!”这里的优化处理,就是要把“点赞”活动之前的情绪铺垫的节奏给拉慢拉长,让同学们做到心里有数,不要一上来就要求大家点个赞,不做太具体的说明就开始,结果同学们都不起来,最后就像是被强制拉起来点赞的感觉。

这个“点赞”的环节,前面开始的时候,韩老师没有做太多的优化,但是她在后面的操作中改进了一些,比如,让学生们说出对方有优势的方面,这属于指向性,这个就是韩老师在这个“点赞”环节上的创新,这个创新的点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学生们还没有完全地投入进去,这中间还需要一个细致的情绪铺垫,不然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之中不会有较深层次的体验。

这个“点赞”的部分,是优势练习的核心部分,但是不要以为在形式上做完就算了,实际上,课堂的带领者就是老师,老师要在将“点赞”环节的各方面领悟透彻之后,使这个环节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点赞”本身就是积极心理品质的一种行为体现,如果在整堂课中只做这一个主要技术,那么学生们可以将“点赞”的活动练到底,互相之间继续“点赞”。所以,我们也不能将“点赞”看作暖场的术,它本来就是可以围绕课堂的目标产生效用的技术。

只要掌握了积极心理学技术这个核心,就不用其他的理论环节来武装我们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某个人很健康,肌肉感满满,那么这个人就会很抗冻,也不用像普通人那样需要穿毛衣和大棉袄;如果这个人很有力气,那么在对抗自然或者防身时,也就不太需要工具等外部物件了。

(二)其他思考

上一次韩老师的课是以幽默为主题的,这一堂韩老师的课是以赞美为主题的,本人在听韩老师的这两堂课之后,按照体验式课堂的评课标准来看,第二堂课与第一堂课比起来,已经大有不同,整体的感觉好了许多。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一堂课,里面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是需要我们进行优化的。

1.强化版权意识

关于版权意识这一块,我在这里特意拿出来提醒一下各位读者,在引用和参考的过程中,图片和理论的引用,都要标明这其中的原始出处,如果要做成自己的著作,最好是原创的内容,一定是自己的理论、技术和感想,可以在一些典故和必要的内容上做有标注的适度的引用和参考,但核心的观点和整体的架构,都要是原创的。现在是法治的社会,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所以,各位同人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创作过程中,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记得召开的婚姻调节高峰论坛中,其中一位演讲者所用于发言的内容,就是我在200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内容基本没有什么删改,与这些内容相关的知识,还被做成了产品以高价在售,显然,这种非原创靠借鉴的东西终将会被大众识破,被法律约束,这又能走多远走多久呢?由此可见,我们对版权的保护力度要加大,所有的人都要有足够的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意识,同时也要有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安分守己、安安心心地做好自己的内容就行。

2.教师的自我成长不能停

各位教师想一想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的自我成长,其实讲的就是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问题。也就是说,教师的自我成长不能停,停了之后,你的专业知识、教学技巧和各方面都不会有长足的发展,上课的节奏也会被学生带着跑了。这种成长,往宽了谈,其实不只是教师需要的成长,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的培养者,教师就更加要以身作则,努力进行各方面的自我成长,全面提升自己,以使自己在教育事业中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

《爱丽丝梦游仙境》书中的红皇后说道:“如果你要维持在原来的位置,你必须很快地跑,如果你想要突破现况,就要以两倍于现在的速度去奔跑。”在全球化的同时,世界上的优秀人才为了胜出,无不拼命地在充实自我,大家的水准越来越高,但是不管有多拼命,相对位置似乎变动不大,这就是管理学界所说的“红皇后效应”。种群生态学上的红皇后效应(Red queen effect)可定义为:在环境条件稳定时,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改进可能构成对其他物种的进化压力,种间关系可能推动种群进化。这个“红皇后效应”,其实际意义与中国俗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相同。而有的学者在研究这个效应时,发现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是有两条线的,一条线是人类这个物种在改造自然、建立社会的外在行为上的努力,还有一条线是人类传承千古、延绵不休的文化基因与意识,而且这一方面一直都在淘汰与进化之中。具体而言,就是外部的学习和工作,与内部的人格成长两条线同时进行。外部的努力能使人不落后,内部的努力才是使人变得卓越的真正原因。希望所有想要进步的朋友们,都能在这两条线上将自己发展成为更加自信、更加有能力的人。

3.心理学不以道德标准去评判人

上面的这堂课相较于前面的课来说,韩老师已经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优化。最重要的是,专业的讨论和讲述增多,而不再过多地以道德的要求去教育学生。心理学老师评判人用的不是对错和是非的道德视角,而是聚焦于心理行为和动机的视角。

举例来说,班上有一位学生突然间不怎么与人交往了,他在公共场合的有些行为不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可能有的人就会给他扣上“坏小孩”的帽子,说得严重一点的,可能会评价他道德败坏,长大以后难成大事。但是,如果稍微有一点探索行为背后动机的意识的老师,去了解他的具体情况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小孩或许正在面临人生中的大转机,或许是父母离异,或许是家人离世,又或者是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甚至还有可能是早恋了,这些行为背后的事件或许就是他性情为之大变的原因。

所以,任何的行为背后都是有动机推动的,要想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就得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看人,这样一来,道德视角的表达就会减少,进而客观描述的部分会增多,主观表达减少。不是我认为,而是我看到;不是表面是怎样的,而是本质上是怎样的。从主观的想当然,到客观的原来如此,这就用到了描述技术。描述技术是对客观现实的观察,是对内心世界的感受、体验,是用直白的、不加修饰的语言客观地对事物进行描述。使用描述技术的好处在于避免了相互指责和埋怨,让每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该做什么”上。

我们常说,团体就是一面镜子,在团体中,导师只有恰当地使用描述技术,才能让成员有所思考,让他们更加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让他们的表达和澄清更加客观。看到这些对于描述技术作用的表述,我们就会发现基于现象学的描述技术很重要。

举几个生动简单的例子来探讨一下描述技术和日常中的评价性表达的区别。比如说,我看到门口的摄像师是一个帅哥,那么这里的“帅哥”这个描述就不是客观的,不是描述技术的表达;还比如说,一位男士坐靠在椅背上玩手机,现在被我点到名,他就害羞地把身子转过去了,这里的“害羞”是形容词,也不是客观的描述;我现在观察到房间里大概有7位穿红衣服的女士,这一扇窗户拉上了红色的窗帘,这两句表述是客观的事实,也属于描述技术。所以,老师们要注意,如果你在要求学生们使用描述性技术时,只要学生们把事件或者事物不加态度和修饰地描述出来就行了。描述技术也可以用于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大家可以试着在沟通时,不要有评价性、指责性的语言,有时候客观的描述会更好。关于晚归的事,妻子有时候只需说:“老公,你今天是11点回来的。”后面指责、质问的话就不要再讲了;在餐桌上品尝对方的菜品时,只需说:“老公,这个菜挺好吃的。”这样就可以了,后面不要说是他做的,感谢他,描述出了事实就是最好的。而当你描述完了之后,他会有反应的,他会从你的客观描述中感受到尊重,所以,描述之后,就不要咄咄逼人地表达态度了,一表达完态度,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很多时候只要描述就可以了。

整个体验式教育的核心技术中,要求体验被客观地呈现出来,如果老师在体验式课堂中能不费力地做到这点,那么这个课堂就是成功的。基于相对客观的角度,在课堂中对外部人际关系的现象和内部心理环境进行呈现和表达,也是心理体验课老师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所以,在教师沙龙上,会有专门帮助老师提升课堂的掌控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的训练,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老师会更加得心应手,不仅是为了学生和学校而训练,还是为了老师自己能够在讲台上开心而充实地度过每一个45分钟而训练。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4.班级的动力需要均衡

一个班级的动力需要达到均衡状态,因为均衡的班级动力可以减少很多问题的出现。如果班级里面出现很多不守纪律、学习懈怠的学生,老师就需要检查这个班的动力是不是不均衡。当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人数太多时,可能会跟班上另外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无形当中形成两大对垒的阵营,这就出现了“井水不犯河水”的现象。两大暗暗较劲的阵营之间,很少有交心的往来,碍于情面,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见面打个招呼而已。不做深入研究的老师们会发现,这些学生看起来都一样,其实他们心里各怀心思,这时候整个班级的劲不是往一块使的。

如果要做挽回和改进,我们就要在这个联结班上所有人价值观的班级文化上做努力。做到班级动力均衡,就像阳光普照一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班级文化中正向价值观的辐射。所以,老师在每一次的课堂中都要考虑到,自己是可以给任何学生讲课的,而不只是给那几个喜欢听你讲课的学生讲课,也不是只给那几个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讲课,更不是只给那几个你欣赏和喜欢的学生讲课。那几个被班上的学生公认为“刺儿头”的学生,如果你刻意回避他们,这将给班级文化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反之,如果你对这些“刺儿头”循循善诱,进行尊重且耐心的教导,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做一些缓解,让所有的学生看到老师公平和公正的尊重,这对整个班级文化的积极发展则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作为老师,在日常的管理中,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对班级文化中的动力进行调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有意无意地进行动力均衡的设置。

具体到课堂的操作上,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呢?比如说,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时候会习惯性地站在某个学生旁边,或者学生一回答问题,老师就下意识地走到讲台后面,待学生回答完之后,在讲台后面做评价或者发号施令才会觉得是安全的。如果你有上面这些类似的举动,那么就要意识到自己作为老师,需要从自身的行为开始做一些微小的改变。你可以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不安,站到一些学生身边,这个时候只要你的出发点是友善的,那么就会改变你与你旁边的学生之间的“场”;而更进一步,如果某个学生在回答一个问题时,你站在他的身边,全班的学生就都会看向你和他这一个方向,就不会像先前那样,你在讲台上,他在讲台下,那样就像是两个隔空对立的点。这样时间长了以后,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改变,整个班级的文化也会发生改变,紧接着班级的动力也会变得均衡,这就是有意识的安排和设置。

在平时的学科课程中,主要是以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为主,而像今天这样的体验课堂,主要是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心理成长体验课作为补充和调节性的课程,对这个班是非常有好处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展的不足。比如说,在韩老师的这节课中,她就实现了动力均衡,这节课的设置打破了原有的班级中固定的小组结构,可能班里面原本一年到头每个组都不会变,心理体验课就重新分了小组,这样可以在这种设置中实现班级动力的新的积极的变化。

记得当时在高中做教学改革时,我们团队专门花了一天的时间,对小组的组长进行了培训,主要让他们体验怎么带小组,知道怎么跟其他的学生合作,当有人做出自己不认同的行为时怎么去化解。我们这一天的努力很有意义,因为对一个高中班级来说,这个班上的学生要在一起学习和相处三年,有时候小组长是半年甚至一年都不变的,所以,这种培训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学生之间彼此的敌对和攻击的情况就会减少。当心理课打乱了主流固定的社会地位导向的评价模式,心理老师在看待学生时,也能不论其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而是关注他们的行为和行为背后的动机,不像德育老师那般以品德优劣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也不像学科教学的老师以具体各科的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内容,心理课是以学生们的心理成长为主要目的。而且在心理课上,老师不会因为哪位学生成绩优异就对他特别青睐,那些平素不常在学科课堂中出彩的学生,只要积极参与和用心体验,也能在心理成长课堂中有所表达和收获,也可以找到自信、得到赞美。

由此可见,班级的管理要有多种机会和视角,不应仅以学业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还可以考虑其他如才艺、品德、体育等方面的能力,毕竟当下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时代。那些学业成绩不那么理想的学生,可以从文艺、体育等自己擅长的方面找到自信,这样他就不会在学科科目教学中因为心有不满而捣乱,反而会带着这份从自己擅长领域找回的自信,去认真努力地学习学科知识,同样也能提高自己在学业方面的水平。这就是一个多元化、集体的健康发展之道。

高中生其实已经相对独立和自主了,他们已经趋于成人,思想也已经比较成熟,所以不需要用对小孩子的那种态度去对待他们,只有充分地尊重他们,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相信他们有自我调节和成长的潜能,这样才会获得他们的尊敬和佩服,才能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让他们获取到这些好的建议,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潜能。这就是开办心理成长体验课的一个很大的价值所在,当老师自己退后一步,去让技术和团体动力主导课堂时,其本人的水平就进了一步,那么,我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完善也就更进了一步。 9u3s+AFLz2/mfSjAUAyqY7FHH/jkhCrHL0iBcpkHWkVh7GqiuNl0tjTcg4NANQ5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