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的定义非常简单直白,即赞扬与歌颂。其古义和谦义多指赞扬歌颂别人,但是在当下这个日益开放和关注自我的时代,赞美的对象也可以是自己。当我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就可以适当地肯定和鼓励自己,时不时对自己说一些赞美的语言。鉴于“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赞美可以使我们的能力和心态越来越好。当然,自我赞美是要有限度的,如果过度赞美,就会变成自恋。
社会心理学家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因为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更会使自己身心健康。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会使自己更自信和更有魅力。
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对学生充满了要求和苛责,对学生充满了训导和批评,对旁人也是时有怀疑和挑剔……所以,学生对家长产生了偏见和距离,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恐惧和抵抗,人们对人情有了隔阂和防范。虽然这些现象不完全是由缺乏赞美造成的,但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赞美,可能就会令这些情况有所好转。
阿德勒认为,人的最基本的生命力是自我维护。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也指出,人的需要被分类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一样,都属于人类的本能,包括对有价值工作的需要、对责任的需要、对创造的需要、对公正与公平的需要、对值得做并喜欢做的事的需要。所以,无论人们在文化、种族、国家和肤色上有什么不同,都有着被他人认同和尊重的需要。而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就是一种尊重和认可,这种尊重和认可会激发出我们本身的积极力量,让我们看到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有关赞美的有趣的实验。8个月的积极暗示竟然可以让这些学生在学业成绩、性格开朗程度和求知欲以及人际关系上发生明显的进步。这与老师通过赞美他们的优点来表示信任他们能改正的做法是分不开的。赞美增强了学生们的进取心,使他们更加地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因而出现了进步的现象。这种效应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几乎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地受暗示效应的影响,当人们在不自觉中接受暗示,且按照暗示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这种心理现象就叫作暗示效应。暗示效应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人们有意识地接受积极肯定的心理暗示,就能对其心理、行为和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保持情绪良好,使其思考和行动的效率增加以及尽可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而消极心理暗示的效果与之相反。因此,恰当地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提高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水平。赞美虽然不是暗示,但也是明示,是能够改变被赞美的人的内心意识的一种活动,对人们各方面都会有积极的、正向的作用。
赞美别人固然重要,而激发人们内心的赞美则更加重要。
学会放大自己的积极品质,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欣赏,是每个人内心都渴望的,自己身体具有哪些优点,哪些是别人喜欢的,有时候自己都搞不清楚。我们大多数人往往只关注自己身上的缺点,忽视了那些积极品质,我们需要适当放大自己身上的优势,不仅要让自己看到,也要让同伴看到,从而更加积极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强硬性和柔软性的赞美结合法。一方面,要求人们赞美喜欢的人的优秀品质,并且内容要具体,情感要真实,从这一方面讲,是具有强硬性的;另一方面,我们的赞美发自柔软的内心,语言充满了温暖和爱,行动又具备善意和关怀,有如涓涓流水,直达心灵深处,且充满柔软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