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后督导

这位老师启动了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上课的时间比较长,已经拖堂了,然后评课的时间被压缩了,是不是这里面有一个害怕被批评的防御机制存在呢?

(一)不足与优化建议

1. 时间把控的问题

上面是一些调侃的话,我们言归正传来评课。课堂时间把控的问题是各位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的。我们这个体验式课堂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达到教学效果,还要在优化课堂步骤的基础上把握好整节课的时间,而课堂的时间除了用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还要用在方法与过程方面,要在教学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出来。如果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便只能把精力集中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的完成上。将繁杂的课堂步骤优化,多出来的时间能把学生们从时间上解放出来。本身心理成长的课堂就是不能拖堂的,所以各位老师要学会在课堂上优化步骤,以最短的课堂时间完成好的教学效果。优化一定是从技术上进行的,本来预定的这个活动可能需要15分钟,但如果对这个活动的操作步骤进行一些优化,最后只花了10分钟,却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在技术层面上的优化了。知识都是一样的,只是在教育技术上做了不同的操作,如果所有的活动都尽可能地被优化,那么整个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紧凑却不失效果。

课堂中间一些步骤的设置也很关键。比如说,在分享时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现在交流一下。”这就叫分享设置,但是在这个设置中,老师随便这么一说,那么学生们分享多长的时间?用什么样的形式分享?6个人的小组是怎么交流的?要他们围绕什么主题进行分享?这些东西,这位老师有时候没有设置,这种随意的分享设置会浪费学生们的时间。所以,要想不浪费学生的时间,我们的老师只需说明讨论的主题,分享的时长,要达到什么效果,这就可以了。一直做分享也是不可取的,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中,用了半个小时在做分享,这就有点浪费时间了。

在这里,我要澄清一下,分享的目的是体现出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即把知识点和真实的体验呈现出来,但不是说要把每个人的分享程序都走完。如果有10个组就分享10个组,有100个人就这100个人一一说一遍,这堂课有限的时间就消耗掉了。所以说,只要有一个人呈现出来老师想要抓到的关键点,或者学生把他想要表达的观点和体验讲出来就可以了。不能为了分享而分享,不能为了技术体验而技术体验,也不能为了讲解而讲解,更不能因为这个学生讲得好了就一直让他讲。这里面还是有一个节奏和时间上的限制的,老师们要做到心中有数。

2. 关于技术的具体优化

另外,内外圈环节中的提问可以按照最近发展区的一些原理来设定,可以问一些学生们还没有达到,但是会感兴趣的问题。首先,高中生已经是小大人了,他们又处在叛逆阶段,如果提的问题他们不感兴趣,那他们就会敷衍老师,他们其实很聪明,在课堂中的反应速度不会比老师慢。严格意义上,在这个环节中,提一个问题就挪一下位置,这样会比较浪费时间,再加上所提的问题没有全部都紧扣主题,所以在时间把控和技术效果上都打了折扣。老师可以在一些细节上做好优化,可以将每个提问和回答的讨论环节设定为1分钟,多一秒都不让他们继续交流下去,让时间紧凑起来,这样学生们就会有紧张感,他们参与的动力就会被大大地唤醒。其次,我们还可以在所提的问题上做一些优化,可以在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的基础上,谈论一些比较刺激的话题,比如“如果你未来找另一半的话,你觉得他(她)身上要具备什么样的积极心理品质?”这个就比之前那个“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的问题有意思多了,这个时候,整个“场”中的荷尔蒙氛围都渲染了起来,因为这是高中生,已经有两性交往方面的启蒙了。做一个技术就是要让大家都达到体验的效果,要不然你就把它变成内外圈同学讨论品质,大家挪到一位同学面前就说一种品质,然后老师偶尔来提一个比较刺激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优化,不是一种推翻重来的革命性质的操作,而是一种改进,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率和意义。

3.干预的效果和选择

课堂中老师说过一段话:“我刚才说的是两个人坐在一起,不是你们男生坐在一起,女生坐在一起。”老师说这句话正是她发现学生们是按照男同学一边、女同学一边的方阵坐好的,对于老师当场说的这句话的解读,我们可以理解为其对现象的描述,还可以理解为老师对团体动力的干预。但是最终干预是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的,所以还不如不干预,因为干预表达的过程中反而把这种尴尬的局面说出来了,那就再也没有男生会坐在女生堆里,也不会有女生去坐在男生堆里了。所以如果老师可以预见干预的效果是微乎其微,还不如选择不进行干预。

4. 体验式课堂强调“此时此地”

体验式课堂是“我”的课堂,不是别人的课堂;是当下的课堂,不是会议和经验的课堂。要避免大段的活动时间和想象空间在“他时他地”,一定要在“此时此地”。心理成长课堂中,老师最好不要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在其他的时空里,最好是在当下的体验之中。

所以,在课堂中用“此时此地”的技术,可以方便老师对学生的一些状态进行把握和解读,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理体验,最后在总结分享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产生顿悟和成长,这便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技术。

当然,在应用“此时此地”的技术之前,老师们必须对课堂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把握,然后按照定义中的既定知识点进行推进,这样便不会出现偏离或者隔靴搔痒的情况。同时,要想真正将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大化,老师的综合素质、人格特质、行为风格和人文价值等方面的能力,都要在平时的钻研和实践中磨炼扎实,这是能够做出完美的“此时此地”技术的前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有锅碗瓢盆等这些煮饭的设备,但是没有瓜果蔬菜、柴米油盐这些核心的食材,那也难以做成一桌丰盛的宴席。一堂精彩的课堂就好像这桌宴席,做饭的锅碗瓢盆就像是桌椅板凳、纸笔音响等课堂设备,瓜果蔬菜、柴米油盐等食材调料就像是课堂中要表达的内容和概念,煎炸炖煮、火候咸淡的把握就像是课堂中各个技术的环环相扣和精彩实操,这也是最能体验老师能力的一个方面。总之,老师们只有把各个方面的前提准备充分了,才能上好一堂真正精彩的课。

5. 课堂中技术的衔接问题

课堂的开始阶段已经提出了幽默的定义,但是讨论幽默是什么的环节却没有马上就做起来,而是进入了内外圈环节,而这个环节中还是没有关于幽默的定义的探讨,其实这里就应该让学生们对幽默的看法各抒己见,等学生们说完他们的看法,然后老师再做验证、澄清和强化。还有,关于老师在学生的分享环节中的回应,比如,这位学生说得好,那就做一些鼓励,他说得不太对,那么就可以做一些澄清。比如,让学生们先讨论幽默的话题,然后讨论幽默的知识点,然后再验证前面讨论出来的知识点,这样按照一条主线进行操作,就能达到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课堂中的一切都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每一个技术环节的衔接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技术之间的衔接是如何完成的呢?有时候前面的环节是感性的,后面的环节却是理性的,两个环节之间没有衔接。人的左右大脑还分为感性脑和理性脑,感性脑和理性脑之间的交流还需要胼胝体的作用。所以,在衔接的时候,需要一些话语的铺垫,需要指导语承上启下的过度,或者可以给同学们设置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对接下来的环节和技术做一些引导和提示。

老师在课堂中讲述幽默感的活动中提到了喜剧演员周星驰,其实可以让学生们表达自己喜欢哪个有幽默感的学生、亲友或者明星,也可以提议学生们做模仿,当然,这些也只是提出一个设计的参考方向而已。因为幽默模仿秀本身就是幽默的,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幽默水平,让学生们去表演别人的幽默,第一是不会尴尬,第二是会有旁观者视角,比演自己的故事更加让人看清楚里面的幽默技巧。

幽默就是微笑着与命运和解,即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用微笑的心态去面对,用幽默的技巧来面对。比如说,你对一个人很讨厌,但碍于是亲戚、朋友的关系,不得不与之来往和交流,这个时候就只能以幽默来应对。所以,你在面对现实,遇到一些必须面对,还解决不掉的困难的时候,只能是面带微笑,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想法,用幽默去化解。懂了幽默这一高级的心理机制,便能帮助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减轻痛苦,有时候还有助于我们的事业进步。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不论是谁,都在一定程度上启动了不同方面的心理机制,而幽默,则是一种高级心理机制,学生们要不要学习幽默这种高级的心理机制?学习了之后,可能再遇到一些之前无解的、逃避的、害怕的挑战时,便可以一笑置之,“四两拨千斤”地给化解了。

6. 优化设置与团体动力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看看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优化的。杨老师在一次分组的过程中,说了以下的指导语:“我们开始训练了。刚才内外圈对应的两个人,大家站起来,建议你们两个人再去找两个人组成一个四人组。”这里的这个分组方式,如果这个时候多一个设置,多加一个要求,就是小组的成员必须要有男同学和女同学,这样设置分组之后,后面环节中的动力将全部发生变化。设置包含在课程之前和操作过程中,以及操作结束之后。那么,设置和团体动力的关系如何?我们可以把设置比作整个课堂过程的动力的方向盘,老师怎么设置,课堂就怎么走。设置包括老师对课堂的宏观把控,也包括对环节中细枝末节的尽善尽美,人员配备、时间限制、速度节奏的把握等方面皆可以进行科学的优化设置。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不爱学习,这背后其实就隐藏着一个心理动力的问题,即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个称为“动机”的心理学概念。在某一个事件和个体内心需要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关系,这个关系里面就含有这个个体做这件事的动机,需要越强烈,个体实现目标的动机就越强。比如说,人类的生理需要,包括吃、喝、拉、撒、睡等一些基本生存的需要。以进食的需要为例,饿得越久,想吃东西的这种生理需要就越强。吃饭是一个行为或者事件,吃饭之前且正准备要去吃的这种准备状态,就是吃饭动机最强的状态。所以需要和事件行为之间是有一种动力的。很多时候我们要想让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包括学习行为)的动机变得很强,让他接下来的参与度增高,让他愿意投入其中,甚至会主动地想办法克服困难,那么就要想办法提升他的需要。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所有的社会管理、企业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层面,即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只要是想让个体或群体去实现一定的目标,就得在动机的培养上下功夫。

在动机的培养上下功夫,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大家如果不做这件事就会得到惩罚,或者做了这件事就会得到奖励,或者用群体给个体施加社会压力,某个个体不参与集体活动,就会因为不合群而被孤立。在管理班级中,这样的管理方法也是常见的,多半都是制度上的奖惩,老师可能在班级纪律和日常管理中花费了七八成的精力,而只有二三成的精力放在对学生个人和班级群体的心理管理上,这样就不免会存在忽视心理需求的情况,就不能从内心层面对学生进行关注,所以,学生的成就动机或投入动机就不会特别强,主动学习、参与和深度体验的情况就会鲜少发生。所以,我们就会常常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一动不动、眼神涣散等现象,他们经常是被老师拉着走和拖着走的。

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举世闻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书中将人类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5种,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属于相对低级的需要;而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则是相对较为高级的需要,且马斯洛并没有把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明确划分到这五大需要类别中,因为他认为这两种需要介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由此可见,学习的需要也属于高级层次的需要。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投入等行为,都是由个体在文化、社会和精神层面受到影响而产生的求知需要来驱动的。

如果大家的动力水平高,这个“场”的氛围的温度会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高,然后参与度也高,最后大家在活动中就会都投入都开放。这个动力的强弱,体现在速度和温度上。温度指的是社会温度,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存在,时间一长,就约定俗成地固定下来,然后就叫作文化,大家就会默默遵守和自觉捍卫这个成形的文化。比如说,班级文化、学校文化、家庭文化、企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等,都是符合其成员的心理发展和利益的意识形态,也是成员们共同维护的约定俗成的价值和观念系统。若想让班级群体或者个体受益,就要先从一次课堂或者一段时间的主题系列活动开始,在一定的群体温度中培养好大家的动力水平,然后慢慢地继续保持和进步,最后就会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公认的以及大家有意识地去维护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不是贴标语让学生们背记知识点,也不是让他们发誓要学好某一科目,文化本质上要与学生的求知需求等精神层面的内容相匹配,是班级成员们都愿意去主动维护的意识体系。比如说,有些作品是在某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匆匆写下的,可能只适合略读和粗读,不会是传颂千古的经典;而像《诗经》这样的作品,历经千年我们还会时时回味。《诗经》从人的心底里出发,它符合普罗大众的人性、人心和人情,它是真实的。老师们经常都不清楚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这就应该在课堂的环节、技术、风格和带领等多个方面下功夫,这里的下功夫说的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文化规律,提升学生们的动机水平,这样优化下来,课堂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在上面评课的过程中,我提到杨老师让学生们做分享的时间太长,因为她在课堂的这个环节中找到了自己的感觉,所以就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把控。但如果杨老师不按照自己的感觉走,而是按照课堂的教学目标科学地安排时间和技术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对这个环节做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和调整。这样的进步就在于:老师不是在满足自己,而是遵循了课堂中学生的需求。

以个体心理咨询的例子来说,来访者愿意付高额的咨询费用来咨询师这里做咨询,那么咨询师就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时间控制、情绪控制和共情等一些基本的能力,还有各种技术和谈话技巧等专业方面的能力。其中的共情能力是很重要的,要能感受到来访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或情绪,并且能给出回应。课堂中的老师也要有类似的能力,在带领的过程中,要能在一些细节中察觉到学生们心理“场”的变化,并能将这种变化引向积极的方面。如果老师连一个学生都难以共情到的话,对班级群中的众多学生来说,被老师共情的概率就会低。难以体验学生们情绪和情感的老师,就像一位行动迟缓的老者,想要费力地追赶一群孩童们的脚步,其过程是艰难坎坷的;而如果老师学会了共情,这位行动迟缓的老者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心理学大师,一念之间就能洞悉当下“场”内的诸多情绪和情感。

幽默是人际交往中,遇到一些非面对不可的境遇或者人事之时,用一种不伤害双方的巧妙的沟通方式,直面境遇和人事的处世方式。这种缓解尴尬和解决困难的言行风格,时间一长就被人类保留下来,成为人类的一种心理优势,此即为幽默。幽默不是滑稽,不是搞笑,而是智慧,是人类进化而来用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

当下的社会中,为何如此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最大的心理体验就是:无论我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改变糟糕的命运和现实,且永远都不能改变。这是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认知,他们为何会形成这样的认知?最先是因为内心产生了轻微的消极情绪,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化和排解,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较为严重的消极情绪,如愤怒、压抑、恐惧和焦虑。可能他们在遇到自己无力改变的外部事件时,比如说,家暴、出轨或突发的创伤性事件等,会慢慢地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最后郁结于心,得了抑郁症。《丘吉尔的黑狗》一书专门讲述世界名人得抑郁症的一些故事与思考,丘吉尔、牛顿、卡夫卡等名人在其一生的创作和职业生涯中,都曾有过抑郁的经历,他们都是高智商高阶层的人物,但面对外部的体制和文化与其内心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因为解决不了这些冲突,所以就产生了抑郁。

虽然抑郁症患者在发作得最严重时,可能已经摸到死亡的门槛了,但是如果有人对其进行辅导,或者撤去了让其产生抑郁症的关键性刺激因素,比如说,讨厌的人离开了、退休了或者去世了,或者有专业的咨询师和治疗师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调试与开导,这样一来,抑郁症患者就可能恢复正常了。但是,人类在面对外部的环境和困难,且还要保护自己时,有一种人既没有选择死,也没有选择抑郁,他选择了继续微笑和命运和解,以幽默的心态面对这一切。假如你身边有特别幽默的男性朋友,他的家庭中,可能有一个特别难缠的老婆或母亲,这两个是他不敢得罪且必须要与之相处的重要的人,家和万事兴,不能有冲突,他也不能太委屈自己,所以就只能放宽心,用幽默的眼光看待一切。你们身边会不会有这样一种自虐型的人?整天喝酒混吃不上进,这是在糟践和放逐自己,也是在伤害自己。有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会放过自己去伤害别人,有的人会伤害自己放过别人,而幽默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制,既不伤害别人,也放过自己。这样说可能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如果能在上述对幽默认知的基础上,继续把这个幽默品质升级到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优势,让同学们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意识地、适当地使用幽默的沟通技巧,这样就算是特别成功的一种教育了。当然,上面这个以幽默为主题的课堂,在同学们的身上达到了两大效果:第一,在体验的过程中,同学们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使幽默这个优势更加地优化,对这一品质的认知也提高了。第二,高中生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如果幽默品质能成为他们排解内心的一个出口的话,大家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会提高,这样更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所以这堂课的价值还是很大的,效果也完全达到了。

我在探索大众心理时,力图将知识转化成技术。知识就是理论,也是课堂上要传授的核心内容,技术就是课堂中的体验环节,而推动技术体验的是团体动力。把知识转化成技术,要考虑到诸如人情、人心和人性等多种因素,也要考量当下的心理状态和需要,把它们揉进教学课堂中,实现对人性真善美的发掘,实现对所走道路的坚信。在心理教育的课堂上,我们就是要做这些事情,而如果能实现这些目标,这个课堂的效果就不是一般的好,那么这个课堂的老师就会是一位好老师,是一位不只是传达知识,而是塑造学生人格以及班级文化的好老师。

我们再看一下这个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价小组表现。当时,6个场景都表演完了,然后让大家选出最好的表演组和表演者,课堂中采用手指方向的方式直接选。这里投票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选用鼓掌,然后比掌声大小的方式进行投票,还可以用一种比较新颖的捏耳朵的方式来投票,你要给哪个人投票,你就捏着他的耳朵,结果老师会发现一声令下之后,有的同学一个耳朵上有十几只手,这个形式就会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当然,课堂中采用的用手的指向来选择的方式就非常好,这里的提议也仅供参考。

这一堂课整体上来说,如果让本人来打分,分数肯定是很高的。首先,在大的方向上,学生们通过这堂课,对幽默的认知有了进步,原来认为的幽默可能是不学无术、不正经的表现,学过之后就对幽默正视起来,认为幽默是一种智慧和品质,许多的成功人士或者名人的身上都具备幽默的品质。其次,学生们幽默的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他们认知和能力两个层面上的提升能有多少,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做心理教育,要保证不伤害到学生们的心灵,至少也要保证不会将他们带歪带偏,这一堂课显然已经满足了这个要求,只凭这一点,这堂课的分数便已然在及格线上了。再加上这堂课还达到了上述这两个效果,即让学生在对幽默的认知和使用幽默技巧的能力上都有所收获,那么,对于这堂课的评分自然就会很高。虽然其中也有两个需要减分的地方,即技术需要优化,时间拉得过长,还有环节之间的衔接也需要做得更好才行。但除了这两方面,其他都是很好的,如果将做得不好的这两方面优化好,那这堂课就是一百分。当然,这个体验课也不是为了比赛或者评奖,只是进行真实交流的一种课堂,如果能让大家看到课堂中的真情实感,能让学生们得到成长,能看到课堂的内部发生了什么,能在讨论和反思之中有所裨益,便是一堂好课,便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二)其他思考

1. 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匹配问题

在上面的课堂中,学生进场后,杨老师发现学生们一个圈坐不下,这个时候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就是保持原来圈子的大小,坐不下就坐不下;还有一种就是做一个调整。杨老师当场做了调整,这就说明她坚持自己的教学目标,不对场地进行妥协。在这个问题处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一个人艺高人胆大,他就不会拘泥于场地的限制,会尽可能地去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调整,尽可能负责任地去带领和表达。还有的人会觉得无所谓,带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可能就会有不负责任的因素在里面。

当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不匹配时,我们将如何应对?物理空间就是这个课堂的环境,包括空间大小、光线强弱、材料设备以及坐姿和距离等外在的方面。心理空间就是人的行为和情景产生的体验所组成的一些心理事件,也可以指人们之间构成的一个场合关系的氛围。从内部的心理活动,到外部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氛围,我们的教育情景主要就是围绕这些部分而设置的。

在体验课上,大家围坐一圈,而老师却站在这个圈的中央,这样一来,老师一不能观察到所有的学生,二在老师的心理上会有一些压迫感,就像是房子门口就是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这是不太好的。上团体课的时候,天花板很矮,矮到我们觉得内心压抑;还有一次体验课在体育场里面进行,开麦之后的声音回声很大,这样就很影响我们大脑的思考和反应。这些例子都是物理空间对我们心理的一些影响,这也是在提醒我们,物理空间的设置要和心理空间匹配。

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不匹配,比如说,刚才那个场地的面积,围一个圈是装不下的,所以杨老师让学生们围了两个圈,结果外圈的人与内圈的人,这样乍一看似乎变成两人一排了,这样围圈的意义就不大了。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可以将物理空间调整到心理空间需要的样子。但是万一调整不了物理空间呢?我们就可以调整技术。但如果环境和技术都没法做有效的调整,那么就在具体的操作带领上做调整。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动态的现象,如果与物理空间很匹配,那么带领者能力弱一点也是可以的;而如果带领者的能力很强的话,那么环境差一点也是没问题的。

心理空间往往还包含了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参与动机、最近发展区和对课堂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他什么都不懂,这样就需要带领者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解答大家的一些困惑。如果学生们的心理已经准备好了,那么,他们的期待值和动机水平就和课堂上要教的知识是匹配的;而如果是强行让学生们参与的课堂,这些学生是直接派发过来的,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的心理建设和心理准备,然后我们就开门见山地开始,那么这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从这一点来看,心理空间的优化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般的老师为了参与说课比赛,更多的是在课堂的内容和技术上进行打磨,而没有更多地注重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部分,也没有注重提升课堂参与动机的部分。恰恰学生们的变化不是在技术和内容层面上,而是在心理层面上,只要他们的心理层面发生了变化,那么其他方面的调整也就好办了。

再提及一个方面的现象,学校班级的管理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习、纪律生活、卫生等方面,而心理学的管理部分偏少,日常的班级管理一般是靠奖惩和规章来完成约束的,就像工厂里对工人的流水线作业进行奖惩和规定一样。但是现在的人已经在追求心理层面的舒适,那个人们只求温饱和收入的年代已然过去,所以,这些奖惩和规章的硬性的东西,在班级的课堂里如果使用过度的话,根本没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因此,好的课堂要在心理空间上下功夫,这堂课中的一个开场就能反映出很多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而且心理空间的建设,它不仅适用于心理课堂,还同样适用于其他所有的学科课堂。其本质就在于,你要从学生的内心下手。

2. 物理空间与技术的匹配问题

物理空间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课堂进程和效果呢?关于技术与物理空间的匹配程度,有些技术在一些环境中就是实现不了的,比如说,有一次我们在做团体技术的过程中,事先安排了一个“你不要走”的技术,但是现场的地板很滑,活动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个人因跌倒而把门牙撞掉的情况。通过这个惨痛的教训可以发现,物理空间与技术的匹配度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一看,杨老师在刚才的课堂中用的技术,与这个室内环境匹配吗?她的教学技术还能优化多少?她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她用的技术和教学目标匹配吗?还可以优化多少?其实我们不只是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在讲教育教学的过程,为何把这个话题发散到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内来探讨?因为所有的课堂,其最终目的都是育人,而不只是教知识与技能。

3. 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的技术设置的区别

在上面的课堂中,杨老师特意为自己准备了麦克风。有没有麦克风,在这里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不用麦克风,大家也听得到,但是老师会一直跟大家喊着上课,而不是跟大家用日常的语气和音量说话;而用麦克风之后,老师就可以跟大家用正常的音量说话,这带给学生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如果不使用麦克风讲课,杨老师可能会因为担心学生们听不到她的讲课的内容而渐渐扩大声音的分贝,最终形成了“河东狮吼”的可怕现象。这里面其实有一种心理作用,就是不靠麦克风扩音器上课的老师,会倾向于大家听不到的错觉。这种错觉就像是妈妈总觉得孩子冷和饿,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你饿”。那么还有一种听不到,是“不用麦克风的老师觉得你听不到”。所以,使用麦克风,也是为了把正常讲课的声音传递到学生的耳朵里。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戴麦克风的老师的声音可能会更加放松、轻柔和正常,而不戴麦克风的老师,其声音可能会更紧绷和用力,无形当中可能会影响学生们的状态。

再看一下课堂上老师的原话,“观看一下‘地形’,两面是‘高山’”。当杨老师说到两面是“高山”时,大家都笑了,然后老师接着就问大家:“大家紧张吗?怎么没有紧张?有人怎么腿老打哆嗦?”大家又笑了。紧接着,杨老师要求学生们和身边的学生握手,在这个过程中,她已经用了两个技术了,一个是“此时此地”的技术,一个是幽默的技术。

我们思考一下,在杨老师的课堂中,对于不同性质的团体,在带领的过程中需要的设置要求是不是也会不同?杨老师在这个互动环节中让大家握握手,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这让我想到了同质性的团体的暖场活动设置问题,在团体中的成员相熟的情况下,即在同质性的团体中,有必要做这样的自我介绍式的环节吗?同质性的团体指的是同一个类型或者成员之间互相熟知的团体,比如说,都是男孩,或者都是工程师。针对同质性团体的内容设置和针对其他团体的设置有所不同的。所以在内圈外圈转圈圈做活动的那个环节中,其实前面的两个问题可以剔除,直接说一下互相的爱好和兴趣什么的,也可以直接奔着主题有关的问题问,杨老师在内容上没有进行严格的设置,如果在上课之前能好好地打磨一下课,好好地修改和优化一下这个环节就更好了。

那么,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在暖场活动的设置上有何不同?而且不同的同质性团体在活动设置上会不会也有区别?一个班的学生是同质性的个体,但是不同的班级,其文化也不同;而且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水平不同,学生的状态也不同;乡村的留守儿童学校就与城市里的重点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等有所不同。这些所有的不同,也造成了在环节的设置上会有所不同,老师所使用的态度、语言、技术等都会不同。

这堂课中,老师有多次的幽默互动,我们根据时间线看杨老师的幽默水平就可以知道,幽默要靠轻松的状态才能表现出来。再者,杨老师为什么今天表现得比较轻松?因为今天的主题是幽默,所以杨老师才幽默,到底是杨老师为了迎合主题而幽默,还是杨老师本身就是很幽默的风格呢?我们继续往下看,杨老师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就不太幽默了。那么,我们可以由此推测,是不是因为这堂课是幽默的主题,老师才在课堂的前面部分想了很多幽默的技术和活动,但是课堂的后面部分,她已经没有心思去刻意地制造幽默了,这说明她还不是一个本身就具备幽默风格的人。

这能给我们一个启示,当你有意识地表现幽默品质时,的确也能达到幽默的效果。所以,老师有意识地去塑造一种积极心理品质时,也是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本来我没有大家看到得那么好,但是我假装是个好人,是不是已经好一点了?那结果装好人的时间长了,是不是真的成了好人了?所以,是不是有意识制造的幽默也可以很幽默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说,老师在学生面前有意识地表现出自信的一面,那么整个班级的学生就会更加自信。所以,老师以后再进行课堂开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老师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品质会影响学生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这个课堂上,有一些长的句子、重复的语言和思维混乱的表述,就需要优化,如果能做到表达清晰、不重复啰唆,这一堂课就能优化出1/3的时间,这些时间又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分享和技术了,优化也是珍惜学生们宝贵时间的行为。课堂中有一个环节是呈现故事,是不是还可以做一点别的技术,比如说,讨论幽默品质的内涵和价值。

再说两个切入点,一个是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幽默故事,一个是让学生讨论幽默的品质内涵,分别选择这两个不同的切入点的老师,是不是就会用不同的技术?高中学生的思辨性跟初中小学的学生的情感性是不同的,小学生是需要互动的,初中学生是需要讲情感的,而高中生更多的是在思辨的层面。所以,如果对高中的学生做幽默思辨技术,会不会不同?当然,如果一开始就使用思辨性的切入,那么后面可能会一直是这样思辨性的风格,这样更适合高中的学生。如果课堂前半部分是情感性的,后半部分却是思辨性的,不停地变换风格,那么刚刚学生们还在笑,过一会儿老师就说不要笑了。

我曾了解到一位学生的成长史,这位学生是在看别人脸色的自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寄人篱下,要常常给人赔笑,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笑的时候他就跟着笑,但是他也注意不到别人何时不笑,即使别人不笑,他也收不回来了,时间一长,面相也受到了影响,因为面相是会反映人的成长经历的。这个话题只是启发大家,并没有对和错,这也仅仅是作为课堂设置中的参考因素,这个因素就是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不同特征,同一个积极心理品质的课程,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需要采取的技术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来看一看课堂上的一个细节,老师让学生们主动进行幽默故事分享的时候,参与的人太少了,几乎没有。于是老师让学生们报数分组,然后开展技术活动。这里存在的问题是指导语不清楚,等到让大家讲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分享不下去了,最后老师自己打完圆场之后草草收场。这里有一个弊病,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达到教学的效果。如果换一个角度,让他们讨论幽默这个品质的定义、思考幽默的优势以及如何练习幽默的技术,这些问题,高中生都是可以谈论的。这样是不是能更好地切入进去呢?

4. 老师在课堂技术中的投入程度

积极心理品质有三种叫法,就像一个人有三个名字一样。第一个名字就是我们常用的积极心理品质;第二个名字叫优势,源于积极心理学的优势理论,体现了个体的性格优势;第三个名字叫作美德。今天的这堂课中,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即幽默在个体人际交往、日常生活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是什么。先把优势探讨出来,再去练习幽默的技巧,剩下的就是水到渠成地让学生们有深层次的体验。

老师与课堂技术的融入程度,我将它分为三个层次。最浅层次:老师和技术是分开的,将技术仅仅只看作是一个工具,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时候,老师可能就成了旁观者或者分神去做别的事情去了。中等层次:老师自己也进入技术的情景中,和学生们一起参与。最高层次:老师本身就是技术,已经和技术融为一体。上述课堂的带领者杨老师,她就和课堂的技术融为一体。举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来说明这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我给你远远地递一个板凳,你就别挨着我坐,自己找地方坐去,这个里面我们的关系是一般的;第二个层次,我旁边有一个板凳,是专门为你准备的,你快来挨着我坐,我们一起玩,这就是比较友好的关系,也相当于我在做这个技术,然后直接参与进去;第三个层次,我都不需要这个多余的板凳了,来,同学,我就是板凳,过来坐在我腿上,我抱着你一起玩。把这三个层次迁移到亲子教育的场景当中,这两个人分别是妈妈和孩子。第一种是:孩子你到一边坐板凳去。第二种是:宝贝来坐在这边自己玩,妈妈做事情。第三种是:宝贝,妈妈抱着你看妈妈做事情。大家觉得哪一种妈妈最好呢?过去,在妈妈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讲睡前故事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关爱别人的能力往往都会比较强,人格都会比较健全。

我们又回到课堂的讨论中来,老师在运用技术带领学生们体验的时候,其在技术中的投入程度不同,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不同老师的风格和心理资本水平不同,他和技术的融入度也就不同。有的老师的风格偏理性,不会过多地融入学生群体,那么学生们也不会过多地介入老师的世界,课堂上师生以礼相待;有的老师,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资本水平强大,就能更好地共情学生,给学生关爱;还有的老师看到学生需要他的帮助和指导,他不会出手解救学生于迷茫之中,这种人的心理资本水平就比较低。老师们的水平不能只停留在会不会操作技术的层面,还要注意到自己和技术的关系,不能只把技术看作是上好课的一个工具。

杨老师在自我介绍的环节中讲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信息,比如说,故乡在哪里、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其实都是一些没必要说的内容,杨老师直接切入主题就行。直接说自己性格中有哪些优势是自己觉得骄傲的,又是值得别人学习的,只要围绕幽默等积极心理品质的信息就可以。 06bea1lUW/DDlOMQSSgxywLLmXOJ6a9cjcAKAJRUqvyb9Q0I19J0mGms4PONZd+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