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场”,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场”中的人去细细体验,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变化。比如说,在教室里观摩的老师们,有的时候上午是坐在教室后面观摩的,下午就坐在教室前面来观摩,这个观摩方位的变化也可能会引起其内心的变化,因为坐到教室前面之后,其观察视角、专注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包括对老师带领课堂时的感受,都会发生变化,归根结底是心理“场”的变化引起了体验、感受、思考和感悟的变化。下面,我们从人、“场”和技术这三个维度探讨一下这节课的一些细节。
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一堂好课需要很多因素,其中有一些因素特别重要,比如说个人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基本理念和个人风格,而其中的基本理念影响着课程的目标方向、技术应用和人际互动。老师从自己的各种角度去观察和评判,也会引发大家一系列的思考。
从技术这个角度,技术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文化的因子。如果要用到技术的话,那么就要用透、用深。
从“场”的角度来看,在我从教室后面到前面的过程中,内心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心理“场”变了,我内心的“场”受到教室的“场”的影响,也存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敏锐地觉察教室中的物理“场”、文化“场”和心理“场”,按照人群划分的话,它们包括学生的“场”和老师的“场”,课堂如果能让老师的“场”与学生的“场”更好地去融合,就是很关键的进步。
以上是一些理论性的看法,下面就针对这堂课来做一些评论。
其一,从人的角度,我个人认为该老师还需要提升,具体要从精简语言和去口头禅等方面进行努力,因为语言过于啰唆和重复,且口头禅太多的话,可能会显得不太专业,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场”造成了负面影响,有时候还会让技术效果打折。其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个课堂中使用的技术不太深入,也不太透彻,其效果也有待考察。最后,这堂课中的“场”始终处于一种相对游离的状态之中。
前文提出了人的四个方面: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基本理论和个人风格,其中个人风格包括语言、表达、行为等方面。因为理念是根植于人的内心中的一些对人的理解,所以说理念是最重要的。上面的点评主要聚焦在个人风格方面,那么,我就在理论指导上略微点评一下。
刚才上课的韩老师在课堂开始前说:“同学们,刚才你们班另一半的同学表现得很优秀。”大家请注意了,这句话的背后是有动力的,这一句话就显示出韩老师的风格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邻居家的”学生们表现得很好很优秀,言下之意就是要暗示到场参加课堂活动的学生们也要表现得优秀些。开场的这一句话,我就知道韩老师的风格已经开始有一些套路在里面了。
之后,韩老师也有提问:“能够主动申请做组长的同学,会有哪些积极心理品质?”这个时候,背景音乐换成了一首比较嘈杂喧闹的歌曲,其音量已经盖过了老师说话的声音,而且音乐一直在响,这影响了老师的专注力,这个时候老师说话的语速开始变快,神情也略微焦躁不安起来。咱们理性地分析一下,如果老师不着急,完全可以慢慢地先处理好音乐的事情,再继续做活动和技术,或者再继续与学生们交流活动。老师实际上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学生都会积极配合老师的安排,所以完全不需要因为一些外在设备的因素影响自己的专业性和专注度。
我个人比较关注老师在嘈杂的背景音乐中工作时的反应,她为什么不去从容淡定地把音乐处理好或者直接将音乐关掉,反而表现出了紧张和焦虑,这虽然是设备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归为技术问题,但是我看到的则是心理问题。
老师的内心真实世界和学生的内心真实世界如何统一?换句话说,老师在自我开放的过程中,会谈及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在听到老师表达的内容之后,学生的想法会如何变化。举个例子来说明,我们为什么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开会呢?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达成共识,进而达到思想和理念一致的程度,众人齐心协力,在工作中拧成一股绳,这样团队的效率才会提高。一堂课中老师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一致很重要,老师和学生心里想要共同达到的目的也很重要,另外,老师和学生一起为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那股劲儿,就是我们所说的动机水平,这个动机水平是不是也应该调整到一个统一的状态才行呢?如果老师的动机水平高,学生的动机水平低,那么老师就会感到累;同样地,如果学生的动机水平高,而老师的动机水平低,也会产生不太和谐的状况。比如说,以前考上大学国家是包分配工作的,考上大学就有机会在大城市安家落户,那个年代的学生,都是拼了命地学习,他们的动机水平比老师的动机水平要高得多,每个学生都发奋图强,老师被拽着在后面跟着跑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们还要思考,“两张皮”的教学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我不是说韩老师的课堂就是“两张皮”,我只是想说,老师想要达到教学效果,内心希望学生能够配合他,在回答问题的环节可能还指望学生们能正确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学生可能并没有领悟到“标准”答案。至于参加体验课堂,可能也不是他们自己愿意来的,如果老师不能跟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动机水平保持一致性,且本身对感恩这一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都不够,那可能就会产生“两张皮”的现象。这样半强迫、高期待的体验式课堂,从一开始就种下了不好的种子,可能在之后的过程中,同学们之间相处得很融洽也都是颇让人怀疑的,这种现象就叫“两张皮”。
“两张皮”就是说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很好,这个好是真正的好;但是学生不在老师面前的时候,对这个事情的表现就会是另外一种作态和行为。这种“两张皮”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心理教育没有我们看到和听到学生们表达的那么成功,学生们在老师面前的表现是一种配合的行为,这种配合的次数多了,他们的“马甲”就长在了身上。所以,心理教育课堂一定要避免“两张皮”。
“两张皮”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伦理话题,也是学生们的心理发展的重要话题,因为现实的现象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些老师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和讲究,可能会一上来就跟学生们说:“同学们,这道题你们会做吗?”这是老师跟学生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学生们都带着一种配合的友好的状态来上课,大家一举手,老师这时候说:“这个你会?”这其中的问题出在哪里?学生们看到老师的反应后,马上将举起来的手又都放下去了,因为学生们发现老师似乎并不期待大家会做这道题,老师的用意似乎是要用学生的不会来凸显他自己的专业,可以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难题。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以后一旦遇到这个教师的提问,是不是都会避而远之?那么,在熟悉了这位老师的套路之后,老师在第二次上课的过程中再问:“这道题大家怎么看?”由于有了第一次和老师一起参与课堂的经验,这第二次的时候,大家就都不举手。我说的这个情况,就是真实的现象,这样的课堂上一个月之后,学生们肯定会弄清楚什么时候该会做题,而什么时候不该会做题了。
我们怎么样剖开这种浮于表面的真实,让其背后的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这样才是教育的成功,如果都是口号和纸上谈兵,课程的效果就不算是成功的。教学过程中的真诚和共情与教学过程是如何融洽的?因为韩老师前面的部分一直在说真诚,所以我就用真诚和共情来说。
其实老师的真诚和共情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表现在老师能不能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心理的体验的“场”,并使学生融入进去,而在不经意之间,让学生进行刻意配合的老师,就降低了教学课堂的真实程度。老师的行为应该是激发别人的真诚,而不是激发别人的不真诚。举例来说,如果学生知道老师能接纳任何观点,那么,学生们就会自然和放松;如果学生知道老师不允许他们交谈释放真正的自我,那么,学生们是不可能在老师面前表现真诚的。从某种意义上,是老师的行为和人格真诚水平决定了学生会不会表现出真正的真诚,而不是老师要求学生真诚,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文化熏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们要做什么,这不是最重要的;而老师带着学生们去做什么,这才是重要的;但这也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老师是什么样的人。老师带学生们做什么,不如告诉学生们,老师是什么样的人。老师在课堂之中就必须是一个真诚的人,受到这个影响的话,学生们也绝对虚假不到哪里去。
这就是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价值体系对人的影响,它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一呼一吸之间,都离不开文化这个因子,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和思维系统无一不受它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所持有的文化系统,学生一听一闻就心中了然了。
“你们班的另一半的同学们都很好”“真诚很重要”“我承诺”,这三句是上面所展示的课堂中,非常具有韩老师个人风格的表述。这三句话的背后有何隐含的意义呢?这里有一个暗示性的引导存在,嘴上说着真诚,但又标榜着同班的另外一些学生表现很好,其隐藏的用意已经在暗示和指路了,即你们要像他们一样好。学生们这个时候就明白过来了,得沿着老师指的那条路走。这恰恰就是老师决定了学生们的走向,这“三句话”隐藏的含义在于:这三种表达、控场和价值取向都对学生颇具“侵犯性”。关于这个“侵犯性”,它不一定都是贬义的。举个很浅显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问今天中午我们吃什么,大家都说无所谓,我便告诉你们一个食物很好吃的餐馆,这个时候就有人说跟着我,这是一种健康的、和谐的“侵犯性”。但是如果你在人家吃饭时直接夺下筷子对人家说,你不要吃这个东西了,跟我去吃好吃的吧!事实上人家吃得正香,强行打断别人享用美食,这便是不好的“侵犯性”。所以,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系统的教育理念,要有自己的教育主见,还要有独立的价值取向,具备这一系列能力的前提还要保证这些理念、主见和价值观都是正确且有利于学生人格成长的,这样才不会误人子弟,才能将学生们带进他们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
关于“春天到了……给自己打几分?”韩老师在带领这个评分过程的时候,语速较快,还夹杂着跳跃式的讲解,情绪的控制略显不够。还有一点就是,老师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们就该知道感恩这个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这种想法是不恰当的,应该是从一开始的时候,慢慢地用一些技术和活动让学生们体会到什么是感恩,而不是直接口述给他们。
开场的“春天到,百花开”活动,与上一节课的“粘粘粘,泡泡糖”这个活动如出一辙,只是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其实这两位老师互相之间都不知道对方会设置这个类似的技术环节。我这里想要提及的点是自主性,首先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一下。海上的军用导弹有两种,第一种是有人指挥的,指哪打哪,很精准;第二种是发出去之后,发射方就不用指挥了,会有接收方进行指挥,这个就是开放式的,路线可能会随着任务的要求而做更改和修正。封闭式和开放式的两种模式,大家想,其中的哪种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肯定不是指哪打哪的那一种,那样的话,自主性就出不来了。如果发射出来之后还有调整的余地,那么就是开放性的,就像在课堂上,学生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
老师掌握的知识比学生多,但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深,老师内心所保留的天性的纯真与好奇心等一些最初的美好品质可能已经不如这些幼小的学生多了,所以,老师要相信学生们的天性,而不是采用口头传授式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心理教育的心育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体验式的教育。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如何控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小差的现象发生。比如说,老师在和某一小组或某个学生进行互动的同时,其他的学生就有可能在窃窃私语,这就是开小差的现象,其实在观摩课堂的过程中,我已经注意到,有几分钟的时间里面,有一些小组的学生存在开小差的现象。老师应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又该如何将开小差的那些学生的思绪拉回到正轨上面来呢?应对开小差的方法有:第一种方法,老师可以经常与学生们互动,让他们没有精力去开小差;第二种方法,把主题定得很对学生们的口味,然后大家满怀热情地积极参与,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就没有什么心思去开小差了;第三种方法,将技术的动力均衡化,在整场活动中,学生们都有动力主动往前去探索。其实如何避免学生开小差的情况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一定要选用利于孩子发展的那种方法,不要是强烈控制手段的那种,也不要全程盯梢式的那种。这里面的原则就在于让学生觉得舒适,且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上面课堂中的一句话,就是在“春天到,百花开”的游戏中,老师发现落单的最后几个人凑成的小组中没有女生的时候,她语言的表述是:“你们小组没有女生是吧?是不是被人家抢走了?”后来发现还有一个落单的女生,老师把这位女生招过来,还补了一句:“你是不是很害羞啊?”
从这个语言风格中我们发现,老师更倾向于将学生们往消极的方向引导,口头禅也很多,这中间的一些引导性的语言有许多的“是吧”和“对吧”,略显重复啰唆,这方面是一定要调整的。尤其是课堂的后面部分,都是由老师的思维模式进行全程引导的,学生们表达的内容,往往是老师已经提及的方面,这些都需要调整。
我们再回顾一下课堂中,学生们活动前后的快乐情绪自评分对比情况。活动快结束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将前后两次评分的变化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说从“5分”涨到了“10分”,有的从“4分”涨到了“7分”,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是不是真的能说明这些分数提升的学生的感恩水平也真的提升了?这就相当于借学生的自我表述,来验证课堂的效果,因为有的学生自测活动之后的感恩水平是“10分”,活动前的水平是“5分”,但这个简单的分数变化,其效度或许还不足以反映课堂中学生们内心真正的变化,至少我个人是不太相信的。
在此,我想提出来一个概念,叫作“心理GDP”,而且在一般人心中,这种“心理GDP”普遍虚高。上面的课堂中就存在着这种心理虚高的现象,这其中受老师的影响很大。在这里要对两个概念的区别进行澄清与比较,导师这个词实际上代表的就是控制性较强的课堂中的掌控性质的角色,而带领者则更倾向于中立的、客观的课堂中的引导角色。举例来说,在北京的某次交流会上我曾有一次很深刻的体会,本会团体导师如果改一种称谓,叫作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带领者,这就有点不一样了,带有“导师”的字眼,其实是骨子里还想要掌控别人,当别人的导师,而当导师的时候,自己内心会有压力,时时刻刻会要求自己有最好的表现和最佳的状态。所以,要避免“心理GDP”过高,上面这课堂中的老师,她在强化中暗示了学生将自己的“心理GDP”报高。
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教师心理资本水平,对这一方面多懂一些,在接下来的教师生涯中就会多快乐一点,教师生涯几十载,老师快乐一些,学生也会受到更多正面的影响。
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表达与呈现在前,转换与澄清在中间,强化和升华在后面,但是,上面这堂课中的老师开场活动的当口就让学生对自己的情绪状况进行评分,这种表现就是试图过早地呈现教学效果,这不是水到渠成的操作,而是急于在开始的时候就“挤出”点效果。在一步步的暗示之中,学生们就变成了配合老师表现出效果的状态,最后才会有老师期待的分数上涨的现象产生,所以我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心理GDP虚高”。因此,老师们不要过于着急,不要在提问中暗示学生回答老师想要的答案,这样有悖于课堂教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先呈现,让每个学生都来讲故事,进行自我开放,说出自己心底的故事和顾虑。然后老师可以在中间的过程中进行澄清,将那些学生表达出来的正确观点指出来,有的学生说得有一点出入,对于这些不太正确的观点,老师在表述时可以说:“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对这些观点进行调整和纠正,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观点。最后,老师要对核心的观点进行强化和升华,比如说,有的学生表达的观点很对,也很有代表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个观点拿出来升华为我们本堂课的核心观点。
老师有时候讲得很有道理,但不见得是真的。就像我们有时候做许多困难的事情,这些事却都是必须要去做的,而有些很舒服的事情,是不能去做的。比如说,醉生梦死很舒服,却是不对的,回家伺候长辈、洗衣做饭打扫置办不见得舒服,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课堂不能浮于表面的道理,而不深挖里面的深刻意义,操作得不好,就可能会出现拔苗助长和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说,课堂开场还没开始搞技术的体验的时候,老师就问大家的看法,这就是在暗示,想让学生们给老师一些正向的效果。挖浅坑想要种大树结硕果,这不太可能,所以,一定是学生们的心打开多少,他们才能给你掏出来多少体会,而不是他们的心一点都没打开,老师还让学生们使劲地往外掏,可能皮都抓烂了也掏不出多少体会来。那么,在课堂中不断地强调真诚和感恩会带来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呢?这种类似的强调充满了老师的个人期待,这就使得这个课堂的人文导向出现了偏差,在刚开始时就变成了不客观的呈现。具体来说,这位老师一直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如果不感恩就是什么样的人;谁如果感恩的话,又会是怎么样的人。这里的评价导向已经非常明显了,非常明显地在给学生们的心灵施加压力:你如果不感恩,你就是忘恩负义之人,你就不是好学生!
就这种现象,在此举一个简单的职场饭局中的例子。比如说,领导坐在酒桌上面,大肆谈论说上一个不喝酒的员工已经被开除了,那么在饭桌上的员工们听到这句话之后,做何感想?不能喝酒的人,肯定都吓得去喝酒了,整个饭桌上就没有人敢不喝酒了,因为这个时候,不喝酒等于丢工作。很明显领导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如果这位领导真的是一个尊重员工的人,就不该在饭桌上和工作中搞个人期待,这种个人期待就是不客观的、不尊重人的,同时也是难以服众的,迎合你的人都是表面上做出样子,心里未必就真正地尊重你。这种现象迁移到课堂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资本水平,对课堂的教学过程会有哪些影响?尤其是对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的课堂进程与效果有哪些影响?有时候,教师不断的、重复性的语言表达,恰恰是因为这位教师还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去引导课堂,如果教师满腹经纶且心中有谱,那便是另外一种口若悬河、字字珠玑的表现了,心里便不会那么地慌张。再者,知识储备充足之后,教师的内心要有足够的安全感,要在很大程度上相信学生们体验和探索的能力,不要急着给他们灌输太多的概念和观念。因为给小学的学生们上体验课程与我们成年的教师做研讨课程是不一样的,体验课堂的目的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学生们尽可能地在体验中、在内心的冲突中重新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平衡状态,进而得到成长。
课堂中的老师还有这样一段表述:“我们一起来学会感恩,感恩是什么?桌面上有一盆花,看到这一盆花是不是很开心?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感恩?”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老师对感恩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这一堂课里最需要点评的关键部分,就是这位老师需要调整其对感恩的理解。我在很多课程中对感恩也做过大量的表述和举例,也曾经在学校中讲过感恩课,但我讲的感恩课不是让学生跪着给他妈妈洗脚的那种感恩桥段,这种道德绑架式的感恩教育,我是深恶痛绝的。感恩不是道德绑架,而是一个人的心灵自由和人格独立之后的一种内心尊贵的体现。
以我的个人现状为例,女儿在国外求学和工作,将来我老了或病了,她如果回来看我,她的心理状态存在着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是,有人告诉她:“你是女儿,你爸爸病了,于情于理,你都要回来看看他。”第二种可能性是,女儿心理上觉得不回来就对不起爸爸。第三种可能性是,女儿真的想我了,真的想回来照顾我几天,让我享受一下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她也体验一下作为女儿对父亲尽孝的快乐。这三种心理状态中,只有第三种是自由的,它包含了感恩,而前两种状态都像是没奶却硬要挤牛奶,结果把奶牛都挤疼了一样,感恩不是硬挤出来的,感恩是到了一定的时间点才会愈发浓郁地滋生出来的。作为父母、老师和社会成员,我们不要过于急躁,要对孩子的心性成熟表现出愿意等待的耐心,等孩子们懂事那一天,他内心对感恩的领悟自然会长出来。所以,一堂课的时间,就想教会所有的孩子们理解感恩并且要用实际行动去感恩,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感恩是积极心理品质,是人性中真善美的那一股泉。感恩不等于道德,不是别人口中的道德绑架。有的人也许会认为,如果不感恩那就不是人,这就叫道德绑架。举例来说,妈妈告诉孩子:“如果不是因为那时候怀了你,我是不会跟你爸爸这样的男人在一起的。”孩子听了回答道:“妈妈,我一定好好孝顺你。”大家觉得这孩子是感恩吗?这是这位母亲对孩子赤裸裸的控制!即便孩子变得特别听话,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不是成功的,因为我们要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精神。
老师在培养学生感恩品质时,不能把它变成说教的形式,更不能表现出对某种价值观有倾向,从而让学生被老师的暗示所影响。老师在课堂中不断地强调学生的反应和收获,这恰恰是一种我们需要规避的个人期待和心理暗示。
感恩课是带领学生们体验美好,以滋养其心灵。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即使学生们不知道感恩是什么,那也不是失败的,因为至少学生们有心灵上的体验和成长;但是如果理解了感恩之意,却没有感恩之心,这就好像是有文化的流氓。所以,我们的心理教育应该是心灵教育,而不是认知教育,应该是在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实现教学的效果,而不是强行地拉扯学生们。不要在课堂中一直追问“你知道了没有?你明白了没有?你要跟我说出来老师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行为是让学生强行理解感恩,更是让他们强行展示教学效果,但是事实上,他们说不说出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心里有所收获。
前面评课的时候,我提出过封闭性提问和开放性提问,这两种提问是按照开放的程度来划分的。如果按照期待和暗示程度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将提问划分为中立性提问和期待性提问这两种。中立性提问是客观的,而期待性提问则是明显蕴含着提问者想要的答案的一种提问,那么回答问题的人多半就会将问句中隐含的信息作为回复的答案。举例来说,在今天的评课之后,我们可能会问韩老师:“今天晚上,咱们有没有鸭子吃?”这就属于典型的期待性提问,韩老师回复的答案肯定是:“有的,有鸭子吃。”那么晚上就肯定能吃上鸭子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直用期待性提问,偶尔进行期待性提问是可以的,但不能每次提问都是期待性的。再比如说,有人对韩老师说:“我听说你们本地有一套什么牌子的茶具挺出名的。”结果临走的时候得到了韩老师送的一套茶具。这就是期待性提问表达的效果。
真正的感恩源自内心的需要,如果一个人的心里认为“我不报答别人,我就不是人”,这种状态就不是感恩,而是道德绑架,有些人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审视一切,只要与这些人互动,他们绝对会站在这个权宜之地(即道德高地)上控制你。举例来说,他是我爸爸,他打了我,虽然我身体疼,但是我肯定要回答说不疼,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机制。
这里所谈及的感恩的心理品质,是好的价值观所必备的能力和条件,如果不具备好的品质,就难以培养和践行咱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心理品质不是心理资本,而是构成心理资本的人应该拥有的能力和条件。所以,我们在做德育和心育工作时,不能套用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感恩教育是心理教育,是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感恩不是价值观,更不是道德,这恰恰就是韩老师需要调整的一些根本的关于感恩这个积极心理品质的观点。
以前可能没有人真正地提出过这个问题,没有跟韩老师特别诚恳地指出过她教学风格的问题,更不会指出来她的课堂中所传递出来的个人期待性。她在课堂中的表现,有自以为是的嫌疑,这会对学生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可能我表达的这个观点有点尖锐,但是确实要引起重视。
这堂课还提到了保洁阿姨买水果的事情,通过这么小的一个细节,也能谈论到感恩:“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当母亲的辛苦?”这不是真正地在谈论感恩,这是在用孝、用道德进行绑架,这可能会让接受这种拷问的学生们,今后在每做一件事情时,都会想一想——这么做是不是不懂感恩?这么做应不应该?这么做会不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这位老师在学生们心中种下的这种感恩的种子,是要对别人负责,是要为社会做贡献,这种感觉更像是将道德的包袱放在了这些学生的心中,以后会不会每一次遇到与感恩有关的事件时,这些学生都面临灵魂的拷问?
这位老师在带领和分享的过程中,有一段表达让人印象深刻,老师说:“我知道你肯定有感动,不可能没有感动,对不对?你做得很好,老师看见你了,给你一个分享和表达的机会,好吧?”这差不多是原话,这到底是老师对学生的施舍,还是对学生的强迫?这句表达中所含的思维方式,反映着课堂中一些需要在意识层面上做调整的问题。我们不能强迫学生进行表达,而是要让他们能自愿地进行分享,强迫只能换来敷衍和失真,反而会起到负面的效果。
还有老师在课堂引导中说的一些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有这样好的环境,有这么好的祖国,你们的学费都是国家出的钱,我们的军人为保家卫国付出了很多。”这就好像是紧箍咒一样将学生的思维圈在了道德和感恩的金属头箍里。这已经有点道德绑架的意味了,不是学生们自愿和主动的,而是强塞给他们的。请问此刻叙利亚的现状跟我们国家的这些小学生有什么关系?叙利亚此时此刻正在被西方列强欺负,而我们国家没有战乱,一片祥和,这种对比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这种国际政治格局不太适合出现在小学生的心理成长体验课上,哪怕是小学的政治课上都不太适合做如此情感层面的直接结论,甚至在德育课上,也不应该做过多的说教性的灌输,应该要做的是体验式的引导。
课堂中的这些语言还有很多,不是说这些言论是错误的,而是这些抽象的情感和观念太大、太深奥,目前,处于小学生阶段的学生,可能还无法理解到这么抽象的观念和情感。每个人都有动力去推动他的行为,有一股动力就是本能。这其中包括基本生理需要的本能,谁敢说晚上不吃饭还不饿?谁敢说尿急了能一直憋着不上厕所?对于这些情况,大家不必感到羞耻,这是本能的需要。我们首先要相信,人首先是作为一种动物存在自然界之中,其后经过制造使用工具和社会性发展才创造了文明,并与动物区分开来,我们必须要尊重我们作为个体的这一层面的需要,才能上升到文化动力的层面,之后才是灵性动力的层面。不要把课堂中大家的高度升华得太高,教育者和说教者不同。大家思考一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心理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心理课和政治课的不同是什么?可能有的老师不懂这里面的真谛和实质,但是只要将心比心,让学生们真实地展示和体验就可以了。
但是这堂课中的这一环节,显然已经不是将心比心的真诚体验,而是需要调整价值取向和人格模式。这堂课中的表述“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一下我们怎么报答我们的国家”,这已经让课堂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一种道德教育中“上不去”和“下不来”的尴尬境地。“上不去”是指,老师在这堂课中,把感恩的积极心理品质捧得高到精忠报国的层面上,但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开小差和窃窃私语的行为表明了他们还不能正确理解报效祖国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老师要喊口号,学生就喊几声,之后平时是怎么做的还是照做不误,思想和行为都不会改,这就说明这堂课中的积极心理品质摆得太高了。第二个尴尬境地是“下不来”,下不来的境地就是说把这个理论观念捧得太高了,结果不能落到实处来讲。我们当下的社会道德教育,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应该先尊重真相,然后再在事实真相和学生们的真情实感的基础上继续探讨。老师说:“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为祖国无条件地服务!”这一番教育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是太高了,其次就是“下不来”。这里的无条件为祖国服务,是要建立在学生的人格、自尊、思维能力和爱的能力得到充分成长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如果连自己都不爱、都不尊重了,还怎么去为祖国服务?作为小学生心理成长课的老师,要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首先教会他们爱自己、爱周围的朋友和家人,然后顺其自然地爱国家。现代社会一片祥和,需要平民老百姓动不动就扛枪打仗、牺牲于前线的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乱年代已经远去,当下社会主要倡导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和实事做起,学习雷锋精神,从一点一滴的助人利他行为中表达出对社会的感恩,这个才是有自我的、发自内心地从基层做起的感恩行为。
继续看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位老师说:“如果你今天不表达,这对你以后的发展不好,一定要表达出来!”然后这位被强制表达的学生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祖国。”老师夸赞了这位学生,然后预言这位学生以后将大有可为,那么我们可以想到,凡是表达得不好的学生,是不是以后都过得不好?只是上一堂小学的心理成长课,思想不需要升华得那么高,不然就连不上学生们的思路,因为学生们根本就不关心那些高大上的、抽象的东西,他们只想快快乐乐地度过这一堂课,所以,作为老师传递给他们的应该都是爱、关心、自由和尊重。在之后的岁月中,学生们一想起这堂课,心里都充满了温暖,老师的这种关爱和尊重的行为,无形当中也会对学生们产生很好的榜样作用,并且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他们尊重与爱。
我在评课中说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是说韩老师的体验课一无是处,而是在课堂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去提醒的点,如果我很明确地指出来,这会对包括本人在内的每位老师都有启发。本人的评课风格倾向于一针见血、毫不留情,有些学员或者老师有时候在被评课的过程中,情绪激动到流泪,但是过后冷静想一想,可能会拥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成长,这样一来,我的评课就是有价值的。再者,给学生们上这些体验课的老师们,有很多都不直接参与一线的教学工作,有一些做的是领导层面的教育工作,做思想政治工作多年,可能在课堂中的语言就会偏向于抽象化,也会带有官场语言和领导的视角,面对一群真实的小朋友,在体验的环节中可能就没有那么有的放矢和切中要害,也就达不到应该有的效果。
课堂中,老师引导式的语言是:“我们以前没有发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美好,未来有很多的可能,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之心,那么我们将会过得很好。”从这句话的表述,我们是不是就要得出结论,认为过得好是因为有着感恩的心,而不感恩的人,是不是就会过得不好?这一句话的严谨性何在?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避免这种一刀切的语言。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带领一堂心理成长课的过程中,不同的环节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有些要引导,有些要呈现,有些要强化,有些要澄清。那么,我们需要反思一些问题,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做得更好。这些问题包括:当同学们进行分享时,老师如果做暗示性的引导,会对学生们的真诚和客观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老师心理品质中的哪些品质会使老师在课堂中具有侵犯性的风格和强迫性的暗示言行?这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行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此外,老师在带领学生们做总结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一一表达对老师的感恩,那么这个环节我们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和调整才能算真正地做好总结?针对这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不需要给学生统一的参考答案,也不需要他们逐个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大家只需手牵着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真实感受就行了,这样的总结方式,对学生来说才是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