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意思是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指贪心不满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比喻一个人贪得无厌,欲望无法满足。
在本计策中,贬义词褒用,是指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地充实自我。
出自《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各方面发展很快,实力逐步提高,意图统一天下。昭王三十六年,秦昭王准备让穰侯带领军队,越过魏国、韩国两个国家去讨伐齐国。
当时秦国的策士范雎认为此方法并不可行,极力阻止秦军讨伐齐国,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的策略。他说:“齐国距离我国遥远,势力算是强大,如果我们攻打齐国,军队要经过魏国与韩国,这就不符合军法了。如果我们出兵过少则难以取胜,出兵过多又伤国力。即使我们打胜了,也要越过魏国与韩国才能到达,距离如此遥远,恐怕很难守住,不如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地向外拓展,这样所得的每一寸每一尺土地,都将稳稳当当地为秦国所拥有,这样就能逐渐统一天下了。”秦昭王听了范雎的建议后非常认同,采用了他的策略,逐渐向周围地区拓展,领土不断扩大,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范雎,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字叔,魏国人,是秦国宰相,因为封地在应城,所以又被称为“应候”。范雎原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因为被怀疑把魏国的秘密出卖给齐国,魏国的宰相魏齐下令笞责范雎,差点把他打死,后来范雎在看守的帮助下得以逃脱。魏国人郑安平听说了这件事情,带着范雎一起逃跑,范雎改名为张禄。
半年后,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问魏国。郑安平设法让范雎与秦国使臣王稽会面。张稽发现范雎是个贤才,就想着带范雎回秦国,于是范雎潜随王稽到了秦国。范雎见到秦昭王后,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此后,范雎还提醒秦昭王,秦国王权比较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在前266年废除太后,并且将国内的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封范雎为相。
在长平之战中,范雎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守。在长平之战后,范雎借用反间计使赵国采用了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将,使得秦军大破赵军。在后来的战争中,郑安平投降赵国,王稽犯了通敌之罪被杀。范雎因此也失去了秦昭王的信任。他向秦昭王推荐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大部分人都同意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不同意放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
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又叫“登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如果接受了别人的一个小要求,那么别人在此基础上再提一个更高点的要求,这个人也会倾向于接受。
所以,在生活与工作中,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了。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动机存在。人的动机是复杂的,常常面临着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但是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得寸进尺”也是一样的。一直以来,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们将“得寸进尺”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用以斥责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表示做人做事要适可而止。然而“得寸进尺”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得寸进尺”,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促进自己去学习、去拼搏。
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中国有句俗语“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周会走”,这是婴儿从出生到一岁的过程中肢体活动的发展,而人的心理成长也有特定的阶段。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完成特定的人格发展主题:
婴儿期(出生至十八个月左右),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童年期(十八个月至三四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怀疑感与羞耻感;
学前期(四至五岁),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
学龄初期(六岁至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青春期(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获得同一感而克服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十七八岁至二十五岁),获得亲密感而克服孤独感;
成年中期(二十五至六十五岁),获得繁衍而克服停滞;
成熟晚期(六十五岁以上),获得完善感而克服悲观失望。
由此可以看出,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以期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若某个阶段的核心问题得不到解决,则会对人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青春期是人克服角色混乱获得同一感的时期,倘若一个人在此阶段内没有获得同一感,则会使他在成年以后无法协调好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或者是对于自己性别角色不认同,从而造成心理障碍。
所以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克服困难、克服心理困惑,不断对自己提出新要求、完善自己。要知道,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我们需要激发自己的小宇宙。
有关数据显示,人类大脑90%以上的部分都处于休眠状态。爱因斯坦是世界上公认的最聪明的人,那他的大脑开发了多少呢?科学家对其大脑进行解剖后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也只激活了1/3,另外2/3仍处于休眠状态。
也有专家认为,人类的潜在智商都有2000,但现代人的智商一般处于90~120之间,若智商超过了140以上,这个人便可被称为天才。可就是天才也还不到2000智商的1/10,这实在是让人唏嘘。
人本主义派别的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会被激发。就如同曾经发生在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身上的故事。
有一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一场话剧时,女主角因故不能参加演出,出于无奈,他只好让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可他大姐从未演过主角,自己也缺乏信心,所以排演时演得很糟,这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不满。他很生气地说:“这个戏是全戏的关键,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这样差劲,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内疚的大姐久久没有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坚定地说:“排练!”一扫刚才的自卑、羞涩、拘谨,演得非常自信、真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高兴地说:“从今天以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大艺术家。”
因而,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不要给自己的能力设限,要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断地超越自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谨记是先“得寸”然后“进尺”,而不是“囫囵吞枣”“不分轻重”地盲目行动。
就像教师面对一些学习障碍型的“问题学生”时,因为他们的学习基础往往要低于一般水平,老师需要遵循“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让这些学生在一步步学习的过程中,克服不爱学习的问题,最终转变成爱学习、会学习的能手。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要达成最终的目标,也需要将一生的总目标分解为每年的目标、每季度的目标、每月的目标、每周的目标,甚至是每天的、每小时的目标。这样我们才能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得寸”再“进尺”。
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对于某一目标的执行,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将目标划分为数个小目标,然后将小目标安排到每个时间段之内,即给自己的目标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
其次,逐一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即先完成一个阶段的目标,再完成下一阶段的目标,逐级而上,最终完成所有的目标。
最后,在每个阶段完成后,使用一定的评估手段,查看自己的目标是否达成。在所有的阶段都完成后,进行综合评估,检验自己的最终目标是否达成。
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目标与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或者爱好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且要做到坚持不懈。
在最后做总目标评估时,并不是将各个阶段的目标进行整合以检验目标达成效果,而是通过一种较为客观公正的方式进行的。例如:英语能力,可以通过参加能力测试、他评等方式进行检验。一些个人内在能力的检测,也可以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进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