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个弟子叫曾参。他对人仁慈,孝顺父母,不会做为非作歹的事,更不会杀人越货,触犯刑法。方圆几十里之内,都知道他是个好人,当然,他的父母对他的为人更是极为了解。
一天,邻镇上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之后逃跑了。第一个听到消息的人,来到曾参的家里,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相信儿子的品行,反驳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过了一会儿,又跑来一个人,对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官府贴出了通缉的告示,正准备抓他归案呢。”曾母心中将信将疑,但是仍然坚持说:“我了解他的为人,他是不会做犯法的事情的。”正在曾母犹豫时,第三个人又跑来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了。官兵正在赶来的路上,马上就要把他抓起来了。”没等他把话说完,曾母已经翻过墙头,远远地逃开了。
所谓三人成虎就是这样形成的。虽然每个人都在标榜自己的个性,主张面对困境,要学会独立思考;可是很多时候,人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接受随大流的命运。因为面对选择时,对于那些自己并不清楚的事情,那些没有把握的决定,随大流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实际的做法。
随大流,心理学上叫作从众心理,指的是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一种意见的人数多少是影响群体从众的一个重要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很少有人能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向大多数人妥协。因为在一个团体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希望能够和身边的伙伴和平相处,如果谁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必定会成为一个团体的背叛者,遭到其他成员的排斥,甚至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很多人宁愿牺牲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会选择从众,以保持和团体的一致性。
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经典的从众实验。将十个人分到一个小组内,让他们辨识线段的长短。这十个人中,有一个人是真正的被试,另外九个则是实验助手,也就是主试的“托儿”。他们会故意说假话,以混淆视听。
主试在黑板上画了两条线,线段A和线段B,在线段A、B旁边画一条斜线段C。然后主试提问:“第三条线段C,和线段A、B哪条一样长?”主试的话音刚落,作为“托儿”的九个人陆陆续续发言,说是B和C一样长。可是,三条线相比,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B比C长一小段。在众人的选择中,真正的被试犹豫了。将类似的测试重复一百次之后,统计结果显示,有38%的人会选择漠视心中的真理,认同众人的选择,即使他明明知道那是错的。
这个实验真切地说明了群体中的很多人,会屈从于与多数人不一致的压力,即使在明知道选项错误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决定。
日常生活中,这种从众的行为还有很多。比如,大街上有人在吵架,一开始有两三个人在旁观,随着人数的增多,会有来自远处的更多人参与围观;在商品限时抢购的促销活动中,路过的人也会因为店里的热闹场面,而去参加商品抢购,即使最后他们发现,买到的东西是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另外,已经流传多时的风俗习惯也会变成一种从众,如结婚请客,节日祭祖,后来人基本无须思考,就会遵照习俗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这种毫无思考地遵照他人的做法,不仅会让自己丧失独立的思考,有时候还会闹出笑话来。
“二战”后的英国,物资严重缺乏,生活在伦敦的每个人都养成了排队领面包、领牛奶的习惯,因此对于街头上排队的人群,也会过分敏感。一次,一位男士正无所事事地游荡在街头,忽然看见街角处排着一条长龙,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地站在队伍中,好像在等待着什么。这位男士不管三七二十一,赶紧站在了队伍的最后面,生怕正在派发什么急需的生活用品,被自己的大意给错过了。
队伍实在太长了,男士开始等得有些不耐烦,不过,为了拿到宝贵的物资,只得耐下心来慢慢等待。等他终于排到队伍的前头时,才发现,原来这些人在排队上厕所。大失所望的他,心中懊恼自己的愚蠢,更害怕在众人中闹出笑话,于是他悄悄地退出了队伍,穿过人群,默默地向家里走去。
其实,现实中的从众,有时候是迫于多数人的压力,有时候则成为生存选择的一个必须行为。一个社会拥有统一的秩序、统一的道德评价、统一的行为方式,才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社会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从这个角度来说,从众成为一个人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主要方式。不过,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我们仍然需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虽然一个人的知识有限,阅历有限,面对时常出现的复杂局面,难以具备全面观察、高效解决的能力,但是,冷静地观察,理性地行动,仍然是我们选择从众与否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