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乐于分享:亲社会属性带来友谊

“我想玩这个!”

“不给!”

“那我不跟你好了!”

这是两三岁小朋友之间很容易出现的对话。对幼儿来说,分享可以给他们带来最简单、最直接的友谊——一起玩游戏的玩伴。那么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分享的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喜欢分享?我们如何培养孩子乐于助人、乐于分享的亲社会行为?这是本节我们要一起探讨的内容。

分享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分享行为并不是孩子生下来就具有的一种行为能力,而是一种习得性的行为,需要孩子通过观察、模仿或者需要在一定的要求下才能够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拒绝分享时,不要太灰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孩子是可以形成这种亲社会行为的。

有研究表明,两三岁的孩子还是很难做出分享行为的。只有当成年人提出要求、教育孩子要有分享行为,或者孩子的同伴主动要求或者强迫他们做出分享行为时,如“如果你不给我,我就不跟你做好朋友”,分享这种友善的亲社会行为才会发生。

在孩子2.5~3.5岁时,有研究者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通过假装游戏中的分享行为感受到助人的满足感,但是现实中,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巩固这种行为。对于4~6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可以在更多的真实环境中表现出助人的分享行为,而不是在游戏里。这是孩子的一个成长变化。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分享

强制的分享会减少分享行为的幸福感。显然,分享行为有助于孩子,特别是幼龄孩子的社交,会让孩子获得玩伴,也会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和满足感。心理学家始终认为,比起拥有,人们更喜欢给予。但是也有研究表示,刻意要求的分享,可能会降低分享的幸福感,从而影响分享行为的发生。自愿地分享让人快乐,义务地分享让人想逃。

当我们感受分享的快乐时,这种满足感会给予分享这种行为正向的强化。但当我们是因为责任、义务或者压力而不得不分享时,这些压力会给分享行为带来负面的影响。

心理学家对于一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观察实验。他们选择3岁和5岁这两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并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自愿共享小组(即孩子因为愿意分享而分享);一组是责任共享小组(即孩子因为义务而分享)。通过比较他们的共享行为和面部表情后,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论是3岁还是5岁的孩子,自愿共享小组的孩子出现的分享行为比责任共享小组要多,而且责任共享小组带给孩子的快乐要少于自愿共享小组。自愿共享小组的孩子在自愿送出自己的贴纸(实验道具)时,脸上表现出更大的幸福感。实验表明,期待很小的孩子在压力下快乐地分享是很难的。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个实验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社会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这也会对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孩子还需要时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我们已经心平气和地接受孩子身体发育的节奏,如长牙、翻身、站立、独立行走……我们也需要接受孩子心理发育的节奏,如不那么情愿地去分享。

孩子不想分享,不代表孩子自私或者家庭教育有纰漏,更多的情况是,孩子的心理状态还让他们更多地在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们还不能够接受去体谅别人的感受,甚至有时需要牺牲他们的利益,分享这种行为对这些孩子来说,太难了!

据调查,在有0~3岁孩子的家庭中,有4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在2岁左右就可以理解并做出分享的行为,但实际上,这是家长一厢情愿的想法,分享的行为一般会在3.5~4岁时出现。所以,并不是我们的孩子成长得迟滞,更多时候只是家长的期待有些早!

作为新手家长,我们很怕孩子的发育滞后于平均值,我们阅读书籍、查阅网络,不断获取与孩子成长节奏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而越来越容易获得,且越来越需要质疑。我们总在关注孩子是不是按照那些被反复强调的“研究出来的日程”成长着。但实际上,心理学虽然是科学,但是人类的大脑,特别是孩子的大脑,始终是一个黑箱,任何的科学研究在人类大脑面前始终是盲人摸象——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研究成果可以清楚地回答出孩子的大脑到底在想些什么。更多时候,我们是基于大量的调查研究、仿真模拟或实验而得出结论。这些结论只代表一种研究观点,而并不代表绝对的正确。

所以,在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更该去关注孩子当下的反应、感受、情绪动态,去关注孩子自己本身的成长节奏,我们可以去参考那些资源,但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去相信自己的孩子。

分享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我们很难去感同身受一个玩具熊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孩子可能会因为想“讨好”我们,做出一些分享行为,但这并不是我们期待的分享。我们期待的分享,是孩子自愿发生,并且从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的行为。这种分享行为的发生也并不容易。

孩子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正如我们第二节提到,孩子在幼年时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主意识,他们还分不清自己和他人,仍然认为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他们需要什么,马上就会拥有,所有的东西都属于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理解把自己的东西给他人的行为呢?

孩子还没有时间概念,对他们来说,失去就代表着永远失去,离开就代表没有了。我们跟孩子说,把熊给小朋友玩一会儿吧。他们很难理解一会儿是什么意思,一会儿代表多久,多久又是个什么概念。

孩子还有一个信条:我想要的东西都是我的,如果我用过了,那也是我的,谁也不能拿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跟他说还有一个孩子,要去跟他分享,他怎么可能接受呢?

那我们是否对分享行为束手无策呢?当然不是!这一切都会随着孩子对社交的渴望而逐渐好转。

孩子的社交诉求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在2岁以后,他们开始逐渐将注意力从照顾者身上转向同龄人。到了3岁左右,他们明显会对朋友产生明确的渴望。这时,我们再对孩子进行分享行为的引导,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在他们尚未理解为什么要分享时,过分强调分享,反而会将这种行为与孩子内心不好的体验相连,让孩子出现抗拒心理,可能会持续更久的“自私”行为。

家长能做些什么

行为指导行为。分享是一种习得性行为,那么让孩子领悟分享这种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行为来指导行为。譬如,在有其他孩子出现分享行为时,可以告诉孩子分享玩具非常棒,这是一种非常友好的行为。

正向鼓励。当孩子尝试分享,或者在接近分享边缘时(他们在首次或者最初尝试一种新行为时,都会出现这种犹豫不决的过程),再推孩子一下——给孩子鼓励和关注,并在孩子真的成功做出这种行为时,给予明确的肯定。譬如,“你把玩具分享给小震了,你真棒!”

将分享行为融入游戏中。轮流玩一个东西,逐渐让孩子有一个给出、接收的交换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将“分享”这个概念渗透在游戏中。譬如,“现在轮到妈妈来搭积木了,然后是你;刚才你把红色的球给妈妈了,那妈妈给你绿色的玩”。

逐渐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我们可以试图引导他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会唤起他们的感受,让他们逐渐学会共情。譬如,我们可以引导地问孩子:“当别人拿走你最心爱的小熊时,或者一直玩不给你玩了,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已经可以很好地理解分享行为,并且已经从分享行为中感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会有共情的能力——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意味着,他们越来越喜欢分享,并且愿意通过分享获得同伴的认可。但是他们仍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譬如,他们非常不想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分享给他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内心世界会越来越丰富,他们的感受也会随之丰富,他们追求公平感,对于分享,他们会有更多的思考,譬如,为什么要我把最喜欢的玩具给他?这并不公平!

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规则的制定非常关键,要让孩子感受到他们都在同一个规则下,共同轮换着玩这些玩具,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规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这样才会让他们平静地处理游戏过程中的分享行为。分享行为是孩子交友的一个基础,让我们耐下心来帮助孩子习得这种行为吧! S8YMbFvuqAIkJbyqAtvh71h3Rz2ZNPEYzk+SbmEkZ875KkwExFA3GjxBNCUNM7Z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