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觉醒:敲响社会性的前奏曲

当孩子懂得拒绝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高兴,这是孩子社会性美妙的开始。

当孩子呱呱坠地,代表着一个生物的降临。而当他1岁左右开始表达自我的时候,才是人类的诞生。

新生儿出生后,他们并没有“我”“你”“他”的概念,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样子。在这段自我意识并没有形成的时期,他们通过不断和外界环境交互,通过这些与人或物互动、碰撞的过程,他们的自我也逐渐形成了。

自我意识并非与生俱来

自我意识的发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段相对漫长的时光。这些可爱的孩子出生时,并不知道自己的样子。在刚出生1个月里,他们通过模糊的视力,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手,他们通过吮吸、触摸,不断地认识自己的手,并让它们逐渐变得灵活和有知觉。在后续的日子里,他们逐渐发现了自己还有脚、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他们开始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开始对着镜子咯咯地笑,仔细端详自己的五官,观察自己的动作,甚至会冲着镜子里的自己亲上一口,这些看起来有些自恋的行为,都是孩子在逐渐认知自己的过程。有研究表明,孩子真的可以认出镜中的自己需要等待1年以上,一般是18~24个月以后。有学者做过实验,如果在孩子的脸上涂抹一点儿颜色,再将他们领到镜子前,较小的孩子是没有办法认出自己的,只有18~24个月大的孩子,才能够发现自己脸上的颜色,实际上在这时,他们才能真正地认出镜子里的自己。

“不”是自我意识的表达

当孩子处于婴儿期,还不会说话时,孩子用拒绝的行为、愤怒的表情在表达“不”的含义,用身体的拒绝与外部的环境不断碰撞。孩子开始说“不”的时候,并非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我看来,孩子的自我意识萌发得要比我们认为的更早一些。他们在不想吃奶时,会扭着头,把妈妈的乳房或者伸过来的奶瓶拒之嘴外;他们在不想换衣服时,会愤怒地瞪着眼睛,用表情来表达他们的不满意;他们在不想离开时,会用手不断地推开妈妈的拥抱,用行为在表达他们还想待一会儿的愿望。

这些行为都是他们本能地在表达自己的过程,是自我意识的萌芽期。当孩子语言能力逐渐变强,“不”的出现,也代表着他们真正意义上的诞生,这通常发生在1~2岁。他们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四肢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和越来越灵活,他们渴望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他们热衷于探险。虽然他们口齿不清,但是他们已经迫切地想要通过与环境的碰撞来认知自己了。这种碰撞,有时我们也称为幼儿期的反抗、“可怕的2岁”……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过程,让孩子逐渐地找到了自我。

自我意识与社交的关系

自我意识与社交相互交叠着、相互促进着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将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幼儿期的叛逆仅仅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开始,是社会化的一个前奏。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需要不断地建立自我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逐渐地形成一个立体化的、丰满的自我。

在这个自我认知形成的过程中,也是孩子逐渐与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他们通过不断地与人交往,通过对方的反应,逐渐了解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就如照镜子般,在与人交往中,他们逐渐了解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想要怎样。这不仅仅是外在形态上的,更是一种社会层面的意识,即孩子在他们所在的社会层面上,通过不断地与同辈之间的交互,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评估自己的能力、感受社会关系、形成个人体验,再次促进自己的认知。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后面章节也将详细说明,孩子在青春期时,他们强烈地渴望成人的欲望,将会把他们之前对自己的认知全部推翻重建,这个过程是他们对自己再认知的过程,也是同一性建立的过程。

幼儿期的自我意识

对幼儿期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初建期。在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之后,他们便开始考虑自己是谁,是怎样的人,然后开始划分出“你”“我”“他”的概念,逐渐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

在获得这种自我认知之后,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交际能力也快速地发展起来。他们开始懂得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区别,他们开始懂得合作、懂得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异,他们开始在模仿同伴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乐趣。他们也开始比较,逐渐了解自己在他们社交范围内的地位,这种地位会给予成就感,为他们后续自尊的形成构成了前期的铺垫。

家长能做些什么

显然,自我意识顺利的发展对孩子的社交有着正向的帮助。那么作为家长,对待幼龄孩子的自我探索可以做些什么呢?

孩子早期的自我意识(0~9个月)。正如我们前面提到,婴儿期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存在身体的,他们要3~4个月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竟然是有脚的。这个发现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惊喜。他们会不断地用手去抓自己的脚、啃手,甚至揪自己的生殖器。这时,对家长来说,在保证孩子不会抓坏、啃坏自己身体部位的前提下,就让孩子放开玩吧!此刻,他们的身体就是最好的玩具!

孩子晚期的自我意识(9~12个月)。这个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在对整个肢体的调动上。他们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感受到自己身体可以爆发出来的能量。这个时期的代表动作就是扔东西。他们在反复扔东西的过程中,感受东西和自己的关系,逐渐将物品和自己区分开来。在扔的过程中,他们逐渐确定自己的能力——我可以扔它们!竟然还扔得这么远!我太棒了!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可能会用行为不断挑战家长的底线。除了扔东西,还有很多行为,如开关门、敲击物件、开关柜、开关、水龙头、捏烂食物……家长需要意识到,这些行为并不是孩子在故意调皮,这是他们在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逐渐感受自己的能量、不断去证实自己动作和动作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下一次再看到他们把东西狠狠地扔到地上时,就会心平气和了吧!

幼儿早期的自我意识(1~1.5岁)。这段时期的孩子更加可爱了。他们开始咿咿呀呀地说话了!语言能力的到来也是他们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可以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了会清晰地说出“这个是孩子的”类似的话,这说明他们已经开始有了明确的自我存在感。

幼儿晚期的自我意识(1.5岁以后)。这是幼儿自我意识真正形成的时期。他们可以真正懂得“我”“你”“他”的含义,开始说“我要……”“我是……”,这是他们对自我存在感的一种需求的表达。这时,家长用“你……”这样的语句来反馈孩子,是对他们自我需求的一种正向反馈,帮助孩子满足他们的自我内在需求。

2岁以后,他们还开始用“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著名的“2岁逆反期”,也叫“可怕的2岁”。在孩子说出“不”这个字时,他们感受到这个字带给他们的能量——拒绝的能量和勇气。这让他们感觉非常好,他们非常喜欢这种独立思考和独立做主的感受。所以,当遇到家长的要求时,他们会用“不”来感受这种能量,他们甚至会沉迷于“不”带来的能量中不可自拔——不断地拒绝家长的要求。

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可谓是苦恼不已。但是这就跟孩子长个子、长牙齿、长体重一样,叛逆是孩子心理上的一次成长,想到这里,爸爸妈妈会不会感觉更能接受一点呢?其实这个时期的叛逆,作为家长,越是强加限制,越容易激发孩子的叛逆和执拗,同时也是对孩子自我成长的一个打击,不利于他们未来的自信、自尊的建立,不利于他们对不良情绪的疏导,不利于他们情绪的表达,而这些都是社交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面对叛逆的孩子,我们还是要“大人不跟小人儿一般见识”,给他们一点儿时间,让他们自己消化一下情绪;给他们一点儿空间,他们自己会找到新的事情忙碌起来,很快就把这个执拗的点抛在脑后了。

总之,自我意识的出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家长,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6cbFnohHR7e5hCFbZoBZ4V0Rp2CaEYSTthbCicRnXoId5ENjjceKJLacOwraKY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