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冲突宜解不宜结

无论我们如何避免,孩子之间的冲突还是会经常上演。上一秒还互相嬉戏、玩作一团,下一秒就扭打在一起,拼得你死我活。特别是幼龄儿童之间,抢别的小朋友玩具、自顾自地玩却打扰了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手没轻没重地弄哭了别人家孩子……我们总想后退一步,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可是真当问题来了时,特别是自己家孩子处于弱势时,我们却很难全身而退。

当孩子无心推倒一起玩的小伙伴,小伙伴哇哇大哭,家长怒气冲冲地跑过来指责自己的孩子时,我们还能坐得住板凳,让对方家长指着自己的宝贝骂吗?

当孩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故意打了,看着孩子青一块紫一块的胳膊,我们还能沉得住气说出“没事,孩子的问题就让孩子自己解决吧”这样的话吗?

当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时,我们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是判官,保护者,还是旁观者?

孩子之间的冲突是自然的流露

心理学家发现,婴儿时期就会出现愤怒和打人的现象。心理学家卡普兰和他的同事发现,当一个孩子抓住了另一个孩子也想要的玩具时,这两个孩子的态度就会非常的强硬,即便是再给其中一个孩子提供一个完全相同的玩具,他可能也会视而不见,而是继续试图制服对方,获得玩具。这意味着在1岁左右时,孩子的冲突就开始了。

孩子早期的冲突,一般都是围绕着抢夺玩具而开始的。心理学家古德纳福发现,没有具体对象的发怒在2~3岁时出现得越来越少,孩子已经开始在玩伴妨碍自己或者攻击自己时,运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反击了。身体攻击会在3~5岁时下降,但是嘲笑、说坏话和诽谤、起外号等行为随之增加。而矛盾的焦点大多与玩具或者其他有价值的资源相关。

每一次冲突的发生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当孩子发生冲突时,特别是幼儿期,我们很多家长会非常震惊——孩子为什么会打人?会自责——是不是自己教育失败了?会担心——孩子会不会是攻击型人格?

其实冲突的发生就像建立友谊一样,都是帮助孩子学习社交技能、逐渐步入社会化的好的机会。

在他们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给流泪的他们一个拥抱来安慰他们激动的情绪,也可以命令孩子擦干眼泪来停止他们的情绪流淌,但是这些都不是好的办法,这会让我们的孩子错失一次学习如何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机会。

当孩子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把握住这个练习的契机,因为越小的孩子发生冲突,他们受到的肢体伤害就越小,代价就越低,我们还可以更早地介入冲突,帮助他们学习面对冲突,学习解决冲突的办法。

区分冲突与霸凌

孩子之间的冲突是偶尔发生的,人员并不固定,霸凌则不是。

霸凌是校园里最常见的一种反社会行为,是一种长时间持续的、会对孩子身心造成极大影响的行为。与冲突不同,霸凌的人员一般是固定的,甚至是众所周知的,霸凌者不会只针对一个人发生冲突,孩子们通常都会清楚学校里那个喜欢欺负他人的孩子。

在孩子回家说自己被欺负时,我们首先要区分孩子是与人发生冲突还是被人霸凌。通过询问孩子经过,询问其他家长或者老师,就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判断。

米歇尔·奥巴马在自己的《成为》一书中提过一段自己童年的往事:她因为自己是黑人的身份,经常在外面被欺负。10岁的她,喜欢上一个离家不远的社区,她很想和那里的小朋友建立友谊,一起玩耍,但那片社区有个被其他孩子捧上天的“霸王女”。“霸王女”一直不肯接纳她,每次她去社区玩,想和其他人套近乎时,“霸王女”就开始冷嘲热讽,指桑骂槐地奚落米歇尔。她忍了一两次,本来想不再去那片社区,但是性格里从不服输的她,选择了面对。于是她再一次勇敢地迈入了那个社区,想找“霸王女”进行理论。

当“霸王女”再一次对她言语攻击时,她顾不得理论,直接用父亲教她的拳打脚踢大法,朝那个女孩疯狂进攻,两人很快扭打在了一起。

这一举动让她在那一整条街出了名,人们纷纷过来劝架,好在最后两个女孩都没有受伤。只是通过这一架后,“霸王女”终于懂得什么叫作尊重,米歇尔也为自己赢得了在那片社区玩耍的机会。

以暴制暴或许是可以解决被欺负、被霸凌的方式之一,但前提是,我们需要让孩子在行动前,可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当对方过于强大、人数众多时,我们最好是用语言和表情表达自己对霸凌者的抗议,而不是选择肢体上的以暴制暴的方法去与之抗衡。

既然冲突无法避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或许应该更早地帮助孩子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而不是在冲突发生时措手不及。

帮助孩子管理他们的情绪

孩子可以感知到自己的情绪,他们有时强烈,有时平静,在遇到争执时,他们感到愤怒或是沮丧。对他们来说,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遇到情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式就是哭。饿了会哭,疼了会哭,不满意了还是会哭。他们并不清楚情绪是什么,也并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认知情绪,学习如何和自己的情绪相处,帮助孩子学习几个可以保持镇静的简单策略。例如,在感觉到自己愤怒时,深呼吸或者停止说话,心中默念1、2直到10。这些都是让孩子逐渐学习解决冲突的重要内容。

学习恰当的表达和倾听

帮助孩子学习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可以让孩子在发生冲突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待。譬如,“我知道我们现在都很生气,或许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想想怎么解决”,或者类似“让我们讨论下,如何一起玩”这种可以获得双赢方案的解决冲突的表达方式。这都可以在发生冲突时,避免双方过于关注冲突的起因,或者归罪于他人,导致冲突升级。

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也很重要,这一点我们在第五节也有详细的讲解。虽然让孩子之间相互倾听是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他们情绪上感到沮丧或者疲惫时。所以,让孩子先平静下来,再采取一些积极的解决冲突的策略,才是有效的办法。

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可以作为引导者,来帮助孩子体会如何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把他们叫到一起,每个人谈谈自己的解决方案,并提醒孩子,每个人都有被倾听和提方案的权利。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集体做选择题,逐渐培养他们学习如何提出解决方案。

什么都不做地走开

告诉孩子,当他们无法处理或者没有办法时,可以选择走开,或者寻找家长或者一个他们信任的成人来寻求帮助,从而协助解决冲突。

利用角色扮演来帮助孩子学习处理类似情况的办法

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孩子演练他们学习到的处理冲突的办法,让他们在真正面对冲突时,可以更加的自信和自如。我们可以陪伴孩子,充当演员,寻找合适的场景,如游戏场地、操场上,去模拟冲突发生时可能出现的语言、动作和情景,让孩子在快乐的情绪中掌握这些策略。

利用“过家家”来帮助孩子

“过家家”是想象游戏、象征性游戏的一种。让孩子利用他们的想象力,去扮演他们看见的、经历的事情,在游戏中,没有法则、没有规定的结局、没有目的或者结果。游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避风港,让他们的情绪流动,去发挥他们在他人那儿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学到的,既包括社交互动,也包括冲突。在游戏中,他们处于掌控的位置,能够按照他们的想法设计时间、空间、人物,他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感,这种力量感让他们可以有能量去弄清楚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并且解决问题。

定期与固定的玩伴玩耍

定期的玩耍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友谊,也可以让孩子从小环境——固定的场所,小群体——固定的玩伴,逐渐过渡到适应大环境——操场,大团体——熟悉的或者并不熟悉的同龄人,帮助孩子逐渐适应社交压力。 I/+oFeGiTxRU8qgxAHMHpFdJ9plP8nJVKv6z+sp3HYs3Aldr0ZTv1/h4HWRJxlO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