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情绪:滋润孩子友谊的土壤

我在书中一直反复提到情绪。愤怒、悲伤、快乐、惊讶、恐惧,这些词语出现的同时,我的头脑中都有不止一个表情画面与之相应。

如果我们观察一个孩子,他在生命的头两个月,就会出现不同的情绪:喝完奶以后,他小脸红扑扑的,微张着小嘴,神情放松,这传递出他满足的情绪;他朦胧地睁开眼睛,发现在他面前移动的玩具,他瞪圆了眼睛跟着玩具一起移动,这传递出他对新事物的好奇;当他饿了时,哇哇大哭,传递出此刻的痛苦……对一个孩子来说,他用这些表情和身体的行为,来传递他的主观感受——情绪。

什么是情绪

当一个孩子出生时,他的情绪就出现了。但是并非所有的情绪都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存在,很多情绪需要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够让他逐渐掌握,譬如,愤怒、恐惧、快乐、悲伤、惊讶等。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手在触摸按钮后可以发出声音时,发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手击掌时,快乐、惊讶等情绪被激发;当他想要拨弄开关来体验被家长拒绝,或者想要食物来满足口腹之欲时被家长阻碍,即便是2~4个月的孩子,也会表现出愤怒或者伤心的情绪。

《积极情绪的力量》的作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在书中指出,我们的情绪来自我们祖先对洪水、猛兽和饥饿的记忆,这些在远古时期人类需要面临的生存挑战,成为我们基因的一部分,并用情绪体现出来。这些情绪帮助我们的祖先生存至今,也充分解释了自然选择的力量,塑造了情绪,并让情绪成为我们人类的本性。

对于情绪的认知,中国文化早有“七情”之说,即喜、怒、哀、惧、爱、恶、欲,它们与生俱来,“弗学而能”;按中医的说法,则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与人的五脏六腑、五运六气相关联。

相较于“七情”的笼统说法,西方心理学则对情绪进行了具体的研究。美国的普鲁特奇科博士是这一领域的翘楚。通过对情绪的毕生研究,他将所有物种共有的情绪归纳为“八情”,并认为人类所有的其他情绪都是由这8种基本情绪复合、混合或叠加而衍生出来的。

1980年,普鲁特奇科博士总结出一个情绪轮模型,在这朵“情绪之花”中,8种不同颜色分别代表8类基本情绪:喜悦、信任、害怕、惊讶、难过、厌恶、生气和盼望,每一类情绪内的颜色深浅则代表了该类情绪的不同强度;对立的两种情绪被安排在了相对的位置上,相邻的情绪则组合成为更高级的情绪。比如,爱是喜悦和信任的组合。其他没有显示的一些情绪,也是由情绪轮上这些基本情绪组合而成的,诸如难过和生气的组合,生出了嫉妒。

这个情绪轮模型清晰地展示给我们情绪的样子,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和认知情绪的样子与不同情绪之间的关系。

情绪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周围,我们可以感应到他人的情绪,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我们会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也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采取一些行为举动。

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对损失的厌恶导致了一种名为“禀赋效应”的东西:一旦我们拥有了某样他人没有的东西,那么当他人愿意出价来购买这样东西时,我们的要价会变得更高。一般来说,“所有者”愿意出售的价格与“买家”愿意支付的价格之比约为2︰1。我们对损失的厌恶使所有权赋予了物品更大的价值。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可以让“所有者”和“买家”赋予一件物品同样的价值:让他们感到悲伤。2004年,研究人员用荧光笔让一些参与者进行了经典的禀赋效应实验,实验发现那些得到荧光笔的人比没得到的人对荧光笔的估价更高。但是,另一组参与者首先观看了一段非常悲伤的电影短片。尽管电影短片与荧光笔的估价任务无关,但悲伤的参与者对荧光笔的估价与他们的对照组非常不同:悲伤的“所有者”要求以相当低的价格来放弃奖品,而悲伤的“买家”愿意支付比对照组更高的价格。事实上,两个观看了悲伤电影短片的小组在物品价格上并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悲伤完全消除了禀赋效应!

为什么在你已经感到悲伤时参与估价任务会影响你对一件物品的估价?这与悲伤、无助感密切相关。此前的研究表明,当感到悲伤时,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受到周围环境的摆布。这意味着,为了摆脱悲伤的状态,我们有动力去控制自己的处境。所以,当你是一个悲伤的荧光笔拥有者时,你愿意廉价地放弃它们,因为这是一种改变目前情况的简单方法。当你是一个没有荧光笔的悲伤者时,一个改变情况的方法可能就是获得新的荧光笔,管它是价格多少。

情绪可以对人的行为、思想产生影响。当某种情绪被忽视、被压抑时,潜意识就会关闭身体的某一个神经传递枢纽,或是刺激某种激素大量分泌,最终导致与这种情绪相对应的某个身体部位产生生理问题,身体就会用疾病的方式去提醒你,有些情绪你需要去面对、去处理。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有一个比喻:“我们就像玉簪花,积极情绪就像阳光。”通过实验,她发现了这样的真相:积极的情绪让我们感觉良好,而良好感觉唤醒了改变的动机。积极的情绪能够让我们“开放”。积极的情绪的开放性会让我们更善于用“双赢”的思维思考问题,更容易用“我们”来思考问题,更善于建立持久的关系,能以更开明的方式处理问题,与人形成良性的互动。“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在积极的情绪下,我们尽情地绽放自己,欣赏我们的人、喜欢我们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这有助于我们的社交。

当我们感觉糟糕时,我们是处于防御状态的,绷紧了肌肉,也绷紧了神经,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怀疑,警惕地打量着任何人、任何事。绷紧的神经,让我们变得异常脆弱。缺乏信任是社交最大的绊脚石,这样的状态让我们很难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消极的情绪帮助我们从远古恶劣的情况中活了下来,这样的状态是有必要的。然而,假如环境改变了,生存威胁不存在了,我们还是无法摆脱这样的状态,那么社交问题就出现了。我们会创造出并不存在的威胁,让自己变得很焦虑,封闭自己,让自己变得抑郁。

什么是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并不简单是一个快乐的心情、一个好心情,“快乐”是一个太过于宽泛的词语,芭芭拉认为,我们应该更详细地去描绘快乐。所以,她提出了10种积极的情绪,分别是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

积极的情绪并不是持续存在的,它可能只是一瞬间的感受,但这种感受可以带给我们当下的幸福感受,它强调的是活在当下、珍惜当下。我们也无法让积极的情绪持续,它总是与消极的情绪周而复始地轮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芭芭拉指出,最有助于推动生活、让我们活得欣欣向荣的积极的情绪与消极的情绪的比例是3︰1,这会让我们既感受到幸福,又存在警惕性。她拿帆船做类比,消极的情绪是龙骨,积极的情绪是船帆,龙骨是不可缺少的,没有龙骨哪里也去不了,而船帆在顺风时可以加快速度。可见,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是最好的。

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

情绪就像流动的水,既具有能量也存在动力。它会打败一个人,也会成就一个人。我们希望孩子可以更多地出现积极的情绪,创造积极的情绪而尽量减少消极的情绪,降低消极情绪的影响。我们也希望孩子可以获得情绪的掌控能力,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根据芭芭拉的研究,消极的情绪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的、可改正的消极情绪;一种是全面否定的、没有理性的消极情绪。前者是必要的、合理的,有助于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另外,积极的情绪并不是越多越好,当它与消极的情绪超过11︰1的比例时,会让人“飘”起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帮助我们的孩子学习管理他们自己的情绪。

科学地管理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忽视和压抑情绪。看见自己的情绪,感知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当成鸵鸟,逃避或者掩盖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成为一个没有活力、没有激情的人。科学地管理情绪包括感知、控制、表达和转化4个环节。

感知力是指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通过感知力去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周围出现的一切新的情况。感知力就像一根敏感的神经,它与外界相连,随时会牵动着我们,也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概念。如果我们去压抑情绪、忽视情绪,那就是一叶障目,缺乏情感体验的人也无法体验他人的情绪,缺乏共情能力,会让人际关系触礁。最好的方式是我们要去训练感知力,不断地内观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感受情绪的起伏和波动,了解自己的情绪规律,做到与情绪知己知彼。

控制并不是抑制也不是制止。控制是一个动态的状态,我更喜欢用“调节”这个词,随时根据我们内观到的情绪的变化而随时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而控制只是阶段性的,譬如,我们不在公众场合爆发自己的愤怒,不在长辈面前展示自己的冲动,但是随后,我们需要给情绪留一个阀口,或者是给予情绪一种排解的渠道,在一个让我们感觉安全的地方,让他们充分地释放和表达,就如同大禹治水不在堵而在疏,情绪也是如此。

表达与转化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痛哭一场或者大吃一顿,也可以大汗淋漓地肆意奔跑一次或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总之,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让我们的情绪“流”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情绪在身体里畅通无阻。

同时,我们还需要让孩子拥有给自己积极情绪的能力,能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积极的情绪。

芭芭拉给出了11种提高积极的情绪的方法。

1.真诚是重要的

要挖掘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积极的情绪。要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些不能被感受到的,不能在你的心里和身体上留下印记的积极情绪,是空洞的,不仅没有好处,还有可能带来坏处。

2.找到生命的意义

在你的日常生活情景中更加频繁地发现积极的意义。寻找一线光亮、一丝希望。意义就是解释,是你构建出来的道理。生命的意义就是你给自己讲述的关于你的一生的故事。

3.品味美好

有意识地创造、强化并延长对美好事物由衷的享受。要放慢节奏,用心感受,整体地感受,不要分析。品味美好的习惯与个人的自尊有关,觉得自己“配得上”美好事物,会更主动地欣赏和品味美好。这种自尊可以慢慢培养。

4.数数你的福气

将看似平凡的事情转变为福气,你会觉得生机勃勃,收获满满的喜悦。每周可以抽出几天,记下当天发生的、让自己觉得美好的事情。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推荐一种方法,每天写下自己热爱的5种事物,奥普拉说这样能够改变你的人生观。芭芭拉也指出,这样的练习的确能增加积极的情绪。

5.计算善意

善意和积极的情绪相辅相成,认识到自己的善意举动就能启动这种良性循环。每周集中几天做几件大好事会很有帮助,分散开效果就差一些。要变着花样做好事,想办法保持新鲜感,例行公事会让积极的情绪降低。每周或每月固定一个下午或一天去做好事就是好办法。

6.追随你的激情

去寻找能带给自己心流体验的活动,全身心地投入能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的事情中。

7.梦想你的未来

构想自己的未来,对其进行详细描述,这有助于管理你每天的目标和动机。当你形象地想象某种活动时,你的大脑当中负责那种活动的脑区会被激活,很多优秀运动员会用想象来进行高难度的练习,道理就在这里。

8.利用你的优势

每天都有机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最容易过上欣欣向荣的生活。怎么找到自己的优势呢?芭芭拉讲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塞利格曼和彼得森创造的个性优势测验;一种是密歇根商学院的“反映最佳自我的练习”,就是咨询最熟悉你的人,让他们描述最佳状态的你。你可以从中发现能够带给自己高峰体验的事情,更频繁地重复这些事情。重新制订你的工作或日常生活流程,深入并反复实行你的个人优势,积极的情绪就会既稳定又持久。

9.与他人在一起

芭芭拉写道,没有人能够孤立地实现他的全部潜力。良好的社会关系会增加积极的情绪,这是很多实验都证明了的事情。芭芭拉指出,不一定要天生外向或表现得外向,只要培养温和的性情和同情心,就能够在日常交往中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

10.享受自然的美好

研究发现,好天气时在外面活动20分钟以上就能明显增加积极的情绪,那些常年在室内的人则不受天气的影响。后续研究发现,每一个在好天气里外出的人都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加开阔的思维。只有在春季和初夏才有这样的影响。不过,不管什么时候,适度进行户外活动都会让你看得更远,思路更开阔,心情更美好。

11.打开你的心灵

保持开放性会触发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又会开启思维,两者齐头并进。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进行冥想练习;一种是那些会制约和拆分体验的思维习惯。

除了觉知力冥想练习外,芭芭拉特别提及了仁爱冥想练习,把温暖柔和的同情引向自己,然后把这种情绪导向不断扩大到与其他人组成的圈子。这种练习能减少沮丧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让人更容易接受自己,也更能够信任他人。

最后,积极的情绪还会抑制消极的情绪,就像按重启按钮,让人恢复活力。那些保持乐观的人并不是没有消极的情绪体验,他们的消极情绪也并不少于他人,区别是,他们在面对消极情绪的同时还体验着积极的情绪,他们在积极情绪的带动下,带着希望和感恩的心态面对着压力与恐惧。

总之,情绪改变着我们的大脑,也改变着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让我们慢慢在情绪中遨游世界吧! rZuqe+oAjZYDjCIXXIfDNYT4JPrlSW72h6a2imkhLtPqexbdwmUPSH1cZm6h7kA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