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家长:请让孩子远离暴力沟通

“陈可欣!你又乱扔袜子了!”

“小崽子,你赶紧下来,你看你摔断腿的!”

“你再看电视,早晚被退学!”

“跟你爸一个样!做事永远是有头没尾的!”

“你这么做对吗?你看看人家怎么做的!”

“这东西能吃吗?你吃啊?!”

“你表现得非常不好!”

“你非要来公园的,来了你又不玩!”

这些语句很熟悉吗?至少在我的原生家庭里会经常听到。当我还未离开家时,我对此毫无意识。当我成年后,离开了家,离开了那个环境,并且和一个完全不同生长环境下长大的人在一起开始生活后,我才发现,很多语言已经内化到我的身体里。这些语句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句型,虽然我对它们充满了排斥,很少或者几乎不用它们,但是它们始终在我的头脑中浮现。在吵架、愤怒时,它们就会喷涌而出。

语言的力量

如果我们观察一个正在学习语言的孩子,当他发出第一个词“baba”时,他感受到了周围人对他的关注、欣喜,甚至是欢呼、亲吻,这样的语言带给周围人快乐,周围人的快乐也传递给他,让他更加兴奋地不断重复着“baba, baba”,这是孩子第一次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这是语言积极力量的感受。

语言的力量也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说出来的话,带给周围人是快乐的,痛苦的,还是被忽视的?美国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针对日常中的语言进行了研究,并首次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概念,他将常见的语言暴力归纳为4种类型。

道德批判:对他人的评价反映了我们的需求和价值观,道德批判是从道德的角度对人进行评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么我们认为他是不道德的,或者是邪恶的。

道德批判是从“我”的角度出发,凡是跟“我”的观念不一致的,“我”都会对他不认可,甚至是抨击、打压、批判。“好孩子”“坏孩子”“马虎”“粘人”,这些都暗含着我们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传递着我们的价值观念。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长期接受道德批判,会让他们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接受负面的压力,限制他们自我和自我价值的自由成长,而且他们很快也会学会这种沟通方式,体现在他们与朋友的沟通中。

当孩子面对朋友时,偶尔地评价别人、指责或者抱怨,会给朋友传递一种盛气凌人的压迫感,时间久了,总是被指责的朋友要么选择远离孩子,要么心中承受压力,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导致朋友关系破裂。

进行比较:比较也是批判的一种方式,是将人与人进行比较,这个更为常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别人家孩子”“你看人家孩子”……这是我们还是孩子时最反感的一句话。可是当妈妈的往往认为,我说的是实情啊,你就是不如别人家孩子学习好、懂事啊,怎么还不让说啊?

妈妈的目的是想通过比较激发孩子的动力,让孩子能够找到榜样,来改正孩子的缺点、弥补孩子的不足。殊不知,这对孩子是一种长期的自我否定和不认同,也是在不断地传递一种价值取向:眼睛向外看,忽略自身优势,否定自己,忽略自身感受和价值,形成讨好型人格、低自尊、自卑等性格特点。

这种批判的方式更是人际关系中的绊脚石,当我们对朋友传递出一种比较的心态时,这也是在传递我们对对方的不信任、不满意、不在乎。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这种比较型语言暴力极具破坏性甚至是摧毁性的伤害。

回避责任:回避责任最常见的句型是“为了你!”“就是因为有了你!我才不得不……”“我不想休息啊!还不是因为得看着你!”“我哪有空啊!不都照顾你了!”当我们面对问题时,有内归因和外归因,而回避责任就是将出现的一切都归于外在。

我们可以找到千万个“理由”把原因归于外在,甚至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不是问题的根本,我们真的就信以为真,给自己一个不去面对问题的根本理由。

这种回避责任,是对自我的迷失,是对权威的盲从,是对真实感受的逃避。这类人很多是因为胆怯、害怕和恐惧而不敢面对,更映射出自己内心的不自信。他们不仅仅是在回避责任,更多的是在回避真实的自己。

如果在家庭中,他们会不断地将压力转移,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因为你,我才跟你爸过到现在!伤害家庭成员的感情——我恨透了家务,还不是因为你——不停地抱怨,将心中的怨气传递给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阻碍爱的沟通。这种回避责任式的沟通,也在不断地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号——原来这些都不是我需要承担的,这也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

强人所难:对他人的要求暗含威胁。“如果你不答应我,我就死给你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极端的、强人所难的句式,是直接的胁迫,而有时,这种胁迫是先抑后扬的。他们先以请求的姿态提出要求,在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时,威胁马上跟着出来。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我是因为爱你,才关心你的行踪,才不停地给你打电话。”

“你当我愿意管你啊,还不是因为你是我女儿!”

这类家长多数是控制型人格,他们用“爱”的名义,过分地干涉孩子的成长,他们期待孩子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活动、说话、学习,长成自己想象的样子,过上自己想象的适合孩子的生活,最终的目的是渴望达到或者完成自己的心愿。而这一切的初心,他们都认为是“为你好”。

这类人大多数能量很强大,他们是公认的好妈妈、好老师、好父亲、好领导、理想伴侣,他们让人感觉总是在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提出来的意见也是具有建设性的,他们还表示会尊重孩子或者伴侣的意见,他们还会伸出援助之手,在对方的成长道路上推上一把。

在这种操控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依赖父母的安排,他们可能会在父母的安排下走得很远、很顺利、很成功。他们甚至会很早地进入家庭,选择“理想”的伴侣,开始搭建自己的家庭。然而当他们真正开始自我觉醒时,他们会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反抗意识强的孩子,甚至会义无反顾地推翻一切。还有一部分,他们可能一直都将父母的价值观当成自己的价值观,把父母的意愿当成自己的意愿,一直为了完成父母的意愿而努力。当有一天,父母老去,不再能掌控自己时,他们陷入了迷茫。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观察、不评判,真的很难。上面提到的沟通中的暴力,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断地形成自我和自我价值,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逐渐与其他人割裂开来,形成了万千世界中的不同的那个,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

当孩子从母体中分离出来,他开始观察这个新的环境,吸收这个环境中的一切,不断地内化、碰撞形成完整的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而我们却还停留在,甚至有的家长会一直停留在“他是个小孩,他什么都不懂”的状态。这就是对孩子最常见的一个评判。因为他“什么都不懂”,他在做事情时,我们就会不断地在旁边指点,总想让他用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因为他“什么都不懂”,我们就可以随便否定他的要求,自认为那对他并没有益处;因为他“什么都不懂”,我们总要去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他,甚至把我们未达成的人生愿望转嫁给孩子。这都是语言的暴力,都在打着“爱”的名义,但是却在剥夺孩子的自信、自立、自我,在阻挠孩子成为他自己。

我们怎样可以改变自己已经习惯的暴力沟通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看见自己。我们要看见自己的需求、期待,体会自己的感受,我们只有看见自己,才能了解自己,从而不断地练习表达自己的感受。

卢森堡博士也给了我们4个步骤来完成暴力沟通到非暴力沟通的转化:观察事实→表达感受→讲出需求→提出请求。

例如:“你怎么总是看电视?你不考试了?你这样能考上大学吗?赶紧给我学习去!”

可以改为:“这周你看了3次电视,比我们商定好的次数要多(观察事实)。我很担心你(表达感受),是快考试了,压力太大了吗?妈妈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原有的状态(讲出需求),你一定可以的!”

人们总是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掩饰起来,用反问、疑问和批评指责的方式来传递自己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对方没有办法理解自己,我们一方面继续指责别人的冷漠、无情;另一方面舔舐自己受伤的内心。而对方往往是自己最在乎的人,他们一方面看到我们的愤怒和无助;另一方面渴望关心我们、帮助我们,而我们却把他们拒之门外。就像刺猬,包起自己柔软的部分,用刺来保护自己,却伤到他人,让人无法靠近。

如果我们可以看见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值得被关注,然后鼓起勇气,敞开自己,将自己的需求、感受传递给对方,哪怕是你认为“他还小”的孩子,这都是一次良性沟通的开始,这值得我们去尝试。 xBAN7FeeSTFKrJNN8xgH/gH+K7VzULaMvNmYE4QmT7iquywLkdI5tLgQDfJd+C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