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悟空的名号看成长: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转变

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这些称号统统都指向《西游记》的第一男主角。不过这些称号可不单单是称呼,它们是有一定的含义在里面的,代表着孙悟空所处的不同阶段。

一、从美猴王到孙悟空

我们先来看看“美猴王”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山洞。众猴约定,谁能进洞里探个究竟,就拥立他为王。于是石猴一鼓作气,勇敢地跳入了瀑布,发现了美轮美奂的水帘洞,众猴都对他赞不绝口,同意立他为王,又由于其模样长得好,就称呼他为“美猴王”。

从此美猴王领着众猴,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正如书中所写: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每天吃吃喝喝,乐享天真,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三五百年。

日子虽然过得逍遥,不过美猴王并不满足。一天,他开始感叹起世事无常来:将来我要是年迈,身子骨不行,腿脚也不灵活,可能随时都会被阎王索了命。到时候,还有谁会记得我这个美猴王!可怜我在这世上走一遭,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留下,真是想想都觉得可悲呀!

有个通背猿猴看出了美猴王的忧虑,于是前来献计:大王,佛、仙、神都是与天地同寿的,阎王爷根本管不着他们,大王何不去向他们学习个不老之术。美猴王一听,喜出望外,想着:是呀,我可以去修仙,学长生不老的法术呀,与天地同寿,岂不美哉。于是他就踏上了寻仙之路。

美猴王独自登筏,漂洋过海来到了南赡部洲,在这里求访神仙,八九余年,但是没个结果。可美猴王并不气馁,他又飘过西海,来到了西牛贺州地界,继续寻访神仙,偶然在樵夫的指引下,到达了梦寐以求的神仙住处——灵台方寸山。在这里美猴王拜菩提祖师为师,被赐名孙悟空。祖师也不吝赐教,传授孙悟空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化之术。近十年时光,悟空昼夜练习,长生不老术终于学成。

二、生理自我的满足

从吃喝的美猴王到长生的孙悟空,石猴一直在生理的需求中打转。此时他对自己的认知局限在生理自我的层面。

什么是生理自我呢?生理自我是我们对自己身躯、性别、形体、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通常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表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或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 。生理自我是自我概念的原始状态,此时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一开始,美猴王领着众猴每日吃喝玩乐,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他们不再为吃喝发愁,也不用为住宿担忧,生活自在,不胜欢乐。至此美猴王衣食住行上的烦恼已经完全没有了,但身体上的健康却是不由自己做主的。三五百年后,自己随时都可能消失在这世间。所以美猴王历经数年,拜访名师,修炼长生之术,都是为了满足生理自我的需求。长生之术修成,自己与天地同寿,至此孙悟空生理上的约束已全部被打破。

三、从孙悟空到齐天大圣

孙悟空生理上的约束已全部被打破,接下来他渴望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开始贪恋外界的名声地位。

孙悟空希望得到天庭的认可与尊重。当太白金星让其上天当官时,悟空高兴得不得了,当场就安排酒宴款待太白金星。但得知自己的官竟是个末等的弼马温时,孙悟空立马火冒三丈:这玉帝也太瞧不起人了!于是他直接撂挑子不干,在花果山竖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虽然这是自封的名号,没有品级,但听起来非常牛气呀!这无疑是一剂精神药丸,安抚了悟空受创的心灵。

悟空擅离职守、自立封号,玉帝气得火冒三丈,派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前去收拾孙悟空,奈何悟空神通广大,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玉帝没办法,只好妥协,不就是想当“齐天大圣”吗?给他封一个不就成了。至此,悟空在天界有了“齐天大圣府”。

四、社会自我的满足

悟空这种追求名声和地位的行为,源于社会自我的驱使。

正如前文所讲,生理自我是个体对生理方面的意识,社会自我就是个体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的程度等方面的意识。其通常的行为表现是追求名誉与地位,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和认同。

悟空长生不老的需求已经被满足,获得了非常高的生理自我,但是生理自我程度高,并不意味着别人一定看得起你,一定尊重你,“弼马温”这个马夫官职就是很好的证明。不过悟空可不是个任人嘲笑的主儿,他直接自封“齐天大圣”,跟天庭杠上了。

悟空的这种行为就是在追求地位和名望,就是在挽回自己的脸面。他想向天庭证明,自己本领高强,法力了得,天庭让自己当马夫,真是太小瞧自己了。当然悟空的追求是成功的,天庭最终选择了妥协,给孙悟空封了个“齐天大圣”。

五、地位有了,心却空了

大圣在仙界有了一定的地位,每日和各位神仙称兄道弟,甚是清闲。可时间一长,这清闲就变成无聊了。每日一件正经事都不做,只是吃吃喝喝,也是没趣。

要说这人哪,地位变了,胃口自然也就大了。你看,他是美猴王的时候,只想着吃喝就行;他是孙悟空的时候,只想着学习长生之术;他学艺归来后,只想着上天庭做个官,让神仙们认识认识自己;现在成了齐天大圣,他却又不自在起来了。

这不,他开始变着法地寻求刺激来了。他觉得管理蟠桃园太没滋味了,于是干脆吃几个仙桃,吃着吃着就收不住了,把成熟的仙桃吃了个一干二净。这还不算事,王母不是要开蟠桃会嘛,大圣就想着去看看,结果一看,又忍不住了,百味八珍,佳肴异品,全都进了他的肚子,就连太上老君的仙丹也遭了他的“毒手”。这可真是不闹不知道,一闹吓一跳呀!

六、心理自我的追求

悟空想要天庭的尊重,天庭给他修了“齐天大圣府”,满足了悟空社会自我的需求。可是社会自我的需求满足了之后,心理自我却空虚了起来。

我们知道,除了生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外,还有心理自我的概念。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智力、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诸方面心理特点的认识。通常的行为表现是追求智慧,强调自我的价值和自我理想,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来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齐天大圣整日在天庭中游荡,变着法儿地闯祸,深层次的根源是他没有心理自我的追求,没有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悟空在花果山称王称祖,可在天庭就不一样了,他需要收敛,需要服从,需要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

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这些构成了心理舒适区。每个人都有心理舒适区,在这个区域内会感到放松,不愿被打扰,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做事方式。不过随着身份地位的改变,心性、行为自然也要随之改变。可悟空却没有这种认知,仍然我行我素,在自己的舒适区打转,没有规矩,没有约束。

那如何才能摆脱自己的舒适区呢?这就需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了,从对外在名利的关注转向对自我内心的关注。

如来把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这就属于饿其体肤;取经路上只能一步一步走,这就属于劳其筋骨;西行路上妖魔横生诱惑不停,又有唐僧紧箍咒的制约,这就属于苦其心志。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把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让他能好好反省,这也在苦其心志之列。但是不管怎么说,都脱离不了这三类。

七、孙行者与斗战胜佛

唐僧为什么给悟空起名为“行者”呢?其实这里面也大有门道。原文是这样写的: (悟空)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 唐僧是觉得悟空长得像小头陀。那这头陀是什么呢?即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弃除对衣、食、住等的贪念,以修炼身心。唐僧给悟空起这个名字,也是在告诫悟空要苦其心志呀!

所以,孙行者也就是苦行僧了。取经之路也就是孙悟空离开心理舒适区,从社会自我走向心理自我的修行之路。取经结束,也意味着孙行者的苦行之路结束,此时悟空已经完成了心理自我的超越,实实在在地成为一个佛了。

如来嘉奖其惩恶扬善、降妖伏魔有功,就封悟空为“斗战胜佛”。“斗战”很明显,就是好战,具有战斗精神。这是悟空不断突破自我舒适区的写照,也是他心灵成长的不断升华。

八、心理成长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从石猴出生到成为斗战胜佛,悟空都在进行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但是由于个人的能力与经验有限,他选择的突破领域也会有所侧重。

悟空刚出生的时候,他想到的是自己的挨饿受冻和生老病死,这是一种本能的驱使,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命都没了,谈啥也没用。所以刚开始的300多年,他致力于与生理局限做斗争,堆积粮食,修炼法术,这也是他生理自我满足的时候。

等到悟空突破了生理局限,且修得高强法术后,他的心却平静不下来。他渴望得到仙家的认可,渴望用自己的本领来建功立业。可是玉帝及众仙根本看不起他,为了防止他闹事,就给他安排一个“弼马温”的职位;可悟空不是那么好应付的,你看不起我,我就自封个“齐天大圣”,并且你们还得承认我这个称号,要不然我就捣毁凌霄宝殿。天庭见这是个“硬骨头”,无奈只好顺应了他,还给他建了府邸。

悟空的社会自我实现了,但心灵开始无处安放,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只有官职,没有配套的工作就容易滋生事端。大圣整天闲来无事,东逛逛,西转转,刚开始可能还觉得新鲜,但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无聊透顶,所以就需要来点“精神刺激”。之后就有了“被压五行山下”和“西天取经”一说,这两件事一是能让他的心灵得到归属,二是能让他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事上炼才是实现心灵成长的有效途径。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斗争,有冲突,同时也存在着统一,孙悟空的每一个过程都实现得不容易,都会有小曲折,而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不抛弃不放弃,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九、我们离悟空还有多远

相信很多读者在看《西游记》时,都羡慕孙悟空的本领,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直到现在还一次次地被搬上大荧幕,可见人们对孙悟空的喜欢程度。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和悟空有一样的经历。悟空需要吃喝,我们也需要;悟空需要名利,我们也需要;悟空需要磨炼,我们也需要。可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孙悟空呢?原因就在于悟空不会找借口,而我们会。

悟空可以放开肚子吃,而我们会担心肥胖,会担心胃不舒服;悟空会花费十几年学本领,而我们会担心学到的东西没有用,是浪费时间,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学会;悟空会因为不喜欢而向天庭说“不”,而我们可能会一再委屈自己,不断妥协;悟空会脚踏实地地去取经,而我们却总想着有个捷径,有个贵人相助;悟空会放低自己,请人帮助降妖,而我们却总想着单打独斗,害怕被别人看不起……

我们离悟空的距离还有多远?为什么我们成不了孙悟空?从悟空的成长之路,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 uf80NITnqWXLGMcSatwebXAXz4zPmomb9Py89EqeDTaSYOanwDCHRUlzlOFxez9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