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途遥远,足足有十万八千里,且一路上各种妖魔当道,危险横生,即使有命去也没命回,可玄奘偏偏领了唐王这份差。
唐三藏心里到底做何感想呢?为何他会放着好好的荣华富贵不享,放着吃斋念佛的安稳日子不过,反而一心想要去千里之外求取真经呢?这就要从玄奘的感恩之心说起了。
话说唐朝在开国后不久,皇帝唐太宗就想要举办一次大规模的“水陆大会”。举办这场“水陆大会”,需要一名有威望、有德行的高僧来主持。在之后的主持选拔中,玄奘脱颖而出,摘得选举大赛的冠军。唐王在了解了玄奘的家世背景后,对他颇为赏识,便封他做了僧官,掌管全天下的僧人。
唐太宗之后偶遇观音菩萨化身的老和尚,这位老和尚手持两件宝物——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前来变卖。这两件宝物可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至尊之宝,变卖的价格也是前所未见的高,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一听这价格,身为一国之君、见惯金山银山的皇帝都坐不住了:“你这两件东西到底好在哪,你敢卖这么贵!”待和尚说明价值后,皇帝二话没说:“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玄奘)受用。”
待玄奘穿上袈裟,持了宝杖,太宗又赐他两队仪从,让他去中央大街上狠狠地威风了一把,那架势就如状元及第一般庄重。当天在那大街上,队伍轰轰烈烈,摇摇摆摆,长安城里的男女老少,无不争相喝彩和夸赞。玄奘是打心眼儿里感谢唐王的,唐王对他有知遇之恩,犹如再生父母,又赐给他能获得的最高荣耀。此刻的玄奘觉得很满足,也很幸福。
所以,只要一有报答知遇之恩的机会,他就会将自己的感恩之心化作及时的行动。唐王想要派一人前去遥远的西天求取三藏真经,玄奘想都不想,立马站了出来:“我去,我愿去!”
唐僧的西行之路是源于感恩,那么感恩是如何产生的呢?在这里,我们从感恩行动中的角色定位来探讨这个问题。
受惠者感恩心理的产生主要遵循感恩意识—感恩情绪—感恩行为的动态过程。首先,个体会将获得的帮助,看作是他人出于善心提供的援助。这种归因会引发个体对他人的感恩情绪,进而产生回报他人的感恩动机。然后,个体的报恩动机会转化为外在的感恩行为,感恩行为得到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和反馈后,会进一步强化感恩意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而施惠者就明显不同了,其遵循的是感恩行为—感恩意识—感恩情绪的动态过程。首先,个体根据他人需求有目的性提供帮助等感恩行为;其次,对感恩行为结果的评价反馈到个体的认知层面,产生感恩意识;再次,个体对感恩意识的归因倾向产生感恩情绪体验;最后,感恩情绪的高度唤醒维持互惠公平的动机,促使个体再次做出感恩行为,使感恩成为“惯性”,增强社会关系联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由于本章内容主要讨论受惠者的感恩之心,所以,施惠者的心理就不再赘述。通过受惠者的感恩心理机制,我们可以看出,归因方式在感恩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归因方式可能决定一个人的感恩倾向。具有感恩倾向的人倾向于把他们的积极结果归因于他人的努力;相反地,不具有感恩倾向的人似乎更倾向于把他们的成功和好运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者积极的人格特征。当然,虽然前者倾向于关注他人对自己提供的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看重自己的主观努力。
以上的理论知识解说,意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正确认识他人的帮助或馈赠,在受惠时进行积极的外部归因,才能进一步引发感恩的积极情绪以及随后的感恩行为。
其实仔细想想,唐僧也是个有才、有德、有背景的人。
从众多僧官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第一名,这就是才;德呢?从出生至今一直在寺院生活,谨守佛教清规,持斋受戒,不爱荣华,一心虔诚修行;有背景则体现在他外公是当朝宰相,父亲也曾高中状元。
这样一个背景身家和个人能力都堪称完美的人,完全有理由将成功归因在自己身上。可是恰恰相反,唐僧没有把自己的成就当成是凭实力得到的,而是把这些名、利和权全部归因于唐王的慷慨所赐。没有唐王的知遇之恩,就没有他今天崇高的荣誉和礼待;没有唐王的圣恩浩荡,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说的就是唐僧的回报心理。从他回到寺里,对众僧人感述“圣恩”就可以直接看出。
当玄奘把成功进行外部归因时,他就会产生报恩动机: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于是当唐王询问谁肯上西天拜佛取经时,玄奘二话不说就立马领下任务: “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此刻玄奘的报恩动机已经彻底地转化为感恩行为了。
唐王一听玄奘如此忠贤,如此地知恩图报,欢喜得不得了,当场就与玄奘结拜为兄弟,口称“御弟圣僧”。得到唐王如此的恩宠和眷顾,玄奘更是感激不尽了,立即发誓: “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此时玄奘的感恩意识更加强烈,感恩行为也由此强化,在激动之余,为表决心,还立下了军令状!
其实,当我们仔细研读完《西游记》时,就会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其实是一部感恩史。
取经的领军人物唐三藏是为了报答太宗皇帝的知遇之恩,才不惜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誓死也要去西天求取真经,这是凡人唐三藏取经之路的开端。
小说第十四回中,唐三藏于五指山下解救了自己的大徒弟孙悟空。由于感激师父的救命之恩,悟空自愿放弃了花果山上潇洒快活的日子,心甘情愿地跟着唐僧一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只为帮师傅取得真经。这便是威风凛凛、连玉帝老儿都不放在眼里的齐天大圣取经之路的开端。
唐三藏和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主要的人物,他们二人的取经之路都是源于感恩。更不用说“后勤担当”沙僧和“交通担当”白龙马了,这两位一路上一直都默默干活,任劳任怨,无一不是发自内心地充满着感恩之心。
不仅仅是主角们充满着感恩的心,有些配角们也非常重视感恩。唐僧师徒一路上遇到不少妖怪,其中一个就是黑熊精,黑熊精感恩母亲,为过母难日,偷取袈裟。最后一难是通天河的老龟,由于唐僧师徒忘了约定,不懂感恩,老龟直接把他们扔进了河里。
这首尾呼应皆反映出了吴承恩老先生对感恩之情的重视与宣扬。
感恩,是一个无须过多赘述的名词,我们也时常把感恩教育挂在嘴边。也正是由于整个社会缺失感恩的氛围与行动,我们才需要不断地提倡感恩。
设想一下,如果在取经的漫漫长路中,悟空念念不忘的是唐僧如何哄骗自己带上金箍、如何用紧箍咒教训自己、如何不留情分地赶走自己等这些场景,那么悟空还能顺利到达西天,修成佛身吗?答案是不能。心理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所以如果没有感恩之心,悟空是不可能修行成功的。
当然我无意做道德宣讲,只是提倡从心理学的角度理性地看待感恩,把感恩当作是向外获取“正能量”的有效方式。当你发自内心地感激对方时,当你把别人给予的帮助归因为人心善良时,你的内心也会有一股力量升腾而出,你就能感受到自己是被人关心和爱护的,这种正能量的获取和传递,就是我们倡导感恩教育的初衷。
现在很多国人也会效仿西方过感恩节。但是我们似乎更停留于形式,大家一起出去活动,然后一起聚餐,最后临别前顺便祝一句“感恩节快乐!”
中国文化是讲究含蓄的、内敛的,大多数人不善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即使有的人内心已经非常激动,但也就是简单说一句“谢谢”。这样的表达显然是不充分的,说者没有详尽、清楚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听者也并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的行为究竟给了对方怎样的帮助。
感恩其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当我们表达感恩之情或者内心涌起感恩的情愫时,我们就获得了新的正能量。因为,心存感恩说明我们体会到自己被爱、被照顾、被帮助;说明我们相信社会的正能量和温暖;说明我们收到了他人的付出,我们与他人有了更好的链接。
社会并不缺乏正能量,我们的内心也不缺温暖。只要仔细寻找和感受,在你内心中某个柔软的角落里,一定有某个人,想起他的时候,你的心中充盈的都是感动……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人心难测?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世态炎凉?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在人际关系中面临着十面埋伏?因为他们只注意到了事件的负面,没有感受到人间处处都存在的温情。他们觉得自己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了那么多年,应该得到一些馈赠,可往往天意弄人,不论在情感上还是事业上都没有收获和进步。这种遭遇下他们怎么会产生感恩的心理呢?
当我们固执地站在“受害者”的怪圈中不愿出来时,我们就会难以自拔;但是当我们反过来,把自己看作是种种不幸的“幸存者”时,我们就能更多地用感激的心态来看待这些经历。
小溪是湖南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上面有三个哥哥。父亲是一个基层干部,很少回家,妈妈带着他们几个和爷爷奶奶住在农村。
从小她就是一个缺少父爱的孩子,因为父亲很少回家,每次回来只会很严厉地查问哥哥们的功课,但好像从来都没注意到她的存在。就算她考取了好成绩,获得了很多的奖状,拿给父亲看,父亲也没有认真地看过,更没有鼓励和夸奖过她一句。在她的记忆中,父亲从来都没有抱过她或者背过她,连跟她说话的次数都很少。
而妈妈一天到晚都在忙着田里的事情,并且还有一大家子的家务活要做,更无暇顾及她的处境与对爱的需要。
小溪非常地要强,她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考上大学,离开这个让她无时无刻都想逃离的农村。
经过不懈的努力,小溪终于考上了医学院,可惜的是成绩差了几分,只能做自费生(每年要交几千元学费)。当时大哥刚刚结婚,家里正在张罗给二哥娶媳妇,妈妈说:“自费就不要读了,家里没钱。女孩家家的,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嫁人!”小溪一听,眼泪簌簌地掉了下来。可是妈妈很坚决,而爸爸什么话也不说。她当时绝望极了,觉得自己的所有前程都被毁了……
那几天,小溪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心里想着不如自杀算了。妈妈很生气地说道:“想死就去死!”从此,她坚定地相信父母都不爱她。只有奶奶怕她出事,一直在窗外守着,为了奶奶,她最终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事情过去了,但小溪对父母的怨恨却加深了。她决定一个人出去打工,自己供自己读书。她走时,妈妈哭了,小溪却一滴眼泪也没流。
这一走就是十几年。她只身一人来到广州,从两手空空到经济宽裕,这一路走来,她经历过非常艰苦的日子。
她在快餐店打过工,在工厂做过流水线上的工人,给有钱人家当过保姆;她被顾客骂过,在做各种工作的时候也被人家嫌弃,但她从未想过低头回老家。她从未对家人叫过一声苦,甚至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跟家里人联系。
十几年走过来,她的物质生活环境逐步改善,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她并不快乐,也无法说服自己走进婚姻,因为她无法相信会有人真正地爱她,也无法真正投入地去爱别人。
我听着她讲述的故事,内心止不住地惋惜和难过。这个瘦弱的女孩,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耗费在对父母的怨恨里,将自己最充沛的精力都错付在与父母的对抗当中,至今都没有完全走出童年缺爱的阴影,这是多么可悲又可叹的一件事!
众所周知,要在内心彻底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人非圣贤,不可能面对伤害而无动于衷,更何况伤害自己的人是最爱的父母。
面对至亲对我们有意无意的伤害,我们有埋怨,也会有愤怒,甚至会采取报复的行为,这都是保护自己而做出的正常反应。但是俗语有言:伤人一千,自损八百。恨也会严重地损耗自己的心神,而且被恨的人在没有察觉到恨意的时候并不会感到痛苦,痛苦的只会是那些心怀怨恨的人。
小溪如果继续停留在对父母的怨恨中无法自拔,那么她的一生都将在伤心中度过。只有宽容才能拯救她,只有感恩才能让她从内心的束缚中得到解脱。
网络上曾经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欠我的”和“我感谢你”之间的距离。的确,“你欠我的”让我们心安理得地接收他人的帮助;“我感谢你”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善意,从而产生回报他人的念头。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内心觉悟的距离,这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之间的差距。
如何把“你欠我的”变成“我感谢你”,把在受到帮助后获得成功的归因方式从“内归因”转为“外归因”,这对于现代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唐三藏虽然有才有德,但他不会把自己的成绩归因为“唐王欠他的”,相反地,他对唐王是“感激涕零”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何把他人的帮助进行外部归因,进而激发我们内心的感恩之泉呢?
下面这个“感恩三部曲”肯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回想在自己过往的生命旅程中,有哪些人曾经无私地帮助和关心过自己,而自己虽然一直心怀感恩却终究没能当面说出“谢谢您”这三个字。如果有的话,请为他写一份表达感激的书信,并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通过打电话或者当面拜访的方式,将这封信亲自读给他听。
采用冥想的方式去回忆自己接受他人帮助时的内心感受,之后想象当自己帮助别人时心情会如何。然后将感恩的心情在合适的时机付诸具体的行动,对一位你最想去帮助的人及时伸出援手。
当有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我们有了给予爱的机遇,有了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这种感觉是相当妙不可言的,对助人者而言,这其实是一种无形的“馈赠”。为了让这种“馈赠”般的美好感觉延续下去,我们还需要给别人以助人的机会。所以,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将你想要求助的人约出来,跟他认真地讲一下你遇到的困难,让他也感受到被人求助和需要时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