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龙马是唐僧的意念:要定心,需要意志力的作用

一、要心定,需收意念

唐僧收复“心猿”,被迫抛弃“六贼”之后,紧接着就遭遇了白马被吃,没有坐骑的尴尬局面。

按照我们前面的解读,孙悟空是唐僧的情绪自我,收复“心猿”也就代表唐僧正式踏上了心灵成长之路。突然蹿出的“六贼”表示唐僧六根不净,招致祸乱。“心猿”杀死“六贼”,指的是悟空帮唐僧清理了“六根”,消除外界欲望的侵扰。这看起来无疑是给唐僧吃了一颗定心丸,怎么还会遇到白马被吃呢?

这就要讲到“心猿意马”这个词。“心猿意马”一词的含义源自佛教。“心猿”指躁动散乱的心念如猿猴攀缘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马”则指心神犹如奔马,不停地为外物所牵,向外追逐,故称“意马”。佛法的修行也都是从“心猿意马”上进行调适,直至最终将其彻底制服。

“心猿”和“意马”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就像一对同卵双生子,你生我也生,你灭我也灭。所以要想定心,收服“心猿”之后,紧接着就要收服“意马”。

唐僧收了白龙马,也就相当于收服了自己浮躁不定、不能平静的心,从这个方面来说,白龙马也就是唐僧的意念。骑着白马,就是带着自己的意念上路。

二、意念与意志力

为什么一定要收复意念呢?除了佛教的教义外,心理学家也给出了解释。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是流动的,它是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存在。但如果这种意念是消极的,那对自身的伤害是比较大的。

比如说某人相信自己没多大能力,那么他就会觉得领导交代的任务很难完成,甚至不能完成,结果他就真的完成不了。但如果这种意念是积极的,他相信自己有能力,他就会排除万难,想方设法地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这种积极的意念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形成一种意志力,即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所以,对于一个思想太活跃、容易想东想西的人来说,他必须要对自身的意念加以约束,树立持久的意志力。

三、驾驭意马,还得靠缰绳

意念本身太过强大,驾驭不了怎么办?唐僧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凡人,但白龙马可是龙三太子,虽说被贬,但还是有法力的。让唐僧去驾驭白龙马,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我们知道,孙悟空归顺唐僧后,根本就不怎么听唐僧的话,无奈因为紧箍咒的压制,这一路才服服帖帖。小白龙和孙悟空可是一路“货色”,他会心甘情愿地驮唐僧去取经吗?

有了悟空这个前车之鉴,观音这次早就备好了紫丝缰绳,顺道还赠送了一条虎筋马鞭。要说这紫丝缰绳,可是大有来头,蜘蛛精就曾用它把猪八戒捆得老老实实,并且这绳套在身上后挣扎不得,越挣扎束得越紧。这虎筋鞭打一下,更是痛彻心骨,平常人挨个十几下命可就没了。

四、意马+缰绳=意志力

白龙马是意念的化身,缰绳是驾驭意念的力量,即正确的方向。每当意念不听话,唐僧想朝西、意马就向东时,只要唐僧一用缰绳,这意马就乖乖跟着唐僧的意志走了,所以,缰绳就可以看作是意马的方向灯。缰绳一抽,就说明意马的方向错了,或没按照主人的想法前进,意马需要改进;缰绳不抽,就说明现在方向对了。所以白龙马和缰绳的组合就是“意念+方向”,也就是意志力的组合。

我们知道,取经之路艰难无比,危险重重,容不得半点掉以轻心、三心二意。唐僧作为团队的领路人,他是否意志坚定,更是直接决定着取经大业能否顺利完成。所以,观音把缰绳交给了唐僧,实际上也是给唐僧打预防针。唐僧没有任何犹豫就接过缰绳,这既表明了他内心的坚定,也是向菩萨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五、意马本分,元神就坚定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是唐僧的四个徒弟,也是唐僧的四种子人格。

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孙悟空和猪八戒,一则是因为“情绪”和“本能”是隐藏不住的,肉眼轻而易举就能捕捉到;二是因为“情绪”和“本能”是不能忽视的,这是人性中存在的基因,我们无法抹去;还有一点,就是“情绪”和“本能”实在是太难掌控了,他们总是那么不服管教,随性为之。

相比较之下,“意念”和“痴念”就显得不那么“活跃”。唐僧对取经本就是诚心往之,就算偶尔有点小动摇,也会立马改正过来。所以,沙僧的篇幅很少,白龙马更是被直接忽视了。但作者对意马的忽视,也表明了唐僧那颗有所躁动的心渐渐趋于平静,从此再没有波澜起伏。

六、这个社会缺少意志力

其实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缺少意志力,他们做事时总感觉有点心神不定、浮躁不安,尤其是年轻人。2018年8月,“‘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有关调查显示,“70后”“80后”“90后”第一份工作平均任职时间分别为4年、3年半和19个月,“95后”刷新数据,平均7个月就选择辞职!于是“95后”又被贴上标签——“最爱辞职的一代人”。

为什么在这些职场新生代中,一言不合就离职的案例越来越多,他们说走就走的背后推手究竟是什么?

“工作不是我当初想的样子,没有发展空间”“工资太低了,不够养活自己”“离家太远了,就辞了”“工作要求高,压力大”……这些一个又一个的理由似乎也证明,“95后”的离职其实是逼不得已的。

这虽说与年轻人的自我判断与追求分不开,但与社会整体的浮躁风气也是有关联的。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有多重动机,且追求与欲望永无止境。其实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只要有了需求,人类就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社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满足,才造就了我们浮躁的心态。想要的太多,得到的却太少。如何快速地满足需求,是现在很多人比较关注的。

正如某些网络媒体引导的那样:“如何快速取得成功”“马云告诉你,一定要做三件事”“青春期儿童叛逆,妈妈不看后悔一辈子”“男友表现出这三种行为,一定是心里有别人了”……这样的短文真是数不胜数。可这样的“标题党”总能吸引上万的访问量,背后都是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理在作祟。

七、贪婪的心迷失了方向

“投资69800元,三年就能挣1040万元……钱换钱,利滚利,发展下线挣大钱……”难道天上真的能掉馅饼?

没错,聪明的你可能一看到类似的话语,就知道这是令人痛恶的“传销”。但是,无论怎么讲解劝说,有些人还是对“传销”执迷不悟。他们认为传销就是致富的方法,甚至还把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拉了进来……

来自安徽的陶先生就因传销而深受折磨。加入传销的人不是他,而是他的妻子。陶先生屡次规劝妻子,不要上当受骗,但是妻子“中毒”太深,还把弟弟、弟媳、大姨子、妹妹也叫了进来……最后,妻子嫌弃陶先生不支持她的事业,不仅拒绝接听老公电话,还把他的微信拉进了黑名单。

陶先生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十几万元全被妻子投进了传销组织。老丈人得了癌症,次年三月份便去世,妻子看都没看一眼,现在丈母娘也生着病,妻子还是不管不问……

传销让人丧失理智,变成被金钱支配的傀儡。可为什么还是有人接二连三地相信它呢?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愿意本本分分地工作过日子呢?背后的原因是人的欲望无法被满足,总是相信“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

八、定心需要方法

小白龙从桀骜不驯渐渐变得本分,唐三藏从担心害怕到勇往直前,这无不是戒躁定心和坚定意志力的过程。年轻人的“离职热”“剑走偏锋盼富热”又何尝不是内心浮躁的体现。那我们怎样才能定心,树立意志力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三种做法:

1.树立正确的方向,给自己的内心一个恰当的定位

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可以追求的,什么是必须抛弃的。有方向才能有出路、才能有方法。黑暗中的打拼只能是一场空。

2.突出敬业精神

一个行业、一门专业或技术必定要持续多年才能有成果,一蹴而就必定是不稳定的。目前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潮流,然而大流动带来人心动荡,其效益和损失的比例关系到底怎样,是值得推敲和商榷的。身处其中,更应该克服盲目与浮躁,踏实工作,理性抉择。

3.克服从众心理

在一个迅速转型的社会中,人们由于对社会发展以及诸多社会现象“心中无底”,难以决断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会“随大流”。而社会“热点”会使这些人越聚越多,成为社会的一种思潮或“潮流”,使具有从众心理的人更加心安理得。因此,如何克服归因的社会从众心理,是遏制社会浮躁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关键是要独立冷静地思考分析,认真考虑社会、团体和个体的长远发展目标与要求。 TBv/wPdCMBm9sOP5i+nX2xt8a31vASrAbxlGGu2M/D53Is0PN4QcvU3wLpZcOJ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