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ory6
文化与家庭之战

在目前这个育儿焦虑的时代,各种理论似乎都将矛头指向了家长,觉得父母应该为孩子的问题负全责,“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有问题应当找原件的问题,而不是在复印件身上去纠结。”“原生家庭害人一生。”“家为什么会伤人?”大家习惯将原生家庭钉在耻辱架上,尽情批判。我们并无意讨论目前流行观念的是非对错,只是想从另一个视角讨论家庭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每个人在其中的无奈和挣扎。

家庭由人组成,而是人就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当今我们面对的年代,又是变革最激烈的时代,原本我们以为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文化观念,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难以跨越的状态,大约不再是“沟”,而是“大江大河”,甚至“大海”。身处这样巨大差异的斗争中,当今青少年更彷徨、焦虑。

我们习惯以道德的指标来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标定哪些正常哪些不正常。开朗活泼即为正常,抑郁内向即为不正常;积极向上即为正常,消极逃避即为不正常;不拘小节即为正常,敏感细腻即是不正常……甚至在很多评价体系中,有情绪问题,不按大众期待的方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就被称为不正常。很少人询问这种“不正常”背后的原因,我们期望通过一遍遍去指责、去教育,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却忘记,关于心理和家庭的问题,本就不是简单的对错是非题,背后深刻的影响因素,超乎我们的想象。

比如,文化的影响。

鼓励特立独行,张扬个性,每个人都希望独一无二,渐渐便忽略无形力量的影响,这就是文化。什么是家庭?家庭的相处方式应该是怎样的?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如何在家庭中解决问题和矛盾?凡此种种,我们以为是按照个人的意愿在处理,其实背后都有鲜明的文化烙印。

文化观念不同所引发的冲突,在家庭中,随时可以演变为一场战争。

我选择一个潮汕家庭的案例来分析阐述家庭与文化的相关问题。在中国的广东,潮汕地区千百年来靠海而居,也靠海养活世代子孙,后又散落到各地经商,但每到一地,潮汕人都非常团结,完整地保留着很多文化传统。我所见过的潮汕家庭,都有鲜明的特点,而处在潮汕家庭中的青少年,也面临更直接而激烈的冲突,从中可以更清晰地窥见文化与家庭间的紧密联系。

这个女孩求助我们的主要原因是常见的厌学问题,目前上高二。这个孩子刚升入初中的时候,开始没有理由地变得不开心,但是对自己喜欢的事情还保持着兴趣,主要表现是睡得比较晚,早醒,白天听课注意力差,类似轻微的抑郁症状,但尚在能自我调节的范围内。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偶有波动,都能自我激励,维持在班级前十名。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自我调节能力尚可的孩子。转折出现在上初二的时候,随着科目的增加,学业难度加深,学习压力也加重,她开始抱怨学校作业太多,对老师有诸多不满,每天上学前都万分挣扎,做作业也很难集中注意力,经常写作业写到很晚。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出的问题逐渐增多,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无法回答,就觉得老师是故意针对自己,当众让自己出丑。不断跟家里人表达说父母更偏爱弟弟,说不管自己跟弟弟发生什么冲突,都要求自己要让着弟弟。后因为在学校跑步拉伤了腿,被同学取笑,便不愿再上体育课,心情抑郁加重。

新学期开学,她便坚决地跟家里人讲,认为学校的学习没意思,完成了初中、高中的教育,上了大学,到时候也还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不要上学了,我要自己在家自学,看我喜欢看的书,去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们谁也不要逼我去学校学习了。”有理有据,而且她当真在家里认真研读四大名著,经常挑灯夜读,只要有人劝她上学,立刻摆出各种理论驳斥对方,引经据典,让对方哑口无言,父母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完全说不过她。但她的情绪问题仍然明显,大部分时间是不开心的,晚睡早起,睡眠时间很少,完全不出门,在家里时有发脾气的状况。言语激动时甚至有想死的言语。

女孩在第一次跟我见面时,非常神秘地一进治疗室就压低声音问:“我谈的这些不会被我爸爸妈妈知道吧?”跟她解释了我们的咨询设置之后,她也并没有反复确认,便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我几乎没有插话的余地,只有点头的份。她觉得除了睡眠问题,她其他方面都挺好的,但也承认自己之前为了不去上学,确实在家里有过一些过激的表现,比如威胁家人说你们让我上学我就去跳楼,在学校心情不好时也有过用刀割手的情况。她很坦白,所有这些方式,都只是为了不让家人勉强自己去上学,她反复强调:“我没有病,没有问题,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应对。”

但她并没有收口的意思,她很认真地表达自己,控诉自己的小学老师。她小学成绩很好,但不是那种特别听话的孩子,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有时会过度活跃,让老师下不了台。班主任年纪较大,要求严格,且比较传统,觉得女孩子就应该有女孩子的样子,应该矜持、守规矩、听话,因此总是不断提点她要改正、要注意,甚至有时会当众批评她。但她完全不认同老师这一套规矩,觉得那是守旧古板,因此依然我行我素。这个老师说自己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中都没有遇到过这么不听劝的学生,彻底被激怒,觉得此学生无可救药,进而要求全班同学都不要跟她做朋友,当着全班的面将她批得体无完肤,她一个人躲在厕所哭了一整天,没有同学敢去安慰她。之后的几年,她便一直独来独往,一直没有朋友,完全靠自己硬撑过来。幸运的是,她的成绩一直很好,她的支撑还在,她觉得生活还算过得去。我问她:“你家里人知道这些吗?”她没有半刻停顿,便说:“不知道。我没有想过告诉他们。”这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一个小学生遇到这么大的事情,持续那么长时间的被孤立经历,居然可以做到让父母完全不知情,其中必有不寻常的地方。她也不掩饰,云淡风轻地解释:“我觉得我不管跟父母说什么事情,父母都会说是我自己的原因,让我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自己想办法去面对。”说完之后,她低了头,脸上有些许失落,但很快就消失了,继续积极地跟我交谈:“上初中之后我就交到了朋友,我觉得初中其实过得比小学要开心。我只是觉得老师讲课讲得太慢了,知识也很浅,很多东西我都会,上课实在没意思,纯粹浪费时间。所以我不想上学,想去研究人骨头,去做考古。”她眼中满含憧憬:“我觉得我看书也可以做到,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而不是浪费时间去学那些没意义的东西。”很有道理的话,无法反驳。我只是好奇,若是这样,她应该每天动力十足、心情舒畅才对,而不是现在这样焦虑烦躁。

这是很多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典型的表达方式,她不会告诉你她在学校遇到了多大的压力,那对她而言是无法讲出口的部分,换个说法,也就是他们无法面对和接受的部分。学校没意思,在学校学不到东西,便是她的保护膜,不能在这个时候去强硬地戳穿她的保护膜,只能等待,等到她觉得足够安全,足够信任你的时候,再去触碰她内心的脆弱。

出乎意料的是,在坐在家庭治疗室中之后,她毫不犹豫地撕掉了自己的保护膜。在我面前时,她是一个自在、自信、侃侃而谈的女孩,但面对父母,她在那一个半小时的治疗时间中,全程哭泣,情绪处于崩溃的状态。当然,这并不是常态,这是她第一次在父母面前哭。她的父母终于听到了她压抑了十几年的委屈。

她开场时做了总结:“爸爸妈妈从小到大都一直在否定我,不管我怎么做,爸爸妈妈都不满意,得到的回应永远是这不好那不好。”接着她就展开举例论证:她明明在房间里面好好地看着书,妈妈会突然进来,训斥一通:“你看你,把桌子搞得这么乱,床搞得这么乱,还不收拾一下!”她就不得不收拾,因为不收拾她妈妈可能会站在原地数落她一个小时。她很无奈,只要一点小事妈妈就会非常激动,就会骂她和弟弟。说着,她哭得更加伤心,控诉家里所有人都重男轻女,所有人都偏心弟弟,不管自己做得多好,家里人都看不到,都只关心弟弟。她眼中的弟弟就是一个恶魔,说弟弟就是一个“绿茶婊”,动不动就撒娇,动不动就哭,动不动就跟父母告状,自己就会被教训,也经常被冤枉。她想解释,但是没有人听她说到底事情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只是叫自己要让着弟弟,要听话。她很多时候只能自己心里委屈,也没办法说,因为说出来没人听,渐渐也就不愿再说,将所有不满都压抑在心里。她平静了一点之后说:“妈妈经常让我来教弟弟做作业或者让我帮弟弟完成手工什么的,我很讨厌做这些事情,他又不是没有手,为什么要我来做!”说着又哭起来。她对弟弟评价非常低,说弟弟什么都不会做,怎么教都教不会,老师教他他也不会,她觉得弟弟就是笨。

妈妈对于她的描述非常惊讶,在她看来让姐姐教弟弟是很自然的事情,女儿成绩好,弟弟也喜欢姐姐教,觉得姐姐讲得更清楚。妈妈在出嫁前也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基本都是她带大的,所以她无法理解女儿的委屈,带弟弟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加之,以前她让女儿教,女儿都会教,还很耐心地给弟弟讲,妈妈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她乐意去帮弟弟,一直很欣慰,觉得女儿很懂事。听到妈妈的表达后,她更加愤怒,不断重复一句话:“我回去一定要把弟弟的作业本全部撕掉,全部撕掉,撕掉之后再烧掉!让他被老师骂,我再也不要教他做作业!”反复说了数次之后她还是觉得不解气,于是接着说:“我恨不得把他塞回妈妈的肚子里去,这样子就不用烦了,他就是个害人精!”爸爸妈妈看着她一直摇头,很无奈地面面相觑。这对父母在家里都是老大,他们都是把弟弟妹妹当成孩子一样来照顾,妈妈嫁到爸爸家的时候,作为大嫂,还将爸爸的弟弟一手带大,按照妈妈的话说:“我对我小叔子的照顾真的算得上是无微不至,连葡萄都是剥好再给他吃的。”他们也按照这样的观点来教自己的孩子:“要让着弟弟,要照顾弟弟。”这明明是顺应大道的教导,合情合理的要求,怎么到女儿那里,就变成了天大的委屈呢?

父母再三表述,一直觉得女儿非常乖、非常听话,完全不需要家人担心,反复澄清他们对两个小孩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比较偏心弟弟,只是觉得当姐姐的原本就应该多照顾弟弟、多帮助弟弟。简单总结就是:照顾弟弟是天职,并非家人强加的任务。所以,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弟弟还小,很多东西不懂,你要让着弟弟,要有做姐姐的样子。”但是还小的弟弟,却是个聪明的宝宝,很懂得利用家人的心理,会抓住机会就跟父母告状:“姐姐又欺负我!”接着就是委屈的哭泣,因此,父母从来不会仔细询问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也不会让姐弟俩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自然地将姐姐数落一顿,再安抚弟弟一番,以此终结冲突。父母承认自己确实是这样做的,但在他们眼中,这并不是偏心,只是对不同的孩子要求不同,作为姐姐就要承受更多。当然,我们的小来访者并不这样想,她仍恨恨地说:“我回去要把他的作业本全部撕掉!”父母对于她的这个说法,没有回应,想劝不敢劝。

再次回来的时候,这个孩子的情绪明显好转,爸爸妈妈很满意,觉得情绪发泄了果然好很多。我当时问她:“你回去有没有撕你弟弟的本子?”她噘着嘴,不满意地说:“我想撕,但是爸妈不断劝我,劝得我很烦,最后还是没有撕成……”妈妈微笑地看着她,慈爱里透出“我女儿还是很懂事”的表情,她转过头,不看母亲的脸。父母继续说着她的进步:现在在家里不会像之前一样经常发脾气,也没有再威胁父母,愿意跟爸爸交流,并且还商量好了上学的时间。他们兴高采烈地表达着,憧憬着她恢复到之前的状态,重回学校,继续如之前一样做他们的乖女儿。我不置可否,直觉让我觉得转变太快,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短暂的一片祥和之后,她谈到了更多小学老师的事情,除了老师对她的强烈不满,让全班同学疏远她,她还说到父母在其中的参与,对她造成的间接伤害。有一次因为她成绩下降,妈妈就打电话去问老师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结果,她老师就把她叫到办公室骂了一顿,她被骂哭了。她说:“我曾经因为这个事情告诉过父母很多次,我在学校被老师这样对待,我想让爸妈帮我主持公道。”爸爸妈妈都嫌麻烦,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复告诉她:“你做好自己就好了,不要去管老师怎么对待你,更不要再做事得罪老师了,她慢慢看到你表现好,就会改变对你的态度。我们做好自己最重要。”她咬牙切齿地重复父母当时的话,情绪仍然激动,她说:“爸妈总想着怕麻烦、怕惹事,但我在那个时候是最需要支持、最需要帮助的,父母却没有支持我。”

爸爸妈妈再次表达说他们并不知道事情这么严重,他们以为老师可能只是对孩子严厉一点而已,完全没想到对她的伤害这么大。他们以为只要孩子收敛一点,改正一下自己,事情很快就会过去。但对于孩子而言,本来就很少跟父母表达内心想法的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犹犹豫豫地说出来,不但没有得到支持和安慰,还被父母教育凡事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让她无比失望与无助。并非教育孩子反思自己是错的,只是在孩子一开始跟父母求助的时刻,接收到的是教育的话,她的感受就完全被忽略了,情绪没有被理解、被接纳、被支持,此后,她便逐渐关上了心门,压抑情绪,很少对父母吐露真实的想法,长时间孤立无援,内心压抑。

父母对于孩子被欺负、受委屈的回应大多是:“你做好自己就行了,不用管别人。”“你想一想你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甚至有的父母会说:“班上那么多人,你想想为什么人家只针对你一个人,是不是你自身有问题?”孩子的情绪在这样的回应中被完全堵回去,过多的内疚与自责也被积淀下来。

凡事常思己过,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错吗?不是错,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对情绪的压抑。

后来的情况证实了我们的担忧,她回学校之后待了两天,因为休学一个多月,她所在的又是重点班,回校后大部分课程都跟不上,情绪再次出现波动。后来无法坚持上学,继续待在家里,对父母的不满又相继爆发,控诉妈妈一定要让她干这干那,自己看书也说自己,看手机也说自己,反正只要不去上学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说着她再次哭起来,我没有安慰她,只是鼓励她继续表达。她继续控诉妈妈:“从小到大不管我做什么都不对,特别是没考好的时候,妈妈的脸色就会特别难看。虽然她表面什么都没说,只是黑着脸,不断叹气,也不理我,但那种感觉比打我骂我还难受。”

这是我在临床中处理厌学的案例以及由学习压力导致问题的孩子经常碰到的情况。近年来,父母对于打骂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已经形成比较广泛的共识,家长认识到孩子成绩不好,打骂可能会对他们造成心理伤害,坚决不能打骂。很多家长于是就忍着,不说了,也不骂了,但是心里还是憋着一口气,觉得孩子不争气,不努力。怎么办?情绪不从嘴巴表达,却在眼睛里流露出来,脸上已经写明了一切,失望、愤怒、哀伤,这是忍不住的。于是脸色自然难看,担心自己控制不住情绪,也不敢多跟孩子接触,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就像面对一个定时炸弹,忐忑不安,只要一考不好,就会感觉如大难临头一般,煎熬异常。

如同我们故事中这个小女孩,在这样的时刻,没有人可以保护她,她的爸爸基本上从小就不管她,也不管弟弟。他不是没有空管,爸爸负责照看自家的店铺,孩子发生的所有事情他都大略知道,但他觉得那是妻子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潮汕家庭,承袭家族事业,成员分工明确,男人负责赚钱养家,空闲时约三五知己放松一下,至于带小孩,那是女人的事,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很多时候,爸爸在店铺里也能听到妈妈在楼上的打骂声,心里也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好,但是他当时什么都没有做,听得受不了了,就干脆出去。此前,她答应去上学,父母再三跟她保证说没关系,不管考多少分我们都能接受,只要你健康、开心,成绩不重要,我们不在意。于是我问她:“你相信吗?”“不相信,他们不可能不在意我的成绩。”她说。爸妈很无奈地望着我苦笑,试图解释,但孩子似乎没有想听的意思,无力地靠在椅背上,自言自语地说:“如果读书不用考试就好了,就不用在意成绩,就能安心地去上学。”

爸爸开始谈到自己对于妻子的不满:“她脾气很多变,又很焦虑,追求完美,看什么事情都看到不好的一面,都只能看到缺点,对我也是这样。”看了看妻子的脸色,他鼓起勇气继续说:“我跟她说话也是,我说什么她都否定我,我就干脆不跟她交流了。”长久以来,夫妻在空闲时间大都是各自玩手机,没有过多的交流。爸爸回避交流,妈妈心里堵得慌怎么办?心里有焦虑怎么办?无处释放,儿子还太小,面对娘家人又开不了口,就只能去找我们的小来访者说。她也觉得妈妈过得很辛苦,觉得妈妈很信任她,所以会安静地听她讲,会努力去安慰她。当然,大部分时候安慰的效果一般,妈妈还是愁眉不展,但是她依然要坚持去做这件事,对此她有种无法抗拒的使命感。

然而,她说她现在不想再做这件事,觉得之前她一直在做这个工作很辛苦,不想再坚持。我开她玩笑说:“对呀,这本来是你爸爸的工作,又没有工资,你还抢来做?”她辩解:“我没有抢啊,是爸爸不做,你以为我想做啊?”妈妈立刻明白过来,对孩子表达内心的愧疚:“之前没想到让孩子来安慰我对她可能是负担,只是我在家里没人可以说话,每次我跟她说她都安静地听,慢慢就习惯跟她说了。”我看着小来访者说:“你妈妈应该好好感谢你才对。”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想要她的感谢,只要她以后不要再烦我就行。”长久以来,在这个家庭维持稳定的过程中,这个孩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终于有一天她撑不住了,平衡被打破,到了必须面对的时候。这一对夫妻恋爱了七年才结婚,彼此有很深的感情,真正进入婚姻生活后,生儿育女,柴米油盐,婆媳关系、妯娌关系、亲子关系,生活的压力下,他们却没找到合适的应对方式。现在,老公会逃避妻子,指责妻子性格不好,总是很焦虑,太追求完美,但是很少给她支持;妻子对于丈夫的信任也日渐减少,慢慢放弃向丈夫寻求支持和安慰。

但家庭仍需要继续运转下去,妈妈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忠诚的孩子就在此时义无反顾地填了上去。

治疗结束回家之后,夫妻俩找孩子谈了很久,妈妈反思自己,之前自己确实情绪很不稳定,很多情绪都发泄到了小孩的身上。爸爸说:“其实我们是有很深的感情基础的,是自由恋爱。婚后觉得她对我期待很高,总是挑剔我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好,慢慢我就不愿跟她交流了。我之前很少管小孩的事情,就是觉得一管就会有冲突,我也知道妻子经常打骂小孩,但是没想到影响那么大。”妈妈接着说:“其实我从小在家里就是大姐,有一个弟弟,所以我已经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是由自己来做,自己来安排。但是到了婆家之后,我感觉公公婆婆觉得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这让我很难接受。”她有很多委屈压在心里:“我怀孕的时候,还要自己挺着肚子做家务,累得腰酸背痛,也没有人体谅我。但是我弟媳怀孕时全家人就把她当宝贝,什么都不用干。”

妈妈反复地强调自己带两个孩子的时候:“我很焦虑,担心自己带不好。我努力做到最好,但全家人还是责怪我……”这是一个传统的大家庭,爷爷奶奶,小叔子、弟媳和孩子,以及他们一家四口,整个一大家族的人住在一起。对于妈妈而言,她是生活在全家人的监督之下,如果她的两个小孩她教不好,整个家族都会指责她,说她没有做好,小看她。怎么体现孩子教得好?最直观的就是成绩。她在内心里告诉自己一千遍不要太在意小孩的成绩,却还是有一万个声音告诉她,成绩很重要,要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成绩好的孩子。焦虑得没办法自控的时候,她也尝试去找老公商量,跟老公倾诉,老公显然觉得这是她自寻烦恼,没有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更别提同理她的情绪。无法,她只能转而去跟孩子倾诉。

她满腹的委屈,满腹的压抑,加上充斥全身每个细胞的焦虑,悉数倾倒在孩子身上。孩子自身难保的时候,又如何能去承载妈妈的这些沉重的情绪呢?

原来妈妈对于自己作为姐姐要照顾全家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委屈的,只是她完全压抑了这部分委屈。她不敢表达,也不能表达。不被公平对待的委屈和愤怒,不能光明正大地被展现,某些时候甚至被完全遗忘,就像他们教导自己的孩子时所采用的方式: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问她:“你老公一般会怎么回应你呢?”她说:“这才是最打击我的,我跟他说我的委屈,他总是让我去体谅老人家,不要总是抱怨。他总是站在他父母那边去帮他们说话,不会体谅我的感受。”这时候小女孩跳出来,愤愤不平地说:“我爸爸就是爷爷奶奶那边的,不是我们这个家这边的。”爸爸赶紧辩解:“我没有责怪我老婆的意思,我只是表达我真实的想法。我从小到大都是非常孝顺的,为老人家去着想,站在他们那边去帮他们说话,这是我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情。我知道从小到大父母都比较疼弟弟,但我觉得这是应该的,弟弟小,应该被多照顾一些,我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接着,他看着妻子,真诚地说:“我们努力去付出,老人家总有一天是能够看到的,没什么委屈的。”我相信这是爸爸发自内心的表达,其中包含着他的家庭观念、长幼尊卑观念、孝顺的观念,他都坚定不移地一一遵守,从不抱怨,也不委屈。当然,他也很难理解妻子和女儿的委屈,尽力做到父母满意是他的本分,至于其他的,他也无能为力。

他毫不怀疑地践行着传统家族观念,已经感受不到自我被压抑所带来的情绪了。从这个层面上讲,爸爸应该是全家人中“修炼”得最好的人,他已经感觉不到压抑,“欣然”接受现状,他坚信“付出”总会被看到,不急不躁,耐心等待。他们的女儿在此方面的“修为”显然要差些,她接受现代教育,经历着家庭文化与新观念的强烈冲突,迷茫而困惑,无法说服自己去忍耐,在这种内耗中精疲力竭。妻子介于两者之间,她能运用强大的“内力”将委屈长时间压住,当然,一旦爆发出来,杀伤力也是巨大的,很容易伤及无辜。

看清这些状况,接受这些状况,去正视与调整,孩子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这个家庭再次回来时,情况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一次在讨论回去上学的问题时她不像之前那么忐忑,能坦然表达出“学还是要去上的”。她还说到家人给她买了仓鼠,自己很喜欢,有时候还会开玩笑,跟爸爸妈妈要“宠物饲养费”。她能够去表达自己的要求了,用她爸爸妈妈的话说就是,“觉得女儿跟我们亲近了很多”。父母还开玩笑说:“以前觉得女儿像一个男孩子,现在稍微像女孩子一点,会撒娇了。”她以前从来不撒娇,觉得撒娇是“绿茶婊”做的事情,因此,她也讨厌弟弟总是撒娇。这个女孩子,无论性格还是说话方式,都透着男性的特质,她也很少表达自己脆弱的一面。在女孩子的身份认同上,她存在着一些纠结,她期望自己像男孩子一样强大,什么事情都自己处理,不撒娇,不哭,对于自己的女性特征,她带着排斥。我们无从推测这是否跟家庭的重男轻女相关,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父母对她的情绪和脆弱展现出接纳的时候,她能够更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去向父母寻求支持和关注。

关于夫妻相处的部分,妈妈会说:“其实我从始至终都不是说觉得照顾家庭不应该,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老公不帮忙,我都觉得没什么。我所有的抱怨也不是为了这个,我只是希望公婆和老公不要觉得所有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能够看到我的付出。”我说:“你要的其实很简单。”妈妈激动地接过话来:“对呀,我要的其实很简单,只要老公能体会我的辛苦,在言语上有一些安慰,能够明白我的不容易,就够了。”老公倒是很认真地说:“之前确实忽略了这个部分的表达的重要性,我父母的家庭都是这样经营的,习以为常之后,就会觉得理所当然,没什么好说的。之前我太太找我说对我父母的意见时,我就把这些当成了抱怨,我觉得我妻子是在让我站在我父母的对立面。这是我做不到的,所以我想逃离,回避。”于是我说:“看来你们要感谢孩子这次出状况,让你们有机会把心里的想法都表达出来。”大家都笑起来,一扫初始到来时压抑焦虑的气氛。

我不能说这个家庭最后达到了我们理想的家庭模样,但至少他们心里不那么憋屈了。特别是这个妈妈,她觉得至少老公能够理解她的不容易,看到她的付出,心里的委屈也会少一些。孩子回去上学后一直都挺顺利的,没有再出现过激的情绪状况,没有那么害怕考试。当然,我也清楚他们的相处模式不会有大的变化,他们很难完全变成年轻人崇尚的新式家庭的模样,每个人都活出自己的精彩。妈妈还是为家庭操劳,为孩子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时间,为了做一个好妈妈而奋斗。爸爸依然努力挣钱,为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而奔波。更或许,他们还是会对弟弟多少有些偏心,但变化总会发生:这个女孩子的感受能够表达,能够被家人看到;妻子的辛苦能够被丈夫理解和支持;丈夫会明白家庭中每个人都是需要他的,期待他能够回归,站在他们身边。对于深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的他们,这些改变已经足够消弭大部分内心的冲突,能让他们较好地生活下去。而这个小女孩呢?大约她期待的家庭会有另一番模样,那将由她未来去争取和创造。

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的传统家庭有一个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从基层来讲,是一个乡土社会,这样的社会中的家庭结构,也难以避免地染上乡土的特点。以土地为媒介组建家庭,扩建邻里关系、社会关系,那必然就是安土重迁的,因为土地是搬不走的,而人必须与土地相依存,才能正常地生存。在这样的前提下,不同辈分的家庭成员之间,同一个家族的小家庭之间,甚至长时间在同一地域生活的邻里之间,都无法避免地需要交流。由此产生一系列的伦理道德规范,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文化传统,要求全员遵守这样的传统,由此家庭的正常秩序得以维护,家族得以延续。在前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窥见大部分中国家庭的文化观念: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长幼尊卑观念、家族荣辱观念……这些依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而且案例中的父母,对这样的家族文化是发自内心地认同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也维持着这个家庭的平衡。之所以平衡会被打破,是因为这个家庭中有一个成员对这样的文化产生了怀疑,发自内心地不认同,却又被要求按照文化传统去生活。无法自我消化的巨大内心冲突,让这个孩子最终爆发。

现今时代,是我们的传统家庭文化受到激烈挑战的时代,网络的发达,文化融合的加强,使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抉择。另一方面,自我意识的充分觉醒,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使得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传统的家庭文化愈加不认同。当然,因为他们还需要在传统的家庭中生存,父母不可避免地按照他们传统的观念去要求自己的孩子,青少年便面临着遵从会委屈,不遵从会内疚的冲突,而且这样的冲突,激烈过以往任何一代。

心理疾病的本质是无法自我处理的冲突,家庭文化冲突的处理,需不同代际的人共同努力。家庭中的文化冲突会涉及三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这种冲突,心理学叫代际冲突。家庭中的代际冲突常牵涉到三代人,这三代人的冲突当中,谁最先受不了?最先受不了的通常是孩子。所以孩子就会出现心理疾病的症状,这其实就是在冲突过程当中的一个表现。家庭文化冲突是一个动力系统,每个家庭成员好比一个发条,大家都在一直拧发条,越拧越紧,承受能力不好的那个发条,就会最先坏掉。而这个最先坏掉的发条,一般是孩子。孩子这个个体,是整个系统里面文化冲突的核心。

比如说在这个案例当中,妈妈是不是文化动力的冲突者?也是,可是她还保持着一部分传统文化里边的忍受宽容,就是说她对于辛苦和压力的忍耐性要更强一些。但孩子不一样,孩子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心理的容量相对较小,尚处于一个没有足够的忍耐力的阶段。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意忍,我为什么要忍?孩子接受的更多的是现代西化的教育,他们更遵从自我意愿,因此,他们不想“忍”。于是小孩最后就成了率先“起义”的人,是被动也是主动。所以文化冲突明显的社会变迁背景下,小孩的心理疾病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文化冲突当中显现出来的。孩子的心理疾病是一种表达,一种手段。

文化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价值观。约定俗成是谁约的?是所有的群体约定的,谁突破了这个约定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当今家庭中,几代人的观念正在发生激烈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我们的孩子充当了排头兵,当然不是他们愿意当排头兵,他们首先是受害者,妈妈受不了了,整天念念叨叨,天天过得不开心,于是将小孩当作发泄口,将自己的坏情绪全都压到孩子身上,最后他们就只能病了。

面对冲突,人的本能反应就是尽力为自己找到一个好位置,这是人际互动的本能,要保护自己,站在那个位置可以发号施令,看到所有的人,这样的掌控感会让人更安心。但是,当我们的父母都争抢着找好位置时,甚至有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要来找一个“还不错”的位置,作为弱势群体的孩子就没有位置了,他们会觉得无所适从。长时间无所适从,孩子就病了。

家庭的动力就是如此,好的位置被别人占了,孩子只能委曲求全站在憋屈的角落里,更有甚者找不到位置,每天都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是家里的累赘。这是我经常听到我的来访者说的一句话:“我觉得我不在了,父母应该会生活得更好。”孩子没有位置,或者一直在一个错误的位置,一个给父母添麻烦的位置上,这样的情况,他怎么能舒服地生活下去呢?我们去看这一类家庭的心理疾病,表面看是一个厌学的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情绪的问题、沟通的问题,实际上背后是家庭模式的动力在推动,跟每个人在家庭中的位置直接相关。没有位置的孩子,生存艰难,只能通过“生病”去进行表达。理想的状态是父母客观地看待家庭现状,看到孩子的不易和挣扎,受到教育,做出改变。父母为孩子在家庭中找到一个舒服的位置,将他真正当作家庭的一员去尊重、去合作,而不是当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孩子的自我得以存在,才能谈后面的生存发展,谈情绪上的开心快乐。

我在临床工作当中,就碰到过一个让我百感交集的案例,那是一个得抑郁症的孩子,她表面看起来情绪、行为各方面似乎很正常,也一直坚持学习,但她会有很多无法预料的冲动自杀的想法出现,会不定时地有自己撑不下去了的感觉,也多次有自杀的行动,幸亏被家人阻止,是很严重的抑郁症状。颇为戏剧性的是,这个孩子大概一米六,一百斤,她的身高体重跟她的营养状况都算是良好的,但是她的爸爸妈妈、奶奶、姑姑坚信她生病完全是因为营养不够,并为此积极采取各种行动。全家人一致决定改变家里的饮食结构,每天炖各种各样的汤,打各种各样的营养糊,她说:“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打到一起,看起来怪怪的,而且很难喝。”家人要求她必须每天认认真真地喝,当她不想喝,或觉得太难喝,面露难色的时候,她奶奶就会说:“这个汤我熬了三个小时,我都是为你做的,你不喝那我的心血都白费了。”她就只能闭着眼睛勉强喝下去,或者背着奶奶偷偷倒掉,还要再三侦察,倒在不会被发现的地方。接着,她的姑姑带她来找我做治疗,来的时候就拉着我的手,说:“医生你一定劝劝她,让她多吃一点,她多吃点,病就好了。”我看着她殷切的目光,愣了几秒,找不到合适的回答。我甚至想不出合适的词语去解释情绪问题到底是什么,去跟她说明营养和它没有关系,语言在那一刻变得很无力。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抑郁症是一个与营养、抵抗力等完全不相关的疾病。但面对这样热情、关切的家长,我实在说不出她的观念是错的,与问题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在一些人的观念中,生病了就应该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这是家人表达爱的方式。谁对谁错?都没有错,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相互尊重。对于孩子而言,她需要休息,她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她现在是 24 小时都被人盯着吃饭了没有、长高没有,不病才怪。无独有偶,后来我才知晓,为了她上学,家里买了学区房,因为面积有限,加上奶奶要帮忙照顾她,她从初中开始,就不再有自己的房间,做什么事情都只能在客厅,于是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家人的监督之下。“又在玩手机!”“作业写完了吗?”“练琴了吗?”……她不想回家,却又无处可去。没有自己的物理空间,也没有足够的心理空间。看似拥有凡事为她着想的家人,充满关爱的家庭,她却没有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她痛苦的根源。

如果我们暂时做不到理解,无法完全接受青少年的一些想法,看不惯他们的“亚文化”,至少先做到尊重。做到不以父母的价值观念去压抑、去强行干预,或者去否定他们的一些想法。剪个特立独行的发型是错的,是怪胎;为人际关系烦恼是庸人自扰,应该全副心思放在学习上;要跟成绩好的孩子交朋友,不然会被带坏……诸如此类,我们不说都是错误的观点,至少是不客观、不全面的看法。接受“没有一种观念是完全正确的”,尝试尊重孩子的想法,这就能够极大地减少青少年情绪压抑和内心冲突的产生。当然,后期能够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彼此以诚相待,相互理解,乃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景象,是最理想的状态。 3x8xN182pOKiqQ2sqQof14KJmHDtwSXzi58QpjEyOYdvAVjVnqIvYmk3N5LFxC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