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最常对孩子说的话是什么?要乖,要听话。乖,通常是我们评价一个孩子的最高标准,但是乖孩子,却是我临床治疗工作中的主要工作对象之一。
品学兼优,处处为他人着想,懂礼貌,讲规则,从不反驳父母,是老师的小帮手,父母的决定坚决支持……这样的孩子,常会被冠以“懂事”“听话”“有前途”等标签,是所有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然而“别人家的孩子”,却也有难以言说的悲伤和委屈,需要独自咽下。我们有的时候会接触一些省重点学校的孩子,他们是众人艳羡的对象,但他们自己却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和动力,觉得活得很累,相当一部分人有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
乖小孩,是有代价的。
这个女孩子,是在上初二时,出现了严重的强迫跟抑郁倾向。每天担心学不好怎么办,用很多仪式动作去缓解自己的焦虑,反复洗手,反复检查作业,只要发现一个错别字,就整张撕掉,全部重写。完全看不进去书,上课会被身边人的小小举动所影响,不断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但却不由自主地去注意同学哪怕一个打哈欠的小动作。她的状况不断加重,一度无法正常上学,进而引发更深的自责,不断怪自己为什么做不好,别人都可以正常去上学,为什么自己上不了。自杀的想法随之出现,觉得这样的自己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只会拖累家人,自己死了,父母就不用担心,就能过更好的生活,自己也能解脱了。她经常一个人坐着,毫无预兆地开始流泪。她告诉我说:“我看不到任何希望,我的眼前一片漆黑,我厌恶这样的自己,我不知道该如何坚持下去。”每一次会谈,她基本都是从头哭到尾,某一些时候,我都怀疑自己要被她的抑郁拖下去了,要变得跟她一样绝望。
所有事情的起因都来自一次期末考试的失常发挥,这是她多年读书生涯中少有的一次失误,由此牵扯出所有被埋葬的过往时光。
她从小就是那种特别乖、特别懂事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比大家预想的都要早,大概从幼儿园开始她就是那种乖宝宝了,幼儿园老师开始教大家写字,每天会有一些学习任务。她每天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做作业,非常自觉,完成作业后就看书,做该做的事情。父母有时看不下去,都劝她出去玩,这个才四五岁的孩子说:“我要学习,不能耽误时间,玩是浪费时间。”她从小基本上所有时间都是花在学习、看书上,她在整个交谈中的用语都不太像个初中生,但又莫名让人觉得她将那些道理和知识讲得过于生硬,并不像自己内心所想。她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大人的脸色,大人要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从不会违背大人的意愿,也从不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不提要求。在她父母的记忆里,他们的孩子从来不会像其他小孩一样缠着父母要买这买那。带她去超市,她也只拿一样小东西,无论怎么鼓励,都绝不动手拿第二件。见到大人就打招呼,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但她也不是内向不说话的书呆子,无论跟谁,都能聊得风生水起,活泼、乖巧,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那时候邻居、亲戚朋友都非常羡慕,都来跟她父母取经:“你们怎么把小孩教得这么乖,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我们一下吗?”爸爸妈妈表面客气,内心里自然是骄傲、自足的。
用她父母的话说:“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她最后会有这么严重的情绪问题,要反反复复地休学,这对我们来说就像天塌下来一般。”他们期待着孩子顺利地沿着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读上去,找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孩子在这样的光环之下,更加依赖于学习成绩来形成自我认同,对于外界的夸奖越发受用,她活在一个由外界决定自己价值的世界中。她跟我说:“我从来不讨厌考试,不讨厌应试制度,我希望天天考试,那样我就能经常被表扬。”不错,那时的她,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是“乖孩子”的代表,她也并不觉得做乖孩子很委屈,外界的夸奖不断强化着她内心“乖孩子”的角色,为此她不惜一切代价。
她的自信心是完全建立在学习之上的,而且完全由外界决定,这就注定她的自信会不稳定,在过度自负和自卑之间大幅波动。
她在人际关系上就摔了跤。
小学时因为成绩很好,加之一直是班长,是老师眼中的天之骄子,各种光环围绕,小孩子难免容易膨胀,不知天高地厚起来。她在班上特别张扬,成绩不好的全都看不上,说话基本都是眼睛朝天,管理也较粗暴,因此得罪了一些同学,渐渐开始被同学们排挤。大家像约好了一样,有她到的地方就默默走开,去哪里玩也不叫她,她组织的活动也不去参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从众星捧月到被全班同学排挤,那种落差、无助与彷徨,难以想象,但她没跟任何人说,家人更是一丝端倪都没看出来。她偷偷哭过很多次,但每天白天依然没事一样去上学。在一个孩子混乱而狭小的思维里,这件事情不断被加工发酵。深刻反思,痛定思痛之后,她将全部责任都归结到自己身上:太霸道,太张扬,太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她决定调整到另外一个极端——凡事为别人着想,压抑自己的想法,以让别人开心为前提建立关系。
小学发生被排挤的事情之前,学校一直是她能够放松自己、自由表达的地方,她是发自内心喜欢上学。上幼儿园,大部分孩子都是哭着去的,她从来没哭过,反而天天盼着去上学,讨厌周末的到来。曾经有一次,奶奶去接她放学回家,她抱着学校的柱子哭,不愿回家。家人至今还对这件事情颇多感叹,认定这个孩子天生就是学习的料。小学发生人际关系的问题之后,她在学校开始尽可能压抑自己,小心翼翼地跟同学相处,生怕得罪任何人。学校成了压抑之地。
带着“讨好”心态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成为她一直沿用的与人相处的方式。她要求自己跟全班每个同学都要关系很好,每天像心理医生一样,一直去支持、安慰、倾听同学的声音,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她宁可省出自己的饭钱,牺牲自己的复习时间,也会帮助对方。她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开朗、乐观,做所有人的开心果,不生气,不低落,仿佛永远不会疲倦,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效果显著,她真的跟全班同学都成了朋友,大家都觉得她性格好,学习成绩又好,愿意跟她交往。
长时间上着发条的生活,透支着她的精力和心力,到初二时,问题终于爆发了。她出现很严重的强迫症状。她会因为一道数学题想不起来,而反复去纠结,她的大概思维过程是这样的:我一定要把这道题想出来;我连这道题都做不出来,我还有什么能力;我自己的学习能力已经没有了,我没办法再搞好学习,我没办法上好的学校,我将来怎么办?活着有什么意义?我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样的强迫思维绕成了一个死结,她能因为所有的小事跳进死胡同中,不断自我否定,最终得出“自己不配活着,活着只会浪费空气,拖累父母”的结论。
生病之后,她告诉信任的同学她有抑郁症,每个同学都惊掉下巴,以为她开玩笑:“你要是有抑郁症,那我们所有人都有抑郁症了。”没有人相信,她也维持着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开朗乐观的形象,只要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就永远是笑着的。她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但她绝不在这样的时候去跟同学接触,她宁愿不去学校,也决不让其他人看到自己状态不好的样子。她说:“没有人喜欢看别人哭丧着脸,这会影响别人的情绪。
她的症状发作得很特别,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复发,又会在更短的时间里奇迹般地好转。从极度低落到积极乐观,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突然所有东西都想通了,原本认为暗淡无光的未来、一文不值的自己,都突然光亮起来,她有动力去努力了,要争分夺秒地回学校继续奋斗。她跟我分享的都是心灵鸡汤似的积极观念,她会看很多励志故事,坚信“别人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对于朋友,她不断要求自己再宽容一点,最好能做到像圣人一般,这样就不会有难受的感觉了。她后来跟我说:“并不是我真的好了,我每次复发,家里人都会特别紧张焦虑,不停地问我‘你什么时候才能好,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上学?’我听了,心里很愧疚,就逼自己快点好起来。”我第一次听说还能逼自己好起来的,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好,而是将已经暴露的情绪,重新压抑回去。
她就像不停地在跑无数个马拉松,每一次跑得太累,不能再坚持下去时,她便用生病的方式来短暂休息一下。而每当她停下来休息的时候,身边习惯了她一直奔跑状态的人就会不断询问:“你要休息多久,你什么时候才可以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去奔跑?”听得多了,她也觉得自己休息是不对的。别人都在跑,自己停下来便是颓废、是堕落,于是就给自己拼命打气,拼命加油,再次跑起来。只有跑起来的时候,只有呈现自己最好状态的时候,她内心才是踏实的,身边的家人老师同学都喜欢她,这让她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到底是怎样的家庭,才能养育出如此容不得自己有半点差错,连生病都会愧疚的“乖孩子”呢?
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奶奶一直跟他们一起住。奶奶非常能干,照顾家庭是一把好手,样样都可以被评到“优秀”。打扫卫生,打扫得一尘不染,做饭做得很好吃,洗碗都洗得非常干净,简直无可挑剔,天生的家庭主妇。相比之下,作为这个家庭原本的主妇,妈妈就弱爆了。她不拘小节、大大咧咧,少了母亲的温情;对于家务不甚上心,觉得勉强过得去就可以;照顾孩子也马马虎虎,对于孩子的细腻感受不太理解。奶奶在各方面彻底把妈妈给比了下去,于是妈妈做出了选择——让位,既然奶奶做得好,那就让她去做。你做的饭好吃你去做;你打扫卫生更干净,你就去打扫;你照顾孩子仔细妥当,那就你去照顾……我乐得逍遥。因此,这个女孩子基本上是由奶奶带大的,从小也是跟奶奶一起睡,和奶奶更亲近。
妈妈的角色慢慢被奶奶取代掉,在家庭中逐渐被边缘化了。表面看起来,她是心甘情愿让出位置来的,她也从不与婆婆争执,相安无事地过着平淡的生活。直到她坐在家庭治疗室里她才真正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怒和委屈,她从结婚开始就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庭里面没有地位,丈夫总是指责她,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婆婆虽然嘴上不说,但对她的尊重也很少,总喜欢在她面前显弄才干;对于自己的孩子,她很想参与照顾,但是没人给她机会。不过,她有自己的方式来“偷偷参与”,爸爸教女非常严厉,管教细致,肯德基、麦当劳不能吃,薯片不能吃,冰的不能吃,不能看电视,不能玩手机,不能看杂书……总之,只要他认为不好的,孩子就通通不能碰。妈妈在这些上面是“猪队友”,只要老公不在,她就偷偷去买东西给小孩吃,偷偷给孩子看会电视,孩子也因此跟她稍稍有些亲近。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另一方完全成了坏人,妈妈总是说着“你爸爸不让给你吃”,而不是“这些东西对你身体不好”;而本身,爸爸在她眼中就是脾气暴躁、难以靠近的冰冷形象了。
爸爸年轻时脾气非常暴躁,只要他在家里,全家人大气都不敢出。孩子曾经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证明这一点:女孩有个表哥,平时性格很霸道,基本谁都不怕。有一次来家里玩,不小心弄坏了一个东西,爸爸回来看见后,劈头盖脸地训了他一顿,表哥只能垂着头听,一句都不敢还。之后,表哥再也没有去过她家,现在已经成年读大学了,还记得当时的事情,还会声音怯怯地跟女孩说:“你爸爸真的很凶,我真的很怕他,我现在看到他都怕。”表哥可以因为怕爸爸便不来,女孩小的时候却每天都要面对这样一个爸爸,又不知她该如何应对。
爸爸当时的工作是城管,那时候的工商管理并不规范,商贩们也不服管理,用他的话说:“我那是冒着生命危险去上班,随时都可能挨打挨骂,而且工资又低,家庭经济压力又大。”我问他老婆:“你知道你老公当时的情况吗?”她摇摇头:“不知道,他什么都没说过,今天我是第一次听他说。”家人一无所知,只知道他太容易发脾气了,于是躲着他,远着他。他说:“连我自己也说不清,只知道心里总是憋得慌,一点点小事就想发火。”一般家庭中,最顺理成章的发泄对象便是孩子,孩子总会有做得不完美的时候,孩子弱小不敢反抗,孩子不会因为你发火就离家出走,因此,在长达几年的时间中,孩子长期处于爸爸的吼叫和愤怒教育中。
“爸爸教育你的时候有人帮你说话吗?”她摇摇头。只要爸爸一发脾气,家人里连话都不敢说,更别提帮小女孩说话。爸爸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最权威,最有话语权,家人不敢轻易反对他,奶奶稍微劝过几次,也连带被骂了一顿,自此之后,便无人敢管。爸爸会因为她作业字写得不好,就当着她的面把她的作业本全部撕掉,让她重新写,写不完不准睡觉。也有很多时候,她明明乖乖地坐在书桌前,只是稍微发了一下呆,爸爸冲过来就把她的作业本丢在了地上;她明明好好地吃着饭,爸爸突然就拿筷子打她的手。“我完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发火。”她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
每次她挨打挨骂,奶奶跟妈妈都在旁边看着,想劝又不敢劝。我问妈妈:“你认同你老公的教育方式吗?”妈妈很激动地说:“肯定不认同,我觉得他就像暴君一样。”接着,大约想起了什么,她的气势立刻弱下去了,不再说话。我没有问她为什么不劝、不阻止,她大约也怕我问这样的问题。妈妈和奶奶会在爸爸离开后,去劝孩子:“你下次要小心,下次不要再这样了。”她们觉得这样是唯一能帮到孩子的方式。而这句话的潜台词也就相当于“下次要注意,不要再惹你爸生气了”,总之错的还是孩子,劝告她要改错。
孩子就在这个过程中,小心翼翼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尽最大的努力改正爸爸所说的错误的行为。每天回到家就做作业,不看电视,不乱跟小朋友出去玩,每次考试都拿高分……她做了“乖孩子”能做的一切,然而,收效甚微,爸爸还是会发脾气,不明原因。
妈妈反复跟我说:“我理解女儿面对这样一个爸爸,她的那种无助,我很想去帮她,但是……”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女儿感受到的是,她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帮她。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觉得凡事都只能靠自己,也就不难理解,她为何在学校被人排挤了,也没有跟父母吐露半个字。妈妈在面对婆婆要抢她的位置的时候,选择了让出来;在面对丈夫不断去指责她,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好的时候,她再次退缩。她的口头禅是:“你们做得好你们去做,反正我做了你们也不满意。”她就真的万事不管,活得像个“已婚的单身女子”,每天按部就班。回避,是她应对所有问题的方式。
她却不知道,有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有些位置是不能让的,不然,会追悔莫及。
妈妈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她说:“我一直很希望跟女儿亲近一些。”接着转向女儿理直气壮地说:“但是你什么都不愿意跟我说,为什么你在学校承担那么大压力你不跟我说?你跟我们又不亲近。”孩子没有说话,一直在流眼泪。我便问妈妈:“你觉得这是你孩子的错吗?”爸爸便接过话来说:“我老婆说话就是这样,我也知道她并不是要去指责小孩或者去指责其他人,她说出来的话就是这样子。”是的,就像她告诉女儿“下次不要惹爸爸生气”一样,表面是安慰,却暗含着责备。原来这个想亲近孩子的妈妈,用的也是指责女儿的方式去表达亲密,孩子又如何能够亲近她呢?
爸爸在孩子生病之后,做了很多调整,不断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想去弥补。奶奶在医生的建议下被请回了老家,妈妈不管家里的事,爸爸就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不过老婆并不买账,坚信老公是挑剔她,对她不满意。老公想了很久,开口对妻子说:“我要你去学习做家务,把家里面的一些事情安排一下,并不是说你做得不好,我只是希望你可以改变一下,我们可以去把家庭经营得更好。”妈妈突然流下泪来,哭着说:“我这么多年跟我老公相处,这是第一次听到他说这样的话,以前每次都是说我做得不好,碗也洗不干净,地也拖不干净。我一直觉得他是嫌弃我的,他是后悔娶了我这个老婆。”说完这段话,妈妈好像突然醒悟了一样,对女儿说:“我并没有责备你的意思,我只是希望你有困难的时候,不要自己一个人承担,可以来找我们。”孩子没有回答,沉默良久。
用指责来沟通,是有问题的家庭沟通方式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比如,一个妻子想让丈夫帮她倒一杯水,她一定不会直接说“能帮我倒杯水吗?”而是习惯性地说“我都渴死了,你都不帮我倒杯水!”仿佛丈夫天生应该知道她什么时候渴,什么时候需要喝水一般,不然就是对她不够上心。在教育孩子方面就更加明显。比如说,想让孩子体谅自己的辛苦,妈妈一般不会说“妈妈也很辛苦,你要体谅一下妈妈”,而是说“你怎么这么自私,一点也不会体谅我的辛苦,养你也白养!”或者说“我们这么辛苦还不是因为你!”通过指责来表达需要,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大约会引起两种反应:疏远或自责。婚姻中的另一半疏远的可能性更大,而孩子,引起自责的更多。
在临床中,我经常听到孩子告诉我:“我觉得自己很自私,我爸妈很无私。”“我觉得是自己拖累了父母,没有我,他们会生活得轻松很多。”“我什么都做不好,总是让爸妈失望,很没用。”我有时候会问他们:“有人是不自私的吗?”“没有了你,爸妈真的会过得更好吗?”他们往往很坚定地回答:“嗯。”
这个孩子就是自责的典型。
一直以来,她都将学习看得跟她的生命一样重要,在她眼中,学习成绩不好,整个人的价值就没有了,活着也是在拖累家人,爸爸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有面子,还要天天担心她。在她生病的这一两年内,父母总是告诉她:“你的学习我们已经不在意了。”她还是不信。她坚信,父母对她每一件小事的建议,都是嫌弃。只要我变得不好了,我就不会被爱了。我不止一次地问她:“你觉得你爸妈喜欢你吗?”她总是很犹豫:“我不太确定。”想了想,补充说:“可能有时候喜欢吧。”我问:“什么时候呢?”她没有回答,眼泪顺着白净的脸庞流下来。父母着急地解释:“我们当然是喜欢你的,我们就你一个孩子。”父母可能不明白,这样的解释,是道理上的喜欢,而情感的表达,是需要在日常的点点滴滴当中体现的。
她反复休学,反复换班级,成绩渐渐越拉越低,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状况,害怕去考试,每到考试之前状态就会变得特别差。她很喜欢跟我谈论自己的理想,她说她想做医生,因为可以帮助别人,当她觉得自己的成绩肯定上不了医科大学的时候,深受打击。我尝试跟她去讨论,不是只有做医生才能帮助别人。她一语道破:“我接受不了自己做一个平凡人。”医生,是一个光鲜的职业,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父母从小希望她优秀,成为人上人,这样的期待,已经深入骨髓。
是不是让患者接受治疗,认真改变,就能使其一切都恢复到从前,甚至突破自我,变得更优秀?这是我开始做临床心理治疗时的自我要求和期待。那时候,我接触重症患者较少,抱着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在给这个孩子治疗的很长时间里,我看到她的努力,看到她的积极主动,他们全家人也抱着殷切的期待,每次治疗都准时过来,从不迟到。过程当中她的状态时有波动,家人从不抱怨,不换医生,不表达挫败,是很“乖”的来访对象。我们在很长的时间中都抱着期待:她可以回到以前,再次优秀。她的父母说他们了解抑郁症,努力就能慢慢好起来。他们回避去想,如果这个慢性病,没有真正好起来的时候呢?或者需要十年八年才能好起来呢?他们不敢想。
孩子也不敢去想,因此选择不断给自己打鸡血,害怕平凡,害怕无法优秀。
有一次我问她的父母:“你们了解抑郁症吗?了解你们孩子内心的想法吗?”他们摇摇头。一个把成绩当成生命的人,当她的成绩不能给她带来认可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抑郁发作的时候究竟是怎样的煎熬,为何会有想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他们想不通,理解不了。我建议他们去看看相关的书籍,去读一些类似经历的人写的自己的故事。后来,一家人过来,告诉我他们一起读了那篇很火的公众号文章《高考前,那个能上北大的女孩疯了》,两个人一边读一边流泪。那一刻,我才真正觉得这对父母是跟自己的女儿在一起的,而不是单纯地期待孩子好起来,让他们不要再担心。
一家人在一起,便有力量应对所有的风雨和挫折。
她的变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转折点——家人答应她买了一只猫。她竟然因此有动力正常回学校上学了,父母都觉得难以置信。同意她养一只猫,在很多家庭中是很小的事情,对这个家庭而言却是一个不容易的决定。爸爸以前做过兽医,熟知各种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对于唯一的宝贝女儿,他们历来是保护有加,也不觉得养宠物会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养宠物,在这个家庭是被禁止的。她从小就想有一只宠物,能陪着自己,感受它对自己的天然依赖和活力,只是这个想法只停留在内心中,从未说出口。跟所有“乖孩子”一样,她很善于通过察言观色来摸清父母的意愿,知道父母不会同意,便连提也不提。她这次鼓起勇气去说这件事,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担心。担心猫身上携带的病毒,担心家里沙发会被抓坏,担心她会被抓伤……好在,他们说出了这些担心,但没有直接拒绝孩子,一家人开了很多次家庭会议,反复协商,最后决定将这个猫放在阳台,有一个位置专门给它,平时就不让它进屋。女儿想去跟它玩就去阳台,而且规定好打扫卫生、喂养这些琐事都由孩子来完成。确定好之后,家人真的让她养了猫,她也认真地照顾起来。
在漫长的休学期间,爸妈要上班,家里就她自己一个人,每天连起来做点东西吃、下楼走一下的动力都非常弱。有了猫之后,每天早早就有一个小东西叫她起床,要她去喂吃的,而且猫天性活泼,很有生气,小奶猫更是如此,爱跳来跳去,要主人陪着玩。她说:“它对我很依赖,它很喜欢靠近我。”这对于一个处于深层自我否定的孩子而言,是莫大的安慰,这也是一种价值感。“看到它那么有活力,我好像也受到感染似的,去学校也没那么难受了。”她将很多的进步归功于这个小动物,我倒觉得,她的突破在于她能够跟家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前担心提了也会被否定,甚至还会被骂,就不说了,现在有力量去提,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当然,这也跟她内心中对父母的信任度增强有关。以前,她的父母见到我会絮絮叨叨地讲她最近情况好了,她最近情况又不好了。现在变化很大,他们会说:“我们一家人相处的感觉比以前好了很多。”
孩子觉得父母是在自己身边的,不是物理空间上的在身边,而是心理上的陪伴。她会更有勇气去面对问题,去做出改变。
“乖小孩”的故事讲完了。这个听话的孩子,正尝试着去“不那么听话”,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相信父母喜欢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还很长。
听话的背后是什么?可能是恐惧。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子,每天放学就认真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就自己去看书,让她出去玩也不出去,可算是“乖孩子”的典范了,可是她真的那么喜欢学习吗?不想出去玩?天生学霸?不是的,那是因为她在家里是如坐针毡一般地小心谨慎,很怕一不小心就会惹爸爸生气,又是一顿骂。她在家里无人保护,只能用她自己的方法保护自己:做好一点,再做好一点。有个在上初中的男孩子跟我说,直到四五年级,父母才允许他走出小区大门。父母平时做生意很忙,大部分时间都留他一个人在家里,他就一个人完成作业,再乖乖看电视,等爸妈回来。偶尔下楼跟邻居小孩玩一会,其他人要一起去小区附近玩,他就不跟去,自己乖乖回家。我问他:“你从来没想过自己偷偷出去玩一下吗?对外面的世界不好奇吗?”他说:“不知道,那时候就是觉得爸妈说不能出去就是不能出去。”自制力真是好得出奇。沉默了一会,他声音低低地说:“我也怕跑出去,万一被我妈碰见,她又骂我。”原来,这个孩子有一个很保护他但又极严厉的母亲,他从小习惯了妈妈说什么就听什么,不敢多走半步。当然,这个乖孩子自信心很弱,每次谈话都是小心翼翼的,每到考试,会紧张得全程手脚发抖,生怕考不好。
听话的背后是什么?可能是压抑,因为人是有需要的,特别是小孩子,更接近于人本真的状态,小孩子是追求快乐的,所以什么好玩玩什么,对所有新鲜的事物怀有好奇心,想去探索。而听话,根本上讲就是压抑这些天性,过度以社会化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成年人的规则衡量自己的言行。孩子的世界跟成年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对于规则也是懵懂地理解,对于未来,对于前途,更是模糊得基本没有概念,要做到事事符合成年人的标准,不可能是真正的心服口服,更多的是压抑本能,早早就扮演起大人的样子来。
在小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下,去践行大人的处事规则,累积到一定程度,一般会有两种结果:压抑到自己也感觉不到,习惯成自然,也就是完全放弃自我,成为没有主见、时时讨好别人的人;另一种则是在长期的内心冲突之下,内心不断自我斗争、消耗,最后爆发甚至是崩溃。
听话的背后是什么?可能是害怕被抛弃。回想这个案例,这个女孩在家庭中没有稳固可依靠的人。妈妈很想关爱她、理解她,但妈妈没有力量,没有家庭话语权;奶奶年老,跟她没有共同语言,只会照顾她的日常饮食起居;爸爸有话语权、有力量,但这又是一个阴晴不定的爸爸,是随时会发火骂人、很难讨其欢心的爸爸。她的乖、听话,更多的是在尽力讨好爸爸,讨好这个家庭中最有权势的成人,以防他生起气来,真的把自己赶出家门。我不止一次听到孩子们跟我讲述曾经被父母威胁抛弃的经过。最常见的是言语威胁,“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再不听话就把你丢到大街上去”;更严重的便是直接付诸行动,赶出家门。大晚上,把孩子拉出家门,赶到漆黑的走廊里,让孩子走。孩子不敢走,不敢哭,坐在家门口,望着漆黑的走廊,心里瑟瑟发抖。我曾问过好多孩子:“你确定家人会开门吗?”有的说:“不确定,但是我也不敢走,我哪也去不了。”有的说:“理智上知道他们会开,心里还是忐忑的。”做得不好、不听话就会被抛弃,这对于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孩子而言,是最深层的恐惧。听话、乖,是护身符,是保证自己不被抛弃的唯一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