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没有责任感、任性、过家家……这一系列的词语,按照常理会用来形容谁呢?叛逆的青少年?调皮的孩子?如果是用来形容已经为人父母的家长呢?会觉得不可思议吗?
没有长大的父母,在我的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
有人说,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持证上岗,需要有一定的资历和审核标准,只有做父母的标准最低,也没有任何培训和考核,但这份工作,又恰恰是影响最大,犯错误的后果也影响最深远的,这是最大的悖论。我们用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来呈现这个过程。
这是一个女孩子,我们可以叫她“沉睡的女孩”。她刚上初三,没办法坚持正常上学。在没有服用任何帮助睡眠和镇静神经的药物的情况下,她可以每天至少睡十五六个小时,清醒的时间短暂而宝贵,她可以一天只吃一顿饭,仿佛进入了冬眠状态,她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她从小学习成绩非常好,小学做了六年的班长,初一开始直到她生病前也一直是班长,还当主持人,参加作文大赛、文艺演出活动,身兼数职,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跟她同学六年的小学同学,没有一个人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她也从来不会请任何同学到家里。当然,这并不影响她跟每个同学的关系。她是那种自来熟,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跟陌生人聊到一起,谈笑风生的样子,会让不知情的人以为他们是多年老友。不过这都是表象,按她自己的说法,她小学六年都没有朋友,没有人真正在意她。
无论如何,她的小学还算平稳地度过了。
上初中之后,她仍然品学兼优,而且非常幸运,她终于交了一个朋友,是那种整天形影不离的闺密,这是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可以毫无顾忌地完全信任对方,上学变成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双方无话不谈,而且都喜欢打同一款游戏,因此共同话题很多,用她的话说就是“我终于觉得自己不孤独了”。结果,好景不长,初一下学期时,闺密就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孤立她,而且表现得非常明显:上一秒还跟其他同学有说有笑,她一走近,便立马变了神情,借口走开了;放学不再等她;吃饭不再等她……全班同学都看出端倪,但也不方便干涉。她原本就是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几次之后,就不再主动找对方,依旧表现得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跟其他同学玩笑打闹,没有询问对方,也没有跟周围的人侧面打听,表面云淡风轻得好像失去这个朋友,对她一点影响都没有。
只有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才会翻来覆去地想这件事,回想自己跟朋友相处的全部细节,一件件排查自己所做的事,所说的话,不断猜测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说得不好。一遍遍假设,又一遍遍推翻,上演激烈的内心斗争,只是,这是不可能会有答案的心理过程,但她控制不住自己,每天不停地想,反复思考。她的纠结程度不像是失去一个好朋友,倒像是豆蔻年华的孩子失恋了一般,魂不守舍。她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觉得肯定是自己不好,所以朋友才会远离自己。从未有过的,她从头到脚地嫌弃自己。可是,她白天还是会强迫自己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状态,若无其事地跟同学相处,没有一刻是稍微放松和平静的。这个过程实在太痛苦了,于是,她想到一个逃避的方法——玩游戏。这个原本只是她学习之余消遣的东西,如今变成了她全部的精神寄托,打游戏的时候什么都不用想,而且那种赢了游戏之后简单的成就感,让她欲罢不能。晚上回到家,胡乱写完作业之后,她便争分夺秒地玩起了游戏,该睡觉的时候,假装睡觉,骗过了家人,半夜再爬起来继续玩。白天当然是没有精神听课的,不管她怎么强打起精神,都无济于事,老师说的东西完全进不了脑子,记忆力下降明显,人好像变笨了,成绩直线下降。她知道这样不行,强迫自己提早一点睡觉,然而没用,根本睡不着,忍不住又继续玩游戏。如此过了初二的第一学期。
成绩下降了,老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班干部应该负责的事情也经常出问题,班主任多次当着全班同学批评她,让她要以身作则,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她只是低着头听,不反驳也不表态改正,好像老师的话就是耳旁风,直接从她耳边不着痕迹地吹过去了,气得老师直摔书本。反复说:“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不能这么自暴自弃!”多次批评无果后,老师失去了耐心,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布撤销她班长的职务,包括课代表、学生会的职务,她也面无表情地接受了。
这时候,她第一次出现了不想上学的念头,并且跟家长提出这个想法。要知道,以前她是那种恨不得没有周末,一周七天都待在学校的孩子。
跳过所有的过程,她直接告诉家里人自己不想上学,家里人爆发了。但据她自己说,她当时告诉奶奶,是希望奶奶可以问一下自己原因,稍微安慰一下自己,因为她自己真的撑不下去了。不过,这个部分她是对家人说不出口的。
事情的发展跟她预想的完全不同。家里人爆发了,爷爷、奶奶、爸爸,轮番上阵,打骂她,问她:“为什么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你不跟我们沟通?就是一个朋友,是什么大事,值得这么大惊小怪!”接着,如临大敌的全家发现了她晚上都在玩游戏的事情,更炸开了锅,好像心头的疑虑终于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其他的理由都是借口,游戏上瘾才是真的!
天涯上有一个在青少年中间流传很广的说法:我们不需要知道电子游戏是什么,它会不会造成近视,它会不会上瘾,我们只需要一个“背锅侠”,一个可以掩盖家庭教育失败、学校教育失败、社会教育失败的东西。现在它叫游戏,十五年前它是早恋,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电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侠小说。
一个初中生因抑郁症跳楼身亡,家属要告腾讯公司,因为孩子天天玩“吃鸡游戏”,游戏里的人从楼上跳下来不会死,他们认为孩子一定是因此跳楼的。一个初中生,不知道从楼上跳下来会死亡,这在家长口中竟然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言论。我有一个来访者,初中生,让我跟她看她的游戏群中一个抑郁症小孩的家长骂他们的言论,那个家长觉得是这个游戏群里的人把她的孩子带坏了,她的孩子以前很听话,成绩很好,是跟他们组队打游戏后才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而家长不相信,自己儿子的抑郁症已经非常严重,经常会有自杀的念头,是这群所谓的“坏孩子”花费空余时间陪她的儿子聊天,开导他,鼓励他坚持学习。
总之,正如上面表述的,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家里人,也找到了游戏这个“背锅侠”。原本期待家人能够支持和安慰自己的孩子,迎来了噩梦般的生活。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挨骂。”她说,“我说什么都是不对的,家人没收了我的电脑,拔了网线,但他们并没有消气。”我很纳闷:“怎么叫没消气?”“他们看见我不听话,就生气呗。我奶奶还把我爸叫回来,打了我好几顿。”她爸爸是个长途汽车司机,常年不在家。奶奶觉得孩子目前的状态自己搞不定了,便把儿子叫回来。结果,爸爸不由分说,直接打几顿,骂她“不争气,不听话,要造反”了事。面对一个初中生,他们并未觉得打骂有何不妥。
她只能继续回去上学。每天准时去,坐下来便开始睡觉,一直睡到当天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就像头脑中安了一个闹钟一般,准时醒来,收拾书包,回家。她不吃午饭,一天之中,不管谁叫她,不管周围发生什么事,多大的声音,她都不会醒。所以,渐渐地,同学、老师也都习惯了,任由她睡去。她对这一段经历的解释是:“我不会不去上学,因为不去上学会被打骂,我肯定得去上学,不去上学我怎么办呢?”回到家,吃完饭,她继续睡觉,家里人不能把她从睡梦中拖起来骂,因此只能由着她,以为她是因为身体不好,或者学习太累了才会这样。
实在睡不着的时候,心里憋得难受,她便用美工刀划自己,在手臂上划好几道,一定要看到血流出来,不止血,不消毒,让伤口自己结痂。我看着她手臂上的伤痕,于心不忍,问:“不痛吗?”她苦笑一下:“不痛。看着血流出来,心里就舒服了,觉得挺开心的。”后来,她才跟我讲到一件事,因为手臂有伤口,怕被家人发现,大热天也穿长衣服,尽可能遮起来。有一天不小心被奶奶看见,奶奶气得不行,什么都没说,直接从厨房拿出菜刀,递到她面前,说:“你要死就去死,我们反正也管不了你了,我们这么多年该做的也都做了!”在讲整个事情的过程中,她非常平静,就像在讲别人的事。我内心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有无数情绪在心中涌动,但面对着她的平静,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她耸耸肩说:“我能怎么办?”是啊,她能怎么办呢?
她对我说:“我不想去想这些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怎么去处理,我想起来很难受,我只能不去想。”我说:“如果你这一年不睡觉,我很难想象你怎么熬得过来。”她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她应对的方式是:抽离。
不去想,不去体验,不去思考,她把自己抽身成行尸走肉,麻木地面对着身边发生的一切。因为直面太痛苦,沉浸其中太痛苦,她无法向家里人解释,面对一团糟的生活,也无从下手去改变。于是,她把头一缩,像鸵鸟一般,躲在自己的羽毛里,呼呼大睡。如此,再难听的话也伤害不到她,她就像是穿上了金丝铠甲,谁都近不得身。所以,她不痛苦,也不快乐,只是麻木。即使因为这样放弃自己的前途,她也不管。
于是,我们想给她安排家庭治疗。
她爸爸来了一次,但不是为了做治疗,他说:“该怎么治疗是你们的事情,我还要忙自己的工作,我对这个孩子已经没办法了,你们觉得该怎么治就怎么治。”言语中好像觉得我们给他添了麻烦。于是,我们便不敢再给他“添麻烦”。
这个小孩来自一个比较特别的家庭,她的爷爷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大学老师。她的爸爸从小就非常调皮,学习成绩也不好,生活在教师家属院里。面对身边优秀的同龄人,这个爸爸便有了非常不幸的童年。爷爷奶奶,特别是奶奶,觉得脸上无光,又希望能够把儿子教好,因此对他是非打即骂,满学校追着儿子打也是常事。不过,儿子的成长没有遂她的愿,即使家里想尽办法,他还是高中一读完就辍学了。辍学之后他干过很多工作,包括家里人也想办法给他找过一些工作,但他没有一份工作能做得长久,也没有固定的收入,一直都住在父母家里。后来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子,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爷爷奶奶就帮助两个人,用“生米煮成熟饭”的方式,加速他们的交往进程,理由很充分,担心他这个样子,到时候结不了婚,没人愿意跟他,好不容易有个女孩子来了,肯定要抓住机会帮帮他。
这一帮,这个孩子的人生悲剧便开始了。
小孩出生半年后,爸爸妈妈就离婚了,因为她的妈妈觉得在这段婚姻里面看不到希望,丈夫就像扶不起的阿斗,像没长大的孩子,每天想着怎么好玩,跟狐朋狗友出去半夜才回来,不关心她,也不关心孩子。爸爸不同意,双方不断争吵,最后撕破脸,不欢而散,妈妈从此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没有来看过孩子,没有电话,也没有经济支持。在半岁的时候,她便经历了第一次被抛弃。
爸爸并没有因此振作起来,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他照样到处吃喝玩乐,照样心安理得地问他的父母要钱,稍不顺心还会在家里发脾气。年龄大了,爷爷奶奶只能一边摇头叹气,一边继续给钱养着自己的“大儿子”。这个女孩是由他的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她爸爸基本不管,连她上几年级都不确定,只有当她在学校被投诉,或者看到她在家里有什么没做好,再或者就像这次一样,居然胆敢不上学一类的事情发生时,爸爸才会跳出来,将她打骂一顿,在他眼中,这就是教育了。爸爸偶尔高兴了,带她出去玩一玩,买些好吃的给她,便是她最美好的记忆了。后来爸爸再婚了,没有再要孩子,但是这对夫妻还是一直住在爷爷奶奶家里。
爸爸再婚,是她第二次被抛弃,自此之后,爸爸基本不再管她。
女孩说:“只有我爷爷脾气是最好的,从来不生气,也不打骂我,但他基本不过问家里的事情,家里即使吵翻了天,他都可以安然地坐在房间里看他的报纸,或者看他喜欢的书。”这个家基本上就是由奶奶来管。奶奶是一个非常积极、认真、负责的家庭主妇,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每天仍然勤劳地奔波着,完全不像一个老人。这个孩子的到来,让她的生活有了新的忙碌对象。她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个女孩身上,一刻不得空闲。不管她在家里做什么,奶奶都会评价一番,说她哪做得好,哪做得不好。奶奶不止一次跟她说:“我就是后悔当时没好好管教你爸,你爸现在才这么没有出息,我一定要好好教你。”因此,她事必躬亲,生怕孙女有一点闪失,当然,也生怕她哪里做得不好。女孩在家里不敢有半点松懈,亦步亦趋,尽可能让奶奶满意,当然,奶奶基本不可能有满意的时候,总能挑出错来。
女孩说:“我在家里,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我尽可能什么都做到最好,让他们满意。”原来这个品学兼优,在学校总有用不完的精力的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同学,是这样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她休学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去上学还是适应不了,转到技校之后也只读了一两个月,就再也无法坚持,再次回到了家里面跟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每次见到她,她都打着哈欠,不管跟谁说话都满脸倦意,说话也有气无力的,总是说睡不够。她的话里都夹杂着哈欠:“我每天都睡不醒,我就是觉得特别的困,我也没办法。”奶奶谈到她就直摇头,说:“我们只能尽我们最大的能力,要怎么样就随便她吧。”说完低头,无奈地叹气。自从我们建议家庭治疗但爸爸拒绝过来后,女孩就不愿意再做心理治疗。治疗走进了死胡同,无路可走。
睡觉总比结束生命好,权宜之计也罢,无奈也罢,好歹也算一条路。做心理学的时间久了,时常会碰到很无奈、能改变的部分非常有限的案例,特别是在家人不配合的情况下,那种无力感,很让人气馁。
这是一个情况相对极端的家庭,在她的父母组成的小家庭中,爸爸妈妈都是没长大的孩子,因为错误的结合将她带到世上。妈妈急于摆脱这个错误,不负责任地丢下她一走了之,爸爸无力照顾,也没打算照顾,因此将她丢给了爷爷奶奶。唯一管她的奶奶却总是束缚着她,不断否定她,在她遇到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攻击她。奶奶是她唯一相对可靠的依靠,却是她亲近不得的人。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家武装得严丝合缝,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别人也是这样做,我也是这样做,怎么我教出来的孩子就会变成这样子?”她的潜台词是:“我有这样的儿子和孙女已经是非常不幸的了,如果你们还要来说我做得不对,我不应该管,那么谁来管?你以为我想管吗?”我们跟她交流的时候都小心翼翼斟酌着用词,生怕她会误会,认为我们在批评她,更不用说告诉她需要适当地调整和改正了。略感欣慰的是,爷爷脾气好,对女孩也不错,是她稍微敢于亲近的人。但在她需要保护的时候,爷爷仍会事不关己地躲到他自己的世界里,仿佛一切都是世人无聊的吵闹,与他这个高人无关。她遇到困难时,家人给她的回应,让她觉得家人嫌弃她添了麻烦,弄出这些事情来。奶奶觉得自己这么大年纪,这么辛苦,孙女应该体谅她,努力上进;爸爸只管打她;爷爷不管不顾。每个人对她都满腹抱怨。当然,多年不健康的家庭互动模式,让她没有办法直接表达内心的需要,无论怎么被误解,她都是在心里保持强硬,不多说一句话。自暴自弃是她的反抗方式,也是逃避方式。她放弃做治疗,也是因为她不相信自己的现状能够改变。我有时候庆幸她找到睡觉这样的方式,让她可以在这个家庭中暂时自保。
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谈不上有终极错误,但确实造成了一个悲剧的家庭。
父母都是小孩,生出孩子来,让爷爷奶奶养着,这应该算相对少见的情况,这可以形容为“小女孩与小男孩”组建的家庭。在临床中最常见的,是父母一方没有长大,在新的家庭中仍然想继续做孩子享受照顾和关爱,而另一方过度承担的状况,可以形容为“小女孩与爸爸”或者“小男孩与妈妈”的婚姻,这样的婚姻,在一帆风顺时不会存在明显的问题,只会在家庭遭遇风波和压力时,显现出其不够稳固的状况来。
一个爸爸曾说:“我们家需要挑 120 斤的担子,而且一直都只有我在挑。小孩生病之后,可能 120 斤的担子就变成了 200 斤,我需要有人来分担一下。但是,我老婆不趴在我身上让我挑就很好了。”
一个妻子控诉说:“结婚 20 年,家里什么都是我撑着,经济压力要我承担,孩子教育要我承担,家务要我承担,他一直在外地工作,周末回来就自己找地方消遣。”她愤愤地说:“他就是想着,就是什么都让你做,做死你为止,做死你活该!我现在就是在忍耐,尽我的责任,等哪一天我忍不了了,他们两个我都不要了,我对他们已经仁至义尽了!”她口中的“他们两个”是指她的老公和女儿。20 年的家庭生活,让她觉得自己是带着两个“孩子”,照顾着两个“孩子”,特别是女儿生病之后,丈夫的不分担、不支持,让不堪重负的她觉得自己随时都想要放弃。
恋爱的时候,一方的不成熟或者任性、小脾气,会被理解为可爱、单纯、有个性,另一方也会享受这种被依赖的成就感,一方出“小孩”牌,对方立马拿出“父母”牌,双方异常契合,仿佛找到了灵魂伴侣。然而好景不长,在婚姻中,面对挫折和压力,单靠一己之力很难独挡,一个爸爸/妈妈带着两个“孩子”,有一个还是自己名义上的丈夫/妻子,这样的艰巨任务几乎无法完成,内心的不平衡感也会越来越强烈,指责、抱怨、争吵随之而来,直到无法维持,婚姻破裂。
有人说,婚姻应该是两个成年男女铸就一个足够坚硬的壳,以此抵挡外界的风吹雨打,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使彼此在压力来临时能够互相汲取力量。所以,两个“小孩子”铸成的壳可能更像“过家家”,表面有意思,其实脆弱异常,不堪一击,稍有不如意就“一拍两散”。一个大人跟一个“孩子”组成的壳,表面风光浪漫,大约也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完整,一旦大风浪来临,也是风雨飘摇,自身难保。成熟的双方,成熟的婚姻,才能带来有安全感的家,才能让孩子面对挫折时能够勇敢地向家人求助,相信家人愿意给予,也能够给予自己支持和帮助。
家需要两个成年人共同建立,从生理到心理都真正成熟的成年人。风雨来临时,两个成年人共同铸就的坚固的壳,才能真正为孩子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