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Story9
上学为何这么难?

目前,全社会对于心理健康,特别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当孩子还可以正常上学、正常生活的时候,大部分家长不会特别去关注他的情绪,孩子更是很少跟父母交流自己的心情以及在学校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大家相安无事,日子也就这么顺其自然地度过了。

我临床中接触到的很多孩子,基本上都是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已经影响到学习,甚至已经上不了学了,家人才会意识到他需要专业的帮助,如若不然,多是觉得孩子能够自我调节,一番劝解便以为万事大吉。“我们不知道他会这么严重,如果早知道,肯定不会拖到现在。”“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他就是不愿意去上学,我真的没办法了。”一对对不知所措的焦虑父母,不断重复着类似的话。接着就是灵魂拷问:“医生,你说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上学?”

我无法回答。厌学不是因,是果。

无法上学是所有问题的集中体现,当然,要能够顺利恢复上学,也必须先解决背后的情绪、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问题,这也是最难向家属解释清楚的一个问题。“不愿意上学不是因为懒吗?”“不是因为抗压能力不强吗?”“医生,你劝劝他,跟他强调一下不上学的严重后果。他就是不懂事,不然不会这么让人不省心。”“他现在就是在逃避,要让他知道逃避没有用!”我很多时候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解释,才能让家属理解看似简单的厌学背后,心理因素的复杂作用。

我很奇怪,我们的很多家长总是习惯假定,特别是在孩子厌学之后,更是坚信自己的孩子是懒的、不上进的、逃避的,是一刻不督促就会自甘堕落的,谈起自己的孩子总是摇头,仿佛在谈某个恶棍,一脸嫌弃。当然,将这些标签贴给孩子之后,家长们不觉得应该加以引导,孩子是可以改变的,而是幻想孩子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后自觉改正。家长觉得反复提点他们的缺点,他们就能够自然改正,却更多地换来孩子的自暴自弃,由此恶性循环。但当我接触这些孩子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同样渴望父母的认可,努力让自己有过人之处,盼望自己成绩优异,也为此在做不懈的努力,完全不像他们父母眼中那么无可救药。生命向上,人性向善,我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向上的动力,只是某些其他因素,阻碍了潜力的发挥。

我只是很想让这些家长相信,他们的孩子,发自内心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上学,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只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阻碍他们去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才会暂时地回避、退缩。殊途同归,恢复上学是最终目标,但在此之前还有许多难关要过。

我依然想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表达我想表达的内容。

第一个案例是个女孩子,16 岁,读高二,近段时间成绩下降明显。这个孩子从小成绩优异,中考却失手,没有考到理想的高中,勉强来到现在的高中后,一直心有不甘,觉得同学的水平跟自己都不是一个档次,立志要在班上稳居第一。但事与愿违,上高中之后她的成绩一直很不稳定。班级的活动她经常不参加,大部分时候都心情不佳,但正常的学习还是基本可以保证的,家人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即使她经常看起来闷闷不乐的,也觉得她自己能调节过来。

后来跟同学交往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她完全不参加班级的活动,几乎没有朋友,整天没精打采,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动力,经常自己在宿舍哭,经常失眠,她甚至自己去找过心理医生,但家人对这些一无所知。

高二开学的时候,上述状况加重,她上课的时候经常发呆,听课听不进去,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不断下降,每到考试,就紧张到整个人发抖。她的自我评价跌到谷底,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在班级中待不下去,觉得大家看自己的眼神都怪怪的……几经挣扎之下,大概在休学前一个星期,她一次性喝了一百毫升的洗洁精。一百毫升,看得出来,她下了很大的决心。洗洁精的味道,想象中应该很难下咽。此事惊动了学校,通知家长,送去医院洗胃,此时家人才知道她的问题真的很严重了。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爸爸一直酗酒,喝醉之后就会打妈妈,也会打她。爸爸基本没有管过她,她基本与母亲相依为命,在爸爸妈妈离婚的时候她仍对爸爸怀着恨意。她觉得自己的身体里流着爸爸的血,有爸爸的基因,是一件很恶心的事情。

我接触这个孩子,发现她在喝洗洁精这个爆发点之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情绪。她很特别,高中生很少有喜欢摆沙盘的,她第一次见我时,就很自然地自己摆了一个沙盘。她摆了一个城堡,城墙外有士兵把守,外面有普通的居民把城堡全部围起来。她说她期望自己像一个公主一样住在城堡里,她的城堡有重兵把守,外面还有平民守护,她觉得这样她住着才安心,而且偌大的城堡就她一个人住,她不需要任何人陪伴。这透露出她内心的不安全感,也带着自我封闭。

她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中考的时候,原本可以考上当地排名第一的高中,没想到中考发挥失常,中考那几天完全没有睡着,硬撑着考完了三天的考试。她一直对现在的学校非常不满意,觉得这里的老师不好,跟同学没有共同语言。她以前所在班级的同学都是那种积极向上,成绩非常好的,这个学校什么都比不上,同学只知道追星、谈恋爱,跟自己完全不是同一类人。大部分时间她都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埋头学习,她心里是存着清高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突然发现自己学习跟不上了,现实状况是她还比不上她看不上的这一群同学,她内心的崩溃和煎熬是未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的。她说她喝洗洁精的原因,除了觉得很绝望之外,主要是不想上学,觉得在学校里非常压抑,学习上也提不起精神来,每一天都是煎熬,她撑不下去了。她之前觉得所有的个人价值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实现,现在她唯一的价值支撑都没有了,但是她不敢跟她的妈妈说,她只能靠自己去应对。

她当时跟我形容:“我当时心一横,拿起洗洁精,就这么一大口喝下去,当时也不觉得难以下咽。送到医院去洗胃,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因为洗洁精不像是其他的东西,洗洁精只能灌那个催吐的水,一直灌,我就一直往外吐泡泡。到后面我完全没有力气了,医生还是让我一直吐。”她顿了顿,说:“我都不知道当时怎么能喝下去的,现在我看到洗洁精都恶心。”我看着她面带笑容地讲述这一切,却听出些悲凉来。从她的描述中我能感觉到她的绝望,要么乖乖待在学校,要么就是去做一些可以结束自己生命,或者至少威胁到自己身边的人的事情来,才能摆脱困境。

她说:“一直以来我的自我价值感都非常低,觉得没有人会真正喜欢我,即使我真的离开了,除了妈妈也没有其他人会在意的,但是妈妈也经常骂我,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她没办法对妈妈开口说:我好像跟不上学习,我觉得自己可能暂时无法坚持上学,我觉得自己状态出了问题,需要调整一下。于是,她选择了喝洗洁精这个高风险的方式,家里人也确实是此时才意识到她需要干预。

在医院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她不想出院。医院在她眼中成了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她交到了新朋友,彼此接纳,没有竞争,没有利益冲突。这样的同病相怜,是外面的环境中没有的。加之,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都在当下暂时消失,医院简直是理想的避难所。她不愿意出院,担心回到学校之后仍无法适应学校的环境,又会反复。

她需要更深入地处理内心冲突。

她主动谈到了她的家庭,说:“我喝洗洁精生病住院之后,妈妈的态度是 180 度大转弯,现在什么都会问我的意见,很关心我的想法,什么事情都会跟我商量。以前完全不是这样,她会因为很多小事我做不好,就否定我,甚至在公共场合都会骂我。”接着,她开始滔滔不绝地跟我讲她小时候的事情,讲得非常快,好像担心时间不够用似的。从专业的角度讲,这样的小朋友焦虑都是相对较重的,说话快,倾诉欲强,强烈需要他人的认同和肯定,但是她的表情始终冷静,看不出悲伤。她谈到爸爸怎样打妈妈,说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将她和妈妈赶出了家门,这么多年也很少给抚养费,都是自己和妈妈相依为命,但她仍然镇定,她只是狠狠地说:“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加之爸爸已经再婚,又生了一个儿子,在她眼中,爸爸再婚这个事情就代表爸爸跟她和妈妈的家庭完全没有关系了,自己不会再对爸爸抱有任何的期待。

这就涉及她妈妈在离婚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方式。在孩子的印象中,妈妈基本上没有跟她谈过自己婚姻的问题。妈妈从来不提这件事,她也不敢问,双方就这么心照不宣地相处着。妈妈之前坚信,不谈,就会减少对孩子的影响,她觉得如果跟孩子去谈爸爸喝醉打她或者不负责任,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阴影。直到孩子表达对于前夫的强烈恨意,她才发现是自己想得太理所当然了。孩子对家庭的观察和了解,反而你不说她想得就更多,将她的爸爸想得十恶不赦,内心充满无法消化的愤怒。孩子后来跟我说:“我需要时时刻刻对妈妈表达忠诚。”在她眼中,爸爸已经再婚了,而且还有一个陌生的弟弟,她很怕她的妈妈会再婚,然后就跟爸爸一样不管她了。但所有这些想法都是在她的内心发酵,甚至腐烂,自我伤害。如何才能让自己稍微安心一点?只能时时刻刻地表达忠诚,让妈妈看到自己的真心,不放弃自己。一个小朋友怎么表达忠诚?只能我都听你的话,你要我认真学习我就认真学习,你要我讲礼貌我就讲礼貌,我不做任何你不允许的事情,不然你就会失望。这是她能做的全部。于是,可能妈妈随口说的一些话,她会看作圣旨一般。妈妈骂了一下她,甚至只是习惯性地指出她做得不好的地方,她会一整周想这件事,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要怎么改正,生活得小心翼翼。

她妈妈对此一无所知。妈妈后来说:“我是工科生,一直非常理性,小孩六七岁的时候,我就跟老公分开,这么多年不管是经济还是孩子教育都是由我一个人承担,但我从来不会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跟孩子谈论自己对于过往婚姻的感受,以及接下来的生活打算。”她谈到过往婚姻,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找了一个酗酒的老公,她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外表、气质各方面都不错,真是遇人不淑,但她谈的时候非常镇定,没有愤怒,也没有悲伤惋惜。妈妈的情绪不表达,不发泄,甚至不流露,亲历事情经过的孩子便开始代替妈妈承载所有的情绪。她自告奋勇地代替妈妈去恨爸爸,帮妈妈打抱不平,加上原本对爸爸抛弃自己的愤怒,仇恨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妈妈不表态,在她看来可能成为一种默许,她一边小心翼翼地猜测,一边小心翼翼地验证,在自己的内心完成了整个加工过程。这样的处理方式,加重了妈妈是她唯一依靠的心理机制,她不断用自己的方式向妈妈表达忠诚,却愈将自己推向无助和不安的边缘。

当然,妈妈只在一件事情上明确地表达过态度:学习。只有学习好,妈妈才会开心,面无表情的脸上才会有笑容。学习,成为她最确定、最有效的寻求认可的方式。从小到大她都非常自觉地学习,而且高中之前,她的成绩也确实一直非常好,她甚至坚信只有成绩好才能交到朋友。因此,在小学和初中时,她是看不起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的,也从不跟他们交朋友。在那时的她看来,成绩好的人才有资格跟她交朋友。成绩成了救命稻草,成了她最坚强的寄托,那时的她从未想过,学习有一天也会背叛自己。这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中考因过于紧张发挥失常,她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第一天踏进高中校门时,她是对全校其他同学都充满鄙视的,觉得跟他们做同学是拉低自己的身价,不料,上高中之后她的成绩大不如前,加上学校的安排非常紧张,她渐渐觉得跟不上,巨大的焦虑和不安让她加倍地逼迫自己,但力不从心,学习效率非常低。唯一能求助的就是妈妈,但她不敢跟妈妈说,妈妈皱一下眉对她来说便是一场灾难,更何况她以为,自己如此不争气,招来的肯定是一顿骂。那对她来说,比死还难受。因此,她喝洗洁精的时候,一点都不害怕。万幸的是,妈妈看到了她的表达,并尝试做出调整。

妈妈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一个人带着孩子,她有很大的经济压力,她希望给孩子尽可能好的生活。因为被丈夫赶出家门,她们没有自己的房子,因此她非常努力,有时候同时做两份工作,希望早点可以有她们自己的房子。至于她为什么总是批评孩子这没做好那没做好,她认为那不是批评,是在教她的孩子要做到的事情。她每天回来都很累,没有多余的时间跟小孩谈心聊天,但又觉得自己有教养义务,便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不断指出孩子的错误,希望孩子不断改进。后面她们也真的靠着妈妈的努力,有了自己的房子,准备迎接新生活。但妈妈从未想过,孩子会出现情绪方面的问题,甚至有自杀的念头,她不断反思,满心愧疚。

爸爸在这时候也才再次出现,会经常过来看女儿。这对夫妻有一个共同特点,以前双方都认为婚姻中有一些没有解开的结,于是都选择回避。爸爸就尽可能避免见孩子,加上孩子对其态度较冷淡,一般就是有时候打一下电话,稍微问一下她的情况或者给一些钱,以此来维持父女关系。现在,爸爸答应女儿,每周六、周日两天早上,都准时来接她一起吃早餐,跟她一起去一家老字号的肠粉店。妈妈也终于明确地表达,支持她跟爸爸接触,不希望自己的婚姻影响到孩子;并反复跟孩子表达,爸爸和奶奶一直对你都还算好,只是因为婚姻当中的误会,后面几乎没有了来往。

她于是很开心地跟我描述,跟爸爸吃早餐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细细讲述。每个周末的早上,爸爸就提前打电话叫她起床,接着,开车到她们家的楼下等她,接上她后,就开好长一段路,去到一家很好吃的肠粉店,两个人一起吃早餐。她的脸上带着幸福和满足,说在她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这让我联想到她之前所说的,爸爸再婚之后,虽然偶尔也会来接她去他的新家里住一两天,但从来没有单独带她出去过,用她的话说就是:“让我跟他们一家人一起去逛超市,我就一个人走在后面,看着他们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走在前面。我还不如不去。”她的被抛弃感是很明显的,被爸爸抛弃的委屈使她衍生出另外一种愤怒。对爸爸的期待得不到回应,在爸爸的新家庭中不被重视、不被看见,表面的愤怒背后,有深深的委屈和不安。像这样父女一起吃早餐的场景,大约是她从小憧憬了许久的,对她是莫大的安慰。

妈妈也在尝试做出调整。理智和隔离,一直是妈妈的防御方式,即使对自己的女儿,也难敞开心扉。她习惯讲很多道理,告诉女儿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那个事情应该怎么安排,你看你这个都做不好,你应该这样去做之类的,与孩子的交流始终围绕着如何做好事情,几乎没有情感交流。她不表达她的感受和情绪,当然也很少能够听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她习惯高效率地解决问题,以此来保证家庭的正常运作,但在孩子眼中,就是妈妈总是告诉她你这里做得不对,那里做得不好。过度理智的家庭氛围,难免透着冰冷,孩子所有的情绪也只能藏在心里。

妈妈在孩子生病后不断做着调整,去学一些亲子相处课程,看相关的书,我建议她们每周可以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安静地坐下来谈谈心。她们真的做了,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把这一周里对对方有哪一些不太满意的部分说出来,再商量你该怎么做,我该怎么调整,逐步达成共识。孩子从最开始的勉强参与,到每周都期待这个交流时间的到来,她慢慢能够开放地表达,妈妈哪些要求她答应得很勉强,做起来很难受。当然,母亲也会表达孩子做得不恰当、希望她改善的地方,但会澄清只是想要改善她的习惯,而不是对她有意见。母女关系有了明显的变化,她的抑郁状况在逐步缓解。

这期间有一个非常大的转折事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她已经重新回去上学了,处在一个适应调节期,但还不是特别有把握,不时会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相处而出现一些情绪波动。妈妈在这期间,突发了一场大病。某一天孩子醒来的时候,发现妈妈神志不清,一直说胡话,也不认识人。当时她完全吓蒙了,稍微冷静一点后,她硬着头皮联系了医生,接着给舅舅打电话,把妈妈送到了医院。妈妈开始住院,诊断为脑炎,整个人都很迷糊,有时认识她,有时不认识,她很害怕、很担忧,但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坚持。她白天上课,晚上去陪床。妈妈逐渐清醒,但连话都说不清楚,需要长时间复健,前后住了一个多月的院,除了偶尔亲戚去陪床,几乎都是她在照顾。她后来说:“从来没有看到过妈妈这么无助。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妈妈毕业学校好,又什么都会做,所有麻烦都能搞定,是无所不能的,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我对于妈妈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甚至有时是一个拖累。”这种强大是妈妈一直想给女儿营造的印象,她希望女儿会因此有安全感,认为虽然没有爸爸,妈妈也可以满足她所有的需要,自己什么都不缺。她却从未考虑过女儿正处在青春期,也需要看到自己对妈妈的价值。关系中的需要,都是相互的。

第一次面对那么无助的妈妈,她协调自己的时间去照顾她,去帮助妈妈一点点康复,她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妈妈好转之后,不断表达对她的感激:“我当时发病的时候,如果不是你在我的身边,我都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下来。”这是她第一次去依赖她的女儿,发自内心地觉得女儿在身边她很安心,女儿看到自己的能力,也安下心来。一段关系的维持,需要彼此依靠、彼此支持,双方对对方都是有价值的。从小婴儿到成长为青少年,孩子也需要在这样的关系中得到价值认定。

这之后,她的状况有了非常明显的好转。她因为休学落下了很多功课,每一次考试还是很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但她能够自己调节。如果真的分数出来不理想,也会有几天的不开心,但是不会像之前一般,彻底怀疑自己,甚至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而是一直在坚持她高中的学习。很明显,她的自我状态更加稳定,自我认同度也有明显提升,对于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

这个孩子是很典型的,因为长期的情绪压抑、学习压力加上家庭关系问题而导致的厌学。

孩子上不了学,家长问的第一个想法通常是:“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上学?你能不能快点让他回学校去?”“课程安排这么紧张,他落下一天课到时候就跟不上,看着他待在家里,我每天都很焦虑,都要崩溃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与心理健康观念的推广有莫大关系。接触厌学的孩子时,我经常发现,在无法上学之前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里,很多孩子都主动跟家长说觉得自己情绪状态不对,压力很大等,家长的处理方式通常有两种:安慰开导一番,或者震慑教育一番。“整天胡思乱想什么?自己认真学习。”于是,孩子只能强撑着继续上学。一旦孩子打死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便没了主意,满心要把孩子弄回学校去。满腹焦虑中,父母生出新的幻想:孩子只要回学校了,就万事大吉。这是一个孩子总结给我听的,他的原话是:“我爸妈整天就要我回去上学,说只要我去上学,我要什么都满足我。他们整天幻想着,只要我回学校了,一切就都好了。”

厌学的问题,看起来是厌学却又不只是厌学,厌学只是一个表现,不是真正的原因。回到这个案例当中,在这个女孩的生活当中,妈妈是她唯一的依靠。对她而言如此重要的一个人,对她的认可却非常少。除了学习,妈妈似乎对她全身上下都不满意,从头到脚都挑剔,唯有学习,是被妈妈一直认可的。她像要淹水的人抓住了一块浮木,紧紧抱住学习这个唯一的寄托。心情沉浮是因为学习,在妈妈面前的信心来自学习,在朋友之中的价值感来自学习,一旦这块浮木抓不住了,她拼命挣扎之下,心理防线也就崩溃了。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们的焦虑也在不断升级,说不在意成绩,更像是自欺欺人。家长们说起担忧来,像洪水开了闸一般收不住:“我也很想不在意成绩,我希望我的小孩健康快乐地成长就好,开心就好。但是他将来考不上重点初中怎么办?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考不上重点大学怎么办?现在的竞争压力这么大,他被淘汰了怎么办?……”这些“怎么办”裹挟着家长,也裹挟着孩子们,拼命奔跑,一刻不敢停歇。多少的自我控制、表面掩盖,最后都变成掩耳盗铃,家长连自己也说服不了。不止一个孩子跟我说:“我爸妈总是说他们不在意成绩,只要尽力就行。我才不信,我稍微成绩下降一点,他们那脸色……”

很多父母常会随口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去扫大街,就只能去捡垃圾。”转头想想,又补充说:“像你这样,连捡垃圾都没人要你。”势要将孩子的未来描绘得极尽黯淡,把恐吓进行到底。没有家长会认为孩子会把这话当真,他们心里清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会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好工作而已,为了激励孩子,只能把后果说得严重一点。结果,到了孩子那里,无一例外都变成:我考不上好的大学我就没有出路了,无路可走。因此,他们开始绝望、放弃、逃避。厌学就是最直接的逃避方式,无法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便干脆放弃。

一个家长对我说:“在目前的竞争压力下,要求家长完全不在意学习,基本是不可能的。家长为什么有这个压力?首先孩子考完试学校肯定发通知,所有成绩都要排名,假如你孩子的成绩很差,老师肯定个别点出来,提醒家长,甚至在家长群中点名批评。作为家长就有无形的压力,我们其实也希望孩子可以轻松一些,但现实不允许。”为了证明她的努力,她举了个例子:“有一次我开家长会,孩子成绩下降幅度很大,我被当成典型批评,我当时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告诉自己,千万不要发火,不要发火,我真的很努力压着自己的情绪。但是没用,一踏进小区门,我的愤怒就压不住了,一进家门,就劈头盖脸地骂了我女儿一顿。事后我也很后悔,但当时就是忍不住。”我对她说:“你一路上所做的就是压抑自己的情绪,你并不是真正能接受孩子考差这件事,你很愤怒,因为你觉得孩子让你丢了脸。”她没有回答,有时候我们也很难分清楚,是因为孩子的成绩生气,还是因为孩子不优秀让家长丢脸而生气。面对外在压力、比较的时候,能够站得住,能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孩子,才是家长能够冷静地面对孩子成绩的必要条件。

另外,我一直呼吁至少让小孩体会一下他在学习成绩以外的价值,拥有学习以外实现自己价值的途径。这并不是说要让孩子报很多课外辅导班、兴趣班,不断跟其他孩子比较谁的特长多,让孩子拥有上重点学校的加分项。价值的体现和实现,是可以通过很小的点来达到的。

有一个妈妈跟我分享过她的故事,让我很受触动。她谈到,她小时候学习成绩很一般,家里经济条件也很一般,每到农忙季节,稍大一点的孩子都要回去帮家里干农活。在广阔的农田里,她终于找到了自己能力的施展之地:割稻谷。至今,她都记得爷爷带着慈祥的笑,夸奖她稻谷割得又快又好,顶得上一个大人,说家里人手不够,还好有她分担。她挺着胸脯听着,那一刻的骄傲和自豪,成为她日后做很多事情鼓励自己的信心来源。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全职妈妈配上保姆,或者是爷爷奶奶配上外公外婆,连大人都要抢活干,何况小孩子。孩子个个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家务、煮饭、洗衣都有专人伺候,孩子只要专心学习就好。这是很多家长在童年时向往的生活,他们觉得当初如果自己可以专注学习,考更好的学校,说不定现在就能生活得更好,而这一理想,只能在孩子身上实现。于是,当不遂愿时,他们便理所当然地抱怨起来:“你看你现在每天什么都不用干,只用学习,这样你还学不好。我以前要是有你这样的条件……”然而这样的抱怨不能激励好孩子,只会伤害他们。考试成绩并不是一个跟投入的时间成正比的事情,智力、学习方法、心态甚至运气,都至关重要。客观而言,相当大比例的孩子,因为各方面原因的限制,并不擅长学习。

对于小孩来讲,父母就像是天地一样的存在。能在家中贡献一份力量,能在父母面前体现一点自身的价值,是他们信心的主要来源。就像案例中的女孩能在妈妈生病的时候照顾妈妈;像那个家长告诉我的,能够帮家里割稻谷;像日常生活中,孩子可以帮家人做一顿饭……对于孩子,这都是弥足珍贵的经历。我并非鼓吹学习无用论,让家长放弃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督促,成绩关系未来的前途,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改变不了现实,至少可以改变我们自己,让孩子不畏惧上学,不因为成绩不好而逃避、绝望。 0rWIatFW8lje69K5JZDmMrF76dweWhDljdnoCJoouW7dx2iH13IEebn6J9XmNS0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