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正是一名高中地理老师,他非常清楚地理知识在高考中所占据的地位。近几年,由于高考实施“三主科+大综合”的考试模式,文科大综合中的题目多以地理知识为答题“平台”。因此想要考好大综合,学生就一定要将地理题答好,这也就要求学生们必须拥有非常广博的地理知识面。
地理可谓文科中的理科,这门学科不仅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而且还需要学生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很多文科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都感到十分吃力,即便拼命识记,记忆的效果也非常不好,这就让地理成了一门充满挑战的学科。
大部分学生都会被地球、地图、东西南北等问题搞得晕头转向,在解题的时候经常将方向搞错,把时区、时差、地名搞混,这样一来,辛苦计算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可能是正确的答案了。对文科生来讲,每堂地理课都是一种折磨,花样繁多的知识让人难以理解,自然也就不可能将地理学好了。
作为一名非常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刘永正很快就找到了导致学生地理成绩差的根本原因,他清楚地知道想要让学生们将地理知识学好,就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有效且有趣的记忆法门,只有借用一些有趣的识记窍门,才能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才能真正将地理知识学会、学好。
教育专家认为,学习地理知识的首要任务就是认识地名。地名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就像英文中的单词一样,可以说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只有将地名牢固掌握,才能轻易地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才能打开地理知识的大门。
那么该怎样识记地名呢?本书在这里为大家提供几种简单的记忆方法。
1.在识记地名的时候要学会划分地名层次,区分地名。地理课本中的地名是非常多的,学生在识记这些地名的时候应该先根据这些地名的重要性,将它们分成三个层次,再依次进行识记。
第一层次的地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这些地名包括世界上的各个大洲、大洋、主要的河流湖泊、高山海峡、大型岛屿或半岛、边缘海、主要的地形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及简称、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岛屿、中国的山脉、中国的邻国、中国的主要地形区等地名。
二级地名的重要性次于一级地名,这些地名主要包括课堂上重点提到的世界各国的首都名称、港口城市、重要地形、资源产地,我国的重要城市、资源产地、农业基地、旅游胜地,等等。
三级地名的重要性很低,学生们不需花费时间进行识记。
2.在识记地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地图。地名与地图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学生们在学地名知识的时候,一定要主动结合地图,找到该地名所代表的区域,熟悉该区域的形状,并关注该地名周边的“邻居”,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3.在识记地名的时候,还可以探寻这个地名的历史及起因,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哪些典故?在这些故事的帮助下,地名的识记会变得更为容易。比如:死海之所以叫死海,是因为其含盐量太高,水中及周边没有生物生存而得名。
在识记地名的时候还应该将地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发现地名中的特征及其深层次的含义,使记忆的效果更佳。比如:古人将山的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称为“阴”;水的南面称为“阴”,水的北面称为“阳”。在理解了这些含义以后,学生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衡阳是在衡山的南面,山阴就在会稽山的北面;洛阳在洛水的北边,江阴在长江的南边。
很多地名是根据位置的相对关系而设置,比如: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山东、淮南、淮北等。有些地名则与其所处位置相关,比如河口、山口、湖口、汉口、滨海、滨河等。还有的地名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及生态特征,有的是反映人文特征,等等。
在识记地图地形的时候,学生们还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将国家、省区以及河流的形状、轮廓想象成各种各样的图形,借用这些图形来增强记忆效果。比如,非洲大陆整体的轮廓就像是一个梯形和三角形叠加在一起,而意大利的轮廓则像是在一个高跟鞋前面放了一个足球。我国省市里的青海省的轮廓看起来像是一只兔子,黑龙江的轮廓看起来像是一只天鹅,江西省的轮廓又像是古代女人挽起的发髻。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勤看地图,不会看地图的学生永远也学不好地理这门知识。学生在识记地图知识的时候,不用死记硬背,只要能够经常翻阅、查看地图,就能将地图上的轮廓大致记在脑中。
学生应该在看新闻或者听到地名的时候,立刻回想起这个地方的地图,如果想不起来,就要拿出地图查看。学生还可以在自己的卧室内挂上一幅中国地图,一幅世界地图,有事没事的时候都可以盯着这幅地图看。这样慢慢就能在脑海中形成很好的地理空间概念,将地图知识牢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