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付出精力关注孩子好性格的养成时,也要当心孩子是否在我们的过度关注和评判下,悄悄戴上了性格假面具。他知道什么是“好”的性格,受欢迎的性格,什么是“不好”的性格,不被接受的性格。拥有“好”的性格,改掉“不好”的性格,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假装出自己没有的性格,同时隐藏自己真正的性格。
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孩子从对性格的评判中,听出了性格评判中包含的性格要求、性格标准和性格期待;第二,孩子通过印象管理,迎合这种性格期待,其意是换得一种符合自己期望的、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
在我们谈到个体为了获得奖励、逃避惩罚,做出和社会期待、他人意志一致的行为时,我们或许容易将这种奖励和惩罚的范围窄化。对孩子来说,似乎奖励就是表扬,惩罚就是批评。但实际上,奖励和惩罚的意义还要宽泛得多。
奖励,还包括他人以一种让自己感到愉悦的、轻松的、满足自尊的日常方式对待自己;而惩罚则包括他人以一种让自己不快的、难以应付的日常方式对待自己。这意味着,这不是针对某件事情给出的独立的表扬或批评,它是常态化的、连续性的。具体到性格,人们按照对于性格的刻板印象,也很容易对不同的性格类型给出相应的刻板对待方式。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我们对于外向的孩子一般会有更多的夸赞、鼓励,甚至在他张嘴表达之前,就已经给予一种情绪暗示,表示我们期待和相信他的表现。这就使得在表达的起点,他遇到的外在的表达阻力就小。而如果我们认为一个孩子是内向的,他可能一句话还没有说完,我们就会善意地打断他说,别太害羞了。因为我们事先已经认定他是害羞的、不善于表达的。这无形中使他在表达时遇到更多阻力。他下次再想表达时,也许会需要更多的勇气。
事实上,孩子可能会感觉到戴上性格假面具的便利。他对性格期待的迎合,不只是为了取悦父母和大人。重要的是,这会让他轻易获得自己想要的被对待的方式,甚至是别人的喜爱。同时,也会让他摆脱令人烦恼的、环境对他性格的质疑和挑战。
被接受的需要: 当一个孩子的性格不被环境接受,这种“不被接受”,有时是以隐蔽的、难以发觉其性质的方式表达的。可以是挑刺的、批评的、攻击性的,甚至是以“为你好”的名义对性格进行强制改造。
比如,一个孩子给人的印象是性格内向,这就可能吸引到这样的行为:就像含羞草的叶子一样一碰就会闭合起来。但其实含羞草的这一特点更让人乐意碰碰它的叶子,看看它“害羞”的样子;性格内向也一样,有时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困窘、害羞,也会招来更多对他性格这一特点的关注和更加针对这一特点的建议、要求、评价。“你不要这么害羞呀!”“你要练习多表达!”于是,这个孩子会发现自己处在烦恼的生活中,总是处于“被矫正”的状态。
“不被接受”并不是一种可以置之不理的态度,似乎他人将这种态度藏在心里只是他个人的观念。不被接受,代表了他人还可能评判、干预、试图按自己的意愿改变不被接受的东西。其中,攻击性行为有时也是对自己不接受的人、观念的一种比较激烈的表达方式。在攻击性行为中,我们虽然更直接的感受是攻击,但有时在这种攻击性行为中隐含着“不被接受”的意味。攻击性指向的往往是另一方“不被接受”的地方。直观的形容,就如同把不被接受者驱逐出自己的领地。
那么,很显然,一个孩子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自己性格的情况下,戴上一个“被接受”的性格假面具会给自己省去很多麻烦,这也是对安全感需要的延续。
合群的需要: 在对从众行为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合群的需要。前面已经说过,引发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群体的恐惧、群体凝聚力对个体的吸引,这些几乎都包含着在群体中获得安全感的需要。所以,这一点对儿童来说,也许尤为重要。
对儿童而言,安全是最基本、最具优势性的需要,远比独立和自我实现重要得多。
有一个被接受的性格,会让孩子在合群的问题上减少阻力和挑战。他能更容易地和群体中的孩子打成一片,这意味着他获得了表达的自由。当他处在自我孤立、不合群的群体状态时,他其实是不自由的。并不是说他表达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自由,而是恰恰他也许只能表达他个性的、独有的部分,失去了表达人格需求共性的自由。
在他个性的部分之外,他也有对友情的需要、对尊重和爱的需要、对合群的安全感的需要。他的人性中共有的亲和需要的表达,在他自我孤立的时候,是忸怩的、难以表达的。而在他融入群体的时候,他才获得了这种自由,自由地表达他的亲和需要:他和别人建立联系的交往的需要、和别人互通信息的需要、分享和分担情绪的需要、不被孤立的需要。
换而言之,他的这些需要往往在合群的情况下才能得到顺利的表达。他的不安、他内心中对安全感的追求,也在合群时才能得到自由的释放。这是孩子在某些时候选择戴上性格假面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