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什么是所谓的好性格

我们在平常谈到孩子的时候,有时候会说这真是个好孩子。有时候又会评价另一个小孩说,这个孩子有个好性格。事实上,我们有可能在无意识中,已经感觉到“好孩子”和“好性格”是两回事。

一个好孩子不一定有我们认为的好性格。

大文豪马克·吐温塑造的著名儿童形象汤姆·索亚,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他的性格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好性格。但是当他的老姨母误以为他死了的时候,她哭着说,汤姆虽然又淘气又不懂事,但他是天底下心肠最好的孩子。虽然他又打架又逃学,又偷老姨母的果酱吃,又不爱讲卫生,但汤姆无疑是个好孩子。衡量他是不是一个好孩子,重点在于他的意图。就像老姨母说的,他从没安过什么坏心眼儿。

一个好性格的要求和衡量标准,虽然很少被赋予明确的说明,但事实上可能复杂得多。

如果说好孩子的好,重点在于他的心地、意图,呈现的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状态,那么好性格要求更多的是可操作性。它的交流性、适应性、理智性、良好的情绪、有活力,在大人的直觉里,说一个孩子性格好时,已经模糊地包含了在这一些方面的判断标准。

交流性: 有些孩子一下子就能带给我们很好的情绪感受。比如,他很善于表达,既能把自己的想法——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表达得很清楚,能让人充分领会他的意图而不至于因为误解而愤怒,又善于领会别人的意思;他情绪饱满愉快,并善于把这种好情绪分享和感染他人。在这种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立刻认为这类孩子有个好性格。

它背后的含义是,在人际互动上有较好的能力;有较好的人际互动能力就有可能为较好的社会化打好基础;做到了较好的社会化,就会较少担心他出现情绪问题。

适应性: 对很多家长来说,孩子能不能融入环境,能不能对环境既不过分地退缩排斥,又不会有抗拒心和攻击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孩子会不会让自己过分操心、会不会给自己找太多麻烦,还有孩子会不会健康快乐地发展。

“适应性”听起来是个很简单的词,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所以,家长容易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要求孩子,又因为潜意识的简单,在孩子达不到要求的时候生气发火。实际上,适应性对应的是环境的要求和标准。

什么是环境的要求和标准?就是环境对态度、行为方式、情绪的强度和表达、人际交流的方式、做事的能力,自有一套相应的要求和标准。

能领会、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要求,减少和环境的摩擦,在环境中没有明显不适感的孩子,也就容易给大人一种性格好的感觉。

理智性: 说到底,好性格也许强调的就是和外部的链接意愿与链接能力。链接意愿强的孩子,可能表现得更活泼,情绪感染能力更强。同时,可能也表现出对环境更强的关注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这其中就表现出性格的理智特征,即让人觉得这个孩子性格好,是因为他能听进去道理,好沟通;他展现出很重要的理解能力,能理解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比如,知道回家晚了妈妈会担心,所以理解妈妈让自己晚回家就要打电话的要求。在这种通情达理的背后,让人感觉这一性格特点很好,是因为理智也会适度地决定性格的柔软性。

良好的情绪: 好性格通常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拥有这种性格的孩子,自身就是很愉悦的。他不容易生气,不容易钻牛角尖,更少有对抗性的负面情绪。在他的良好情绪中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东西,那就是对环境的接受度高。对待周围的环境、环境提出的要求、和性格各异的小伙伴相处,他都以同样愉悦的态度来接受。

他愉悦的情绪似乎使他很少对环境提要求,比如,他不必在意哪些人他喜欢而哪些人他不喜欢;他不用预先期待什么样的环境和害怕讨厌什么样的环境;他不必界定想干什么或不想干什么。这让他的性格在和环境的相处过程中,很少有不情愿的情形,很少表现出畏难情绪和冲突,而更多的是配合。 tsZS5NMNmcIsOknLqSWO43aYtFErKr1/0L6nQbSEkkOsUu8IW6rKKhPlu76gepJ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