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对兄妹,哥哥经常挨父母打,但妹妹很得宠,因为在父母的心目中,小女儿很听话。但她真的很听话吗?在父母看不见的时候,她干的“坏”事和哥哥一样多。但她和哥哥的差别是,哥哥不管怎么挨打都不改口、不认错。但她却有很强的认错策略,不用等父母真的撸起袖子,只需父母一瞪眼睛,她立刻就会说,我知道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当父母看到她一副认错的样子,态度立刻就软化了下来。于是一场风暴变成和颜悦色的批评加鼓励。在父母眼里,看到的是一个频频点头非常听话的孩子。但在她心里,她想的只是怎么快速地把这场谈话敷衍过去,敷衍过去之后,她就又可以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了。至于说父母讲的道理,她可以先放在心里,等着她跑出去玩过瘾了再说。她不是不听,只是现在不听。等着下一次,她还是犯着同样的错误,用同样出色的认错态度蒙混过关。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权宜心理。
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得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对这个孩子来说,首先她清楚地知道规范是什么,也就是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时她还知道她怎么做才能符合在此种情形下(做了错事的情形)父母对她的期待。父母期待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从中吸取教训、做出努力,下一次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她只要按照父母的期待,表现出真心的认错态度,并明确说出她错在哪里,她就能避免像哥哥那样挨打。所以她不仅不会受到惩罚,有时她听话配合的态度,还能得到父母的赞赏。
除了逃避惩罚,获得奖励,这种权宜之计,还有一个极大的用处,那就是它同时也是一种防御策略。它和社交焦虑者在谈话时,总是对他人的话点头称是,以此来逃避别人可能对他产生的质疑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也同样以表示顺从的方式,防止自己在谈话中过于暴露,而使得自己露出软肋,遭到质疑。一旦遭到质疑,她就很难再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了。
不管父母说什么都频频点头表示同意,同时心中又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无比坚定。这大概是看起来最容易,实际上又是最难见到成效的沟通。因为在这种表面听话、心里不听话的策略背后,我们可能看到的完全不是表面上那个顺从的孩子,而很可能是一个有主意、任性、固执、拒绝改变又很难让父母真正触摸到的孩子。
触摸不到他真正的想法所在,是因为他出于权宜心理,给出了一副态度的假象。这种假象,让当父母的误以为自己的谈话已经奏效了,这样他们就会放松警惕,也不再因为孩子表现出不听话的样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抓住他不放,重复地给他讲道理。这就为他逃脱父母严密的说教和管束,任性妄为地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赢得了相当的空间。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的孩子,大概是不好说服的一类孩子。一个孩子如果正大光明地表现出不听话的一面,表现出他的固执、任性、人小主意大,倒恰好表明了他心理松动的可能。因为他不听话的态度,着重点在坚持自己的主张上。而表面上听话,内心却有自己主意的孩子,他这种权宜的态度,着重点在化解对方的态度上。虽然这种曲线的方式,最终也是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似乎和前者没什么不同。但最大的区别是,前者还给父母施加影响力留有足够的空间,只要父母找到他真正的问题所在,并方法得宜。而后者,用这种隐藏自己真正想法的方式,让父母难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无从做到有的放矢,施加真正的影响。
两者的态度指向也不同,一个态度是坚持自我,一个态度是假装顺从。假装顺从比单纯地坚持自我,更多了一层有意识的成分。这就使得表面听话、内心不听话的孩子比单纯因为固执任性不听话的孩子更难说服。
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的价值观和态度体系的一部分不易转变。
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接受者根据直接的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
与个体的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
一个固执任性的孩子,他不听话可能只是因为他所坚持的东西和他的需要密切相关。而一个表面顺从、内心不顺从的孩子,却可能 3 条不易转变的理由都占全了。它不仅和他的需要相关,它还有有意的意识的成分。权宜,作为一种处世的技巧或许已经成为他态度体系的一部分,这就成为真正有效沟通的一个障碍。而从过往权宜之计的成功经验中,他也尝到了甜头,也就更加形成了以权宜的方式行事的态度。这些都加固了他态度转变的难度。
这时,他有意识地捍卫的不仅是他的主张,他还捍卫着他自己不被别人说服——不让别人有机会说服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许只有真正触摸到他的心之所在,才能和他有真正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