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似乎很少被当成是天生的一种性格,如果我们听说某个孩子很任性,通常说的人还要交代一下前因后果:他被惯坏了,特别任性。那么,听的人虽然不认识这个孩子,也能大概想象出这个孩子被惯到什么程度,又任性到什么程度。他一定是要怎样就必须怎样,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他就会不依不饶,又哭又闹。
在我们心中,任性的体现形式总是会和情绪的强度联系在一起。任性的孩子不管是用语言还是用行为,往往体现出自我色彩很浓厚的两点:我非要和我就不。我非要这个玩具不可,你不给我买,我就一直哭一直闹;我就不穿那条裙子,你说它好看、舒服,穿着上学更合适,都不行,我就是不听。
他就像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他自己站在正中心,放大自己的同时,还放大了他的选择意志,同步放大了他的情绪。像这样的执拗、坚持,对选择的不可替代,仅仅靠着欲望本身是很难实现的。它必然有情绪的参与。在他说我要这个玩具的时候,他和一个不那么任性的孩子相比,他表达的其实是双重要求的满足。包括要这个玩具本身的满足和他伴随要求产生的情绪膨胀的满足。之所以不任性的孩子比较容易在大人的说服下放弃一个玩具,并且在放弃之后,情绪相对更平静,就是因为他只是想要一个玩具,他在情绪上没有需求,所以也没有因为大人的拒绝而受挫。
而任性的孩子,有时让人觉得不可理喻的是,他在某些要求上的执拗、听不进去意见、不通情达理到了不可理解的地步。他似乎堵住了耳朵,不要听外界任何妨碍他纵性的理由建议。而只是一味地对外界发出他的呼声:我要这样,我要那样。要让他明白那些最简单的道理:他已经有很多同类的玩具了,所以这个玩具不能买;这双鞋子其实很漂亮,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可以试着穿一次,有时是很难的。有时连最简单的沟通都无法进行,因为他处在强烈的情绪中,只会要求“我就要”或拒绝“我不要”。
这会让当父母的抓狂,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打不得,骂不得,说又不听。彼时,我们的目光可能只会集中在事情本身。那就是这个任性的孩子对这个玩具执着得不可理解。我们会以为他只是想要这个玩具。但对这个孩子来说,事情不一定这么简单。他可能不能容忍自己的意志遭到拒绝和挫败。他要求的不只是一个玩具,还要求他人对他的服从。
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在旁观者看来他只是因为没有得到一个玩具,就暴怒、大哭、纠缠个没完,但对他来说,更严重的可能是他受挫的骄傲。假如一个孩子的任性确确实实是被惯出来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场景。他提的任何要求都被尽量满足,那么,在他的心里感受上,除了具体的要求被满足带来的得意,时间长了会不会形成一种自我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很厉害、很了不起、很受宠爱、很被重视。这存在过度抬高自尊的风险。
也就是说,当孩子对于别人对他要求的满足已经习以为常,那么,每一次的拒绝都有可能不再是单纯的对某件事的拒绝,而是对他自尊的冒犯,对他骄傲的伤害。他的哭闹纠缠难以沟通,也许并不仅仅在于他被拒绝的事情本身,更在于他要挽回他的自尊,维护他的骄傲。
他的任性更倾向于维护他已经形成的对自我的感受。在过度的满足、缺乏必要的约束中,他不仅享受到意志的满足、外在的宠溺纵容重叠在他的自我感受上,他会不恰当地骄傲起来,而过于重视自己。他可以容忍得不到想要的玩具,但他却不能容忍对他骄傲的挑战。他强烈的情绪恰好和他的骄傲成正比。因为他是骄傲的,所以一个微小的拒绝,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要求在别的孩子都能平静接受时,他却可能表现出激烈的态度。他对一件小事都情绪强烈,或怒不可遏,或大哭大闹。强烈的情绪和事情的微不足道往往对比鲜明。我们可能笼统地称为任性,却很少认识到,情绪发作的背后可能是被过度抬高的自我。
他可能会骄傲到不能接受拒绝,不能接受不合心意的要求,外在的任何一点儿违拗,都可能被视为激怒和挫伤。而任性的另一个特点,执拗的要求和坚持通常以纠缠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觉得烦恼。因为这往往是情绪的表达,而非理性的表达,所以无法通过理性的沟通解决。我们也仅仅关注他在事物上的诉求,比如,他一定要买这个玩具,他是因为得不到这个玩具在闹,而我们很难读到情绪表达背后的情绪诉求。
他的非理性坚持,他的纠缠,他哭闹起来没完没了,也许还有另一层深意,他不能容忍他膨胀的自尊和骄傲受到挫伤。而弥补受伤的骄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对峙中取胜,本质上是继续保持让别人服从的状态。所以,一个孩子任性地坚持要一个玩具,他也许不只是想得到这个玩具,他还想保持他从经验中得来、培养,并习惯了的优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