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性格优点,所以不乏有家长试图强迫有内向倾向的孩子外向。甚至孩子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于什么样的性格更受认可和欢迎有了认知后,会自己强迫自己练习外向。
这样做的优势清晰可见,比如,练习更勇敢地表达自己,而不是把很多事情和感受闷在心里;交到更多朋友;从限制自己的恐惧中挣脱出来。它在外部行为上的有效性,在某些孩子身上是可以清楚观察到的。
人们最直观的印象是孩子变得开朗了、外向了,但是有没有人去问过孩子他在强行外向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心感受。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对自我已有了较多的认知和感受,当他主动强行外向的时候,他能对自己内心的体验有较深刻的感知。
有人谈到自己在中学时代强行外向的心理经历时这样说,他永远记得那种痛苦,想说话却不好意思说,内心总是处在挣扎和害羞的不良体验中。而强行外向的结果是,在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后,他的确交到了更多的朋友,突破了自己,听到别人欣赏他性格开朗也感到开心,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但是他却感到很累,就像灰姑娘光彩照人的舞会行头,都是假的,只能坚持到午夜 12 点。
在假装开朗、强行外向的过程中,他感到的不是快乐,而是坚持一种自己没有的活跃情绪带来的疲累。虽然好处是能很快就融入环境,在别人接受了“你性格外向”之后,顺应这种印象也很容易建立起相应的相处模式。但是坏处是,在扮演别人的性格时,不仅容易心累,还容易因为心虚失去自信。
他经常想如果别人发现他真正的性格还会喜欢他吗?想要突破自己内心中恐惧害羞的限制没有错,因为他想要表达自己,想要和别人交朋友,他有这种需求。问题也许出现在处理的步骤上,他在还没有接受自己的时候,就强行修正了自己。
没有接受自己,往往也意味着对自身某些妨碍自己的部分没有正视和消化。比如,那些影响情绪的根本性问题——某种自卑、自制力差、缺乏对环境的掌控能力。而这一部分虽然被忽视了,但有可能始终影响情绪。从有的例子上看,孩子外向的能力是增强了,但他却存在一种自我贬抑的倾向,会过度认知自己性格的不足。或者说在强行外向中,过度体会自己在这方面的无力。
关键也许在于发现影响情绪的性格因素,逐步缓和、消除自我对立和自我排斥,从根本上培养外向性的情绪。
避免强化恐惧: 强行外向有时是有突破性格局限的积极意义的。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只强调行为,而放弃了内心素质的基本建设。毕竟行为是内心的一种表现。
在对社交焦虑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社交焦虑者往往对所进行的谈话没有信心,通常都是附和、重复对方的话。并对社交存有一种自我挫败倾向。那么,其实从中可以分析出这种焦虑的来源。一个是社交本身让他害怕;一个是当一个人不得不去干他不擅长的事时,不管是因为外界要求的迫使,还是自我需求的迫使,“迫使”本身就能强化已有的恐惧。“迫使”要求他高度注意有挑战性的事物,迫使他必须面对自己的短板,并对此做出反应,这本身就让人焦虑。
如果一个人社交恐惧,但并没有什么强迫他非要社交不可,他是没有过于焦虑的理由的。焦虑就在这种不得不干、却自感没有把握的挑战性中产生。
因为“迫使”已经在心理上让人体验了不留余地的紧张状态。可以假想,当一个孩子被逼着外向的时候,他将面对着双重挑战。一个是对外向表现的恐惧;一个是在强行外向的过程中被迫的恐惧。有时这可能助他一臂之力,有时却要小心,在他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反而弊大于利,摧折了他的心理动力。
最需要关注的是,强行外向是否不只是强化了他的外向性,他内心的状态是否也有相应的变化。行为外向实际上只是加强了恐惧的体验,比如,情绪过于激动,起伏大;外表阳光,但实际缺乏信心,不敢坚持自我;在社交中表现忽而外向忽而内向,外向性的表达不够自然。这种不稳定的性格表现,可能和强行外向的过程中,只注重表面的外向,却不从根本上注重内心的外向性建设有关。
如果强烈的恐惧体验一直都在,内心没有扫清恐惧而获得真正的坦然,外向性就只能像物体表面刷的一层金漆一样。
培养坦然的情绪: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出于个人的意志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外向,在强行外向时,仍然存在不小心形成某种扭曲的可能。因为这时他对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为什么缺乏外向感,应该从何种地方着手才能根本而自然地增强自己的外向表现还不太清楚。
对儿童来说更是如此。这并不是说就不应该培养和鼓励孩子的外向感,从某种程度上说,心态的坦然可看作外向的门槛。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大人自己经受不住孩子成长的煎熬。看到孩子在外面胆小怯懦、唯唯诺诺,一般人是受不了这种状况持续存在的。大人想要的是即刻解决、即刻见效,立刻把这个堵心的疙瘩解开。
最好是经过一番简单的说教和鼓励,孩子自己就能有所改变,并外向起来。至于他为什么害怕,为什么害羞,有时我们并不想深究。但是,如果过于粗暴和专横地强迫孩子表现外向,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破坏了他本来就不充分的安全感。他的恐惧和害羞并没有得到舒缓,却会因为新加了一项挑战和感到自己新的缺陷,更加失去内心的平衡和坦然。
给予一个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并允许他接受这种来自外界的安全感逐渐发展为可对自己坦然接受,不管他以后的性格是外向倾向多还是内向倾向多,他的自我感受和性格表现也许比单纯的强行外向更舒服、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