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内向是一种贬义吗

不管有多少证据和观点支持内向的优势,但是一个人一旦从别人嘴里听到对自己这样的评价,说自己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估计不会有多少人认为这是一种赞美和恭维。相反,倒可能觉得是一种冒犯。

内向不像“这是个好人、这是个坏人”等评价这样旗帜鲜明地摆明一种评价的立场,它很暧昧,要让听的人去猜,到底说这话的人什么意思,他是在夸我吗?还是在贬低我?它明明是个中性的词,为什么有时会让听到的人感到气愤,它那层没明说的意思是什么呢?

评价一个人“性格挺内向的”,哪怕是很有礼貌地、满面笑容地说出来,还是掩盖不住一种贬义,立刻会让对方感到被冒犯了。

那么“性格挺内向的”这句被概括的评价,究竟包含了哪些没明说的性格指向?

可能的内向性格指向是害羞、不善于表达、沉静、感受力丰富、胆怯、文雅、讲究礼貌、不放肆、退缩、犹豫、内敛。也就是说,性格内向包含多种积极和消极的指向,但在性格内向还是外向的评价标准下,通常评价一个人“性格内向”是指他内向性格中消极的性格指向。如果我们当真看重的是一个人性格中有价值的核心品质,比如,我们看重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重情义的人、真诚的人、善良的人,那么我们可能不大会满足于用内向还是外向来评价和了解一个人。因为它太粗糙、太模式化,根本触及不到一个人的核心本质。

一位名人长者在写给侄女的信中,建议她在考虑是否嫁给一个年轻求婚者时,可以从这些方面考虑:“他非常和蔼可亲,坚持原则,思想正直,习惯良好——你很清楚所有这些方面的价值,而所有这些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性格的方方面面都是他最有力的辩护。”她提醒侄女,好的性格比活泼开朗、精神抖擞更重要。

很显然,她并没有把好的性格和开朗外向等同,更没有把价值和性格的外向、内向等同。

而在很多的表达中——不是所有这么说的人,说一个人“性格挺内向的”,却往往包含了这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把内向还是外向和是否是一个好性格关联;二是把内向和外向与一个人的价值关联。

前面说过,在这种评价中通常容易强调的是内向指向的消极一面。也就是说,说你内向大多不是在赞美你可能文雅的、沉静的、感受丰富的一面。而是你不善于交流、不善于表达、弱社交的一面。

从强调实用能力的角度出发,性格在实用的、在现实应对能力上的价值,可能成为评价标准的唯一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听到有人用着重评判的语气,而不是随大流的语气说你性格挺内向的,你可能瞬间就感到气愤,因为这个逻辑关系已然很清楚,他给人感觉强调了你性格中应对无力的一面,同时这一评判和价值关联,所以又会让听到的人有“你是在说我不善于交流吗?”的感觉。

就内向还是外向的本义来说,一个人好静还是好动,本来应该是一种中性的描述,没有绝对的高低、好坏之分。一个孩子喜欢安静,就让他静静地一个人玩好了;一个孩子活泼好动,就让他在安全的情况下到处跑好了。就像植物有喜阴的,有喜阳的,有喜欢土壤干燥的,有喜欢土壤潮湿的;动物有耐力强的,有耐力弱的,耐力强的可能善于逃跑,耐力弱的可能爆发力强,短时间内提速快,所以,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具有典型外倾人格的人好交际,喜欢聚会,有许多朋友,他们喜欢与人交谈,不喜欢独自看书和学习。具有典型内倾人格的人则是安静的,不喜欢与人交往,只有少数朋友。

如果单从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上分析,完全可以考虑让每个孩子、每个人按照自己天生的性格需求去生活,只要合理合法、于人无害。但是性格外向还是内向已经不再是一件自己的事,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别人评价一个人价值的一个标准。根据这个狭义的标准,一般体现在不用明说的性格指向的内容上——人际沟通的能力,当别人说你性格挺内向时,通常我们领会到的含义是,沟通能力不大行,甚至扩展了更严重的意思——融入群体的能力不强,融入社会会有困难,适应新环境会有挑战。

这可能就是这句评价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褒贬,但听到的人也许会觉得不高兴,会模糊地感到被否定了的原因。 ADiCPEBMzWfujZmj9b/WmAS7bJQ+LogjyQGQxiY72scpxeij3ZRnfosASqEKxU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