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性格标签化对心理的不良暗示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人对我们的评价。

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一点给了标签化足够的分量,以至于它对我们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标签化对人的不良影响,大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方面是影响了贴标签的人对被贴标签的人的态度;另一个方面是框定了被标签化的一方,束缚了他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模式。

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决定行为。

如果他人的态度也可以视为我们所处环境的一部分,那么在他人把我们标签化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受到一种来自环境的伤害。当可怜的“小飞象”被打扮成小丑,被迫站在着火的高高的屋顶上为观众表演从高处跳下的节目时,它吓得不断后退。而为它助演的两个人类小丑,站在舞台上一边催促“小飞象”跳啊跳啊,一边议论说,“小飞象”跳下来也不会受伤,因为“小飞象”是没有感觉的。

“小飞象”是没有感觉的。正是这种标签化,给了他们残忍的理由,“小飞象”再害怕、再可怜,他们也视而不见。

标签所传递的信息显而易见:我们对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是区别对待的。那些身份低微的人是不被关注的——我们可以粗鲁地对待他们,无视他们的感受,甚至可以视为“无物”。

标签化传递了一种有害设定,它设定了贴标签者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模式,而这种被设定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往往会带给被贴标签者有害的心理感受,从而又从心理上限制他的行为模式。

一个孩子,他明明有很多性格特质,不善表达只是其中的一种性格倾向,但如果这一点被过分强调,被贴上嘴笨的标签,他再想自我改善,再想表现得伶俐一点儿,也许就会加倍困难。不管是周围环境对他的定义,还是这种定义无形中对他的心理暗示,都表明了他被允许成长的有限范围。

想突破这种被限定的范围也许是不容易的。有时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苦恼:在一种环境中待久了,就算你的个人成长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想要在周围的人已经对你形成刻板印象、被贴了标签的环境中表现出你的进步,有着说不出的困难。

别人已经把你定义为一个随和的、好说话的管理者,尽管你学会了很多管理经验,知道应该宽严相济,但在别人对你的印象和标签中,想突破你在这种限制中形成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你雷厉风行的一面,似乎有着无形的阻力。你甚至想到你不得不重新换一个环境,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当你还没有被标签限制的时候,尽快表现出你新的一面,固定新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上对刻板印象有这样的描述: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作刻板印象。人们会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征对人进行归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人们对某些人或事的固定看法和观念,就像刻在木板上的图形那样难以更改、抹去……很多人的这种刻板观念并不因为新的经验而很快地改变。

由此可见,为什么一旦别人对你形成了刻板印象,甚至从刻板印象出发,总结出一个标签给你贴上,你再想翻身,再想突破这种印象和标签给你的束缚是多么困难。

表现在性格标签上,它通常在负面意义上有两个特征:一是专门强调了某一种性格倾向,而不是公允地看待性格整体;二是强调这一性格倾向的负面意义,比如,这是个老实孩子,它强调的一般是他不善于交际、疲于应付、不够灵活的那面,而不是他可能存在的诚实、纯正、厚道的一面。

这样的性格标签,投射在心理上,有时简直可以称为是一张性格“符咒”,它让被贴的人不能动弹。因为它规划出了你性格表现的范围和方式,不管你的性格中还有多少潜质,还有多少种发展和表现的可能,它都通过限制或者引导把你的性格局限在某一个面向上。

它对性格的某一点的强调,通常带有否定的暗示——一个性格懦弱的孩子,一个性格害羞的孩子,一个性格懒惰的孩子,无形中给孩子限定在一个性格表现的范围里,暗示他总是注意自己懦弱的感受、害羞的感受、懒惰的感受。他从环境中不但得不到一点儿鼓励来发展性格中其他的潜力,而且受到环境对性格表现的无形限制。很难摆脱“他性格懦弱”“他性格害羞”“他性格懒惰”的标签,这些性格标签暗示了他的行为模式。 lUOGBnrBya92aWyLhq+FAodJEjVfVVBzAEOptJUdUDKUjSri+VrxGEbfzAv0RGG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