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性格和心理的相互作用

有人说,在他上学的时候,他的班主任曾经说过一句狠话,让他过了这么多年仍然印象深刻。他的班主任说,如果把刀架在脖子上,你们都能考上大学。这句话有意思之处不在于学生是否不管是什么情况,当真都能考上大学。而是想象一下,当一把刀架在脖子上时,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又会怎样影响他外在的表现。

心理学家默里认为,一种需要能否被激发,取决于情境,他称为压力。例如,在缺乏适当压力(如一个杂乱的房间)的情况下,你的秩序需要就不会影响你的行为。如果你对秩序有强烈的需要,当你的房间有些乱的时候,你就会动手整理。

比如,一个性格懒散的学生习惯于整天胡思乱想,努力读书的决心总是维持不了 3 分钟,当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就算他还不具备勤奋的习惯,至少求生的需要取代了他的闲情逸致,贪玩对他的吸引力被减弱。而同时,他可能对功课的感觉不再像从前那般枯燥。他的厌烦、不情愿的心理状态都可能发生变化。此时,由压力产生出的需要,压倒了性格对心理的影响。“需要”直接对心理产生作用,而不是经由性格引起的一种心理感受。

一个有拖延症的孩子,你让他穿衣服,但他慢慢腾腾,好像这种简单的行动都是一件很累的事情,需要积聚很多勇气才能做到。当他第一时间想到穿衣服,也许他首先会做出的反应就是拖延。而在拖延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有充分的时间,充分地去感受一点一滴的压力。性格越拖延,心理对压力的感受越延长,越容易更深刻、更充分地体验压力。同时心理对压力体验的越充分,性格就会越拖延。他也许感觉拽一下袖子都很困难,把衣服领子整理好都会让他产生极大的不快。

有时人们试图通过调整自己的性格表现来改善心理感受。比如,有的人可能会通过加快走路的步伐,做事的速度,来增加内心果断的力量。事实上,也可以说是通过提高行为的速度,减少心理承受压力的时间。甚至有的人会模仿别人的性格,在模仿别人性格的过程中,模仿他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有可能模仿到一种相应的心理感受,体验到或借鉴到一种自己还不具备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一个时期内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并按照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来生活,那么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就会最终固定到角色扮演者的身上,使角色扮演者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态度转变。

而积极或消极的心理感受反过来又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表现。比如,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表现出较多怯生害羞的性格倾向,如果环境给了他这一倾向消极的反馈,他因此受到了轻视嘲笑,而这种被轻视嘲笑的心理感受从来没有得到突破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他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那么除了别人加在他身上的评价压力,他还有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压力。所有这一切形成了更复杂的心理感受,表现在他的外在性格上就可能不只是有害羞的倾向,还有对外在环境的冷漠。

在有些性格表现上,有时能看到一个人长期的心理感受。

《红楼梦》里面有个神仙姐姐秦可卿,这个几乎人见人爱的美人,年纪轻轻就重病缠身。书中借他人之口这样形容她的性格:“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不要小看心理感受的延长,度量个三日五夜,不但会深化某种心理感受,而且会令心理感受复杂化。比如,一开始只是很简单的一种心理,在心里翻滚久了就会生出新的旁枝。本来只是有点儿害羞,想的多了,感受的多了,就可能又有了羞愧感、羞耻感、愤怒感。本来只是有点儿气愤,想来想去,气愤在心头起了变化,猜忌、怨恨、不快,心理感受就会越来越复杂。而随着这种心理感受的发展壮大,它在人的性格表现上也可能激发出更多与之相应的面向,甚至新的性格特质。

一个人因为做成了一件对他的性格来说有难度的事,他为此深受鼓励,他的内心体验到积极的感受,他这个人可能会一反常态,让人感觉他性格都变了。原来他很宅,做事很退缩,性格消极被动,现在却充满信心,什么事都不害怕,事事都跑在前头,跟从前的他判若两人。或许在他的性格中,本来就有挑战自己性格的积极性的一面,而现在积极的心理感受支持了他这一从前不明显的性格特质。

随着心理感受中复杂的新的情绪的产生,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单纯因为恐惧心理而表现出的性格怯懦,有可能发展出新的性格特质。恐惧分化出嫉妒、不安全感、自卑、勇气、积极等多种多样的心理感受。这个小时候单纯、性格怯懦的孩子根据恐惧分化出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也许会表现出小时候没有的性格。比如,表现得更自私了,看起来强大了但是很冷漠,说话缺乏耐心了,抗拒沟通,也可能过于迎合别人的感受了。 +PIicUpPLSaVBAZt1eM+XcACrZ5WA/tS0DRqnANaJowEL4vbh4anthMrhRohTiP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