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节
尿床:孩子难以启齿的困扰

提起尿床,大多数家长认为是小孩子的问题,殊不知,正值青春期十几岁的大孩子也有尿床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梦里我一直在找洗手间,终于找到了,畅快淋漓的时候,觉得湿湿的,我竟然尿床了,天哪!——这是在某网站上一个叫沉默的网友对自己 24 岁时尿床经历的描述。

尿床并不是一个罕见的事件,相信每个家庭都经常遇到。

佛系家长:孩子大了就好了吧?

大多数家长认为尿床现象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殊不知,这个现象消失的时间会比预想的还要久一些,甚至有的孩子一直都没有消失。

据统计,初生婴儿 100%尿床,因为他们的膀胱没有发育完善,还不能自我控制排尿,当膀胱充满尿液后,自动排出。5 岁以后,约有 85%的孩子可以自己控制排尿,尿床的概率大大减小。但是到了青春期,仍有 1%~ 2%的孩子会尿床,其中男生的比率是女生的 1.5 倍。如果按 2018 年的统计数据来计算,2018 年我国初中阶段在校学生约有 5736 万人,也就是说在初中阶段,我们国家仍然有 57 万~ 100 万的孩子存在尿床的现象,还有近百万的家庭还在为孩子尿床而伤透脑筋。

尿床带来的困扰:

电影《呆呆向前冲》里,男主人公的母亲企图利用儿子尿床的事情,吓走他的女友。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尿床问题的青少年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扰。他们经常会带有羞耻感、自卑感与挫败感,他们时常害怕自己“出丑”,导致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他们甚至不敢住校、不敢参加学校的外出活动,从而影响交友,有的父母不断地斥责孩子,甚至羞辱孩子,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在同龄人中抬不起头。久而久之,孩子的尿床情况不但不见好转,还会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孩子尿床行为的心理解读】

遗尿症

在医学界,我们称小朋友的尿床现象为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bed-wetting),即不自主排尿的一种遗尿症状。如果男孩超过 6 岁,女孩 5 岁以上,仍然持续地每个月有 1~2 次的夜晚遗尿现象,那么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重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遗尿症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原发性遗尿症是指没有明显的尿路或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继发性遗尿症不完全是心理原因,它带有一部分的生理病变,是指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儿。遗尿症还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有一方曾有遗尿症,那么孩子可能患有遗尿症的概率是 45%,父母双方都曾有遗尿症,孩子可能患有遗尿症的概率是 75%。

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的遗尿症都是原发性遗尿症,即与孩子的心理状态导致的阶段性或者长期的遗尿行为,是可以通过心理干预和家长帮助进行改善的。

在学习如何改善孩子遗尿行为之前,我们先了解下正常孩子排尿的过程——一个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1)膀胱在充满尿液的时候,膀胱壁的神经会向大脑发送信息;

(2)大脑收到信息后,正常成人将收到大脑皮层的排尿抑制指令,它会告诉膀胱,等待合适的时机和场所的时候再排出尿液。即便是已经处于排尿过程,大脑也可以随时发送停止信号,终止排尿。

尿床行为如何发生

幼龄儿童由于大脑机能和膀胱机能都处于发育过程中,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特别是如果身体在夜晚制造了大量的尿液,幼龄孩子的膀胱还不能储存大量的尿液,孩子在夜晚睡觉的时候,睡眠太沉,导致脑神经不能够控制孩子清醒过来再去排尿,尿床行为就发生了。

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处于快速变动期,极容易被外界变化所干扰。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讲,遗尿是儿童潜意识里压抑的行为表现,是一种防御机能。孩子由于受惊吓、过度疲劳、缺失家长关爱、亲人突然离世、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教养习惯等心理因素都可能引起短期的遗尿症,如果家长处理不好,孩子逐渐形成习惯,有的甚至到了成年都无法改变。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也会影响孩子,导致其尿床,例如便秘;内裤过紧;喝了太多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或者食用了含咖啡因的药物,咖啡因刺激神经产生了太多的尿液;青春期孩子的荷尔蒙分泌失调,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够,导致其在夜间产生了过多的尿液;冬天天气太凉,孩子存在不想起床上厕所的意愿,影响了正常的排尿规律。

总体来说,尿床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并不是不需要治疗,也不是治疗不好的一种行为,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家长正确面对,不能回避问题,需要家长们耐心逐一排除干扰项,积极地寻找、确定孩子尿床行为的诱因,再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干预。因此,在孩子发生遗尿状况时,家长首先需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身体功能的检查,如体检、尿检、X线检查等,在排除继发性遗尿的生理问题后,可以采用心理上的干预,对孩子行为进行纠正。

【家长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只是简单的原发性遗尿,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行为训练方式,在家里帮助孩子。

幼年时期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排尿习惯

睡前不要吃太多水分含量高的东西,不要喝太多的水,养成睡前上厕所的习惯,这是从源头上防止膀胱中充满太多的尿液,减少尿的产量,直接降低尿床的风险。应避免孩子睡前过度兴奋——尽量避免剧烈的运动、观看惊悚片等睡前行为。

正确进行排尿行为训练

一般在幼儿 2 岁左右,已经有表现出自己长大了的欲望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控制排尿的行为习惯了,逐渐从纸尿裤(尿布)过渡到自主排尿。根据行为训练法的原理,需要将排尿与便盆联系在一起构成条件反射。每天可以按时将孩子放到便盆上,每次坐几分钟,每天 2~3 次,形成规律。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要平静地、温和地对待孩子可能出现的抗拒、害怕、排到便盆外等突发事件,不要强迫孩子,避免让孩子对排尿产生恐惧和紧张的心理。

重新建立膀胱和排尿的条件反射关系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遗尿,说明孩子已经形成的膀胱充盈、起床排尿的条件反射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重新建立二者的反射关系。家长在摸清楚孩子经常尿床的时间后,提前 30 分钟左右,在孩子膀胱充盈的同时,将孩子唤醒起床,并且陪同孩子去便盆排尿,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就可以重新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进行自行排尿。

膀胱训练

增加膀胱的容积,即在白天孩子清醒时,刻意地训练孩子增加小便滞留在膀胱中的时间,久而久之就可以撑大膀胱的容积。增加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即鼓励孩子在排尿过程中可以中断排尿,然后从 1 数到 10,再把尿排净,经过一段时间训练,膀胱的括约肌控尿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帮助孩子练习自我催眠

现代催眠术(Hypnosis)在心理学上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从生理学上解释,催眠的原理与脑波有关,就是通过一些催眠技巧,让被催眠者处于α波——放松状态或者θ波——打盹状态。在心理学上,催眠是指通过引导让被催眠者进入一种潜意识状态,此时被催眠者潜意识打开,可以输入一些暗示性话语,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自我催眠是催眠的一种,比较适合敏感的青少年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催眠的方式有很多,这里不能逐一介绍,有兴趣的家长可以选购专门的书籍进行自学,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避免强化和回避尿床行为

在面对尿床行为时,家长不能过分强调和表露出担忧,因为每一次强调在孩子心里都会形成新的暗示,再次强化“尿床”这个行为。但是如果家长采用回避态度,对尿床行为避而不谈,也会让青春期的孩子感觉到羞愧,更感觉自己的行为不对,产生压力,压抑到潜意识层面,更容易在熟睡时,潜意识开放期将压抑的情绪以尿液的形式排泄出来。最好的方式是在“强化”和“回避”这两个极端行为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家长平静地去看待孩子尿床行为,有计划地帮助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才是最优的办法。 U6OjV/BDYIO4WPQD1g6XMQLbH1bjyib11l8ptkgzV8yHMyUZbT2jRNVs/YxQ2N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