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节
性行为:送给孩子的成年礼

当婴儿的肌肉逐渐发达时,躺卧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需求,他开始不断地练习俯卧、抬下巴、翻身、爬行、行走,作为家长,我们感到欣慰和愉快;当婴儿的牙齿逐渐拱出时,奶水已经不能够满足他的需求,他开始尝试各式各样的固体食物,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当孩子的性器官逐渐开始发育,他们开始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开始尝试性行为的时候,我们却开始感到焦虑和担心……

性行为是人类的正常行为之一,也是人类物种能够繁衍至今的原因。对青少年也是如此,当他们开始第二性征发育的时候,我们就该知道,性行为也应该随之而来。

【孩子产生性行为的心理解读】

性行为开始得越来越早了

美国一著名女性青少年杂志做过一个 7 万人的问卷调查,其中显示青少年性行为开始的年龄平均为 15 岁。研究还发现,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可能报告自己发生过性关系并且性活动积极。在国内,2015 年发布的《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显示,中国 15~24 岁青少年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在 17 岁左右。然而,事实是,我们很难了解到青少年真正的性行为,人们很难正面回答这些过于隐私的问题,这些调查问卷的结果只是一个参考。

不同国家和性别之间,青少年第一次性经历的年龄可能有较大差异。即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民族的性行为开始年龄也会有区别。在美国,非洲裔美国人性行为开始的年龄是最早的,大约在 15.5 岁,而亚裔美国人是最晚的,平均在 18.3 岁。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获得准确性行为开始的时间,却清晰得知孩子们成熟得越来越早了。在 50 年前,女孩出现初潮的平均年龄为 13.5~14 岁,现在已经提前到 12 岁左右。第二性征的到来,让他们不得不开始考虑性的问题。

青少年的性行为是探索性的。他们一般从自身性行为开始,譬如,性幻想、自慰,等等。随着他们到了高中,他们开始从自身转向异性。他们往往是从接吻开始,然后是爱抚,最后是发生性关系。值得高兴的是,他们并不莽撞行事,无论在较为开放的北美还是在相对保守的亚洲,青春期性滥交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并且有一项英国的研究发现,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让青春期孩子的性行为推迟了。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随着当下不可逆转的青少年性早熟的影响,我们需要准备好,面对青少年晚期孩子们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性体验的这个事实。

青春期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来临、激素的活跃会增加青少年对性的渴望。同时,同一性是青春期的主题,性的同一性也包含其中。性的同一性包括性取向,也包括性行为、性兴趣、性行为方式。孩子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不断出现的性感觉,确定自己的性取向、发展新的亲密关系,学习如何控制性行为,虽然它是一个生理上的变化,但社会、文化的因素会给予孩子引导。

同伴的影响

比起跟家长探讨性,男孩们更可能选择同伴来探讨性话题。他们同样面临着青春期的性冲动,同伴之间更容易彼此理解,性在此时是他们最关注的话题。朋友或者兄弟姐妹对性的看法、对性的评价、是否已经发生了性行为、自己是否可以完成性行为,这些都是他们探讨的内容。他们一同分享在电视、电影、互联网上看到的性的内容,分享所见所闻。甚至他们会有攀比之心,会存在同伴压力——如果我是唯一的处男怎么办。

对女孩来说,她们更愿意自己去幻想。女孩的性往往与爱情结合在一起。她们更倾向于把爱情作为性活动的主要动力。女性同伴们在一起会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更在意自己是否变得有魅力,即便是她们也有对性的好奇和性的欲望,但是她们在性行为中往往是被动的一方。女孩们在一起更喜欢探讨的是恋爱,她们喜欢被追求和拒绝追求者来证明自己的魅力,这是她们的同伴压力——如果没有人追求我,怎么办。

家庭影响

即便是东西方在性文化方面有一定差异性,但是家长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性行为态度基本是一致的。家长并不会主动地鼓励孩子去发生性行为,家长、学校都会不断地教导孩子们,避免过早的性行为的发生、避免怀孕、避免感染性病,但是与女孩不同的是,男孩的父母对于他们的性行为更为宽容,接受度也高一些。

社会影响

社会是复杂的,社会对于孩子们的影响也是多面的。媒体和网络一面在宣传形形色色的青春期性行为的负面消息,一面又在不断地用广告、电视节目暗示青少年要有魅力和吸引力。同时,社会还在向青少年传递着道德对性的约束。电影、电视、互联网上又充斥着方便、容易获得的露骨的色情内容,青少年就在这些矛盾的、混乱的信息中,寻找自己想要的内容,为自己的性行为做决定。

矛盾的青少年

相比较于男孩,女孩更容易处于是否发生性行为的矛盾中。她们很有可能迫于男性伴侣的压力而发生性行为(约 61%的女孩会因为男孩的施压,导致与其发生性行为)。她们还要面对道德、社会、家长的教导带来的压力,承担怀孕的风险,同时,她们更在意性行为中的爱情成分。一项全美国范围内的调查中,有 45%的女孩将自己是否被爱,作为是否发生性行为的决定依据,而男生只有 28%。

而对男孩来说,他们更在意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想被同伴嘲笑,他们更想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当他们具备性能力之后,并且已经为发生性行为做好了准备。他们在性方面有更自由的空间,当然他们的性欲也更旺盛,而且相对于女孩矛盾、复杂的心情,性行为对男孩来说是积极的自我认同。

【家长该怎么做】

过早的性生活面临着各种性问题,譬如,16 岁之前发生性关系的青少年往往不能有效地利用避孕品,这让他们暴露在怀孕和性病感染的危险中。同时,他们还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譬如,对父母隐瞒的内疚,对怀孕的担心,更在意亲密关系的程度,等等。这些无疑是给繁忙的学习生活又增添了一些干扰。

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可以帮助青少年降低早孕的风险,譬如,父母与青少年亲密情感和交往,父母对青少年外出活动的时间监管,父母对青少年性行为的反对态度,以及父母对青少年性行为提出避孕的要求。所以,如果我们还是选择当鸵鸟,来回避孩子的性成熟后需要面对的问题,那么我们恐怕会面对更多的问题。

增强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其是否发生性行为有一定的关联性。当孩子面对复杂的、混乱的与性相关的信息的时候,他们对自己性冲动的控制能力、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对行为的自控能力,都将对性行为的控制发挥作用。所以,与其花工夫去反对孩子谈恋爱,惹孩子讨厌,不如将重点放在培养他们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同伴也可以作为榜样来影响青少年的性行为,反之也成立。也就是说,如果老大没有做好性行为的自我管理,那么很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老二、老三跟着一路学习下去。

普及性知识

给孩子普及避孕和性知识,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恐怕我们必须这样做,而且必须提前做。在孩子第一次性行为之前,就要让他们有意识地保护自己。好在现在会有很多媒体或者电视节目,帮助我们开始这个艰难的话题。会得到怎样的效果,取决于父母与子女之前建立的依恋关系和日常的沟通方式。碎碎念和家长制式的警告,肯定不会收到太好的效果。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回到十二三岁的时候,父母怎么说,我们才肯听呢?

拓宽孩子视野

帮助孩子拓宽视野,让孩子把视角更多地放在未来。当青少年能够为自己规划未来,设计自己未来的生活、职业、社会角色的时候,他们的青春期的同一性任务基本完成,他们已经成为自立的、独立的个体。这样的孩子会主动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学习成绩和与未来职业生涯相关的技能上,他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充实自己,这会帮助他们从性的思考中抽离出来。 HoVAJc1xU9nw/ZsrO4m/hJ2DHJNd072HtQ0sLTw38mbd/ix0BW/KCj/i/Nh1bv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