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节
撒谎:谁的童年不说谎

“你吃糖了?”妈妈问。

“爸爸说我可以吃糖。”宝宝答,但实际上爸爸并没有说。

“妈妈的新衣服漂不漂亮?”妈妈问。

“……漂亮。”孩子的表情很牵强。

“妈妈,你为什么在电话里说你在开会呀?”孩子问。

“……”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我们每天都在说谎。即使你认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实际上,你仍然是一个说谎者。据统计,普通人每天说谎 1~2 次,平均为 1.6 次。我想真实的数量,远远超过这个调查出来的数据,比如,他们并没有算上朋友圈里那些不得不点的赞,微信消息里不得不回的笑脸,为了赢返点在淘宝上不得不打的满分。

【孩子撒谎行为的心理解读】

那么孩子呢?孩子一般从 2~4 岁开始有说谎的行为出现。他们的谎言可能很容易就被大人一眼看穿。

“我已经吃完饭了。”实际上她一直在屋里玩。

“你尿床了!”“不!我没有!”

前面的例子,孩子谎称爸爸同意他吃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孩子们开始说谎时,父母会感到震惊:孩子怎么就说谎了呢?跟谁学的说谎?他说这种低级谎言的原因是什么?

撒谎——认知发展的里程碑

其实,孩子说谎是他认知发展中的里程碑。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区分出了别人和自己,并且清楚地知道,别人和自己有不同的想法,他意识到别人对自己有不同的期待、感受和目标,他也开始了解到人的想法与事实并不等同。研究发现,当孩子知道事实与想法无关的时候,孩子较有可能说谎。就如孩子试图让家长相信他已经吃过饭了,但实际上他的目的只是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来玩。

撒谎本身可能并不可取,但是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与同理心、合作、关怀密切相关。在 4 岁前,孩子并没有这样的能力,他们简单地认为每个人的想法都和事实一样,所以他们没有必要撒谎,也没有欺骗的概念。最典型的例子是,跟他们一起玩捉迷藏,他可能会直接告诉你他要藏到哪里。

幼儿期的谎言

幼儿期的谎言,往往都是这样漏洞百出的:嘴里塞满了蛋糕,他们却不承认吃了,爸爸就在他面前,他却跟妈妈说是爸爸同意他吃糖的。他们的目的性明确,但是欺骗的技能并不高超。这说明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样的话别人能够相信,什么样的故事符合逻辑。比如,他们还会讲一些不知所云的故事:机器人把蛋糕吃了。我的小熊病了,我在照顾他,不能下楼吃饭了……这一类的谎言就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假想伙伴——他们在幻想,这是他们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表现。幼儿对现实、白日梦、愿望、幻想、恐惧之间的差异掌握非常不稳定。就好像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大的谎话:礼物是圣诞老人送来的,孩子们都照单全收,信以为真,并且“胡编乱造”自己想象中小世界的形形色色的故事。

在孩子 8 岁前,他们经常说谎。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们越来越擅长理解别人的需求,理解什么样的话别人更容易相信,也越来越擅长说谎。孩子也逐渐从前道德期进入他律道德期,他开始对撒谎等于不好的行为产生了概念。年龄小的孩子撒谎大多都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得利益,然而年龄大的孩子撒谎的时候会有愧疚感。

说谎的原因

说谎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为了得到些什么,有的是为了逃避掉不良行为要面对的后果,或者是逃避他们不想面对的事情。还有一些理论认为,孩子说谎是因为好奇,他们好奇说谎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后果,这种好奇促使他们去说谎。

当孩子缺少自信的时候,谎言也可以帮助到他们。特别是那些父母要求较高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超过他们能够达到的水平,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缺乏自信的孩子没有办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所以他们要用夸大的谎言内容,让自己平安过关。

缺乏自信的孩子为了让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赞赏,给人留下极好的印象,他们也不断地用谎言来伪装自己,让自己感觉良好。他们更容易变成习惯性说谎,因为活在谎言里的自己实在是很令自己满意。这样的行为在成人中也很常见,他们夸大自己的收入、夸大自己的住房,甚至夸大别人对自己的仰慕,他们的谎言有的时候十分拙劣,有的时候显得毫无必要性,比如,他明明在家待了一天,却在朋友圈里把自己乔装成社交明星,这都是极度缺乏自信的表现。这样的成人,大多有一个自卑的童年,长期缺乏自信,让他们形成了习惯性撒谎。

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冲动,没有考虑过说谎之后的后果。他们的谎话有的时候连自己都不记得,他们一时兴起说了句谎话,随后就忘记自己说了什么,他们的谎话往往也是漏洞百出,一般常见于患有多动症的孩子。

白色谎言

我们称白色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在心理学里,称这种白色的谎言为“亲社会说谎”(prosocial lie-telling),在孩子 3 岁左右就会出现。就如前面的例子,孩子知道妈妈穿了新衣服,想得到赞美,所以他说了“漂亮”来回应妈妈。他们已经开始了解别人的期待和如何让对方感到舒适,这不得不说是孩子认知技能和社交技能的再一次腾飞。其实白色的谎言也是谎言,是我们教孩子说的谎。我们一面期待孩子拥有诚实,一面又期待孩子有礼貌地回应别人的给予,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矛盾。

网络上的谎言

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有的时候我也在考虑互联网上还有什么是真的。照片、视频可以是假的,性别、年龄可以是假的,评论可以造假,人气可以造假,自己说的话也可以是假的……在这种氛围里,孩子们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他们如何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互联网上,辨别是非、真假呢?

【家长该怎么做】

父母的模范作用

父母对孩子起到模范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说谎这个行为。虽然偶尔的说谎不会对孩子的道德发展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当我们在孩子的面前,接起电话,说自己正在开会的时候,孩子正在观察着我们,并用他的脑袋理解我们的行为。虽然我们可以跟他解释自己这样说的原因,向他展示生活的不容易,但是他们的小脑袋能吸收到什么,我们无从而知。

白色谎言也是谎言

白色谎言也是如此。虽然这在道德上让人感觉更高尚,更有礼节性,但是请不要忘记它也是谎言的一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让孩子理解,比如,当他不喜欢外婆送给他的生日礼物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他会给外婆一个满意的回应。比起让他说谎答复外婆自己很喜欢这个礼物,或许我们可以引导他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外婆的心意上,而不是礼物的喜好上。让他们明白,自己对外婆一番心意的感谢,要比感谢礼物更有价值,这也是帮助孩子逐渐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让孩子知道诚实的好处

如果我们期待孩子诚实,那要让孩子知道诚实的好处。研究发现,讲“狼来了”一类具有惩罚性的反说谎行为的故事,并没有减少孩子的说谎行为。而那些赞美诚实品德的、积极的寓言故事,确实对提高孩子的诚实水平有帮助。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诚实,我们要让孩子多了解诚实的好处,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不诚实的代价上。

压力促使孩子说谎

高惩罚的家庭、学校会让孩子的说谎行为增加,因为他们带给孩子的压力更大,更促使了说谎行为的发生。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更容易说谎,因为他们有更多的学习对象,也面临着更多的同胞竞争压力。所以,家庭里的诚实氛围对于培养孩子的诚实是很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自信

比起一味地跟孩子强调谎言,我们可以多花些心思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责任感。当孩子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他们就敢于去承担,敢于去自主做选择,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不诚实”的帽子

如果孩子在 5 岁前说谎,我们还是不要用“说谎”这个词去定义孩子的行为,更不要去强烈指责孩子的行为,给孩子扣上“不诚实”的帽子。我们要正向引导孩子说出他隐藏在内心的话,或者他不敢说出的真相,而得到孩子的信任。 vvMaaDn+DND4SOXOhoFyZIBX+9d5UwE+BWEVFDKOyIcO7DhbsxounSiv1cNQmv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