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又把老二打了,这次是因为老二动了他收藏的小恐龙模型。”
“我家孩子从来不把东西给别人玩,怎么说都不听。我都不好意思带他出门!”
“孩子学习越好越自私,只想着自己!”
有些孩子总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不喜欢分享,特别是独生子女,只考虑自己,心里从来没有别人。“自私得连孩子都不想生了。”面对我们国家越来越低的出生率和越来越多的单身和丁克一族,自私成了独生子女的特征之一。
美国在 19 世纪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有过度骄纵的现象。20 世纪初,一些人还提出由于父母所有的担忧和恐惧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这个独生子女精神会格外敏感,甚至会得神经衰弱。然而这一些结论在 21 世纪的时候,都被打破了。2018 年,德国两位研究者对 10000 名德国儿童进行跟踪研究,最终得出独生子女跟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具有一样的特征,他们会与父母有更牢固的联系,孩子们会后悔自己没有兄弟姐妹,让自己的童年缺失信赖的玩伴。但是来自中国的一项研究——他们对 126 名无兄弟姐妹的学生和 177 名有兄弟姐妹的学生进行研究,独生子女在宽容方面的得分较低,宽容性较差的人格在人际交往中会有更多的争吵、对人不信任和以自我为中心。
在生理结构上,有研究显示:独生子女的大脑结构与有同胞兄弟(姐妹)的略有不同,独生子女在创造力和想象力相关的部位有较多的灰质,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独生子女要独立面对更多的问题,需要他们有创造性地自行解决问题。另一个结构是在额前内侧皮层的灰质少于有同胞兄弟(姐妹)的,这说明独生子女在耐受性上略差于有同胞兄弟(姐妹)的人。
很难说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对其在亲社会行为上有多大影响,毕竟孩子会有发展其他社交和认知能力的机会。即便是独生子女,也不可能脱离社交环境而孤立存在,他们的社交从幼儿园就开始了,甚至更早。笔者认为,比起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对一个人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似乎比家庭中的孩子数量更为重要。
中国有句俗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意思是人本来就是自私的,是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之后,为了在这个社会生存,才逐渐地学会分享与利他,是这样的吗?首先我们了解下什么是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通过分享、合作和帮助等亲社会行为表达对他人利益的无私关注,是自私的反面。
一个有趣的测试:
一天,一个叫玛丽的女孩要去参加朋友的生日宴会。在去朋友家的路上,她看到一个女孩摔倒并摔伤了腿。女孩请求玛丽去她家一趟,让她的父母带她去医院。但是如果玛丽这样做,朋友的生日宴会就会迟到,并且会错过冰淇淋、蛋糕和很多好看的节目。玛丽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龄前儿童的反应都是自私的,他们往往回答玛丽应该去参加生日宴会,这样才不会错过好吃的东西。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越会对他人的需要和愿望作出反应。
虽然存在这样的测试,但是,我们再回到婴儿时期,并不是所有的儿童在婴幼儿时期都是自私的,在道德发展前期(前道德期),在儿童没有接受道德或者规范训练前,就会有类似亲社会的行为出现。比如,12~18 个月的婴儿,偶尔会给同伴玩玩具,会有意愿帮助父母做家务。还有的孩子在 20 个月后,会出现同情、安慰同伴的行为。个体早期的亲社会行为的差异,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研究发现,同情心较差的婴儿的母亲通常用斥责或者体罚等强制策略对待孩子的伤害行为,而出现同情心的孩子,其父母则经常对孩子的伤害行为进行情感解释。
影响利他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又被称为同理心,是由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提出的,是一个人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整个人类都具有的一种反应。婴儿有感知父母和同伴的情绪,但是这种行为是本能的,且并不一定总是有帮助的,他们并不一定能把这种感受转化成行为,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他们需要在后续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地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模仿将这种能力强化。
这显然是个伪命题。儿童成长的过程也是他共情能力逐渐发展的过程。之所以让父母觉得孩子大了,反而自私了,其实是孩子有了自我意识。
孩子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只有“我”“我的”的概念,他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我饿了,妈妈会给我奶喝;我困了,妈妈会哄我睡觉;一切都是围着“我”转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要比婴儿期的孩子对“我的”这个概念更敏感,并不理解分享的意思和物品真正的所有权的概念,于是就会出现妈妈觉得“还不如小时候”的现象。孩子在婴儿期出现的分享行为,让父母理解成为孩子懂事、不自私,实际上孩子的分享行为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
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不能急于让孩子去分享,特别是在孩子出现不想分享的情况下,家长更不能去强迫孩子分享,强迫会让孩子觉得父母要“夺走”他们的东西,这会让孩子有更强的占有欲。这个时期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做好榜样,同时,在孩子出现自主分享行为或者说利他行为的时候,父母要给予赞赏,这将对孩子的利他行为正强化,反复强化后,孩子的共情能力就会提高,孩子的利他行为就会逐渐内化。
青春期是形成新的“自我”的时期。青少年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自己对自己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根据研究,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如果孩子在 4~5 岁已经表现出较多的自主分享行为,那么这种利他行为会持续整个儿童期和青春期乃至成年早期。但是父母们为什么会觉得孩子大了,反而不懂事了,自私了?实际上,这是父母对孩子有了“自我意识”的一个抵触情绪。父母口中的“孩子不懂事了”是因为孩子做事情的方式,不再人云亦云,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更想按着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意愿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在父母的眼里,就是一种自私。
·当孩子生气、焦虑时,没有人关注他、给予他所需,他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更专注于自己,而忽视其他人的需求。
·父母的自私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缺乏底线的教育也会让孩子变得自私。
·过度补偿的“爱”会导致孩子自私。
·不公平的待遇会让同胞之间越走越远,当一个孩子开始嫉妒另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可能会变得自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