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怕打针:孩子不是胆小鬼

很多小朋友都会有害怕医生、拒绝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会对陌生的医生,或者是医生作出的一些他们不喜欢的检查动作有直接的恐惧、哭闹反应,特别是打针的时候,他们会哭哭啼啼,紧紧抱住父母。甚至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也会对打针留有记忆。有的婴儿在第一次打针后,再去同一个诊所,一进门他就会开始哭闹。孩子的这些抵触行为,让这些“病在儿身,疼在母心”的家长们更加焦虑和烦躁不安。

标签型家长。陪伴在孩子身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么壮实的小伙子,胆子这么小呢!打个针都害怕!”——家长无形中的玩笑,给孩子贴上了“胆小”的标签,让孩子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不够优秀。

理智型家长。陪伴在孩子身边,不停安慰孩子:“不要怕,宝宝不要怕,勇敢点。”——家长无意之中,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身体虽然陪伴在孩子身边,心却成了一个旁观者。

学习型家长。打针之前,指着前面的小朋友说:“宝宝你看,他多勇敢,打针都没有哭,你也要像他那样勇敢哦。”——家长无形之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哄骗型家长。打针之前,家长对孩子说:“打完针妈妈就给你买好吃的,打针一点都不疼,一下子就结束了!——孩子最终的体验与家长说的完全不同,降低了亲密关系。

孩子们的这些抵触行为,并不代表孩子性格怯懦,家长们此时也切记,不要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更不要采用吓唬、恐吓、欺骗孩子的行为。如果父母和相关医务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完全可以减轻和避免的。如果家长没有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处理好他的“焦虑”“恐惧”情绪,这种“害怕”的感觉,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内心中生根发芽。

【孩子害怕打针行为的心理解读】

对于陌生人的焦虑反应

孩子在医院出现的哭闹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陌生人的焦虑反应。陌生人焦虑(Stranger anxiety)是一个常见的心理现象,是指婴幼儿在陌生人接近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反应,是一种消极情绪,与对待熟悉的照料者的微笑、喃喃细语等积极反馈形成鲜明对比,是伴随依恋关系出现的,即当婴幼儿与照料者建立起亲密关系的同时,焦虑这种消极的情绪也随之产生。

根据习性学家鲍尔比的理论:恐惧和回避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生物程序化的自然反应,一旦婴儿有能力区分熟悉与不熟悉,那么婴儿就会本能地对陌生面孔陌生环境产生恐惧。所以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医院),见到陌生的人(医生),甚至是陌生的装束(白大褂、口罩、听诊器),产生焦虑、恐惧、逃避情绪是非常正常的、本能的生理反应。

从认知发展理论角度看,认知心理学认为孩子对于陌生人的焦虑是婴儿知觉和认知发展的产物。杰罗姆·凯根认为婴儿从 6 个月起就会对照顾他的人形成稳定的记忆,对于陌生的脸和陪同者的缺失会产生不安和焦虑,甚至出现抗拒行为。因此,有的医院的诊疗环节拒绝家长陪同,或者有时候家长忙,无法陪同孩子去医院,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焦虑,让孩子感到害怕、不安。

不好的打针体验形成了经典的条件反射

著名的行为心理学提出“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也可以用来解释有些孩子一进到医院就开始哭,或者一看到针头,甚至看到类似的穿白大褂、戴口罩的护士就会有害怕、哭闹的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打针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刺激行为,疼痛、哭、恐惧就是“打针”这个行为引发的无条件反应。由于孩子多次将“打针”这个行为与他的疼痛和不好的打针经历形成了多次联结,形成了经典的条件反射,导致孩子再次接触到刺激(打针)就直接引发了无条件反应(疼痛、哭、恐惧)。

陪同父母的情绪对孩子产生影响

加拿大约克大学做过一个关于儿童害怕打针的原因的调查研究。他们对 3~12 岁的儿童在医院就诊时的行为和反应进行了观察。他们发现,孩子在打针前后会特别注意父母的行为。因此,如果父母带有焦虑,儿童会敏感地感知到父母的情绪,会引发孩子的焦虑。

【家长该怎么做】

克服焦虑

家长首先要停止焦虑,要在内心里平静地看待孩子生病的现状,不要制造焦虑的氛围给孩子,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安抚孩子,营造一个较为轻松的看病氛围。

提前预知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小,跟他说为什么要打针他也听不懂,但是实际上,如果在打针前,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告知孩子为什么要打针,打针有什么好处,真诚地告知孩子打针会有一些疼痛,可以有效地降低孩子对未知事情的恐惧和焦虑。

家长可以采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给孩子听。例如,打针就是把小超人输入你的体内,他就可以在你身体里帮助你打败病毒,让孩子能够理解。

身体陪同

陪伴永远是抚慰孩子的一剂良药。心理学家指出:6~12岁的孩子,只要在母亲的怀里,对于陌生人的接近就不会十分畏戒;但是,就算母亲离他们只有几十厘米,陌生人的接近都会让他们哭闹起来。熟悉的人陪伴在身边,即便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也会在行为上给予孩子积极的能量。所以,家长们在孩子生病的时候,特别是去医院的时候,再忙也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而作为医务工作者,面对低龄儿童、青少年,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应尽量让孩子的亲属陪伴,这样小患者们才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心灵陪伴

一句“不要怕,勇敢点”,直接流露出家长内心的活动——在以旁观者视角评判孩子的行为,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上。这样的心理活动,转化成语言表达,既不能与孩子在情绪上达成共识,引起孩子的共鸣,又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勇敢,增加孩子的心灵挫败感,让本来就承受身体不适的孩子,在内心层面更加孤立无助。

家长只有通过换位思考,真正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上,多去尝试并回忆自己小时候在同样情况下的内心感受,才能够在心理上有所转变,从而在语言的表达上能够真正地转化成有力量、有温度的话语,向孩子传递正向的能量,给予孩子勇气。

当然,简单的办法:家长可以在语言表达上转变,尝试将“不要怕”变成“妈妈知道你很害怕”,将“勇敢点”变成“妈妈知道打针真的会很疼”,让孩子感觉到家长能够体会到自己正在承受的痛苦,感觉家长的感受与自己同步,这样,孩子会放下心理上的包袱,与家长心贴在一起,有助于亲密关系的拉近。但是任何话术上的转变都是“标”,家长们只有真正从心理上转变,心灵上与孩子站在一起,才是解决问题的“本”。

打造熟悉的环境

在熟悉的环境下,对陌生人发生焦虑的概率远小于陌生的环境。例如,10 个月的婴儿在家里很少对陌生人感到焦虑。因此这里给医疗工作者,特别是长期面对孩子的医疗工作者一个建议,可以适当地增加诊疗室的童趣,增加一些孩子熟悉的卡通人物图画,适当改变诊疗室墙壁颜色,在等候室布置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脱掉让孩子看上去就会产生距离感的白大褂。这些都有助于减少孩子对环境的陌生感,降低孩子的焦虑。

及时正向的鼓励

当孩子最终完成打针这一项艰巨的挑战之后,无论孩子在过程中表现如何,即便是在过程中孩子会有抵触、害怕、哭泣、恐惧,家长都应该在事情结束时,“及时地”给予“正向的”鼓励,因为,最终孩子还是完成了这个挑战,战胜了自己的恐惧。 HejlNeRmH8TPPLjFFvahNQUn2c2QJ9U+Hj9DOqmpj8RusPFqKUc6mlrP94ZhMt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