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理论中: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跟社会中具有更多知识的成员合作对话,来逐渐获得思维和行为方式。
——苏联发展学家维果斯基
逃课、逃学、拒绝上学……孩子从学龄起,甚至从上幼儿园开始,拒绝学校、厌学的行为,就开始让家长们苦恼了。加拿大的研究机构数据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孩子,会有不同程度的拒绝学校的行为。有的是拒绝上一些课程,有的是逃学数月甚至几年。
孩子拒绝上学的理由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放假太久了,一开学就有了“开学恐惧症”(post-holiday blues),有的是害怕考试,有的是学业压力,有的是跟同学相处不好……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不去上学或者逃学的原因都是如此清晰的,很多孩子没有办法清晰地说出自己为什么不想上学。有的是因为孩子本身不善于描述自己的恐惧和担忧,有的是因为孩子拒绝交流内心感受,有的孩子可能是几种原因混杂在一起,让他没有办法说清原因。
“逃”这个行为可以短时间内让孩子获得心灵上的解脱。从学校的功课束缚中出走,从即将面临的考试中逃脱,从不适应的人际关系中脱离,偶尔的离开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一时轻松。但是长期地离开学校,会让孩子越来越难以回到学校,形成恶性循环,对孩子会有很不利的影响。
孩子如果总是逃学或者休学在家,便很难和同学建立紧密的关系,很难发展友谊。缺乏友谊的孩子会感到更孤独,更不愿意跟同学接触,更排斥学校的氛围,从而更不愿意去学校。
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在学校遭到批评和压力而离开学校,以为逃避可以暂时缓解一下心理的焦虑,然而再回到学校,面临落后的功课和老师的批评只会让孩子自尊心继续受挫,厌学的情绪越来越严重。久而久之,孩子学习越落越多,也无法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青少年本来就自控能力较差,离开学校后,对社会上的一切都很好奇,例如,酗酒、游戏、吸毒。渴望尝试,新鲜的事物填满了孩子空乏的内心,渴望友谊的孩子还容易结识“社会朋友”,把孩子一步步带离学校,让孩子处于危险的社会环境中。
学校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为了考核孩子的学习效果,就会有各式各样的考核办法。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适应学校的教学方法、老师的教学方式。对中小学来说,在国外公立学校一般是一个老师照顾 8 个学生,在国内的公办学校一般是一个班级一个班主任,负责 30~50 个甚至更多的学生。由于教师少,学生多,教师很难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个学生,就会让一些不适应学校教学方式的孩子,在学习上显得无所适从,摸不到头绪,时间久了,功课越落越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在学校抬不起头,压力越来越大,产生逃离的念头。
很多电影作品会涉及校园暴力的情节,而现实比电影更加残酷。校园暴力离孩子并不遥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 年发布的《校园暴力和欺凌》显示,全球每年有 2.46 亿学生因被欺凌而痛苦。我国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调查显示,49%的学生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暴力行为,87%的学生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除了校园暴力,孩子在学校还会面对不同程度的社交困难,例如,无法与同学建立友谊,感觉孤独,无法融入集体活动,被孤立,与同学发生矛盾。这些对于渴望建立社交关系的青少年来说,心理承受巨大压力,情感没有办法交流,学校让孩子感觉压抑,找不到内心情绪的寄托之处,让孩子产生厌学和逃学的念头。
美国心理学家德瑞克斯曾经提出:孩子任何不当的行为,都透漏出他的四个目的——过度寻求关注、争夺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逃学这个行为也是如此,孩子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适合学习的环境和一个引导者。适合学习的环境,不仅仅是明亮的教室、宽敞的活动场地,更重要的是环境中的人可以给予孩子归属感和安全感,即得到权威(教师)的认可、伙伴(同学)的陪同。但是很多学校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更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是情绪,学生如果成绩一般或者较差,在班级里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可,如果遇到教师素质较差的,经常批评、讽刺孩子,就会使孩子有厌学情绪,还容易受到同学排挤,这会让孩子很难在学校找到归属感,孩子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逃离学校。
这个时期的孩子要从家里走出来,学习与家人分离,逐渐与社会建立联系。在这个阶段,家长会开始尝试送孩子去托儿所、幼儿园或者学前机构,孩子对于这样的生活改变有本能的逃避反应,随着孩子自我的建立而逐渐好转。例如,孩子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胃痛、拉肚子、恶心,或者出现行为上的反抗——抱住父母不离开,哭、闹、发脾气。随着孩子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建立新的关系后,这些身体上和情绪上的反应都会逐渐减轻或完全消失,而有的孩子会在周末或者长时间休假后,出现反复。
这个时期正是孩子青春期的到来,也是孩子从小学迈入初中的阶段,课业难度加大,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大。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自我的认可需求更高,这让他们更加敏感,更有自己的想法,更渴望尊重、平等、独立和自由。这个时候也是学生跟教师、学生跟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高发期。
孩子逃离,一定有逃离的原因。就如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所说,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它的目的。孩子在行为上出现了偏离,一定要首先回归情感。他可能是想通过逃离的行为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只是用错了方法而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在得知孩子逃学时,父母首先要平静下来,用温和的态度去了解孩子为什么选择逃离。
越是压迫,越是反抗。阿德勒强调,从外在控制走向内在控制,能够内控,也就是能够自我控制的人,才能够学会承担。如果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好,在学校遇到问题时,没有办法自我调控情绪,自我控制行为,而选择了逃跑,家长要反思是不是家庭教育的方式产生了问题,没有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如果家长总是给孩子太多的外在控制、太多的管教或者太过于溺爱孩子,都会造成孩子无法学会自控和承担。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曾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他指出自我效能高的人,往往更容易把困难的任务看成需要掌握的东西,而不是回避。每个孩子在学校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办法去代替孩子解决每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有勇气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那个人,即成为一个高自我效能的人——相信自己,我可以,我会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把事情做得更好。在日常教育方面,家长除了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外,要尊重孩子的特点,不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孩子,要大胆地放开手,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争取自己想要的;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愿望,孩子成功的次数越多,自我效能感越强,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选择面对而不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