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节
手机:孩子生活的陪伴者

你必须先让孩子知道使用手机的责任,和对于使用规范有共识,然后才来思考要不要给手机。若是从没有做到这样的沟通,建议你最好再等一年。

——克里·凯勒佛

智能手机应该是 21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对孩子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最忠实的“陪伴者”了。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手机都陪伴着我们的孩子。他们熟练地用手机查找资料、在线学习、打卡、社交,甚至养宠物。

据美国的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显示:在美国,孩子拥有智能手机的中值年龄仅仅 11 岁,即有 53%的孩子是在 11 岁拥有第一部智能手机。8~12 岁的孩子,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 5小时左右,青少年(13~19 岁)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是 7个半小时,而这些并不包括在学校和回家写作业的使用时间。

一份 2016 年的遍及全美国的调查指出,有 50%的孩子感觉自己有沉迷于手机的倾向,有 59%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已经出现了沉迷手机的行为,有 69%的家长和 78%的孩子每 1 小时至少查看一次手机。

为了降低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加拿大安大略省在 2019 年提出了禁止在教室内使用手机的规定。而这源于 2018 年有 97%的父母、学生和老师提出意见,应该以某种方式限制手机的使用。在法国,禁止所有 15 岁以下的学生在上学期间使用手机。

这些数字清晰地展示了孩子和手机之间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他们和手机的紧密程度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虽然家长们普遍认为,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行为、社交能力、睡眠、体育锻炼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子时代已经来临,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

【孩子喜欢玩手机行为的心理解读】

虽然过分沉迷手机的行为在心理学界被定义为一种行为障碍,而并没有将其定义为类似强迫性赌博、滥用药品的“瘾症”,但是它对青少年的影响却是不可以忽视的。

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

在生理上,人类的大脑直到 25 岁才会停止发育,而青少年时期正是大脑飞速发展的时期,研究显示,如果青少年长期沉迷于手机,会对大脑的发育产生影响。沉迷手机的孩子通常会保持低头这个动作很久,这会让正在发育期的孩子的颈椎、腰椎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在使用手机时,长时间地注视屏幕,眼部肌肉得不到休息,对视力也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除了对孩子在生理上有一定影响外,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心理方面的影响更不容忽视。严重依赖手机的孩子,在不使用手机时,会出现不安、焦虑的情绪,即使在睡觉时,也会隔几分钟查看一次手机。大量的研究显示,孩子过度依赖手机,会导致孩子的生活重心从现实生活转变为虚拟世界,会让孩子因为想玩游戏而退出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从而导致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变少,抑郁、孤僻感增强,不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

手机为什么会如此吸引我们的孩子

手机本身的特质,让其充满魅力

在婴儿期,孩子就会对手机这种会发光、发亮、发出声音的物品格外感兴趣。对青少年来说,手机已经是他们学习、交友的必需品。由于青少年本身“延迟满足”能力不强,所以手机的便携性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翻阅、查询;手机的即时性让他们可以不受物理距离和时间的影响,随时联系想找的人、事物;手机的娱乐性让他们可以找到一切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手机对于孩子来说,具有超强的吸引力。

孩子本身的自控能力差

自控能力也叫意志力,是一种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训练的意志品质。对孩子来说,特别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都有想尝试的欲望,而他们的自控能力尚处于培养期,所以在面对如此充满吸引力的手机时,很难抵抗住它的诱惑。

家庭中家长的“示范”影响

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离不开手机,特别是有孩子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的手机里就存满了孩子的照片,各种育婴指南也都需要用手机查找,到了孩子上学的年龄,还要天天在微信群里跟老师沟通;除了跟孩子有关的内容,工作、交友、娱乐,等等,家长的每一样活动都跟手机有关,父母之间的交流也大多是利用手机进行的。根据观察学习理论,孩子每天在不断地观察父母的“示范”行为,浸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模仿父母用手机的学习行为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手机是释放内心压力和情感的有效途径

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由于对自主性的渴望,大多数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少语,他们既希望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却又渴望与人交流。手机的特性刚好可以帮助他们。性格内向的孩子可以不用说话,通过字符交友;性格外向的孩子,可以随时用手机找到他想联系的朋友;学习上有压力的孩子,可以通过网络游戏释放情绪,赶走心里的紧张、焦虑;感情上有需求的孩子,隔着手机屏幕,他可以找到自己情感上的好伴侣。而这一切只需要手指点点,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

简单直接不用费脑筋

虽然大多数孩子选择使用手机,但是利用手机自己创造内容的孩子还不到 2%。大多数孩子只是用手机刷剧、看直播、玩游戏、交友,这些行为活动不需要孩子动用他们的创造能力,不需要费脑筋。就如吃快餐般,手机上丰富的内容,可以高效、直接地满足孩子们心理上的饥渴。

【家长该怎么做】

学会与手机共存

如果家长总是站在手机的对立面,那么恐怕就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这个世界,手机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很难与社会的大环境抗衡。

但是我们可以学会与之共存。当孩子拿起手机时,我们不再是焦虑地指责孩子,我们可以尝试坐在孩子旁边,与孩子一同进入他的手机世界里,了解在那个虚拟世界里他的样子,或许这样对于亲子关系更有效。

为孩子寻找生活中的真实乐趣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感兴趣的事情时,我们就会拿起手机。相反,对于多变的孩子,如果现实生活中有更吸引他的事情出现,那么他很快就会投入新的更感兴趣的事情中。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与孩子一同放下手机,寻找生活中原本的乐趣。我们可以与孩子一同走出家门,到户外走走,做一些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邀请他喜欢的朋友来家里,面对面地交流;鼓励他们参加喜欢的线下体验会;与孩子共同探讨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家长所做的一切都要与孩子共同商量,这样才能让孩子愿意参与其中。

与孩子一同制定手机的使用计划

沉迷其中的孩子也并非如想象般快乐,他们也有着复杂、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们也充满了自责,想停下来,一方面却缺少自控能力,停不下来。这个时候,家长有效的帮助就非常必要。

例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的分配,可以根据要事原则:用大块的时间先做完重要的事情,然后利用剩下的碎片时间,用手机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手机的使用规则。比如,每次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45 分钟;不可以将手机带进卧室;学习的时候要关闭网络;限制使用社交类软件……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提高自控能力。 ZJXtSRjYh3uhZaSs7CHGSt9CiH5PNt9vnsIqZVDhRJ4UkGCNz3gyaqGw49Ldhf3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