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节
偷窃:拥有越多,越有安全感

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有拿别人东西的经历。只不过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拿别人东西的动机有所不同。

小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将他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家长可能就会发现孩子兜里多了些不属于他的东西。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偷了吗?

孩子上了小学,家长有的时候会发现一些偷藏的文具、书,有的时候发现孩子拿了家里的钱,家里什么都不缺他的,为什么还要偷?

“偷”是让家长和老师非常头疼的一个行为问题。有的孩子是偶然发生,也有越演越烈、越偷越频繁,甚至形成偷窃癖的案例。有的家长会采取较为强硬的措施,甚至是打骂、威胁,但可能随后不久,类似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孩子偷窃行为的心理解读】

“偷”是一个涉及道德问题的行为。根据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它是人的自然天赋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取决于儿童道德思维的发展程度。所以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偷”的行为的含义并不相同。

根据皮亚杰划分的道德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道德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2~5 岁:自我中心阶段

这一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分化出“别人”和“自我”的概念,他也没有能力根据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他的过往经历里,妈妈是我的,我饿了就哭,哭就有饭吃,世界是围着我转的。所以他“偷”回来的东西,不是“偷”,他不认为这个不是他的,他喜欢就“拿”回来了。

6~8 岁: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

这个时期的孩子是“认死理”的,他绝对顺从权威确定的规则,他已经懂得什么是权威(父母)所允许的,什么是权威(父母)所不允许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小孩子已经开始存在道德意识了。如果他在这个时期出现“偷”别人的玩具、“偷”别人的笔一类的行为,就需要身为“权威”的父母来进行正面管教了。

8~10 岁:可逆性阶段

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律道德阶段,他的思维已经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一成不变的东西。这个时候的孩子喜欢挑战权威,他们可能把“偷”的行为看作是一种刺激的感受。有的时候他们是在挑战“权威”的底线,他们想知道越过底线之后,到底会发生些什么。既紧张又兴奋,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流露出成功后的得意。

10~12 岁:自律道德阶段

该时期孩子的道德观念已经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孩子的正义感和公正观念得到发展。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逐渐到了青春期,他们变得更加莽撞和过分自信(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时候的“偷”的行为变得复杂和多样化了。他们有的是为了当“英雄”,劫富济贫,伸张正义;有的是“惯犯”,已经形成了习惯行为,自控不能;有的是“虚荣心”作祟,想让自己看起来很富有,很有魅力;有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

行为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偷窃者想拥有更多,越多越有安全感。安全感的匮乏也是导致孩子们产生“偷”这个行为的缘由之一。

物质上的安全感缺失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会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潜意识里期待跟别人一样,又在行为上要表现出不一样。他们开始有金钱的概念,开始有物质上的欲望,如果家里没有办法满足,或者是家里的人不同意满足他的需求,他又没有方法去平息他内心对物质上的欲望,就会产生偷窃的行为。

心理上的安全感缺失

他用“偷”的行为来吸引家长的关注。这样的孩子往往并不存在物质匮乏,甚至可能比其他的孩子拥有更多的可供他支配的财物。但是他还是会去偷,偷一些看起来都不起眼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情感上的匮乏,他渴望用“偷”的行为,来填补潜意识里情感上的空缺,他不是在偷东西,而是在偷取家长的关注和爱。

其实任何物质上感到匮乏的孩子,都是心理上的匮乏。这种匮乏让他们不断地与别人做比较,比较的过程中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看不到自己拥有的,总觉得别人比自己拥有的多。

心理上有匮乏的孩子,即便是父母给予丰富的生活物资,他还是觉得自己不被满足,他还是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感到自卑。所以他用“偷”的行为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可以。同时他又被“偷”的过程刺激着,这种过程又紧张又兴奋,满足了青春期孩子的好奇心。最后,他还得到了另一个满足——挑战权威(父母),他用行动刺激了父母的底线,让他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快感。

总之,从孩子已经具备“道德”概念的时候,任何情况下出现了“偷”的行为,父母都必须采取恰当的行动,来化解孩子“偷”的行为。

【家长该怎么做】

对待不同阶段孩子的“偷”的行为,作为家长需要区别对待。

对于小朋友(5 岁之前):“物权”意识的建立

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还处于前道德阶段,但家长可以逐渐帮助孩子建立“物权”意识:让他们可以区分“我”和“别人”的概念。同时,让他们要清楚,在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到自己手上、兜里的行为,就是不对的、不礼貌的。家长这个时候还要积极地做示范,比如,在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当他出现抢夺或者直接拿的行为时,家长要告诉孩子正确的交流和相处的行为方式。

对于(6~8 岁)的小朋友:正面示范,树立正确道德行为规范

我们要把握住这段时期的绝对顺从权威的特点,为他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已经知道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但是他们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较差,或者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吸引,所以会发生“偷”这个行为。这是最早出现“偷”的行为的时期,正面管教显得格外重要。

家长还要特别小心,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模式,来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解释,要耐心观察、询问,了解孩子为什么拿了别人的东西,了解行为背后孩子的真实心理活动。不要用“偷”这个标签盖住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家长在训导时能让孩子感到充满爱意的关切,那么道德的种子就更有可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青春期(10 岁以后):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贼”的标签

孩子到了青春期后,会变得越来越敏感,争强好胜,更想要挑战权威、挑战底线。这个时候发现孩子“偷”的行为,家长的处理办法要特别小心,既不能和他硬碰硬,孩子这个时期个性和逆反心理最强,如果家长的方法过于强硬,很可能造成孩子破罐子破摔,离家出走或者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又不能做得不疼不痒,孩子可能会形成习惯,越“偷”越“大”。家长需要仔细分辨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

首先要明确“偷”的行为是错误的,但不要给孩子贴上“贼”的标签。家长在跟孩子谈话时,要把关注点放在“偷”的这个行为上。家长要指出这个行为是错误的,不被接受的,而不是孩子这个人不再被家长接纳。家长要向孩子传递自己对孩子的信任,相信他这只是一次偶然,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希望没有下一次。同时要告诉孩子类似的事情如果再发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需要孩子承担些什么。

面对物质上有匮乏的孩子,家长要反省,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和苛刻,让孩子跟同龄孩子在物质上产生了差距,导致心理过于压抑,用“偷”的行为来排解。青春期的孩子很在意“面子”,潜意识里喜欢“比较”,孩子有需求,又不敢跟家长提,长期压抑在心里,一旦有机会可以让他得到满足,他会迫不及待地、不加思考地付诸行动。所以家长需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的金钱管理方式,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面对心理上有匮乏的孩子,父母要平静下来,反思自己对孩子平时是不是缺少关爱。父母是否一味地用物质来平息孩子情感的需求;是不是对孩子认可不足,让孩子总处于自卑和比较的心态中;是不是家中没有做好“物权”观念的教育,让孩子不了解“偷”不光是挑战了家长的内心底线,还触犯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用这样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不同,获取内心的满足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孩子出现“偷”的行为,家长要知道,他“偷”的不是物质上缺的东西,而是心理上的缺失。家长要放下对“偷”这个行为的成见,耐心地去了解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帮助孩子修正行为。 Yt8YEgYGj7kIACVlGmIu35DDQJNJGLb5Ye40DHzzjzqXz6NprACNOYahGf8ifM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