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黏人癖:分开如同生死离别

朵朵今年 1 岁了,平时的她非常乖巧懂事,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的时候都很安静,从来不会向妈妈发脾气,也不哭闹。可最近,妈妈却发现朵朵似乎有些“叛逆”,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而且还非常黏人。只要妈妈在身边,她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爬向妈妈,并让妈妈抱着,双手搂着妈妈的脖子,似乎非常担心妈妈将她放下来。虽然有时候妈妈在家时,奶奶也抱着她,但只要妈妈离开朵朵的视线,她就会哭闹不已。

有一天,妈妈将吃完奶的朵朵放在小床上,让她玩玩具,自己则准备去收拾家务。可是,当妈妈刚一离开朵朵的小床,朵朵就“哇哇”大哭起来,一边哭闹着,一边用她的小脚在床上乱蹬着。妈妈见此,只好折回来安抚她。可安抚好之后,妈妈刚一转身,朵朵又哭闹起来,而且哭得更加厉害。几次之后,妈妈只好一手抱着朵朵,一手忙着做其他事情。

还有一次,妈妈准备去上班,刚要出门,朵朵就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嘴里喊着“妈妈,妈妈”,两只胳膊向着妈妈的方向伸去。即使奶奶将她抱到房间中,百般哄她,朵朵依然哭个不停,眼泪一直往下掉,如同与妈妈生离死别似的。听到女儿这般痛心的哭声,妈妈只好心疼得退了回来,最终向公司请了一天的假。

朵朵这种“黏人癖”被称为分离焦虑或是离别焦虑,是指幼儿由于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是心情不悦的情绪反应。心理学家指出,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是儿童最为常见的情绪问题,一般出现在孩子 1 岁之前,在1 岁之后 3 岁之前这段时间往往达到顶峰。对于 8 个月大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是相互独立的,当问他们爸爸妈妈在哪里时,他们就会用手指出来。可是,这种新的认知能力往往会让孩子感到焦虑。

对于宝宝来说,当他们能够区别熟人与陌生人时,见到陌生人就会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反应,但是对于熟人,他们则会产生亲密的依赖关系。比如很多孩子在玩耍时会用眼睛搜寻妈妈的身影,看到妈妈后,他们就会很开心;一旦妈妈不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他们就会变得有些茫然,当搜寻不到妈妈的身影时就会通过哭闹、喊叫等来表达他们的焦虑情绪。

而对于即将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一旦与妈妈分开也会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不愿入园。到了幼儿园后,即使不哭闹了,也不会主动地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还会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

为什么孩子会如此“黏”妈妈呢?对此,有心理学家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家庭原因。 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家长平时对孩子不娇惯,比较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并鼓励孩子多探索新的环境和多结识新朋友,那么,孩子的情绪问题就比较少。特别是孩子上幼儿园时有明显的体现,即能否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可是,如果孩子受到父母的溺爱,他们就会有很长的适应期,甚至有些孩子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情绪和生理出问题,比如过分地哭闹、做噩梦、腹泻等。

2.性格和经验。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性格外向且比较活泼的孩子往往要比那些性格内向且胆小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之前与父母有分离经验的孩子也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3.环境原因。 心理学家表示,很多幼儿从家庭生活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心很难适应,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比如,孩子与成人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刚刚进入幼儿园,老师和同学都是陌生人,会让他们产生不安全感,另外,很多幼儿在家中都有大人的关心和陪伴,而在幼儿园却需要他们独自玩耍,老师则要看管多个孩子,所以让他们感到茫然失措。又如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幼儿园中都有固定的吃饭、玩耍、睡觉时间,而在家中,孩子往往是比较随意的。另外,幼儿园的饮食习惯也与家庭不一样,有的孩子在家中习惯挑食、偏食等,在幼儿园中就会不愿意吃某些食物。再如要求的改变,老师会要求孩子们独立做一些事情,例如自己吃饭、穿衣等,这让有些孩子感到压力,内心就会觉得不适。

虽然对于孩子来说,分离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如果情绪波动太大的话,则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也影响大人的心情,所以,父母们要学会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那么,如何来做呢?对此,有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1.父母主动克服自己的“焦虑”。 如果想要帮助孩子摆脱焦虑,父母首先就要学会主动地克服自己内心的“焦虑”。很多父母一说到孩子的“黏人癖”就叫苦不迭,听到孩子的哭声就会心烦意乱。其实,父母应该试着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态,孩子依恋父母是因为害怕分离,这也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这标志着他们心理和情感发展是正常的。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即在孩子幼小时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让其感到安全,比如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探索新的环境、鼓励他们结交新的朋友等。

2.做好分离缓冲。 在与孩子分开时,父母可对他们说出离开的时间、理由,让他们心中有数,孩子也就不觉得分离的时间很长。同时,在与孩子分离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其他看护人比如爷爷奶奶、幼儿园老师等也是很爱他们的,一样会好好照顾他们。此时,其他看护者要与父母配合好,就会让孩子相信父母所说的话,从而缓冲他们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震荡。

另外,当父母与孩子分离时,千万不要表现出依依不舍的表情和神态,也不要一直回头看孩子。否则,孩子就会觉察到这一点,了解父母的需求,从而让他们受到“鼓励”,情绪波动就会变大。

比如,案例中朵朵的妈妈从心理专家那里了解孩子的情况后,她每次出门都会与朵朵商量“妈妈现在要去上班了,去挣钱了,如果宝宝不让妈妈去的话,妈妈就没有钱给朵朵买好玩的玩具了,也没办法买奶粉了”“奶奶一会儿就带着朵朵去楼下找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你喜欢的小姐姐也在那里玩着呢”……妈妈与朵朵说完这些话后,奶奶就会适时地抱起朵朵,将朵朵带到楼下找其他小朋友玩,同时还会告诉朵朵“妈妈很爱宝宝,下班后就会立刻回家与朵朵一起玩的”。渐渐地,朵朵与妈妈分开时不再哭闹得那么厉害了。

3.父母和老师相互配合以帮助孩子稳定入园的情绪。 由于很多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时会感到很陌生,而老师和幼儿园的环境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老师最为关键。因此,在孩子刚刚入园时,父母需要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到幼儿园中,让他们熟悉幼儿园环境和老师。同时,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与其他小孩一起玩,并让老师多抱抱他们,以熟悉老师的声音。父母与老师相互配合,才能逐步稳定孩子的情绪,让他们慢慢适应新的生活和环境。

4.幼儿园可以多举办一些内容丰富的游戏活动。 因为很多孩子天生就爱玩,正如一名教育学家所说的那样:“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能够缓解孩子内心的紧张状态,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所以,当孩子入园时,学校和老师可以多开展一些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以消除孩子与老师之间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也能缓解他们的分离焦虑。 9dC4YbBOxb+/LD/uXMvKvNIZymlpVO1KdIL1NdMIh6Pe6cA64iG968M6EXk/eJ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