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破窗效应
——不要容忍坏现象的存在

【心理学词典】

破窗效应是犯罪心理学上的理论,该理论由詹姆斯·威尔逊和乔治·凯林提出,是指如果放任环境中的那些不良现象存在,就会诱导人们去效仿,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他们在论证该理论时以一座有个别破窗的建筑物为例,提出如果那些窗户没有及时被修理好,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窗户被破坏掉。

【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津巴多在 1969 年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找了两辆完全一样的汽车,然后将其中一辆车停放在了加州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将另一辆车停放在了相对来说比较混乱的纽约州布朗克斯区。他把停在布朗克斯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了,车顶棚也被他打开了,结果车放到那里的第一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加州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整整一周都没有人搭理。后来,津巴多拿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给敲了个大洞,结果只过了几个小时,车就找不到了。

詹姆斯·威尔逊和乔治·凯林正是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破窗效应。

【心理学与生活】

破窗效应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一面干净的墙上出现了一些涂鸦,如果这些涂鸦没有被及时清理掉,那么很快墙上就会被画满乱七八糟的东西。

如果一条街道的角落有一点点垃圾没能被及时清理掉,那么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垃圾,最终这个角落就会堆满垃圾,从而沦落成一个垃圾场。

有的领导对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不以为然,结果导致类似的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最终企业可能会因此出现重大问题。有家公司规定员工上班必须佩戴工牌,如果不佩戴员工每次要被罚款20 元。一开始全公司只有一两个员工没有按规定做,管理者并没重视这件事,也没罚他们钱。一个月后全公司有一半的员工上班都不佩戴工牌。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破窗效应呢?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会以非常强烈的暗示性与诱导性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旦环境中原有的秩序遭到破坏,那么一系列违反秩序的事情就会接连出现。在干净的地方,我们是不会乱丢垃圾的;但是到了一个脏乱的地方,我们就会受到暗示,觉得在这样的地方乱丢垃圾是很正常的,因此我们在这里丢垃圾时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社会上任何一种不良现象都会传递一种信息,这样的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散。

此外,当破坏秩序的行为出现时,如果它没有及时地被制止,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那些看起来轻微的、偶然的、个别的“过错”,只要发现,一定要马上制止或改正,因为如果我们对这些过错不闻不问,就会让问题变得越发严重,直到不可收拾。 UY23AqqtW9qB/GPM5soev/ERpjCMA2MbTukQAG0sMGnFX9m4WoRzNcf4x6ItPd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