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飞镖效应
——想象和现实总会差很多

【心理学词典】

在社会心理学中,心理学家将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去来器效应”,它的另一个名称是“飞镖效应”。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称呢?因为飞去来器是澳洲的原住民使用的一种武器,他们使用它时会把它朝一个方向扔出去,但是它却飞向了相反的方向,然后又沿着不同的路线回到他们手里。

该效应是一位苏联心理学家纳季控什维制首先提出的,有时人们也会通过该效应说明情绪逆反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故事】

一位法国人写过这样一则关于风的故事:

有一天北风和南风要比试一下谁能把路上的行人身上的大衣给吹掉,北风为了赢,就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去吹,一时间行人为了抵抗寒冷,把身上的大衣裹得更紧了。结果虽然北风累得气喘吁吁,但还是没能把行人的大衣给吹掉。

接下来轮到南风了,它轻轻地吹着,很快天开始变暖,路上的行人觉得热了,就都解开纽扣,脱掉了大衣。就这样南风赢得了比赛。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产生“飞镖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考虑问题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有各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人们做事时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想要达到的目标上,从而忽略了方法、手段的选择,结果弄得方法、手段与目标完全不匹配,有的甚至是冲突的。这样一来,就会引发一系列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反应,最终导致严重偏离目标,结果对我们造成不良影响。所以目标与手段必须相匹配。

此外,我们还不能忽视情绪逆反现象的影响。比如,当我们与一个人聊天时,如果对对方所说的话无法认同,那么心里就会厌烦,这时对方说得越多我们就越烦。而对方原本是想说服我们的,他觉得说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说服我们,但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越来越烦他,根本就不想听他说下去。所以他得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效果,而且很有可能从此造成我们对他的印象不好,他以后要做很多努力,才有可能改变我们的这种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飞镖效应随处可见。一对夫妻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时如果有一方想向另一方解释,那不但不会有好的效果,情况还会比原来更糟糕。因为另一方会很自然地认为对方做出解释是别有用心,并不是在陈述事实,所以越解释他就越不爱听,越解释就越来气,这时候最明智的做法是沉默,让彼此都冷静一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容易遭遇飞镖效应的消极影响,比如,有的教师讲课总是拖堂,因为他很认真,每次准备得都非常充分,想要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可学生觉得他占用了自己的课余时间。于是他越是拖堂,学生就越是不认真听讲,甚至还有人故意捣乱。还有的教师为了不让学生早恋,就采取了比较过激的措施,结果学生早恋的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学生像是故意与教师对抗一样。

所以,我们在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要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要做,避免适得其反。对于逆反情绪较为严重的未成年人,与他们沟通时应该尽量避免催生其逆反心理,如果发现什么问题,最好采取温和的手段疏导、化解。 L7AsNUeXhFxeDIHru8chpSKYPbNROZ3ZkruaQZrlv/OJq7L1ADo6ekIL1mcS133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