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型婆媳关系

从古至今,婆媳之间如何相处,一直都是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在唐代《女孝经》中对女子有这样的要求:“女子之事舅姑也,敬与父同,爱与母同。……鸡初鸣,咸盥漱衣服以朝焉。冬温夏清,昏定晨省,……”这源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数次扫除封建婆媳关系的行动,结束了封建旧时代的婆媳关系。经过数十年,新型的婆媳关系逐渐建立起来。

如今,有的婆媳相处得像母女,相互疼爱照顾;有的婆媳像朋友,知心的话说不完;有的婆媳不在一起生活,也互相不干涉;有的婆媳虽然在一起生活,但互相井水不犯河水,也能过下去;有的婆媳则纷争不断,搞得家里鸡犬不宁;有的婆婆会受儿媳的气,被儿媳使唤来使唤去,婆婆敢怒不敢言;也有的婆婆会逼迫儿媳……

相对于古代的“恶婆婆”,现代的婆媳关系相对缓和,婆婆们丧失了自己的权威,同时以一种类似于交换的方式来获得以后养老的保障。但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中,有一点是没有变的:婆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总是以一方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隐忍,或者以双方矛盾冲突的局面存在。

从家庭结构来看,婆媳关系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关系,这也是婆媳矛盾的本质,这种关系存在合作与竞争。

合作,即婆媳共同维护家庭的发展。婆婆是这个家庭里上一代的女主人,她应该是这个家庭里的定海神针。俗语说,“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这里的“好女人”的标准指的是孝敬老人、敬爱丈夫和爱护孩子。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母亲都是这方面的楷模。两代母亲共同维护家庭,让家庭里能够“厚德载物”。婆婆把她的经验智慧传达给媳妇,媳妇负责进行更替,把不好的、不合时宜的淘汰掉,将优良的传统保留下来。这是一个交替接班的工作,所以婆媳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如果合作关系好,这个家庭就是幸福的,就会因为婆媳的合作而更加健康地向上、向前发展。

但是,除合作关系之外,婆媳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此竞争是指心理层面的竞争,是儿子(丈夫)情感归属的争夺。从婆婆的角度讲,儿子是她从小养育大的,在她的“自我”里面,儿子占据相当重要的部分。当儿子没有恋爱结婚时,他的情感归属于母亲。当媳妇到来后,儿子不仅拥有母亲的慈爱,还拥有了妻子的情爱。这时候,母亲如果没有把“自我”调节好,就会感到像失去恋人般失魂落魄。从妻子角度讲,夫妻之爱本就是身体和灵魂的相互拥有,妻子希望得到丈夫全部的关注。当婆婆的感情和妻子的感情碰撞到一起时,婆婆为了亲情,媳妇为了爱情,一场情感争夺大战便会在明里暗中展开。一些学者依据弗洛伊德“同性相斥”理论,认为婆媳由于是非血缘的同性关系,天然地有一种排斥情绪。这种排斥不仅是对待同性的问题,也是对待“情敌”的问题。“寡母心态”“子代夫爱”正是从心理上分析的。

所以,母亲要和孩子之间进行科学的分离。孩子长大了,他要独立,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可是如果他的母亲并没有准备好,他们之间就会产生冲突。母亲如果还把“自我”中的大部分当作是儿子,而没有回归到真正的自我,儿子就会受不了,儿子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儿子受得了,他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因为他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自己的“自我”,他只是他母亲的一部分。

另外,婆媳两代之间代沟的存在、观念上的差异,也会造成婆媳矛盾。比如当农村婆婆遇到城市媳妇或是相反出身的媳妇时,由于生活背景不同,两个女人会相互不适应。当两个人都想按照原有的生活方式来改变对方而对方却不接受时,就会经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闹得不可开交,这就会造成婆媳之间的矛盾越积越多。此外,感情基础薄弱、没有血缘关系等也是婆媳冲突的原因所在。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每一个家庭也需要进步。如果婆媳关系不能进步的话,就会是一把双刃剑,无论对婆婆,还是对媳妇,都是一种伤害。婆媳矛盾会为家庭关系发展带来困境和僵局,也会对家庭其他成员产生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相反地,婆媳关系和谐,会更利于营造出一个具有积极心理动力的家庭。因此,婆媳之间相互尊重和关爱,是更智慧的相处方式。一个爱得流动顺畅的家庭,不仅会让家庭成员更快乐、更健康,还会直接帮助到下一代的自我人格的建立,让孩子们发展出自信、自尊、自爱的心理资本,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能力。婆媳之间相互关爱、友好合作的示范,对于培养晚辈们的合作能力、爱与被爱的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家庭的心理生活水平一定要进步,婆媳关系一定要提升。在下文中,我们就来仔细探讨该如何提升婆媳关系,如何进行家庭幸福建设。 Aeu5muQeLVkd5/Bo2RMdtDM+zv3rm/nqXNLYlJyRcH2mBOoXCZ647hmcgPd7s8X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