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济、精神的依赖与独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大变迁时期,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中夫妻的关系也呈多元化状态。儒家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关系已不是必然,虽说这种传统思想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伦理关系,但也并不是“女人顶着半边天”,如今的夫妻关系是介乎两者之间的、既依赖又独立的关系。

婚后,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除了精神上的相互联系之外,还有经济上的联系。基于此,根据经济和精神上依赖程度的从弱到强,有学者将婚姻内的关系分为经济与精神的双重独立、经济依赖和精神独立、被动型精神和经济的依赖、主动型精神和经济依赖四种类型。

1.经济与精神的双重独立

能够做到这种状态的女性,不再惧怕离婚。如果遇到丈夫家暴或者出轨的情况,女方会直接递上离婚协议书,即便有了孩子,她们也会奋力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她们不会担心以后的路,也不惧怕开启自己新的人生。有研究表明,离婚女性并不比处在婚姻冲突中的女性更难过,尽管刚离婚时体验到抑郁和痛苦,但在离婚两年后,女性要比她们在婚姻的最后一年过得幸福。

2.经济依赖和精神独立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庭中相夫教子,成为某个男人专属的传宗接代的工具,而丈夫则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任务,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但是,传统文化中的幸福在新时代多少都会有些缺憾。事实上,女性如果在经济上依赖丈夫,以婚姻来交换金钱,多少都会遭到丈夫及其家人的轻视。这样的女性是不幸的。

3.被动型精神和经济的依赖

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使女性固定在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角色中,让女性越来越依赖男性,最终成为男性的附庸。爱情对女性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但是也带有极强的工具性。对男性来说,爱情只是他人生中的一部分。而对女性来说,守着一位事业成功、地位显赫的丈夫则是她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深受这种传统文化影响的女性,她们在精神和经济上完全依赖丈夫,就算自己心里不舒服,也会甘愿守着自己的丈夫与孩子的。

4.主动型精神和经济依赖

这类女性相信与自己相比,男性能够更多地在社会上占有资源,他们具有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更多的工作经验,并且男性事业有成,收入颇丰,整个家庭也会过得很好。既然“舍己保夫”的行动策略能够使全家获益,何乐而不为?出于家庭利益的考虑,女性做出了自我牺牲,这就是主动型精神与经济依赖。

在这四种类型中,只有经济与精神的完全独立,才能使女性在婚姻关系中享受到平等、尊重的待遇。可是,现阶段有多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做到了这些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4ueumdwNZ5Kh/Hhs/JgVBaCNb/53Ei5xb/Y9/YXxJYAJ9JeAo4F+Xd0Hmh95Vm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