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婚姻关系作用于亲子关系的机制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假设,分别是溢出假设和补偿假设。
溢出假设认为,婚姻质量较高的父母会对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接纳态度、情感和行为,对儿童的需要也更加敏感,从而使得亲子之间产生更多的安全依恋。但是,在婚姻中冲突比较多的父母,则会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双方的争吵和情绪化行为上,很少去关注儿童的需要,从而导致儿童对父母产生疏离和不信任,引起亲子关系的紧张。
补偿假设则认为,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之间是一种负相关。在充满压力和矛盾的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无法获得情感上的亲密和心理上的满足。因此,父母会转而从亲子关系中寻求补偿,双方对孩子会倾注更多心血,力求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此外,当两人世界变成三人世界后,孩子会花费夫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此时孩子有可能成为婚姻关系中的障碍,所以良好的婚姻关系可能会排斥亲密的亲子关系。
虽然两种理论假设都对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之间的作用机制做出了解释,但溢出假设获得了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而支持补偿假设的证据则很少。这说明溢出假设更合理,经历不幸婚姻的父母更容易对孩子表现出冷漠和情绪化的行为,从而造成亲子关系的恶化。
研究者还发现,经历低质量婚姻关系的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矛盾。一方面,婚姻关系的紧张会导致夫妻双方不能静下心来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往往一言不合,就会吵起架来,或者直接走人;另一方面,处于婚姻冲突中的父母一方,往往会和对方唱反调,对方想要这样,自己偏不允许,这种行为虽然达到了对抗另一方的目的,但也会使儿童无所适从。可见,父母会把婚姻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带入孩子的抚养过程中,进而影响到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