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陈逸芸请假参加了李承轩在云南举办的一个工作坊。这个工作坊的参与者是一个旅游团公司的员工,他们安排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游山玩水探讨心灵之旅。
这次的行程让陈逸芸和李承轩有了更多的接触。一路上,她和李承轩分享了自己最近对关系的感悟。于是,他们展开了亲密关系的讨论。
这时候,一个跟随在李承轩身边一直倾听他们讨论的成员说:“李老师,我有一个很奇怪的行为。”
李承轩听了之后,转过头去看她,很感兴趣地问:“哦?请你说说是什么奇怪的行为?”
那成员说:“每次我和男朋友吵架之后,只要是他提到分手,我都会很快地抢着跟他说再见。有时候甚至他都没有这样的意思,我就神经过敏地把再见说出口了。结果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很不开心。现在,他说连吵架也不敢和我吵了。我们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北方人,是历尽艰难才走到一起来的。交往的时候,遭到了家里的强烈反对,我妈妈甚至以死相逼,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说服了她,走到了一起。本来以为好不容易在一起,从此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谁知道因为个性中存在着的差异,我们过得非常痛苦。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报名参加这个工作坊的,希望参加完之后,对我们的感情发展有帮助。”
李承轩说:“每当你抢先说了再见之后,内心是什么感觉?”
成员说:“我心里其实很不舍得啊,说了再见自己更加心痛。实际上内心根本就不想说再见,但是嘴巴却不受控制。”
李承轩说:“你的问题很有启迪性,对我们了解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也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如我们就在这里停下来玩一个游戏。我希望通过这个游戏,能够让成员更加了解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模式。”
接下来,李承轩把成员分成两个小组,排成两排前后站好。第一个小组的成员背对着第二个小组的成员。活动开始之后,李承轩示意第一排的成员做出离开的动作,而第二排的成员做出挽留的动作(伸手扯住对方的衣服),并且示意他们不断地把自己离开或挽留的意愿增强。这样的动作大概维持了10分钟,李承轩让第一排和第二排的成员互相调换,感受不同的角色情境。活动完毕之后,李承轩让成员们就地坐下来,分享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
通过这个活动,陈逸芸回忆起以前自己在和谢志伟相处时的情景,她也会采取先说再见的态度。并且她对自己越是在乎的人,越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现在,她已经明白自己会这样做是因为内在自我没有调整好的原因,但是她更想了解的是,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
想到这里,她首先举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说:“当我准备要走的时候,背后有个人在拉着我说‘你不要走’,那个时候,我心里觉得挺难过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拉得越紧,喊得越大声,我越想离开。”
李承轩说:“这是你要走的情境。那么,你挽留别人的时候,内心又有什么感觉呢?”
陈逸芸说:“我觉得很伤心,很害怕,有一种恐惧的感觉涌上心头。”
李承轩问:“这样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
陈逸芸说:“我想是从内在小孩那里传过来的。”
李承轩说:“内在小孩的这种感觉,又是从哪里来的?”
陈逸芸沉思了一下,说:“这应该和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有关。在我4岁那年,被父母送到了外婆家。那个时候,我父亲的工作刚刚发生调动,生活还不是很稳定,照顾不了两个孩子。因为我年纪比较小,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照顾。于是母亲就和父亲商量,把我送到外婆家让她帮忙照顾我。我的外婆在外省,刚知道妈妈要送我去外婆家的时候,我觉得很害怕。因为在我去外婆家的前一天,我的姐姐对我说父母不要我了。我死活不愿意去,但是那时候可由不得我。我去了外婆家之后,外婆对我非常好,我虽然担心母亲会突然扔下我回家,却依然过得很开心。妈妈和我在外婆家住了几天之后,她真的跟我说,她要把我留在外婆家,因为她照顾不了我。我当时觉得非常委屈和害怕,我觉得她是一去不回,再也不要我了,于是我拼命地大哭起来。她一边走,我就一边哭着跟在她的后面追。后来母亲实在是没办法,就让外婆把我抱住,自己快步走出了村口,坐上进城的车走了。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两年后,父亲的工作相对稳定了,于是让外婆把我送回城里读书。外婆那时候和我已经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可是她把我送回家之后,临走之前都没有跟我说一声再见。那是她把我送回父母身边一个月后,我当时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有一天回到家里发现外婆不见了,问了父母之后,才知道她已经回乡下去了。那个时候,我也非常伤心,觉得自己又一次被抛弃了。”
李承轩说:“从逸芸的故事,我想引申一个原理,这个原理可以说明为什么童年的生活事件,会对成年以后的生活模式产生影响。这个理论叫作依附理论。这个理论是关于一个人为了得到安全感而寻求亲近另一人的心理倾向。当此人在场时会感到安全,不在场时会感到焦虑。
“关于依附理论,有一个著名的动物实验,是对恒河猴做的。在这个实验中,新生恒河猴出生后,人们很快把它抱离母亲的身边,并为它提供两个代理母亲:一个是由铁线做成的,另一个是木头套上泡沫橡皮和毛衣做成的,两个人偶都加温,并可在胸前装上奶瓶提供食物。据此实验观察到,幼猴子会趴附在柔软衣物的人偶旁,无论提供食物与否。当柔软衣物人偶在附近时,幼猴们也比较积极地探索周遭的世界,似乎人偶为它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感。而另一个铁丝做成的人偶,尽管也有奶瓶,有温度,但幼猴并不愿依附。而且,在系列的实验中还发现,被强行带离依附对象的幼猴,其长大后的行为常常不同于得到正常养育的幼猴的行为。
“根据这个实验,后来心理学家在婴儿身上得到类似的反应。也就是说当婴儿与母亲分开的时候,会出现一种三阶段的情感反应。首先的反应是反抗,以哭喊来体现,并且拒绝别人的安慰。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失望,这个时候婴儿会表现得悲伤、消沉、闷闷不乐。第三阶段是漠然,也就是说,这时候如果母亲返回,他会主动漠视和回避。
“根据这些现象,人们得出一个假设,就是如果母亲对婴儿的需要做出敏感、积极的反应,会使婴儿表现出安全型依附。安全型依附的婴儿会寻求接近、接触母亲,或在远处以微笑或招手问候母亲。
“而这种敏感反应如果缺乏,就会导致不安全型依附。不安全型依附有回避型和抵抗型。回避型婴儿会回避母亲。抵抗型也叫矛盾型,这种类型的婴儿会对母亲冷淡或主动地表现出对母亲的敌意。
“事实上,根据依附理论,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婴儿的情感反应,也可以理解成人的爱、孤独和悲伤。成人的依附形式是直接来源于自己婴幼儿及童年时代发展起来的依附模式。
“安全型成人发现接近他人较容易,并能自然地依赖于他人和被他人依赖。安全型成人不会经常忧虑于被抛弃或与人关系过于亲密。
“回避型成人在与他人关系亲密时会有些不自然;他们发现难以完全信任他人,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人。回避型成人在与别人关系亲密时会感到紧张,并且,如果他们的情人要求更亲密的关系经常使他们感到不自然。
“焦虑型也称为矛盾型成人会发现别人不乐意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关系亲密。焦虑型成人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不是真的爱自己,或者担心伴侣不想与自己在一起。焦虑型成人想与另一个人完全融合在一起,而这种愿望有时会把别人吓跑。
“因此,你们每个人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依附模式,然后就不难发现自己为什么要先说再见。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和先说再见相对应的类型,那种人是不敢说再见的。每次面对分离的场合,他一定会悄悄地先离开。”李承轩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举手表示赞同。
通过这个原理,陈逸芸对自己处理关系的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她明白,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会先说再见,但是在其他的关系中,却是不敢说再见的人。记得她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特别选择了别人不在宿舍的时候离开。在工作中,她也不愿意面对和同事之间的分离场面。每次有同事要离职,举办欢送会的时候,她总会借故推辞不参加,或者是在欢送会上出现一下就离开了,从不会逗留到最后。因为她不能接受说再见时的伤感,久而久之,对这样的场面形成了一种逃避心理。
她想,人生毕竟就是一个分分合合的过程,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陪自己过一辈子。哪怕是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也不能,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最终的分离——死亡。所以,没有人能真正躲得过分离时刻。也许,从这一次的活动中,当自己明白了自己面对分离的模式之后,以后自己就能做到坦然面对分离了。因为她知道,分离和相遇一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模式,逃避并不会让分离从此消失。并且她感觉到随着她对自我的不断探索、完善,今天她已经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已经完全具备了面对分离的勇气。她相信,不管以后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她都可以坦然面对,处变不惊了。